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财务】关于十九世纪中叶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的研究.-适用.doc

22页
  • 卖家[上传人]:原***
  • 文档编号:176442560
  • 上传时间:2021-03-2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73KB
  • / 2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关于十九世纪中叶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的研究 关于十九世纪中叶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的研究1.朱斌《19世纪以来欧洲工会运动的发展趋势及特点》,《工会博览》2.穆成山《巴黎公社的两重性》3.刘昀献《巴黎公社失败原因的新思考》,《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7月,第36卷第4期4.谢素贞《第一国际迁到美国后的活动》,《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6月,第20卷第2期5.游正林《管理控制与工人抗争—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研究中的有关文献述评》,《社会学研究》2006年4月6.丁平《略论美国早期的工人运动及其特征》,《前言》1999年第9期7.穆成山《论巴黎公社产生的偶然性与必然性》8.李培锋《论英国卢德运动的维权特性》,《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9月,第32卷第5期9.池元吉《马克思恩格斯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与当代现实—西方国家阶级关系的演变趋势》,《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7月,第45卷第4期10.严海蓉《美国劳工运动中的病症》,11.《米歇尔与巴黎公社》,《金羊快报》12.吕楠《全球化背景下西欧社会民主党与工会关系的变化》,《新视野》2007年1月13.王琳《十九世纪无产阶级运动最伟大的的典范——巴黎公社事略》14.檀雪菲,王丽娟《试论第一国际期间马克思的历史作用》,《理论探讨》1998年第2期15.梁文清《突如其来的胜利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论巴黎公社革命的失误根源》,《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9月,第5卷第3期16.王妍《托马斯潘恩的〈人权论〉与英国早期工人运动》,《绥化学院学报》2006年12月,第26卷第6期关于十九世纪中叶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的研究观点摘录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基本观点,比较集中地反映在他们所著的《共产党宣言》、《共产主义原理》、《反杜林论》等著作中,其基本或主要观点,可作如下概括:1、原始公社瓦解后的人类历史是阶级斗争史,阶级斗争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共产党宣言》写到:“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恩格斯后来解释说,这里所说的“一切社会历史”是指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那时以后,“在过去的各个历史时代,我们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社会完全划分为各个不同的等级,看到由各种社会地位构成的多级的阶梯——池元吉《马克思恩格斯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与当代现实—西方国家阶级关系的演变趋势》,《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7月2.阶级是生产力不够发展的结果,并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消亡,资本主义社会已具备了阶级消亡条件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写到:“社会分裂为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是以前生产力不大发展的必然结果当社会总劳动所提供的产品除了满足社会全体成员最起码的生活以外只有少量剩余,因而劳动还占去社会大多数成员的全部或几乎全部时间的时候,这个社会就必然划分为阶级在这个完全委身于劳动的大多数人之旁,形成一个脱离直接生产劳动的阶级——池元吉《马克思恩格斯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与当代现实—西方国家阶级关系的演变趋势》,《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7月3.阶级划分的基础是对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但也与社会分工直接相关恩格斯指出:资本主义“产生了两个渐渐并吞所有其他阶级的新的阶级这两个阶级就是:一、大资本家阶级,现在他们在所有文明国家里几乎是一切生活资料以及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所必需的原料和工具(机器、工厂)的独占者。

      这就是资产者阶级或资产阶级二、完全没有财产的阶级,他们为了换得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只能把自己的劳动出卖给资产者这一阶级叫做无产者阶级或无产阶级也正因为这样,消灭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根本途径是消灭资产阶级对生产资料的独占地位,也就是消灭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同时,恩格斯认为:“脱离直接生产劳动的阶级,它从事于社会的共同事务:劳动管理、政务、司法、科学、艺术等等因此,分工的规律就是阶级划分的基础——池元吉《马克思恩格斯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与当代现实—西方国家阶级关系的演变趋势》,《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7月4.资本主义使阶级构成两极化和简单化,只有无产阶级是革命的阶级,中间阶级将灭亡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阶级构成是比较复杂的,不仅在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存在着中间阶级,而且在各阶级内部还存在着不同阶层,“但是,我们的时代,资本主义时代,却有一个特点:它使阶级对立简单化了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又说:“在当前同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只有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其余的阶级都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而日趋没落和灭亡,无产阶级却是大工业本身的产物”。

      ——池元吉《马克思恩格斯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与当代现实—西方国家阶级关系的演变趋势》,《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7月5.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的状况将日益恶化,不可能改变,这是资本积累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动机和目的为了扩大剩余价值的生产,就必然将剩余价值资本化,进行资本积累而“一切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同时就是积累的方法,而积累的每次扩大又反过来成为发展这些方法的手段由此可见,不管工人的报酬如何,工人的状况必然随着资本的积累而趋于恶化最后,使相对过剩的人口或产业后备军同积累的规模和能力始终保持平衡的规律把工人钉在资本上——池元吉《马克思恩格斯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与当代现实—西方国家阶级关系的演变趋势》,《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7月6.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的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暴力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马克思恩格斯鉴于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矛盾的尖锐性和不可调和性,鉴于生产资料私有制不会被资产阶级主动放弃,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地提出: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无产阶级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而建立自己的统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这个政权的性质就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池元吉《马克思恩格斯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与当代现实—西方国家阶级关系的演变趋势》,《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7月以上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在《致约魏德迈》的信中对自己的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点做了概括:“无论是发现现代社会中有阶级存在或发现各阶级间的斗争,都不是我的功劳在我很久以前,资产阶级的历史学家就已叙述过阶级斗争的历史发展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也已对各个阶级作出经济上的分析我的新贡献就是证明了下列几点:(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2)阶级斗争必然要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产阶级社会的过渡……——池元吉《马克思恩格斯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与当代现实—西方国家阶级关系的演变趋势》,《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7月二、无产阶级运动的表现形式(一)工会运动《人权论》主张天赋人权和主权在民的思想潘恩指出,在自然状态下,人们过着自由、平等的生活,享有生存、自由、财产、追求幸福和反抗压迫的权利,这些权利都是天赋的。

      天赋权利”就是人在生存方面所具有的权利其中包括所有智能上的权利或者是思想上的权利,还包括所有那些不妨害别人的天赋权利而为个人自己谋求安乐的权利《人权论》主张代议制民主共和的思想他认为:“任何一个政府,如果不按共和国的原则办事,或者换句话说,不以公众的利益作为其独一无二的目的,都不是好政府看一个国家是不是民主的,不看它叫什么名称,而看它有没有实行代议制它无须同任何特定的形式相联系,但是它却很自然地同代议的形式结合起来,因为代议制是最适合于达到国民要付出代价来支持的目标代议制政府的唯一真实基础是权利的平等,选举中一人一票,不能更多《人权论》关注贫苦人民的生活,反对社会的不平等潘恩从天赋权利的理论出发,坚决反对社会不平等,认为社会不平等的根源是私有财产正因为有了私有财产,社会就划分为穷人和富人,人们原来具有的平等关系即遭到了破坏,而被不平等的关系所代替了——王妍《托马斯潘恩的〈人权论〉与英国早期工人运动》,《绥化学院学报》2006年12月美国工人运动在它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表现为:(一)美国工人运动独具的特殊性;(二)美国工人运动在理论上惊人的落后;(三)美国工人运动所固有的狭隘工联主义。

      综上所述,美国早期工人运动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可称是独树一帜它在一个“天下会聚、五方杂处”的移民国家的大地上兴起和发展因为美国发展的两重性:它既要完成开垦大量处女地的原始任务,又不得不参加争夺工业生产首位的斗争因此,运动的盛衰就取决于在普通的美国人头脑中什么居于优势,是工业工人的觉悟还是开垦处女地的农业意识,开垦处女地的原始任务完成了,但是工业工人的觉悟在美国人头脑中还未占据优势,美国仍是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精神世界的王国恩格斯一再批评的美国工人阶级理论上惊人落后的现象并未改变,工人阶级中资产阶级偏见和工人贵族地位更有发展突出的事实是: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有能够发挥一定政治影响的工人阶级政党,唯独美国没有——丁平《略论美国早期的工人运动及其特征》,《前言》1999年第9期(二)巴黎公社巴黎公社是立法和行政统一的政权组织,担负着制定并贯彻落实各项法律和政策的使命,只有建立体现本阶级意志的、运作有序的政治领导体制,才能加强集中统一领导和行使有效的监督,保证完成改造社会和巩固政权的重大任务但由于公社缺乏国务活动的经验,特别是一些公社委员深受小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影响,不懂得集中管理和建立坚强的有战斗力的政权领导机关的必要性,只强调民主,忽视必要的集中,因而未能建立起集中统一、敏捷高效的政治领导体制。

      公社领导机关中严重存在的无政府现象,极大地损害了公社革命事业——刘昀献《巴黎公社失败原因的新思考》,《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7月公社是民主革命的后卫,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列宁在《公社的教训》一文中指出:“尽管社会主义无产阶级分成许多宗派,公社还是一个光辉的典范,它说明无产阶级能够怎样同心协力地实现资产阶级只能宣布的民主任务夺得了政权的无产阶级没有经过任何特别复杂的立法手续,就切切实实实行了社会制度的民主化,废除了宫僚制度,实行了官吏由人民选举的任务巴黎公社革命既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后卫,又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企图把公社革命的民主任务与社会主义任务截然分开,强调其单一性质,必然会陷入片面性这就是巴黎公社革命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于一役的两重性——穆成山《巴黎公社的两重性》公社既是帝国的对立物,又是工人政府恩格斯在《论权威》一文中第一次把巴黎公社叫作无产阶级专政因为当时有些人听到无产阶级专政就吓得大喊救命,认为无产阶级专政就是暴力而恩格斯说巴黎公社就是无产阶级专政,恰恰说明巴黎公社主要的是无产阶级民主,因为巴黎公社实际上是民主多于专政,正是它没有很好地行使专政的职能,才遭到了失败。

      因此,巴黎公社这个政治形式,既具有“帝国的对立物”(在初期阶段)即民主共和国的性质,又具有工人政府(资产阶级代表退出公社以后)即社会共和国的性质这就是巴黎公社所具有的“帝国的对立物”和工人政府的两重性——穆成山《巴黎公社的两重性》公社既要完成民族任务,又要完成阶级任务列宁在《公社的教训》一文中明确指出:“把爱国主义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