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怎样进行高三历史一轮复习.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559073992
  • 上传时间:2022-11-2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8.50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怎样进行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高三历史复习备考主要做三方面工作:史实、理解、表达而史实的掌握和理解是第一位的,对高考而言,重点与非重点是相对的,因为所有的知识点都有可能考,所以复习备考不能存在侥幸心理,必须养成踏踏实实的学风,以夯实基础为根本只有基础扎实了,才能谈得上运用表达则是在平时练习主观题中逐渐训练出来的历史知识点非常多,需要掌握非常准确和细腻,需要从整体上把握各个知识点的内在联系  每年的9月中下旬,高三应届生开始一轮复习一轮复习是夯实基础的关键,大约占整个高三学习时间的3/5,时间相当长,复习速度比较慢为了能够把握关键,在历年的一轮复习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步:章节复习  1.准确记忆基本史实,力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对基础知识的把握,我坚持“全、准、细”的原则全”即复习要全面,以课本为依据,对课本上的每一个知识点进行地毯式清理,在此基础上强化重点;“准”即对知识的识记、理解、阐释要准确;“细”即注重细节,近几年文科综合试题问题并不难,但考查很细致,细节决定成败因此教材中的导言、正文中大小字、地图、图片和文献资料、课下小字注释、书后大事年表及其他隐性知识(如历史现象、历史概念的本质内涵,教材本身纵横交错的网络化的知识结构;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整个学科体系和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及基本的理论观点)等,复习时要面面俱到,不可偏废,要强记、记死,使之成为提高考试成绩的新增长点。

      以《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为例:(1)正文知识点:时代特征、春秋诸侯争霸(背景、目的、条件、经过、标志)战国兼并战争(战国开始的标志、战国七雄、兼并战争)民族融合(途径、意义)(2)插图:地图《春秋大国争霸图》《战国兼并形势图》(图中包含诸侯国、战役地点、少数民族分布),图片《马陵道遗址》《长平之战遗址》(3)“楚王问鼎”的文字材料4)小字注释“王畿”类似这样的知识点很多,必须做到没有遗漏课本按部就班,知识第一遍回顾】  2.在记忆基础上对历史知识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来认识,即对历史现象、历史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的认识,要深刻把握好相关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培养学生基本的历史思维能力以《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为例:(1)春秋争霸和战国兼并战争的异同点2)春秋战国时期有利于结束分裂走向统一的因素3)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关系(消亡的民族,新兴起的民族)(4)成语反映的历史背景,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问鼎中原、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讲解中要注意处理好常考知识、热点知识、冷点知识(理论上不考的)常考知识就是过去的高考以及平时的训练经常考到的知识,热点知识就是连续几年高考一直出题的知识点及与今年时政相关的历史知识,这些知识要照着教材给学生点出来。

      多角度分析,能力深化提高,知识回顾第二遍】3.指导学生处理好课堂听与记的关系,指导学生课后复习巩固课堂主要以听为主,同时也要适当做好笔记,预习中所遇问题的讲解、教材内容的延伸性分析、课堂上感觉比较模糊的内容都应该记下来作为课后复习、巩固的依据要在课后及时看书巩固所学知识由于历史学科知识体系浩瀚庞大,这个过程是非常耗时耗力的,解决方法就是少量、快速、多遍的不间断学习必须保证每天持续不断的学习,不可一曝十寒,每天坚持不断的学习实际上是克服遗忘的最好的,也是唯一的办法要求学生把历史知识化整为零,一节课的知识点分开掌握,每段时间不要太长,大约5-10分钟,这样零散的时间容易挤出来,也容易集中注意力然后在第二天要回忆一下,该记该背的内容在这一环节中应该没有漏洞第三天再回忆巩固然后一周左右,要把这个内容再回顾一下,可以很简单的看一看就可以了,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在最容易遗忘的时候去点一下以激活学习思维;一个月的时候再通过试卷、练习等多种方式督促学生再好好的回归教材将该掌握的内容完善起来,克服平时感觉没有多少东西可看,考时却处处感觉生疏的现象,形成平时不考时“大忙”、小考时“小忙”,大考尤其是高考时不忙的良好状态。

      学生自主复习,知识回顾第三—N遍】   第二步:知识整合  1.从历史的整体出发,按历史发展的阶段串线,以单元为单位进行知识整合一单元复习结束后,把章纳入阶段发展中,将节纳入阶段发展中的某一方面,把主干知识线索化、网络化,形成系统知识网络化后,要主干到枝节、由概括到具体地定位知识,将每节知识具体定位于某一方面,通过知识定位,做到“点”的清晰再将每个知识点具体剖析(原因、影响、过程、特点)复习过程中,既要注重点与点之间的关系,又要注重“线”和“面”的梳理和建构,只有这样,历史知识才能构成一个立体网络以古代史第一单元先秦为例:主干知识包括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两个阶段,每个阶段分政治、经济、民族关系、文化四类,每类细节知识点在章节复习时已经过了一遍,直接填到框架结构中,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点按照框架结构具体到知识点,知识回顾第四遍】  2.尽量把知识归类做到“瞻前顾后、左右逢源”,类似于小专题 “瞻前顾后”是纵向的联系,例如因果关系、历史发展线索、基本历史进程等;“左右逢源”是横向联系,例如同时期中外政治经济文化的相互影响作用、同类事物比较异同等通过纵向和横向联系,可以总结出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和规律  现在历史学科高考对知识点的考查难度下降且相对集中,注重考查对历史学科基础知识相互关系和理解,因此,在第一轮中以基础知识为主,以小专题的形式将教材的知识重新组合,归纳,使之体现教材的规律性和整体性,突出主干知识,便于理解、记忆。

      中国古代史部分以纵向归类为主,每个单元里不同朝代政治、经济、民族、文化对比,不同单元的政治、经济、民族、文化对比,比如:“秦朝与隋朝相似点的比较”,中国封建社会历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初税亩、编户制度、租调制、租庸调制、两税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一起进行总结归类,整个古代史民族关系处理方式(战争、和亲、册封、行政管辖),对边疆地区的管理以方位分类(东北、西北、西藏、西南、台湾)总结也有横向比较的问题,如:百家争鸣和欧洲文艺复兴的异同,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的比较等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则是以横向联系为主,把中国历史放入世界历史的背景中分析,例如: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和对世界的不同影响,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的对比,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等也有纵向比较的问题,如:维新派和革命派主张的异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19世纪六七十年代、19世纪90年代、20世纪初或一战期间),新思潮的萌发、新文化运动、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等,里边“新”的含义是什么让学生形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思维状态框架归类后,属性归类,知识回顾第五遍】第三步:精编练习,适量训练   训练是对基础知识的拓宽和延伸,也是对学习质量的检测,更是调控学习过程的手段。

      适度进行训练,是非常必要的  1.精编练习,适量训练,提高解题能力  在一本书开始复习之前,对每节的习题精选工作(使用的参考资料)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在精选专题练习上,我坚持抓基本、抓重点、抓难点、抓热点、抓易错点的原则,精选一些思维含量较高,具有启发性和典型性又能反馈基本知识的各种类型的练习题(包括近几年的某些高考试题),自己重组题,进行适量定时的训练(章节训练、单元训练、月考),使学生在复习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又能掌握和提高解答各类题型的方法和能力  2.及时讲评,启发提高  我坚持每做必交、每交必改、每改必评的原则,对每次书面训练和检测性习题考试都及时进行评讲分析,针对学生在审题、解题中存在的思路或方法上的缺陷加以指正,使学生在讲评中受到启发,从而提高解题的能力书面检测,讲评,知识回顾第六遍】  第四步:兼顾学科间可以联系的相关内容,目的是夯实基础高三第一轮复习虽然应以历史学科内知识体系为主,作为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中的历史学科,也更注重考查基础知识间相互关系的理解因为历史现象本身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关键是如何分析、解决问题,因而学科内综合是基础但也应适当注意在复习中联系相关的政治、地理知识,使学生思维不断拓展(今天的新闻—当地的气候环境—曾经的事件),尽量让学生思维活跃。

        在一轮复习中,如果做到知识低起点,高频率重复,扎扎实实训练,学生就能够构建较完整的知识体系,能够做到知识融会贯通,为二轮三轮复习奠定坚实的基础高三历史学生自主复习方法指导     一、            熟悉高三历史三轮复习思路  第一轮按专题模块加通史复习,侧重专题模块从2009年7月——2010年2月),主要目的是夯实基础意思是说紧扣课标和考纲,按教材进行单元复习,适度关注通史我们制定的目标是“全面、细致、系统,扎实,注意基础知识落实”,我们把它称为“地毯式”扫描时间比较长第一轮复习是基础,是学生高考成功的关键  第二轮主要根据考试说明的顺序,通史加专题复习,侧重通史2010年2月——5月上旬),主要目的是综合能力突破第二轮复习时,以通史体例辅之以热点问题进行,学生只有对某一阶段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特征有了全面地认识,才能“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三轮搞强化训练,侧重练、讲、评和回归教材2009年5月上旬——6月6号),目的是提高解题能力,查缺补漏我们提出了“调整(心态)、巩固(基础)、充实(薄漏)、提高(能力)”的八字方针。

      要求学生抓好两条复习主线,一方面是对照《考试说明》看教材和教材的标题,注重基础知识,把握阶段特征;另一方面是对照试卷看题目,查漏补缺,以适度紧张的平常心、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强烈的自信心例如我们要求学生结合《考试说明》,最后落实每一个考点,个个过关  二、            学生第一轮自主复习方法  第一、制定出复习计划和抽出固定的时间复习  计划就是一轮,一个月,一个星期,一天,要复习哪些学好历史和提高历史学科的复习效率,首先要有固定的复习时间,以每天不少于40分钟为佳,太多会影响其他学科的复习,太少又没效果;时间可安排在早读之前,晚自习,在就寝前的一小时(这段时间是一天中大脑的四次记忆高潮之一)每天看完规定的内容后,临睡前应将白天复习过的内容在大脑里像放电影一样过一遍,不要求将所有的内容都回忆出来(其实这也是不可能的),主要是将当天复习过的大小标题及彼此间的关系回忆出来,这样既能巩固主干知识,又不至于因精力过于集中而使大脑兴奋影响睡眠  第二、   指导思想:根据考试大纲、课标和福建省的《考试说明》抓双基  “双基”就是历史基础知识和学习历史知识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历史基础知识:包括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基本线索、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制度和历史现象;既有规律性的认识,也有具体史实,是史论结合的。

      组成中学历史基础知识的要素有:时间、地点、人和事基本能力,《考试大纲》中有明确规定     目标\要求  Ⅰ  Ⅱ  Ⅲ  获取和  解读信息      获取试题提供的信息,理解试题要求以及考查意图      提炼信息的有效内容和价值,并对其进行分析与整合      组织和应用相关学科的信息,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  调动和  运用知识      将所学知识与试题的形式和内容建立正确的联系      准确地运用相关知识和相关信息,认识和说明问题      体现学科渗透,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原理分析问题  描述和  阐释事物      正确表述事物的现象,准确描述和解释事物的特征      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的阐释      辩证地、历史地考察事物,对事物进行学科。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