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道路第七章交叉口1.ppt

34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569087428
  • 上传时间:2024-07-27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29MB
  • / 3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8.1 立体交叉概述立体交叉概述一、立体交叉的设置条件一、立体交叉的设置条件立体交叉:是两条道路在不同高程上交叉,两条道路上立体交叉:是两条道路在不同高程上交叉,两条道路上立体交叉:是两条道路在不同高程上交叉,两条道路上立体交叉:是两条道路在不同高程上交叉,两条道路上的车流能够互不干扰,各自保持原有车速通过交叉口的车流能够互不干扰,各自保持原有车速通过交叉口的车流能够互不干扰,各自保持原有车速通过交叉口的车流能够互不干扰,各自保持原有车速通过交叉口 1 1、根据相交道路的等级、根据相交道路的等级、根据相交道路的等级、根据相交道路的等级 高速公路与高速公路、铁路、各类道路交叉;高速公路与高速公路、铁路、各类道路交叉;高速公路与高速公路、铁路、各类道路交叉;高速公路与高速公路、铁路、各类道路交叉; 城市快速路与快速路、铁路交叉;城市快速路与快速路、铁路交叉;城市快速路与快速路、铁路交叉;城市快速路与快速路、铁路交叉;2 2、根据交通量的需要、根据交通量的需要、根据交通量的需要、根据交通量的需要《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规定:主干道与主干道相交的路《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规定:主干道与主干道相交的路《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规定:主干道与主干道相交的路《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规定:主干道与主干道相交的路口,当进入路口的现状交通量大于口,当进入路口的现状交通量大于口,当进入路口的现状交通量大于口,当进入路口的现状交通量大于4000-60004000-6000辆辆辆辆/ /h h,,,,相交相交相交相交道路为四车道以上,且对平面交叉口采取改善措施、调道路为四车道以上,且对平面交叉口采取改善措施、调道路为四车道以上,且对平面交叉口采取改善措施、调道路为四车道以上,且对平面交叉口采取改善措施、调整交通组织难奏效时,可设置立体交叉。

      整交通组织难奏效时,可设置立体交叉整交通组织难奏效时,可设置立体交叉整交通组织难奏效时,可设置立体交叉3 3、考虑地形条件、考虑地形条件、考虑地形条件、考虑地形条件第八章第八章 立体交叉立体交叉 4 4、道路与铁路交叉符合下列条件时采用立体交叉、道路与铁路交叉符合下列条件时采用立体交叉、道路与铁路交叉符合下列条件时采用立体交叉、道路与铁路交叉符合下列条件时采用立体交叉((((1 1)地形条件困难,采用平面交叉危及行车安全地形条件困难,采用平面交叉危及行车安全地形条件困难,采用平面交叉危及行车安全地形条件困难,采用平面交叉危及行车安全2 2)城市主次干道与铁路交叉,经常发生一次封闭时间大)城市主次干道与铁路交叉,经常发生一次封闭时间大)城市主次干道与铁路交叉,经常发生一次封闭时间大)城市主次干道与铁路交叉,经常发生一次封闭时间大于于于于1515分钟二、立体交叉的组成二、立体交叉的组成1 1、跨线构造物、跨线构造物、跨线构造物、跨线构造物2 2、正线(引道+直行路段)、正线(引道+直行路段)、正线(引道+直行路段)、正线(引道+直行路段)3 3、匝道(连接线)、匝道(连接线)、匝道(连接线)、匝道(连接线)4 4、出、入口、出、入口、出、入口、出、入口5 5、变速车道(减、加速车道)、变速车道(减、加速车道)、变速车道(减、加速车道)、变速车道(减、加速车道)• •6 6、辅助车道(车道平衡)、辅助车道(车道平衡)、辅助车道(车道平衡)、辅助车道(车道平衡)• •7 7、集散车道(公交路线)、集散车道(公交路线)、集散车道(公交路线)、集散车道(公交路线) 三、公路立交与城市立交的区别三、公路立交与城市立交的区别1 1、是否收费、是否收费、是否收费、是否收费2 2、相邻立交间距、相邻立交间距、相邻立交间距、相邻立交间距3 3、排水系统、排水系统、排水系统、排水系统4 4、立交形式、立交形式、立交形式、立交形式5 5、施工复杂程度、施工复杂程度、施工复杂程度、施工复杂程度四、立体交叉的间距四、立体交叉的间距1 1、均匀分散交通量、均匀分散交通量、均匀分散交通量、均匀分散交通量2 2、要有足够的交织段长度、要有足够的交织段长度、要有足够的交织段长度、要有足够的交织段长度 125 125页页页页3 3、满足标志和信号布置需要、满足标志和信号布置需要、满足标志和信号布置需要、满足标志和信号布置需要4 4、驾驶员操作顺适的要求、驾驶员操作顺适的要求、驾驶员操作顺适的要求、驾驶员操作顺适的要求 §8.2 立体交叉的分类和形式选择立体交叉的分类和形式选择一、立体交叉的分类一、立体交叉的分类1 1、根据相交道路结构物形式、根据相交道路结构物形式、根据相交道路结构物形式、根据相交道路结构物形式((((1 1)上跨式:施工方便、造价低、宜排水、占地大、)上跨式:施工方便、造价低、宜排水、占地大、)上跨式:施工方便、造价低、宜排水、占地大、)上跨式:施工方便、造价低、宜排水、占地大、引导长,适用于市区以外或周围有高大建筑物处。

      引导长,适用于市区以外或周围有高大建筑物处引导长,适用于市区以外或周围有高大建筑物处引导长,适用于市区以外或周围有高大建筑物处2 2)下穿式:占地少、立面易于处理、工期长、造价)下穿式:占地少、立面易于处理、工期长、造价)下穿式:占地少、立面易于处理、工期长、造价)下穿式:占地少、立面易于处理、工期长、造价高、排水困难、适用于市区高、排水困难、适用于市区高、排水困难、适用于市区高、排水困难、适用于市区2 2、根据交通功能(有无匝道和上下道路)、根据交通功能(有无匝道和上下道路)、根据交通功能(有无匝道和上下道路)、根据交通功能(有无匝道和上下道路)((((1 1)分离式立交:上下层道路之间互不连通的立体交)分离式立交:上下层道路之间互不连通的立体交)分离式立交:上下层道路之间互不连通的立体交)分离式立交:上下层道路之间互不连通的立体交叉形式适于高速公路与铁路或次要道路的交叉适于高速公路与铁路或次要道路的交叉适于高速公路与铁路或次要道路的交叉适于高速公路与铁路或次要道路的交叉2 2)互通式立交:不仅设路线构造物使相交道路空间)互通式立交:不仅设路线构造物使相交道路空间)互通式立交:不仅设路线构造物使相交道路空间)互通式立交:不仅设路线构造物使相交道路空间分离,而且上下道路有匝道连接,以供转弯差两行驶。

      分离,而且上下道路有匝道连接,以供转弯差两行驶分离,而且上下道路有匝道连接,以供转弯差两行驶分离,而且上下道路有匝道连接,以供转弯差两行驶冲突点少,结构复杂,占地多,造价高冲突点少,结构复杂,占地多,造价高冲突点少,结构复杂,占地多,造价高冲突点少,结构复杂,占地多,造价高 分离式立交(天津新开路立交)分离式立交(天津新开路立交)分离式立交(天津新开路立交)分离式立交(天津新开路立交)1111999988889999年年年年扩扩扩扩建建建建,,,,在在在在原原原原有有有有箱箱箱箱涵涵涵涵两两两两侧侧侧侧各各各各顶顶顶顶入入入入一一一一个个个个净净净净宽宽宽宽8888mmmm的的的的单单单单孔孔孔孔箱箱箱箱涵涵涵涵,,,,作作作作为为为为非非非非机机机机动动动动车车车车道道道道及及及及人人人人行行行行道道道道扩扩扩扩建建建建后后后后的的的的5555个个个个桥桥桥桥孔孔孔孔,,,,两两两两侧侧侧侧引引引引道道道道采采采采用用用用路路路路堑堑堑堑式式式式挡挡挡挡墙墙墙墙结结结结构构构构,,,,机机机机动动动动车车车车道道道道纵纵纵纵坡坡坡坡4444. .2222%%%%,,,,非非非非机机机机动动动动车车车车道道道道纵纵纵纵坡坡坡坡3333%%%%,,,,下下下下设设设设排除地下水的盲沟,与地表水一并由泵站提升至下水道管网。

      排除地下水的盲沟,与地表水一并由泵站提升至下水道管网排除地下水的盲沟,与地表水一并由泵站提升至下水道管网排除地下水的盲沟,与地表水一并由泵站提升至下水道管网 互通式立交(六环线与八达岭相交处)互通式立交(六环线与八达岭相交处)互通式立交(六环线与八达岭相交处)互通式立交(六环线与八达岭相交处) 互通式按交叉处车流轨迹线交错方式和几何形状分为互通式按交叉处车流轨迹线交错方式和几何形状分为互通式按交叉处车流轨迹线交错方式和几何形状分为互通式按交叉处车流轨迹线交错方式和几何形状分为• • 部分互通式部分互通式部分互通式部分互通式(菱形、部分苜蓿叶形)(菱形、部分苜蓿叶形)(菱形、部分苜蓿叶形)(菱形、部分苜蓿叶形) ------当主要道路与次要道路相交,受地形、地物限制时,可当主要道路与次要道路相交,受地形、地物限制时,可当主要道路与次要道路相交,受地形、地物限制时,可当主要道路与次要道路相交,受地形、地物限制时,可采用菱形立体交叉采用菱形立体交叉采用菱形立体交叉采用菱形立体交叉主要道路布置在下层,这样,从主要主要道路布置在下层,这样,从主要主要道路布置在下层,这样,从主要主要道路布置在下层,这样,从主要道路驶出的车辆进人匝道为上坡,便于减速。

      同样,车辆道路驶出的车辆进人匝道为上坡,便于减速同样,车辆道路驶出的车辆进人匝道为上坡,便于减速同样,车辆道路驶出的车辆进人匝道为上坡,便于减速同样,车辆驶入主要道路时,车辆由匝道下坡进入主要道路,利于加驶入主要道路时,车辆由匝道下坡进入主要道路,利于加驶入主要道路时,车辆由匝道下坡进入主要道路,利于加驶入主要道路时,车辆由匝道下坡进入主要道路,利于加速这种形式只有右转弯匝道而无左转弯匝道形状简单,速这种形式只有右转弯匝道而无左转弯匝道形状简单,速这种形式只有右转弯匝道而无左转弯匝道形状简单,速这种形式只有右转弯匝道而无左转弯匝道形状简单,用地少和工程造价比其他形式少等;其缺点是左转弯车辆用地少和工程造价比其他形式少等;其缺点是左转弯车辆用地少和工程造价比其他形式少等;其缺点是左转弯车辆用地少和工程造价比其他形式少等;其缺点是左转弯车辆都必须在次要道路上进行平面交叉,干扰大,降低了通行都必须在次要道路上进行平面交叉,干扰大,降低了通行都必须在次要道路上进行平面交叉,干扰大,降低了通行都必须在次要道路上进行平面交叉,干扰大,降低了通行能力 完全互通式(苜蓿叶形、定向式、喇叭形、组合式)完全互通式(苜蓿叶形、定向式、喇叭形、组合式)完全互通式(苜蓿叶形、定向式、喇叭形、组合式)完全互通式(苜蓿叶形、定向式、喇叭形、组合式)------它是在交叉口的它是在交叉口的它是在交叉口的它是在交叉口的4 4个象限范围内设有右转和左转的互个象限范围内设有右转和左转的互个象限范围内设有右转和左转的互个象限范围内设有右转和左转的互通环形匝道,保证相交道路上的车辆在各个方向的转向通环形匝道,保证相交道路上的车辆在各个方向的转向通环形匝道,保证相交道路上的车辆在各个方向的转向通环形匝道,保证相交道路上的车辆在各个方向的转向行驶,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将上、下公路完全连通,行驶,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将上、下公路完全连通,行驶,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将上、下公路完全连通,行驶,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将上、下公路完全连通,故是一种典型的完全互通式立体交叉。

      故是一种典型的完全互通式立体交叉故是一种典型的完全互通式立体交叉故是一种典型的完全互通式立体交叉 这种立体交叉占这种立体交叉占这种立体交叉占这种立体交叉占地面积大,且左转弯车辆绕行距离长,造价高但通行地面积大,且左转弯车辆绕行距离长,造价高但通行地面积大,且左转弯车辆绕行距离长,造价高但通行地面积大,且左转弯车辆绕行距离长,造价高但通行能力大、造型美观,因此,适宜用于高速公路之间的立能力大、造型美观,因此,适宜用于高速公路之间的立能力大、造型美观,因此,适宜用于高速公路之间的立能力大、造型美观,因此,适宜用于高速公路之间的立体交叉 ------ 定向式立体交叉是使每一条匝道都从一指定路口直接定向式立体交叉是使每一条匝道都从一指定路口直接定向式立体交叉是使每一条匝道都从一指定路口直接定向式立体交叉是使每一条匝道都从一指定路口直接连接到另一指定的路口,不通向其他道路这种立体交叉,连接到另一指定的路口,不通向其他道路这种立体交叉,连接到另一指定的路口,不通向其他道路这种立体交叉,连接到另一指定的路口,不通向其他道路这种立体交叉,匝道数较多,且互相交错,并须采用多层立交才能达到目匝道数较多,且互相交错,并须采用多层立交才能达到目匝道数较多,且互相交错,并须采用多层立交才能达到目匝道数较多,且互相交错,并须采用多层立交才能达到目的。

      因此,这种立交占地多,技术复杂,造价高;但它的的因此,这种立交占地多,技术复杂,造价高;但它的的因此,这种立交占地多,技术复杂,造价高;但它的的因此,这种立交占地多,技术复杂,造价高;但它的行驶路线清楚,转向明确,行驶路线短,通行能力大故行驶路线清楚,转向明确,行驶路线短,通行能力大故行驶路线清楚,转向明确,行驶路线短,通行能力大故行驶路线清楚,转向明确,行驶路线短,通行能力大故适用于高速公路的多路交叉的交通枢纽处适用于高速公路的多路交叉的交通枢纽处适用于高速公路的多路交叉的交通枢纽处适用于高速公路的多路交叉的交通枢纽处 ------这种形式适用于主、次道路或两主要道路相交的这种形式适用于主、次道路或两主要道路相交的这种形式适用于主、次道路或两主要道路相交的这种形式适用于主、次道路或两主要道路相交的T T型交型交型交型交叉,如上图所示该立体交叉的左、右转弯匝道很明显,叉,如上图所示该立体交叉的左、右转弯匝道很明显,叉,如上图所示该立体交叉的左、右转弯匝道很明显,叉,如上图所示该立体交叉的左、右转弯匝道很明显,在主要公路上只有一个方向有左转,相交公路也只有一个在主要公路上只有一个方向有左转,相交公路也只有一个在主要公路上只有一个方向有左转,相交公路也只有一个在主要公路上只有一个方向有左转,相交公路也只有一个方向有左转。

      这种立体交叉占地较少,工程费用较低,管方向有左转这种立体交叉占地较少,工程费用较低,管方向有左转这种立体交叉占地较少,工程费用较低,管方向有左转这种立体交叉占地较少,工程费用较低,管理方便 Y Y型互通式立体交叉是在型互通式立体交叉是在型互通式立体交叉是在型互通式立体交叉是在Y Y型平面交叉的基础上,设置三座型平面交叉的基础上,设置三座型平面交叉的基础上,设置三座型平面交叉的基础上,设置三座跨线桥这些跨线桥是单向的,而且只跨过单向车道,其跨线桥这些跨线桥是单向的,而且只跨过单向车道,其跨线桥这些跨线桥是单向的,而且只跨过单向车道,其跨线桥这些跨线桥是单向的,而且只跨过单向车道,其跨度和宽度都不是太大该型互通式立体交叉的优点是每跨度和宽度都不是太大该型互通式立体交叉的优点是每跨度和宽度都不是太大该型互通式立体交叉的优点是每跨度和宽度都不是太大该型互通式立体交叉的优点是每条公路的通行能力,基本不受交叉口的影响,用地少,各条公路的通行能力,基本不受交叉口的影响,用地少,各条公路的通行能力,基本不受交叉口的影响,用地少,各条公路的通行能力,基本不受交叉口的影响,用地少,各车道的行驶方向容易识别,转弯路线短捷,平面线型好;车道的行驶方向容易识别,转弯路线短捷,平面线型好;车道的行驶方向容易识别,转弯路线短捷,平面线型好;车道的行驶方向容易识别,转弯路线短捷,平面线型好;缺点是交叉的构造物多,增加跨线桥及接线工程量,造价缺点是交叉的构造物多,增加跨线桥及接线工程量,造价缺点是交叉的构造物多,增加跨线桥及接线工程量,造价缺点是交叉的构造物多,增加跨线桥及接线工程量,造价高高高高 。

      环形立交(两层式、三层式、四层式)主要适用主次公路环形立交(两层式、三层式、四层式)主要适用主次公路环形立交(两层式、三层式、四层式)主要适用主次公路环形立交(两层式、三层式、四层式)主要适用主次公路交叉为确保主要道路直行方向的车辆快速通过,可将主交叉为确保主要道路直行方向的车辆快速通过,可将主交叉为确保主要道路直行方向的车辆快速通过,可将主交叉为确保主要道路直行方向的车辆快速通过,可将主要公路下穿直接通过交叉口,不受交叉口的影响;其他一要公路下穿直接通过交叉口,不受交叉口的影响;其他一要公路下穿直接通过交叉口,不受交叉口的影响;其他一要公路下穿直接通过交叉口,不受交叉口的影响;其他一般公路则通过环道作平面交叉,按反时针方向绕中心岛作般公路则通过环道作平面交叉,按反时针方向绕中心岛作般公路则通过环道作平面交叉,按反时针方向绕中心岛作般公路则通过环道作平面交叉,按反时针方向绕中心岛作单向行驶,选择所去的路口方向驶出环道,单向行驶,选择所去的路口方向驶出环道,单向行驶,选择所去的路口方向驶出环道,单向行驶,选择所去的路口方向驶出环道, 北京市亚运村四环路与安立路相交处,系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行的北京市亚运村四环路与安立路相交处,系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行的北京市亚运村四环路与安立路相交处,系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行的北京市亚运村四环路与安立路相交处,系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行的三层菱形苜蓿叶式立体交叉。

      安立路上跨四环路,整座立交包括主三层菱形苜蓿叶式立体交叉安立路上跨四环路,整座立交包括主三层菱形苜蓿叶式立体交叉安立路上跨四环路,整座立交包括主三层菱形苜蓿叶式立体交叉安立路上跨四环路,整座立交包括主跨线桥1座,非机动车通道桥18座,桥梁总面积9600m2跨线桥1座,非机动车通道桥18座,桥梁总面积9600m2跨线桥1座,非机动车通道桥18座,桥梁总面积9600m2跨线桥1座,非机动车通道桥18座,桥梁总面积9600m2主跨线桥面全宽28主跨线桥面全宽28主跨线桥面全宽28主跨线桥面全宽28. .5m整座跨线桥造型美观,与周围环境和5m整座跨线桥造型美观,与周围环境和5m整座跨线桥造型美观,与周围环境和5m整座跨线桥造型美观,与周围环境和谐协调,形成亚运村一景于1988年11月建成通车谐协调,形成亚运村一景于1988年11月建成通车谐协调,形成亚运村一景于1988年11月建成通车谐协调,形成亚运村一景于1988年11月建成通车 3 3、立交实例、立交实例、立交实例、立交实例北京安慧立交桥北京安慧立交桥北京安慧立交桥北京安慧立交桥(三层菱形苜蓿叶(三层菱形苜蓿叶(三层菱形苜蓿叶(三层菱形苜蓿叶式立体交叉)式立体交叉)式立体交叉)式立体交叉) 上海漕溪上海漕溪上海漕溪上海漕溪路立交桥路立交桥路立交桥路立交桥(苜蓿叶(苜蓿叶(苜蓿叶(苜蓿叶式),式),式),式),底层为地面交通和非机动车交通,第二层为漕溪路立交桥,第三层底层为地面交通和非机动车交通,第二层为漕溪路立交桥,第三层底层为地面交通和非机动车交通,第二层为漕溪路立交桥,第三层底层为地面交通和非机动车交通,第二层为漕溪路立交桥,第三层为中山路高架道路,在第二层与第三层之间分别设置东南与西北连为中山路高架道路,在第二层与第三层之间分别设置东南与西北连为中山路高架道路,在第二层与第三层之间分别设置东南与西北连为中山路高架道路,在第二层与第三层之间分别设置东南与西北连接匝道。

      鉴于立交工程与地下经过的地铁接匝道鉴于立交工程与地下经过的地铁接匝道鉴于立交工程与地下经过的地铁接匝道鉴于立交工程与地下经过的地铁Ⅰ Ⅰ号线工程同步建设,工程号线工程同步建设,工程号线工程同步建设,工程号线工程同步建设,工程关系十分复杂工程全长2610m,分两期进行施工,第一期先关系十分复杂工程全长2610m,分两期进行施工,第一期先关系十分复杂工程全长2610m,分两期进行施工,第一期先关系十分复杂工程全长2610m,分两期进行施工,第一期先修建南北向漕溪路立交桥,第二期再修中山路高梁架及二、三层间修建南北向漕溪路立交桥,第二期再修中山路高梁架及二、三层间修建南北向漕溪路立交桥,第二期再修中山路高梁架及二、三层间修建南北向漕溪路立交桥,第二期再修中山路高梁架及二、三层间的转向匝道于1991年底全线通车的转向匝道于1991年底全线通车的转向匝道于1991年底全线通车的转向匝道于1991年底全线通车 位位位位于于于于北北北北京京京京市市市市东东东东南南南南二二二二环环环环路路路路与与与与崇崇崇崇文文文文门门门门东东东东大大大大街街街街相相相相交交交交处处处处的的的的喇喇喇喇叭叭叭叭型型型型立立立立交交交交,,,,同同同同时时时时有有有有京京京京广广广广、、、、京京京京山山山山两两两两条条条条铁铁铁铁路路路路及及及及护护护护城城城城河河河河在在在在立立立立交交交交范范范范围围围围内内内内穿穿穿穿过过过过。

      全全全全立立立立交交交交机机机机动动动动车车车车与与与与非非非非机机机机动动动动车车车车分分分分道道道道行行行行驶驶驶驶,,,,共共共共有有有有供供供供单单单单向向向向行行行行驶驶驶驶的的的的桥桥桥桥梁梁梁梁11115555座座座座,,,,于于于于1111999988888888年11月建成年11月建成年11月建成年11月建成东便门立交桥东便门立交桥东便门立交桥东便门立交桥(喇叭型)(喇叭型)(喇叭型)(喇叭型) 灯塔立交桥为辽宁省灯塔立交桥为辽宁省灯塔立交桥为辽宁省灯塔立交桥为辽宁省沈阳至大连高速公路沈阳至大连高速公路沈阳至大连高速公路沈阳至大连高速公路与二级公路交叉点的与二级公路交叉点的与二级公路交叉点的与二级公路交叉点的互通式收费立交工程互通式收费立交工程互通式收费立交工程互通式收费立交工程((((Y Y型立交)型立交)型立交)型立交)沈大高速公路东侧距离45m处有一条相平行的铁路专用线,西侧沈大高速公路东侧距离45m处有一条相平行的铁路专用线,西侧沈大高速公路东侧距离45m处有一条相平行的铁路专用线,西侧沈大高速公路东侧距离45m处有一条相平行的铁路专用线,西侧距离450m处又有一条相平行的沈大路辅道,由于两侧均受到限距离450m处又有一条相平行的沈大路辅道,由于两侧均受到限距离450m处又有一条相平行的沈大路辅道,由于两侧均受到限距离450m处又有一条相平行的沈大路辅道,由于两侧均受到限制,经多方案比较后,采用Y型立交。

      四条匝道皆以曲线为主体,制,经多方案比较后,采用Y型立交四条匝道皆以曲线为主体,制,经多方案比较后,采用Y型立交四条匝道皆以曲线为主体,制,经多方案比较后,采用Y型立交四条匝道皆以曲线为主体,全长2580全长2580全长2580全长2580. .29m,最小半径8029m,最小半径8029m,最小半径8029m,最小半径80. .96m,最大纵坡396m,最大纵坡396m,最大纵坡396m,最大纵坡3. .6%匝道桥和跨线桥共7座,全长502匝道桥和跨线桥共7座,全长502匝道桥和跨线桥共7座,全长502匝道桥和跨线桥共7座,全长502. .47m于1987年1047m于1987年1047m于1987年1047m于1987年10月建成通车月建成通车月建成通车月建成通车 位于北京市南二环路与东蒲路相交处,连续跨越二环路,京广和京位于北京市南二环路与东蒲路相交处,连续跨越二环路,京广和京位于北京市南二环路与东蒲路相交处,连续跨越二环路,京广和京位于北京市南二环路与东蒲路相交处,连续跨越二环路,京广和京山铁路、护城河以及北滨河路,系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行的立交山铁路、护城河以及北滨河路,系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行的立交。

      山铁路、护城河以及北滨河路,系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行的立交山铁路、护城河以及北滨河路,系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行的立交它包括跨线主桥两座,南北引桥4座,匝道桥6座,通道桥9座,它包括跨线主桥两座,南北引桥4座,匝道桥6座,通道桥9座,它包括跨线主桥两座,南北引桥4座,匝道桥6座,通道桥9座,它包括跨线主桥两座,南北引桥4座,匝道桥6座,通道桥9座,跨河桥两座,铁路地道桥3座,桥梁总面积约2500平方米于跨河桥两座,铁路地道桥3座,桥梁总面积约2500平方米于跨河桥两座,铁路地道桥3座,桥梁总面积约2500平方米于跨河桥两座,铁路地道桥3座,桥梁总面积约2500平方米于1988年12月建成通车1988年12月建成通车1988年12月建成通车1988年12月建成通车 玉蜒立交桥玉蜒立交桥玉蜒立交桥玉蜒立交桥(3层变形苜(3层变形苜(3层变形苜(3层变形苜蓿叶形互通式)蓿叶形互通式)蓿叶形互通式)蓿叶形互通式) 立交第一层车道宽15m;第二层在原地面为人行、非机动车环道,立交第一层车道宽15m;第二层在原地面为人行、非机动车环道,立交第一层车道宽15m;第二层在原地面为人行、非机动车环道,立交第一层车道宽15m;第二层在原地面为人行、非机动车环道,宽3宽3宽3宽3. .5m~5m和7m;第三层为供机动车转弯的环形板,环的5m~5m和7m;第三层为供机动车转弯的环形板,环的5m~5m和7m;第三层为供机动车转弯的环形板,环的5m~5m和7m;第三层为供机动车转弯的环形板,环的内直径为50m,环道宽16m,与7内直径为50m,环道宽16m,与7内直径为50m,环道宽16m,与7内直径为50m,环道宽16m,与7. .5m宽的单行匝道相连;5m宽的单行匝道相连;5m宽的单行匝道相连;5m宽的单行匝道相连;第四层为顺先烈路南北向机动车直行的23孔高梁架桥,桥宽9第四层为顺先烈路南北向机动车直行的23孔高梁架桥,桥宽9第四层为顺先烈路南北向机动车直行的23孔高梁架桥,桥宽9第四层为顺先烈路南北向机动车直行的23孔高梁架桥,桥宽9. .5m。

      立交最大纵坡和净高:机动车道5%和45m立交最大纵坡和净高:机动车道5%和45m立交最大纵坡和净高:机动车道5%和45m立交最大纵坡和净高:机动车道5%和4. .5m,非机动车5m,非机动车5m,非机动车5m,非机动车道0道0道0道0. .5%和25%和25%和25%和2. .8%立交总占地仅38%立交总占地仅38%立交总占地仅38%立交总占地仅3. .23公倾23公倾23公倾23公倾区庄立交桥:区庄立交桥:区庄立交桥:区庄立交桥:广州内环线环广州内环线环广州内环线环广州内环线环市东路与市区市东路与市区市东路与市区市东路与市区进出口主干线进出口主干线进出口主干线进出口主干线先烈路相交处先烈路相交处先烈路相交处先烈路相交处4 4层转盘式立交,层转盘式立交,层转盘式立交,层转盘式立交,设计通行能力设计通行能力设计通行能力设计通行能力为机动车90为机动车90为机动车90为机动车900辆/h,非0辆/h,非0辆/h,非0辆/h,非机动车300机动车300机动车300机动车3000辆/h0辆/h0辆/h0辆/h 1111983年建成983年建成983年建成983年建成 二、立交形式的选择二、立交形式的选择1 1、影响立交形式选择的因素(道路、交通、环境、自然条件)、影响立交形式选择的因素(道路、交通、环境、自然条件)、影响立交形式选择的因素(道路、交通、环境、自然条件)、影响立交形式选择的因素(道路、交通、环境、自然条件) 2 2、立交选择的基本原则、立交选择的基本原则、立交选择的基本原则、立交选择的基本原则((((1 1)取决于相交道路的性质、任务和远景交通量等。

      取决于相交道路的性质、任务和远景交通量等取决于相交道路的性质、任务和远景交通量等取决于相交道路的性质、任务和远景交通量等2 2)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相适应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相适应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相适应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相适应3 3)考虑近远期结合与投资,改建的需要考虑近远期结合与投资,改建的需要考虑近远期结合与投资,改建的需要考虑近远期结合与投资,改建的需要4 4)利于施工、养护、排水,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利于施工、养护、排水,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利于施工、养护、排水,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利于施工、养护、排水,采用新工艺、新技术5 5)同总体布置全面安排,分清主次同总体布置全面安排,分清主次同总体布置全面安排,分清主次同总体布置全面安排,分清主次6 6)与定位相结合先定位后选型))与定位相结合先定位后选型))与定位相结合先定位后选型))与定位相结合先定位后选型)3 3、立交形式选择的步骤和要点、立交形式选择的步骤和要点、立交形式选择的步骤和要点、立交形式选择的步骤和要点((((1 1)初定立交的基本形式)初定立交的基本形式)初定立交的基本形式)初定立交的基本形式((((2 2)立交几何形状及结构的选择)立交几何形状及结构的选择)立交几何形状及结构的选择)立交几何形状及结构的选择((((3 3)立交方案比较)立交方案比较)立交方案比较)立交方案比较 §8.3 立体交叉设计立体交叉设计一、立体交叉的设计资料和设计步骤一、立体交叉的设计资料和设计步骤1 1、设计资料、设计资料、设计资料、设计资料自然资料:自然资料:自然资料:自然资料:1 1::::500-1500-1::::20002000地形图;用地发展规划;水文、地形图;用地发展规划;水文、地形图;用地发展规划;水文、地形图;用地发展规划;水文、 地质、土壤、气候资料;国家水准点和控制点。

      地质、土壤、气候资料;国家水准点和控制点地质、土壤、气候资料;国家水准点和控制点地质、土壤、气候资料;国家水准点和控制点交通资料:交通量、交通组成;推算远景交通量;绘制交交通资料:交通量、交通组成;推算远景交通量;绘制交交通资料:交通量、交通组成;推算远景交通量;绘制交交通资料:交通量、交通组成;推算远景交通量;绘制交通量流量流向图;调查非机动车和行人流量通量流量流向图;调查非机动车和行人流量通量流量流向图;调查非机动车和行人流量通量流量流向图;调查非机动车和行人流量道路资料:相交道路的等级、平纵面线形及尺寸;相交角道路资料:相交道路的等级、平纵面线形及尺寸;相交角道路资料:相交道路的等级、平纵面线形及尺寸;相交角道路资料:相交道路的等级、平纵面线形及尺寸;相交角度、控制标高和坐标;路面类型及厚度;确定年个年个高度、控制标高和坐标;路面类型及厚度;确定年个年个高度、控制标高和坐标;路面类型及厚度;确定年个年个高度、控制标高和坐标;路面类型及厚度;确定年个年个高度、设计荷载、计算行车速度和平纵横指标度、设计荷载、计算行车速度和平纵横指标度、设计荷载、计算行车速度和平纵横指标度、设计荷载、计算行车速度和平纵横指标。

      排水资料:区域的排水制度、现状和规划;管渠位置排水资料:区域的排水制度、现状和规划;管渠位置排水资料:区域的排水制度、现状和规划;管渠位置排水资料:区域的排水制度、现状和规划;管渠位置‘ ‘埋埋埋埋深及尺寸深及尺寸深及尺寸深及尺寸文书资料和其他资料:设计任务书,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文书资料和其他资料:设计任务书,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文书资料和其他资料:设计任务书,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文书资料和其他资料:设计任务书,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意见;取弃土和材料来源等意见;取弃土和材料来源等意见;取弃土和材料来源等意见;取弃土和材料来源等 2 2、设计步骤、设计步骤、设计步骤、设计步骤((((1 1)初拟方案:根据交通量所需的地形条件,在地形图)初拟方案:根据交通量所需的地形条件,在地形图)初拟方案:根据交通量所需的地形条件,在地形图)初拟方案:根据交通量所需的地形条件,在地形图上勾绘可能的立交方案上勾绘可能的立交方案上勾绘可能的立交方案上勾绘可能的立交方案2 2)确定比较方案:考虑线形、半径、拆迁要求,选)确定比较方案:考虑线形、半径、拆迁要求,选)确定比较方案:考虑线形、半径、拆迁要求,选)确定比较方案:考虑线形、半径、拆迁要求,选2-42-4个比较方案。

      个比较方案个比较方案个比较方案3 3)确定推荐方案:在地形图上绘制各比较方案,在完)确定推荐方案:在地形图上绘制各比较方案,在完)确定推荐方案:在地形图上绘制各比较方案,在完)确定推荐方案:在地形图上绘制各比较方案,在完成初步平纵设计、跨桥方案后,概算工程量,做出比较表成初步平纵设计、跨桥方案后,概算工程量,做出比较表成初步平纵设计、跨桥方案后,概算工程量,做出比较表成初步平纵设计、跨桥方案后,概算工程量,做出比较表确定推荐方案确定推荐方案确定推荐方案确定推荐方案1-21-2个4 4))))确定采用方案:做推荐方案的模型和透视图,征询确定采用方案:做推荐方案的模型和透视图,征询确定采用方案:做推荐方案的模型和透视图,征询确定采用方案:做推荐方案的模型和透视图,征询意见定方案意见定方案意见定方案意见定方案5 5)详细测量:对采用方案实地放线并详细测量,收集)详细测量:对采用方案实地放线并详细测量,收集)详细测量:对采用方案实地放线并详细测量,收集)详细测量:对采用方案实地放线并详细测量,收集技术设计资料技术设计资料技术设计资料技术设计资料6 6)技术设计:完成施工图和工程预算技术设计:完成施工图和工程预算。

      技术设计:完成施工图和工程预算技术设计:完成施工图和工程预算 二、立体交叉的设计二、立体交叉的设计1 1、立交的等级、立交的等级、立交的等级、立交的等级互通式立交互通式立交互通式立交互通式立交高速公路高速公路高速公路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一级公路一级公路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二级公路二级公路二级公路 三级公路三级公路三级公路三级公路 四级公路四级公路四级公路四级公路高速公路高速公路高速公路高速公路一一一一二(三)二(三)二(三)二(三) 三(二)三(二)三(二)三(二)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一级公路一级公路一级公路一级公路二(三)二(三)二(三)二(三) 三(二)三(二)三(二)三(二)(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三)二级公路二级公路二级公路二级公路三(二)三(二)三(二)三(二)(三)(三)(三)(三)————————————三级公路三级公路三级公路三级公路三三三三(三)(三)(三)(三)————————————四级公路四级公路四级公路四级公路三三三三(三)(三)(三)(三)————————————2 2、计算行车速度、计算行车速度、计算行车速度、计算行车速度((((1 1)直行方向计算行车速度)直行方向计算行车速度)直行方向计算行车速度)直行方向计算行车速度((((2 2)匝道计算行车速度()匝道计算行车速度()匝道计算行车速度()匝道计算行车速度(5050%%%%-70-70%)%)%)%) 主线计算行车速度主线计算行车速度主线计算行车速度主线计算行车速度12012010010080806060互通式立体交叉分级互通式立体交叉分级互通式立体交叉分级互通式立体交叉分级一级一级一级一级80-5080-5070-4070-4060-3560-3550-3550-35二级二级二级二级70-4070-4060-3560-3550-3050-3040-3040-30三级三级三级三级60-3560-3550-3550-3545-3045-3035-3035-30公路立交匝道计算行车速度公路立交匝道计算行车速度公路立交匝道计算行车速度公路立交匝道计算行车速度城市立交匝道计算行车速度城市立交匝道计算行车速度城市立交匝道计算行车速度城市立交匝道计算行车速度相交道路计算行车速相交道路计算行车速相交道路计算行车速相交道路计算行车速度度度度主线计算行车速度主线计算行车速度主线计算行车速度主线计算行车速度1201208080606050504040808060-4060-4050-4050-40————————————606050-4050-4045-3545-3540-3040-30————————5050————40-3040-3035-2535-2530-2030-20————4040————————30-2030-2030-2030-2025-2025-203 3、设计交通量、设计交通量、设计交通量、设计交通量依据相交道路的交通量,结合交通量调查资料进行直、左、依据相交道路的交通量,结合交通量调查资料进行直、左、依据相交道路的交通量,结合交通量调查资料进行直、左、依据相交道路的交通量,结合交通量调查资料进行直、左、右行方向交通量分配得到。

      右行方向交通量分配得到右行方向交通量分配得到右行方向交通量分配得到 4 4、立体交叉的通行能力、立体交叉的通行能力、立体交叉的通行能力、立体交叉的通行能力 主线的通行能力一般是每车道主线的通行能力一般是每车道主线的通行能力一般是每车道主线的通行能力一般是每车道18001800辆辆辆辆/ /h h,,,,其值因直线坡其值因直线坡其值因直线坡其值因直线坡度及重型车的比例而有所增减度及重型车的比例而有所增减度及重型车的比例而有所增减度及重型车的比例而有所增减 次要道路和匝道的通行能力是按次要道路和匝道的路口次要道路和匝道的通行能力是按次要道路和匝道的路口次要道路和匝道的通行能力是按次要道路和匝道的路口次要道路和匝道的通行能力是按次要道路和匝道的路口通行能力而定的通行能力而定的通行能力而定的通行能力而定的5 5、横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 一般相交道路的横断面设置分隔带一般相交道路的横断面设置分隔带一般相交道路的横断面设置分隔带一般相交道路的横断面设置分隔带 对于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分层行驶的立体交叉,在机对于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分层行驶的立体交叉,在机对于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分层行驶的立体交叉,在机对于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分层行驶的立体交叉,在机动车行驶蹭为两幅路型式,对向车道之间设置分隔带。

      动车行驶蹭为两幅路型式,对向车道之间设置分隔带动车行驶蹭为两幅路型式,对向车道之间设置分隔带动车行驶蹭为两幅路型式,对向车道之间设置分隔带 机动车和自行车在同一层行驶的立体交叉,应是指四幅机动车和自行车在同一层行驶的立体交叉,应是指四幅机动车和自行车在同一层行驶的立体交叉,应是指四幅机动车和自行车在同一层行驶的立体交叉,应是指四幅路型式的横断面路型式的横断面路型式的横断面路型式的横断面6 6、立体交叉的纵断面设计、立体交叉的纵断面设计、立体交叉的纵断面设计、立体交叉的纵断面设计((((1 1)引道设计)引道设计)引道设计)引道设计 公路立交纵坡由干道的纵坡决定;城市立交若机动车和公路立交纵坡由干道的纵坡决定;城市立交若机动车和公路立交纵坡由干道的纵坡决定;城市立交若机动车和公路立交纵坡由干道的纵坡决定;城市立交若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在同一坡道行驶,最大纵坡按非机动车道纵坡非机动车在同一坡道行驶,最大纵坡按非机动车道纵坡非机动车在同一坡道行驶,最大纵坡按非机动车道纵坡非机动车在同一坡道行驶,最大纵坡按非机动车道纵坡若大于表中规定值,必须满足下表限制坡长非机动车道若大于表中规定值,必须满足下表限制坡长。

      非机动车道若大于表中规定值,必须满足下表限制坡长非机动车道若大于表中规定值,必须满足下表限制坡长非机动车道的竖曲线半径大于的竖曲线半径大于的竖曲线半径大于的竖曲线半径大于500500mm车道种类和气候条件车道种类和气候条件车道种类和气候条件车道种类和气候条件机动车道机动车道机动车道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非机动车非机动车非机动车道道道道冰冻区冰冻区冰冻区冰冻区非冰冻区非冰冻区非冰冻区非冰冻区最大纵坡度%最大纵坡度%最大纵坡度%最大纵坡度%平原平原平原平原3.53.54.04.02.52.5山丘山丘山丘山丘4.04.05.05.03.53.5立交引道的最大纵坡度立交引道的最大纵坡度立交引道的最大纵坡度立交引道的最大纵坡度纵坡坡长限制纵坡坡长限制纵坡坡长限制纵坡坡长限制车道种类和气候条件车道种类和气候条件车道种类和气候条件车道种类和气候条件机动车道机动车道机动车道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冰冻区冰冻区冰冻区冰冻区非冰冻区非冰冻区非冰冻区非冰冻区纵坡度%纵坡度%纵坡度%纵坡度%4 45 53 33.53.5限制坡长限制坡长限制坡长限制坡长mm250250250250200200150150 ((((2 2)行车视距及视线高度)行车视距及视线高度)行车视距及视线高度)行车视距及视线高度 无中央分隔带应满足会车视距,有中央分隔带应满足停无中央分隔带应满足会车视距,有中央分隔带应满足停无中央分隔带应满足会车视距,有中央分隔带应满足停无中央分隔带应满足会车视距,有中央分隔带应满足停车视距。

      车视距 桥上引导的行车实现高度按小汽车考虑(桥上引导的行车实现高度按小汽车考虑(桥上引导的行车实现高度按小汽车考虑(桥上引导的行车实现高度按小汽车考虑(1.11.1mm););););桥下桥下桥下桥下下坡道及进入隧道洞内坡道的视线高度应按载重车考虑下坡道及进入隧道洞内坡道的视线高度应按载重车考虑下坡道及进入隧道洞内坡道的视线高度应按载重车考虑下坡道及进入隧道洞内坡道的视线高度应按载重车考虑((((2.22.2mm)))) 7 7、匝道设计、匝道设计、匝道设计、匝道设计((((1 1)匝道类型(右转弯匝道、环形匝道、定向式匝道))匝道类型(右转弯匝道、环形匝道、定向式匝道))匝道类型(右转弯匝道、环形匝道、定向式匝道))匝道类型(右转弯匝道、环形匝道、定向式匝道) ((((3 3)匝道的平面线形)匝道的平面线形)匝道的平面线形)匝道的平面线形• •平曲线半径:按匝道计算行车速度(平曲线半径:按匝道计算行车速度(平曲线半径:按匝道计算行车速度(平曲线半径:按匝道计算行车速度(50%-70%50%-70%主线)主线)主线)主线),,,,考虑用地、主线纵坡对双向行车或混行匝道可采用不设考虑用地、主线纵坡。

      对双向行车或混行匝道可采用不设考虑用地、主线纵坡对双向行车或混行匝道可采用不设考虑用地、主线纵坡对双向行车或混行匝道可采用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超高的最小半径超高的最小半径超高的最小半径• •加宽和加宽和加宽和加宽和 缓和曲线一般设于平曲线内侧缓和曲线一般设于平曲线内侧缓和曲线一般设于平曲线内侧缓和曲线一般设于平曲线内侧((((2 2)匝道横断面设计)匝道横断面设计)匝道横断面设计)匝道横断面设计一般宜单向行驶路面宽度不小于一般宜单向行驶路面宽度不小于一般宜单向行驶路面宽度不小于一般宜单向行驶路面宽度不小于7 7mm,,,,若机动车与非机动若机动车与非机动若机动车与非机动若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宽度不小于车混行宽度不小于车混行宽度不小于车混行宽度不小于1212mm单向匝道超高横坡为单向匝道超高横坡为单向匝道超高横坡为单向匝道超高横坡为2 2%%%%-4-4%%%% ((((4 4)匝道的纵断面设计)匝道的纵断面设计)匝道的纵断面设计)匝道的纵断面设计 纵坡较大,但不大于纵坡较大,但不大于纵坡较大,但不大于纵坡较大,但不大于5 5%单向匝道纵坡可大于双向匝%单向匝道纵坡可大于双向匝%。

      单向匝道纵坡可大于双向匝%单向匝道纵坡可大于双向匝道;上坡匝道的纵坡可比下坡的稍大,立交回头曲线处的道;上坡匝道的纵坡可比下坡的稍大,立交回头曲线处的道;上坡匝道的纵坡可比下坡的稍大,立交回头曲线处的道;上坡匝道的纵坡可比下坡的稍大,立交回头曲线处的纵坡宜小于纵坡宜小于纵坡宜小于纵坡宜小于2 2%匝道弯道的最大坡度应符合合成坡度规%匝道弯道的最大坡度应符合合成坡度规%匝道弯道的最大坡度应符合合成坡度规%匝道弯道的最大坡度应符合合成坡度规定匝道计算车匝道计算车匝道计算车匝道计算车速速速速( (kmkm////h) h) 2020252530303535404050505555606070708080最小平曲线最小平曲线最小平曲线最小平曲线半径半径半径半径( (m) m) 151520202525404050508080100100125125180180250250最小最小最小最小竖曲竖曲竖曲竖曲线半线半线半线半径径径径( (m) m) 凸形凸形凸形凸形 500500500500500500750750100010001500150020002000250025003000300040004000凹形凹形凹形凹形 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75075075075075075010001000匝道最小半径表匝道最小半径表匝道最小半径表匝道最小半径表 8 8、匝道端部的设计、匝道端部的设计、匝道端部的设计、匝道端部的设计((((1 1)出口与入口设计)出口与入口设计)出口与入口设计)出口与入口设计 主线出入口应设在主线行车道的右侧,在跨线构造物之主线出入口应设在主线行车道的右侧,在跨线构造物之主线出入口应设在主线行车道的右侧,在跨线构造物之主线出入口应设在主线行车道的右侧,在跨线构造物之前。

      匝道的端部应设置前匝道的端部应设置前匝道的端部应设置前匝道的端部应设置<2<2%的缓坡段,长度大于缓坡与竖%的缓坡段,长度大于缓坡与竖%的缓坡段,长度大于缓坡与竖%的缓坡段,长度大于缓坡与竖曲线切线之和匝道与干线之间视野应良好曲线切线之和匝道与干线之间视野应良好曲线切线之和匝道与干线之间视野应良好曲线切线之和匝道与干线之间视野应良好 ((((2 2)变速车道设计:)变速车道设计:)变速车道设计:)变速车道设计:当由高速公路进入匝道或由匝道进入高速公当由高速公路进入匝道或由匝道进入高速公当由高速公路进入匝道或由匝道进入高速公当由高速公路进入匝道或由匝道进入高速公路时,均须设置变速车道路时,均须设置变速车道路时,均须设置变速车道路时,均须设置变速车道3.53.5mm宽、过渡段外边缘斜率宽、过渡段外边缘斜率宽、过渡段外边缘斜率宽、过渡段外边缘斜率1/151/15驶出驶出驶出驶出------1/301/30驶入驶入驶入驶入 变速车道有定向式(车速相差不大时)和平行式(车速相差较变速车道有定向式(车速相差不大时)和平行式(车速相差较变速车道有定向式(车速相差不大时)和平行式(车速相差较变速车道有定向式(车速相差不大时)和平行式(车速相差较大时)大时)大时)大时) 平平平平行行行行式式式式变变变变速速速速车车车车道道道道的的的的起起起起点点点点明明明明显显显显容容容容易易易易识识识识别别别别,,,,但但但但沿沿沿沿反反反反向向向向曲曲曲曲线线线线行行行行驶驶驶驶对对对对行行行行车车车车不不不不利利利利。

      定定定定向向向向式式式式变变变变速速速速车车车车道道道道线线线线形形形形平平平平顺顺顺顺,,,,比比比比较较较较符符符符合合合合实实实实际际际际的的的的行行行行车车车车轨轨轨轨迹迹迹迹,,,,但但但但其其其其起起起起点点点点不不不不易易易易识识识识别别别别,,,,采采采采用用用用时时时时最最最最好好好好用用用用不不不不同同同同颜颜颜颜色色色色的路面或在路面上划线的路面或在路面上划线的路面或在路面上划线的路面或在路面上划线变速车道的最小长度变速车道的最小长度变速车道的最小长度变速车道的最小长度 公路计算车公路计算车公路计算车公路计算车速速速速( (kmkm////h) h) 匝道计算车速匝道计算车速匝道计算车速匝道计算车速 ( (kmkm////h) h) 2020252530303535404050505555606070708080减速减速减速减速车道车道车道车道长度长度长度长度( (m) m) 404050504545404060607575707065656565606080801001009595959595959090808075751001001201201151151151151151151101101051051001001001009090120120145145145145140140140140135135130130125125125125120120115115加速加速加速加速车道车道车道车道长度长度长度长度( (m) m) 404065655555454560601151151051059595959580808080160160155155145145145145130130115115100100100100215215210210200200200200185185175175155155155155155155120120280280270270260260260260250250235235220220200200200200180180 复习思考题复习思考题复习思考题复习思考题1 1、立体交叉的设置条件有哪些?、立体交叉的设置条件有哪些?、立体交叉的设置条件有哪些?、立体交叉的设置条件有哪些?2 2、立体交叉选型时,应考虑哪些因素?、立体交叉选型时,应考虑哪些因素?、立体交叉选型时,应考虑哪些因素?、立体交叉选型时,应考虑哪些因素?3 3、互通式立体交叉基本类型有哪些?、互通式立体交叉基本类型有哪些?、互通式立体交叉基本类型有哪些?、互通式立体交叉基本类型有哪些?4 4、分离式立体交叉的使用条件是什么?、分离式立体交叉的使用条件是什么?、分离式立体交叉的使用条件是什么?、分离式立体交叉的使用条件是什么?5 5、何谓匝道?其类型和设计要点有哪些?、何谓匝道?其类型和设计要点有哪些?、何谓匝道?其类型和设计要点有哪些?、何谓匝道?其类型和设计要点有哪些?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