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合集7篇.docx
22页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合集7篇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1篇 设计背景 幼儿认识简单的人民币并有买小零食的经历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用途 2、知道人民币基本的货币单位元、角、分及人民币的简单换算关系 重点难点 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用途 活动准备 1、字卡元、角、分 2、每个幼儿自带不同面值的人民币4~5张,教师自带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若干游戏币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点名问小朋友他们的新衣服怎么来的,教室里的电视怎么来的等,让幼儿知道钱虽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无法生活的既然我们离不开钱,(钱在我们中国叫人民币)离不开人民币,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人民币 二、认识人民币 1、幼儿拿出自己带来的人民币介绍 2、教师介绍自己带来的人民币把它随意的放在黑板上 3、教师请幼儿给人民币分成几家,按元,角,分分好贴在黑板上,师幼总结它们各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分别是:元、角、分相继出示字卡:元、角、分 4、游戏:买东西 幼儿扮演老板和买东西的人,去买东西没用完钱,应该补回来,引出元、角、分的简单换算,教师介绍元、角、分的换算关系让幼儿有初步的印象。
三、游戏活动 玩法: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听教师的指令拿相应面值的游戏币如:教师说8元,幼儿可以拿1个5元,1个2元、1个1元还可以拿4个2元等看哪组幼儿能最快拿出来 教学反思 本节活动中幼儿很感兴趣,课堂气氛活跃,在活动中一直表扬和鼓励幼儿,让幼儿在认识人民币时很认真做游戏时,感受到了游戏的快乐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2篇 教学内容 教材第58页例7、做一做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运用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和简单的加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重点 有关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难点 统一单位的计算方法 教具 例7教学挂图 教学 教学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一、复习旧知 口算 1元8角=()角 12角=()元()角 1元3角=()角 15角=()元()角 二、互动新授 教学例7 出例如7主题图 用13元钱正好可以买下面哪两种杂志? 仔细观察,你能从图中得到什么数学信息? 教师说明:“正好”的意思是两本杂志加起来的价格等于13元,既不能比13元少,也不能比13元多。
那我们该怎样从4本杂志中选出2本来呢? 组织看书中方案 引导比较哪种更好 一共找出几种? 5+8=136+7=13 三、牢固梳理,拓展应用 1、完成课本第58页做一做 2、课本第59页第4题 3、课本第60页第7、8题 四、作业布置 课本第60页第6题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3篇 教学内容:教材第57页例5、例6 教学目的: 1.理解和掌握人民币单位元和角之间的换算方法,会开展一些简单的换算和加、减法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人民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感受“元”是人民币单位中最常见的主要单位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开展人民币单位间的简单换算和简单的加、减运算 难点:掌握人民币单位元和角之间的换算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模拟人民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师:妈妈给了玲玲一元钱,玲玲来到文具店,看看可以买到什么? 先让学生选出1元钱可以买到的文具,再让学生说说可以怎么买。
如果学生只买一种文具或一件文具,教师可以追问找回多少钱;学生也可能会组合买几种不同的文具,或同一种文具买几件,只要正确即可 复习元和角的关系,板书:1元=10角 [设计意图:通过购物活动,复习牢固对人民币单位“元”和“角”及“元”和“角”间关系的认识,为人民币复名数和单名数之间换算的教学做准备;学生判断时,可以只买一种东西,也可以组合买,这样的数学活动也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单位换算 1.豆豆也来到文具店,他想买一把尺子,尺子1元2角,豆豆带的钱正好,猜猜豆豆的钱什么样的? (1)学生分组活动,每人都用模拟人民币摆一摆,看看哪个小组摆出的情况多,想的全? (2)学生汇报结果,教师把学生汇报的结果有序地呈现出来 第一种: 第二种: 第三种 第四种: 在小组汇报的过程中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可以这么摆? (3)比照发现 板书: 1元=10角 1元2角=10角+2角=12角 (4)即时练习 说说你是怎么想,怎么算的 2元=()角5元6角=()角 [设计意图:让学生借助直观教具,通过摆一摆,圈一圈,说一说等活动,在充分理解人民币的单位及单位间的关系的根底上,逐步完成从直观演示到抽象计算的过渡,掌握换算方法。
] 2.丁丁的存钱罐,数一数,23个1角,他想买2元的小剪刀够吗?为什么? (1)想一想,圈一圈 可以先让学生在图上圈一圈,再说说想法 (2)用多媒体呈现每10个1角替换为1元的过程 (3)归纳方法 板书:23角=20角+3角=2元3角 2元3角〉2元 (4)即时练习 说说你是怎么想,怎么算的 14角=()角+()角=()元()角 37角=()角+()角=()元()角 58角=()元()角46角=()元()角 [设计意图:单名数转化为复名数是在复名数转化为单名数的根底上逆向思考得出的,学生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应注重对换算过程的细致指导通过圈一圈,换一换的活动,调动学生已有的兑换经验,逐步理解换算的过程,使学生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同时为后续计算的教学作好准备] (二)元和角的简单计算 1.分组购物活动 师:每个小朋友从以下文具中选2样你喜欢的文具,再算一算需要多少钱 活动要求: (1)先选出你想购买的2件文具 (2)再用一个算式表示出购买文具共需要多少钱。
(3)把你的算式给同组小朋友看看,大家一起算一算,看看计算是不是正确,如果正确请同组的小朋友为你画一颗五角星做奖励 2.汇报交流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学生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1)5角+8角=13角 教师引导学生,使学生了解在生活中13角应表述为1元3角,补充:13角=1元3角 (2)2元+1元2角=3元2角 教师引导学生,使学生明确只有单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减 [设计意图:进一步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及单位间的关系,并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对于不同单位的量开展计算时,只有单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减,突出单位的统一,先换算再运算] 3.提出数学问题 (1)师: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引导学生提出“比多比少”的问题,指导学生学会用“便宜”“贵”来表述 例如:尺子比橡皮贵多少钱?回形针比小夹子便宜多少钱? (2)分组解决问题 活动要求:每人提一个“比多比少”的问题,其他3人列出算式计算出结果,由提问题的同学负责评判对错,奖励给算对的同学一颗五角星 (3)汇报交流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并注意处理以下情况: (1)2元-1元2角=8角 教师让学生说明计算的过程,学生的计算过程可能不同,只要算法合理就给予肯定。
(2)5元6角-1元2角=4元4角 强调只有单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减 4.即时练习:教材P57“做一做”第2题 (1)(2)两小题要求学生先独立完成,再汇报交流,交流中要求学生说明计算的过程第(3)小题可先让学生提出问题,提问时教师注意要学生语言表述要完整,再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在计量单位相同的前提下才能对计量单位的个数开展加、减,进一步了解加、减法计算的本质] 三、练习牢固,强化认知 1.完成教材练习十三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再集中交流每道题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关于复名数与单名数之间的换算,重点是让学生清楚换算过程与方法] 2.完成教材练习十三第2题 (1)教师指导学生读懂表格,理解题意 (2)学生独立计算出应付的钱数,填入表格 (3)学生交流计算过程时,教师强调计算时注意单位,单位不相同不能直接相加、减 (4)教师带着学生认清每张人民币的面值,并让学生口算出付的钱数 (5)学生独立计算出应找的钱数,填入表格 (6)学生交流计算过程时,教师强调计算时注意单位。
[设计意图:将人民币的认识及人民币的加、减法计算整合在一起,既能促进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及计算方法,又能提高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 3.完成教材练习十三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再集中交流每道题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牢固人民币的单位及单位间的关系的认识,促进学生熟练地开展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4.完成教材练习十三第6题 教师引导学生在比较时关注不同的货币单位,鼓励学生选用不同的方法开展比较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关注不同的货币单位,牢固人民币的单位的认识及复名数与单名数之间的换算] 5.完成教材练习十三第7题 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读题,正确理解题意,再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读题、正确理解题意的能力,培养学生根据题意选择相关信息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回忆学习的过程,牢固获得的新知识]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4篇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了解其颜色、图案、种类及用途;能熟练、准确地区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学会简单使用人民币,锻炼幼儿的观察力、操作能力等 3、教育幼儿爱护人民币,从小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通过活动对幼儿渗透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100元、50元、20元、10元等八种不同面值的纸币和1元、1角的硬币,了解它们的颜色、图案 2、难点:练习正确使用人民币,购买家乡特产,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