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部分石棉纤维浓度.doc

12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489781043
  • 上传时间:2024-02-0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05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 5 部分:石棉纤维浓度、尸■ 、 亠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根据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的特点, GBZ/T192分为以下五部分:——第 1 部分:总粉尘浓度;——第 2 部分:呼吸性粉尘浓度;——第 3 部分:粉尘分散度;——第 4 部分: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第 5 部分:石棉纤维浓度本部分是GBZ/T192的第5部分,是在GB16241-1996《车间空气中石棉纤维卫生 标准》附录A《车间空气中石棉纤维测定方法》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主要修改如 下:增加了石棉纤维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的测定本部分自实施之日起, GB16241-1996同时废止本部分由卫生部职业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本部分起草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 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武汉钢铁公司工业卫生技术研究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杨磊、李涛、陈卫红、李济超、吴维皑、闫慧芳、张敏、杜 变袆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16241-1996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 5 部分:石棉纤维浓度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工作场所空气中石棉纤维粉尘浓度的测定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石棉纤维粉尘浓度的测定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Z159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采样规范GBZ/T192.1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 1部分:总粉尘浓度3 滤膜 / 相差显微镜法3.1 原理用滤膜采集空气中的石棉纤维粉尘, 滤膜经透明固定后, 在相差显微镜下计数石 棉纤维数,计算单位体积空气中石棉纤维根数3.2 仪器321滤膜:微孔滤膜或过氯乙烯纤维滤膜,孔径 0.8卩m3.2.2 石棉纤维采样器:包括采样头和采样器两部分3.2.2.1 采样头:采集纤维的采样头3.2.2.2 采样器: 流量按照采集石棉纤维的要求确定 需要防爆的工作场所应使 用防爆型采样器3.2.3相差显微镜:带有 X-Y方向移位的推片器;总放大倍率为 400X〜600X, 至少应具有10X及40 X两个相差物镜;目镜可采用 10X或15 X,应能放入目镜测 微尺。

      见图 1a)目镜测微网 b) LM-1型目镜测微尺图 1 纤维观测用目镜测微尺13.2.4 目镜测微尺,在显微镜下能测量纤维的长度和宽度,见图3.2.6 载物玻片,75mnh< 25mnX 0.8mm;盖玻片,22mnh< 22mnX 0.17mn使用前,放在无水乙醇中浸泡,蒸馏水冲洗后,用清洁的绸布擦干净3.2.7 无齿小镊子3.2.8 剪刀或手术刀片3.2.9带盖玻璃瓶,25ml〜50ml;滴管3.2.10 计时器或秒表3.2.11 丙酮蒸气发生装置,见图 23.2.12 注射器, 1 ml ,带皮内注射针头3.3 试剂3.3.1 丙酮:分析纯3.3.2 三乙酸甘油酯3.3.3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3.3.4 草酸二乙酯3.3.5 酯溶液:将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和草酸二乙酯 1:1 混合,每毫升溶液中加入0.05g 洁净滤膜,摇匀,放置 24h 后离心,除去杂质取上清液置于带盖玻璃瓶中备用,可使用 1 个月3.4 采样现场采样按照GBZ15执行样本采集步骤参见 GBZ/T192.13.4.1 采样流量:由失眠采样器决定,一般个体采样可采用 2L/min ,定点采样 可采用 2L/min~5L/min 。

      3.4.2 采样时间:可采用 8h 连续采样或分时段采样每张滤膜的采样时间应根据空气中石棉纤维的浓度及采样流量来确定,要求在每 1 00个视野中,石棉纤维应不低于 20 根,每个视野中不高于 10根当工作场所石棉纤维浓度高时,可缩短每 张滤膜的采样时间或及时更换滤膜3.4.3 采样结束后,小心取下采样头,取出滤膜,使受尘面向上放入滤膜盒中,不 可将滤膜折叠或叠放!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振动,以防止石棉纤维落失而影响测 定结果3.5 测定3.5.1 样品处理3.5.1.1 用无齿小镊子小心取出采样后的滤膜,粉尘面向上置于干净的玻璃板 或白瓷板上,用手术刀片或用剪子将测尘滤膜剪成楔形小块取 1/6~1/8 楔形小块 滤膜,放在载玻片上3.5.1.2 滤膜的透明固定,方法如下:3.5.1.2.1 丙酮蒸气法:用于微孔滤膜打开丙酮蒸气发生装置的活塞,将载 有楔形滤膜的载玻片置于丙酮蒸气之下(见图 2)由远至近移动到丙酮蒸气出口15mm〜25m处,熏制3s〜5s,使滤膜透明同时频频移动载玻片,使滤膜全部透明为 止不要使丙酮蒸气过多,也不要将丙酮液滴到滤膜上处理完毕后,先关电源, 再关丙酮蒸气发生装置的活塞。

      用装有三乙酸甘油酯的注射器立即向已透明的滤膜 滴上 2〜3 滴,并小心盖上盖玻片操作时,先将盖玻片的一边与载玻片接触,再与 液滴接触,使它扩散,然后放下盖玻片,应避免发生气泡用记号笔在载玻片的背面画出楔形小块滤膜的轮廓,以免镜检时找不到透明的 滤膜边缘,同时做好样品编号如果透明效果不好时,可将载玻片放入 50 C左右的烘箱中加热15min,以加速滤膜的清晰过程图 2 丙酮蒸气发生装置3.5.1.2.2 苯-草酸透明溶液法:用于过氯乙烯纤维滤膜用滴管加 2〜3滴酯溶液于载玻片的中央, 将滤膜的粉尘面向上放在酯溶液上, 滤膜慢慢湿解变透明, 30min 后,放上盖玻片应避免生成气泡如有气泡,可用小镊子在盖玻片上轻轻加压, 排除气泡,不能用力过大,以防止滤膜的面积扩大3.5.2 石棉纤维的计数测定3.5.2.1 按使用说明书调节好相差显微镜3.5.2.2 目镜测微尺的校正:利用物镜测微尺对目镜测微尺的刻度进行校正,算出计数区的面积(m&及各标志的实际尺寸(口 m)3.523将样品先放在低倍镜(10X )下,找到滤膜边缘,对准焦点,然后换成高倍镜(40X),用目镜测微尺观察计数3.5.2.4 石棉纤维的计数规则3.5.2.4.1 计数符合下列条件的纤维:其长度大于 5卩m宽度小于3卩m,长度 与宽度之比大于 3:1 的石棉纤维。

      3.5.2.4.2 一根纤维完全在计数视野内时计为 1 根;只有一端在计数视野内者计为 0.5 根;纤维在计数区内而两端均在计数区之外计为 0 根,但计数视野数应统计在内;弯曲纤维两端均在计数区而纤维中段在外者计为 1 根(图 3)图 3 石棉纤维在测微尺中的位置及计数法3.5.2.4.3 不同形状和类型纤维的计数单根纤维按3.5.2.4.1 并参照图4中a)进行计数分裂纤维按 1 根计数,参照图 4 中 b)交叉纤维或成组纤维, 如能分辨出单根纤维者按单根计数原则计数; 如不能分辨者则按一束计,束的宽度小于3卩m者按3.5.2.4.1 计为1根,大于3^ m者不计[图 4 中 c ) ] 纤维附着尘粒时,如尘粒小于3 口 m者计为1 根,大于3 口 m者不计[图4中d)]A1:Bl1丿L1511IG(FT1III[l1.TT1JT11r1°0r0V10.11f0JiuriaA11l1(lV•Lr1JKf1II[* 1P4J11TP0r0Shod1H-Ik43斗E1Tl"I00*0KQA!1*cl1bIE JJ1V1v!1L厂 z1s1I2w/ d.0h1°Ip,QJQ*QV' ftV-&0旷V0卫31.图4各种类型石棉纤维的计数规则3.525计数指标:随机计数测定 20个视野,当纤维数达到100根时,即可停止计数。

      如纤维数不足 100根时,则应计数测定到 100个视野3.526计数完一个视野后,移动推片器找下一个视野移动时应按行列顺序, 不能挑选,要随时停留在视野上,以避免重复计数测定和减少系统误差3.527计数时,滤膜上的纤维分布数量应合适,每 100个视野中不应低于20根纤维,每个视野中不应多于 10根如不符合此要求,应重新制备样品计数测定; 如仍不符合时,应重新采样进行计数测定3.6结果计算3.6.1 石棉纤维计数浓度按式( 1)计算:...( 1)式中:C 空气中石棉纤维的数量浓度数值,单位为根每立方厘米( f/cm 3);A——滤膜的采尘面积数值,单位为平方毫米(mr2);N――计数测定的纤维总根数,单位为根(f);a 目镜测微尺的计数视野面积数值,单位为平方毫米( m2);n 计数测定的视野总数;F――采样流量数值,单位为升每分钟(L/min );t 采样时间数值,单位为分钟(min )362空气中石棉纤维的8h时间加权平均计数浓度按 GBZ159计算3.7 说明3.7.1 为了确定滤膜是否可以使用, 在每盒滤膜中随机抽取 1 张按上述方法进行计数测定,在 100 个视野中不超过 3 根纤维为清洁滤膜,证明此盒滤膜可以使用。

      3.7.2 本法有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存在于采样和分析过程中, 这种误差可用相对标准偏差(RSD来衡量;RSD与计数的纤维总数有关,当纤维总数达 100根时,RSD应v 20%当纤维总数只有10根时,RSD应V 40%检测人员应定期对同一滤膜切片按本法要求计数测定10次以上,并求出各自的测定 RSD并要达到上述要求3.7.3 本法不能区别纤维的性质若要区别不同纤维,需采用电子显微镜观测 呈链状排列的颗粒粉尘和其他纤维会干扰记数,若非纤维状粉尘浓度过高,会使视 野内的纤维变得模糊,观测困难3石棉总尘质量浓度的测定方法同 GBZ/T192.1。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