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百家姓中卢姓和莫姓的来源汇编.docx

12页
  • 卖家[上传人]:1824****985
  • 文档编号:307535262
  • 上传时间:2022-06-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10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百家姓中卢姓和莫姓的来源卢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四 1、出自姜姓,为炎帝(传闻中上古姜姓部族首领因居于姜水流域而得氏由姜姓发展出来的四支胞族--四岳,他们与姬姓周族结成联盟,最终最终战胜了商纣王,灭了商朝)神农氏之后裔 2、出自复姓改单姓卢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以卢蒲为姓的一支,出自姜姓,是传自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那位齐桓公,到后来,纷纷改了单字的卢氏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有代北(今内蒙古中部和山西北端)复姓吐伏卢氏、伏卢氏、卢浦氏、莫芦氏改为汉字单姓卢氏 3、出自他姓赐卢氏隋炀帝时,河间人章仇(复姓)太翼,善天文,赐姓卢氏 4、出自他姓改卢姓如范阳有雷氏,以卢氏为著,又以雷、卢音相近,所以在后周初改姓卢氏还有,唐时,三原(今属陕西)有闾氏,讹为卢氏 二、迁徙分布 卢氏的发源地有多处,而以地为氏立姓最早的是在今日的山东省长清县的西南地秦时,齐国的卢邑也很出名自田氏代齐,卢氏便散居燕秦之间,其后卢姓主要在河北省境涿郡(治今北京西南)一带繁衍,其中以涿郡的范阳最为旺盛至汉时,又有卢绾,原从山东迁入江苏丰县,其后裔世居涿郡同时,有卢氏已迁至宁夏固原与甘肃平凉间地。

      此外,战国后期,卢蒲氏改为单姓卢氏后,繁衍于今河北大兴县一带,以后属涿郡至三国魏时,涿郡改为范阳郡,卢氏便以范阳称,俗称范阳卢氏之后,范阳卢氏历代显赫,一举成为四海大姓之一,世称崔卢王谢,其社会地位高于皇族魏晋南北朝之际,卢姓起先大举南迁西晋末年因永嘉之乱,卢氏大族有随晋室南迁;又有一支卢氏迁居东北,后成为辽西卢氏大族唐代,卢姓在北方的繁衍区域更广,其中以河南繁衍最为著称,南迁主要繁衍于江西、江苏、四川、福建等地卢姓于唐末入闽,宋时入粤元明清之际,卢姓遍及全国大部分地区但卢姓仍以居北方居多,故历代卢姓名人也多出自北方,尤以河北最为突出可见,历史上卢氏是我国一个比较典型的北方大姓 三、郡望堂号 1、堂号 专经堂:东汉卢植,少年时和郑玄一块儿拜马融为师马融在讲坛上设绛纱帐,帐后设女乐,在帐前讲书卢植只用心听讲,几年从没看女乐一眼 2、郡望 范阳郡:三国魏时改涿郡置郡,治所在涿县(今河北涿县)西晋改为国,北魏复改为郡 河南郡:汉高帝时改秦三川郡置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市东北) 河间郡:汉高帝始置郡,治所在乐城(今河北献县东南) 四、历史名人 卢 芳:东汉曾被封为代王,他在新莽末年,自称为武帝曾孙刘文伯,联合三水地区羌、胡贵族起兵,后被匈奴单于立为帝。

      公元40年倒戈东汉,被封为代王卢芳是卢氏唯一称帝的人 卢照邻:唐朝诗人被誉为初唐四杰之一,所作诗多忧苦愤激之词,以《长安古意》最为出名 卢 镗:明朝大将在浙东参加水陆十余战,斩敌千余,成为抗倭名将,名仅次于戚继光、俞大猷 卢文绍:清朝古籍校勘家他校正《吕氏春秋》、《白虎通》等古籍三十八种,订正错误多处著有《群书拾补》 卢 挚:元代文学家诗文与刘因、姚遂齐名,世称刘卢、姚卢 卢贤拔:曾被太平天国封为丞相、镇国侯太平天国早期文献、奏章制度多由他撰定草创;历任北洋军师长 唐代有卢氏宰相8人:卢冏、卢承庆、卢翰、卢迈、卢慎、卢杞. 卢氏祠堂对联资料 卢(Lú)姓源出自姜姓,为炎帝神农氏之后裔,以邑为姓得姓始祖:高傒(傒公)吕尚的十一世裔孙,任齐国正卿,因屡建丰功,故受封于卢(今山东省长清县)其子孙遂以卢为姓卢姓在当今中国姓氏中排名第五十五位,在台湾排名第四十三位 望出范阳郡; 名扬考礼堂 ——全联典出卢姓的郡望和堂号北魏时代范阳人卢辩,聪颖勤学,学问广博,精通经书古籍著有注解大戴礼记等书卢姓后人为纪念卢辩“考礼”的功绩,以考礼堂为堂号。

      大历十才遗美; 初唐四杰传芳 ——上联典指唐代诗人卢纶:所作诗歌多送别酬答之作,为“大历十才子”之一,遗有《卢纶集》下联典指唐初诗人卢照邻,诗文与王勃、杨炯、骆宾王齐名,称“初唐四杰”其《长安古意》长于歌行 茶歌馨馥名传世; 蒲韵悠扬曲唤春 ——上联典指唐代诗人卢仝,他喜爱饮茶,曾作《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极力赞美茶的妙用下联典指南宋词人卢祖皋,工乐府,格调清远,著有《蒲江集》 附: 露出寒山外; 人归暮雪时 ——此联为唐代诗人卢纶《送李端》诗句联 姜水源流远; 范阳世泽长 ——此联为广东省南雄市珠玑巷卢氏大宗祠联全联典出卢姓的渊源和郡望 自古幽燕无双地; 天下范阳第一州 ——清乾隆帝弘历题卢姓的发祥地范阳郡 德贯日月,麻田黎民齐感德; 恩施宇宙,韶溪百姓皆沾恩 ——佚名撰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区麻田村卢氏泰公祠卢王庙联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 莫姓的来源 一 姓氏源流 莫氏之起源,很多典籍如《中国姓氏汇编》、《中国古姓氏词典》、《百家姓》、《万姓统谱》等俱有记叙,然而众说不一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1、上古圣帝颛顼造“莫阳城”,后人去邑为莫,以地名为姓(莫阳城,今河北省任丘县、平乡县,古钜鹿郡地); 2、春秋时,楚国莫敖(官名)的后代,以官名为姓莫敖在楚国是一种世袭的官职,古诗人屈原的家族便世居此官职,故莫氏也有一部分是屈氏的分支改姓; 3、《通志·氏族略》文,莫即幕省文,望出钜鹿、江陵,乃上古圣君虞舜之祖──幕的后代也就是说,莫和幕同源,莫只是幕的省略书写文字此说法可能是1和2说法的综合; 4、南北朝时期,北魏少数民族邢莫氏、莫那娄氏改姓莫; 5、广西壮族的创世史诗《布洛陀》第十一章《分姓》记叙:远古之时,壮族人无名无姓,彼此相称非常不便布洛陀请卜黄为众人分姓,卜黄为此而累病部族里的人关切卜黄,纷纷送礼物给他,卜黄由此便生出安姓的方法来凡送李子的,就安他姓李”;牵牛来探病的,就安他姓“莫”(壮语黄牛叫莫);送篮子的,就安他姓“蓝”………。

      从今,壮族人也就有“莫”等姓氏广西忻城县有莫土司衙署,占地总面积38.9万平方米,其中建筑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被誉为“壮乡故宫”莫姓土司官职世袭,统治该地区近五百年,电影《刘三姐》中的“莫老爷”就是这种世袭之土司; 6、唐五代后建立西夏王朝的党顼人,也有姓莫氏者; 7、北方满族人那莫氏,其汉姓也有以莫为姓的; 8、西南少数民族布依族、侗族、瑶族也有以莫为姓者如贵州独山人莫与俦、莫友芝、莫庭芝三父子,皆为布依族人,此莫氏建立的“影山文化学派”对西南地区影响深远(莫友芝一族之族源有争议,莫友芝等自称为江南汉人,然现代专家考证,莫友芝居地为传统莫姓布依族的居地,莫可能为了参与科举考试才自称为汉人本人较支持莫友芝为汉人,因清代为少数民族政权,随汉姓并无多大优势,且西南少数民族不得参与科举只是清初雍正年间之事,而莫却是清末同治年间人,并无虚报必要另,莫友芝为“西南巨儒”,精研经学,旁及金石文字书画,虚报有损其道德cao守今暂从专家之说专家认为西南少数民族是上古三苗族的后裔,也就是上古蚩尤部族的后裔,如此则西南少数民族原居中原,与中原各大姓氏实是同根 二 1 钜鹿郡:秦始皇置郡于钜鹿。

      在今日的河北省平乡、任县以北至晋县一带的地区 2 江陵郡:汉代的时候设置了县,南齐的时候改置了江陵郡在今日的湖北省江陵县及川东一带 3 河间郡:汉高帝的时候置郡,因为地处黄河与永定河之间而得名相当于今日的河北省中部河间县一带 三 1 钜鹿堂,最早的莫姓堂号;2 敦本堂,钜鹿堂的分支;3 德荫堂,敦本堂的分支; 四 历史名人: 1 莫邪:春秋时期吴国人吴王吩咐干将铸剑,铁汁不下,于是妻子莫邪问:“铁汁不下,怎么办?”干将回答说:“ 古时候的铸剑大师欧冶铸剑,铁汁不下,于是让女人担当炉神,很快就胜利了莫邪听到这,马上窜入火中,铁汁流出,于是铸成两把利剑雄的叫干将,雌的叫莫邪后人常常用干将、莫邪来比方锐利精致的剑 2 莫修符:唐朝文人光化二年任融州刺使他所写的《桂林风土记》,很有文化价值,文才也很好世传的佳作 3 莫仕睽:清朝广西平南人参与太平军,清咸丰六年为刑部尚书咸丰十一年升迁为开朝王宗殿前忠诚伍天将,任藩镇统官曾处理外交事务,后来封为补王同治三年发觉李秀成的妻舅宋永祺在天京阴谋叛乱,与浙江的巡抚曾国荃暗中勾结,于是他当面指责李秀成,并带领军队将宋永祺从忠王府中抓获逮捕。

      天京陷落以后,他回家乡平南逝世的时候有70岁 4 莫荣新:字日初,广西桂平人,莫宣卿曾孙莫平米后裔,行武出身早年跟从陆荣廷坐镇梧州,担当广西第一师其次旅旅长民国四年(1915年)担当桂平镇守使民国五年参与护国斗争,升为第三军军长后来转任广东省广惠镇守使民国六年任广东督军后参与护法斗争,曾经担当护法军政府代理总裁兼陆军部长民国九年被陈炯亮所逐,败回广西 5 莫矜:广西融水永乐人1938年加入中国___,后来任中共融县支部书记,融县特支副书记,抗日挺进队政治指导员,中共桂黔边区工委书记,桂黔边区人民保卫团政委兼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柳北总队政委兼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历任柳州专署副专员、自治区统战部副部长、自治区冶金局副局长等职务 6 莫含:东晋左将军,穆帝很赏识他的才能,常常让他参加探讨军事机密、国家大事后来被封为关中侯 7 莫琮:宋代的官吏,字叔方历经明、福两州官他的品德相当高尚,并且教子有方他有五个儿子元忠、若晦、似之、若拙、若冲俱登科当时人们把他们比作是“燕山五宝” 8 莫友之:清朝时期道光举人,独山人少年时期就很喜爱读书精通苍雅故训六艺名物制度,旁及金石书目家言。

      工于诗,他的书法也很好,在当时与遵义的郑珍齐名,当时号称“郑莫”著作有:《声韵考略》、《遵义府制》、《过庭碎》、《唐本说文木部芊异》 9 莫是龙:明代画家,字云卿,华亭人后来更字廷韩,号秋水,又号后明十岁就能写诗作对擅长于书画,著有《石秀斋集》、《画说》等 莫氏祠堂对联资料 莫(Mò)姓出自高阳氏,是颛顼之后得姓始祖:颛顼号高阳氏,昌意子,黄帝孙,炎黄联盟重要首领之一下分八个民族活动据点在帝丘(今河南省濮阳),曾在夺权斗争中击败共工氏 宗功久远江陵郡; 祖德绵长钜鹿堂 ——全联典出莫姓的郡望和堂号 嘉禾志瑞; 猛虎敛踪 ——上联典指北宋·莫伯虚,曾知常州,有政声,晚年退居学佛,隔绝世故,曾见瑞梅甘露、秀麦嘉禾以示祥瑞撰有《华严经意》等下联典指南宋·莫若晦,曾守严州,有惠政有虎危害百姓,他向百姓示以恩德、信义,虎竟因此而远去 寿母邀荣阙下; 神童发迹岭南 ——全联典指唐广东第一个状元·莫宣卿12岁时即参与科举考试并中秀才,被乡人称誉为“神童”17岁赴京城参与廷试获中制科状元,从而成为广东历史上第一个状元,被任为翰林书院修撰。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