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17青城山-都江堰(2000年批准)(共17页).doc

19页
  • 卖家[上传人]:hs****ma
  • 文档编号:538842505
  • 上传时间:2024-02-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9KB
  • / 1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17、青城山-都江堰(2000年批准)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中国的风景名胜区 青城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属于道教名山建福宫,始建于唐代,规模颇大天然图画坊,是清光绪年间建造的一座阁天师洞,洞中有“天师”张道陵及其三十代孙“虚靖天师”像现存殿宇建于清末,规模宏伟,雕刻精细,并有不少珍贵文物和古树 建于公元前三世纪,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的都江堰,是中国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惟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多年来,至今仍发挥巨大效益,李冰治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不愧为文明世界的伟大杰作,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 ◎概 况 青城山位于中国西部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15公里处因为山上树木茂盛,四季常青,故历来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 青城山是中国道教的重要发祥地全山的道教宫观以天师洞为核心,包括建福宫、上清宫、祖师殿、圆明宫、老君阁、玉清宫、朝阳洞等10余座建福宫建于唐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现存建筑为清代光绪年间 (公元1888年)重建。

      现有大殿三重,分别奉祀道教名人和诸神,殿内柱上的394字的对联,被赞为“青城一绝”天然图画坊位于龙居山牌坊岗的山脊上,是一座十角重檐式的亭阁,建于清光绪(公元1875~1909年)年间这里风景优美,游人到此仿佛置身画中,故将其称为“天然图画” 这些建筑充分体现了道家追求自然的思想,一般采用按中轴线对称展开的传统手法,并依据地形地貌,巧妙地构建各种建筑建筑装饰上也反映了道教追求吉祥、长寿和升仙的思想对于深入研究中国古代的道教哲学思想,有着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青城山因其的秀丽的自然风光和众多道教建筑而成为天下名山,自古就是游览胜地和隐居修练之处,文人墨客们留下了的珍贵“墨宝”,为这座名山增添了丰富的人文景观特别是为数众多的楹联,不但赞美了青城山的美丽,还颂扬了道教思想、道教经典,表达出对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由衷的敬意,以及对国家兴衰、民生荣辱的关注 都江堰是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位于四川省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今都江堰市城西它处于岷江从山区泻入成都平原的地方在都江堰建成以前,岷江江水常泛滥成灾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儿子,吸取前人的治水经验,率领当地人民兴建水利工程。

      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沃野千里,成为“天府之国”,这项工程直到今天还在发挥着作用,被称为“活的水利博物馆” 都江堰工程包括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鱼嘴是在岷江江心修筑的分水堤坝,形似大鱼卧伏江中,它把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用于灌溉,外江用于排洪飞沙堰是在分水堤坝中段修建的泄洪道,洪水期不仅泄洪水,还利用水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水流的漩涡作用,有效地减少了泥沙在宝瓶口前后的淤积宝瓶口是内江的进水口,形似瓶颈除了引水,还有控制进水流量的作用 此外,都江堰一带还有二王庙、伏龙观、安澜索桥等名胜古迹 二王庙位于岷江右岸的山坡上,前临都江堰,原为纪念蜀王的望帝祠,齐建武(公元494~498年)时改祀李冰父子,更名为“崇德祠”宋代(公元960~1279年)以后,李冰父子相继被皇帝敕封为王,故而后人称之为“二王庙”庙内主殿分别供有李冰父子的塑像,并珍藏有治水名言、诗人碑刻等 伏龙观位于离堆公园内传说李冰治水时曾在这里降服恶龙,现存殿宇三重,前殿正中立有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所雕的李冰石像殿内还有东汉堰工石像、唐代金仙和玉真公主在青城山修道时的遗物——飞龙鼎。

      安澜索桥又名“安澜桥”、“夫妻桥”始建于宋代以前位于都江堰鱼嘴之上,被誉为“中国古代五大桥梁”,是都江堰最具特征的景观索桥以木排石墩承托,用粗竹缆横挂江面,上铺木板为桥面,两旁以竹索为栏,全长约500米明末(公元17世纪)毁于战火现在的桥为钢索混凝土桩 都江堰水利工程以独特的水利建筑艺术创造了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水利形式它创造了成都平原的水环境,由此孕育了蜀文化繁荣发展的沃土都江堰不但是世界上惟一具有2000多年历史,且至今尚在发挥重要作用的古代水利工程同时它还是集政治、宗教和建筑精华于一体的珍贵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 1、意义: 都江堰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它不仅是中国水利工程技术的伟大奇迹,也是世界水利工程的璀璨明珠它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它最伟大之处是建堰2250多年来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合统一,是全世界迄今为止仅存的一项伟大的“生态工程”。

      开创了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水利史进人了一个新阶段,在世界水利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章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划时代的杰作 青城山位于都江堰渠首工程南侧,从岸边迅速隆起,主峰海拔2434米,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名山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山东麓有距今约45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芒城遗址,在中国同时期古城址中实为罕见这里出土的大量文物,对揭示古蜀文明具有重要意义早在公元前二世纪,秦王朝即将青城山列为国家祭祀的十八处山、川圣地之一青城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青城山地质地貌上以“丹岩沟谷,赤壁陡崖”为特征,植被茂密,气候适宜,林木葱翠,古观藏趣龙溪自然保护区位于都江堰渠首工程北侧,其地形从726米逐步抬升,最高峰光光山海拔4582米,形成鲜明的植物带谱生物多样性丰富、独特,是国宝大熊猫重要分布地之一 2、比较分析世界古老的著名水利工程中,古巴比伦王国建于幼发拉底河上的纳尔--汉谟拉比渠和古罗马的人工渠道都早已荒废,只有都江堰独步千古,永续利用,长盛不衰 青城山--都江堰地处四川成都平原西缘,是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结合部,也是中国西部两大地形阶梯的转折点,是两大植物区系的交汇区。

      保护区内地形复杂,气候多样,为生物的形成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青城山是邓崃山脉的前山带,龙门山脉西南延伸部分,光光山海拔4582米,都江堰宝瓶口海拔726米,相对高差悬殊,大起大落,形成一系列断裂褶皱的山峰,千姿百态,幽深莫测青城山集道教文化、古建筑文化、青城武功、青城易学、青城丹法于一山之中,是中国道教名山青城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公元143年,道教创始人张陵创教于青城山中,次年定居天师洞,立24治(教区)张陵四世孙张盛后裔在龙虎山建天师府后,历代天师均要到青城山朝祖青城山是中国道教十大洞天中的"第五大洞宝仙九室之天",山内有全国最集中的道教宫观建筑群,始于晋,盛于唐,体现了中国西南民俗民风的特色,与公元1416年历建武当山道教官赢建筑群有历不同,武当山体现的是宫廷建筑特色,青城山的道教建筑群自然、古老和悠久,体现出浓郁的中国西南地方特色和民族习俗青城山道教自创建至今,宗派繁衍,久盛不衰,香火未断 3、真实性与完整性 都江堰创建时的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引水口三大主体工程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至今犹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灌区范围的扩大,从1936年开始,逐步改用混凝土浆砌卵石技术对渠首工程进行维修、加固,增加了部分水利设施,古堰的工程布局和"深淘滩、低作堰","乘势利导、因时制宜","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等治水方略没有改变,都江堰发挥的效益越来越大。

      截至1 998年,灌溉面积达到到66.87万公顷,同时,为四川50多个大、中城市,数百家工矿企业提供了工业和生活用水,成为世界最佳水资源利用的典范 保护范围内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植被覆盖率达98%以上,自然景观极为旖旎古树名木,比比皆是,天师洞内一棵1 800多年的古银杏树,高50余米,胸径2.3米,主干高4米处围径约20米,1-5米间木钟乳密集下垂,大小不一,形态各异,蔚为壮观张陵曾经居住的天师洞及上清宫、祖师殿、建福宫、圆明宫、玉清宫等全国道教重点宫观,迄今保存完好;以树皮为顶、原木为柱的桥、亭、柑、阁、廊独具特色隋代石刻张陵天师像,唐代开元神武皇帝敕书碑和唐代三皇造像等珍贵文物、道教经典等保存完好 4、提名申报的根据准则 4-(1)都江堰在世界水利史、青城山在中国道教史上具有开创性 都江堰创建于公元前256年左右,距今已有2250多年的悠久历史两千多年前,秦蜀郡守李冰借鉴前人治水经验,根据当地的地理特点,巧妙地利用岷江出山口处的特殊地形,在恰当的位置选址作堰,利用高低落差,顺应自然规律,在生产工具和施工技术比较落后的情况下,采用热涨冷缩的原理,凿离堆,劈开玉垒山,穿"二江"(郸江、检江即今走马河、柏条河),化害为利,自流灌溉成都平原,造就了中外闻名的"天府之国",使成都平原成为中国著名的粮仓。

      经过两干多年的发展,成为集防洪、灌溉、运输、发电、水产养殖、旅游及城乡工业、生活用水为一体,综合效益巨大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悠久的历史和巨大的效益,开创了中国乃至世界水利工程之先河青城山是中国道教创立的圣地,它按照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形态进行创新,逐步发展壮大,使之成为中国的国教,具有突出的文化价值和前所未有的开创性 4-(2)都江堰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在世界科学技术史上独树一帜 李冰主持创建的都江堰,正确处理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引水口等主体工程的关系,使其相互依赖,功能互补,巧妙配合,浑然一体,形成布局合理的系统工程,联合发挥分流分沙、泄洪排沙、引水疏沙的重要作用,使其枯水不缺,洪水不淹具体地说,利用鱼嘴分水堤从眠江引水灌溉,枯水期,自动将眠江60%的水引入内江,40%的水排入外江;洪水时,又自动将60%的水排入外江,40%的水引入内江都江堰建于眠江弯道处,江水至都江堰,含沙量少的表层水流向凹岸,含沙量大的底层水流向凸岸,将洪水冲下来的沙石大部分从外江排走进入内江的小部分沙石,利用伸向江心的虎头岩的支引、宝瓶口的节制和"离堆"的顶托,将大部分沙石从飞沙堰、人字堤排入外江,使宝瓶口引水口和灌区干流免遭泥沙淤塞;利用宝瓶口引水口控制进水量,既保证了灌溉用水,又防止了过量洪水涌入内江灌区,造成灾害。

      都江堰能自动调节进入灌区的水量,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成为天府粮仓都江堰是成功运用自然弯道形成的流体引力,自动引水、泄洪、排沙的典范建堰时,李冰还在江中埋石马作淘滩标志,立"三石人"观察水情消长,开创了中国古代水情测量的先例历代对都江堰水利工程都非常重视,逐步完善了管理机构,建立了岁修、防洪等维护制度,积累和总结了"六字诀"、"三字经"、"八字格言"等宝贵的治水经验,使古堰持续发展,相沿不废两千多年前,都江堰取得这样伟大的科学成就,世界绝无仅有,至今仍是世界水利工程的最佳作品1 872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Richthofen 1833-1905)称赞"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善,世界各地无与伦比"1 986年,国际灌排委员会秘书长弗朗杰姆,国际河流泥沙学术会的各国专家参观都江堰后,对都江堰科学的灌溉和排沙功能给予高度评价1 999年3月,联合国人居中心官员参观都江堰后,建议都江堰水利工程参评2000年联合国"最佳水资源利用和处理奖" 4-(3)青城山道教和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华民族文化划时代的杰作,对后世产生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高等学校学生手册.doc 2025年区教育系统招聘编外教师储备人才事业单位考试押题.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轴对称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用乘法估算解决问题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1200张纸有多厚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旋转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设计范本.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与旋转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数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设计与意图.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我学会了吗教学课件.pptx 2025年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招聘专业技术人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深圳市大鹏新区发展和财政局招聘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绵阳市梓潼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招聘考试试题.docx 2025年来宾市妇幼保健院招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无极县教育系统招聘教师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灵山县第三中学调配教师考试笔试试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