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制造技术第二十章装配与封装2.ppt

39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605665845
  • 上传时间:2025-05-20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5.73MB
  • / 3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电信学院微电子学系,*,微电子制造技术,半导体制造技术,第,20,章,封装与装配,目 标,1.,描述装配和封装的总趋势与设计约束条件;,2.,说明并讨论传统装配方法;,3.,了解不同的传统封装的选择;,4.,了解,7,种先进装配和封装技术的优势与限制概 述,在芯片制造工艺完成后,通过电测试的芯片将进行单个芯片的,装配,和,封装,,通常被称为集成电路制造过程的后道工序装配和封装在集成电路后道工序是两个截然不同过程,每个都有它特殊的工艺和工具装配是指从硅片上分离出合格芯片,然后将其粘贴在金属引线框架或管壳上,再用细线将芯片表面的金属压点和提供芯片电通路的引线框架内端互连起来。

      装配完成后,再将装配好芯片封装在一个保护管壳内最常用的封装是用塑料包封芯片,这种塑料包封提供芯片保护并形成更高级装配连接的管脚(列如,固定到电路板上)传统的最终装配和封装工艺的慨况如图,20.1,所示Figure 20.1,传统的装配与封装,硅片测试和拣选,引线键合,分片,塑料封装,最终封装与测试,贴片,集成电路封装的,4,个重要功能,1.,保护芯片以免由环境和传递过程引起损坏;,2.,为芯片的信号输入和输出提供互连;,3.,芯片的物理支撑;,4.,散热,四边形扁平封装,(QFP),无管脚芯片载体,(LCC),塑料电极芯片载体,(PLCC),双列直插封装,(DIP),薄小型封装,(TSOP),单列直插封装,(SIP),Figure 20.2,典型,IC,封装形式,集成电路封装形式的约束条件,集成电路的封装层次,第二级封装,印刷电路板装配,第一级封装:,IC,封装,最终产品装配:,电路板装到系统,中的最终装配,为在印刷电路板上,固定的金属管脚,管脚,管脚插入孔中然后在,PCB,背面焊接,表面贴装芯片被焊在,PCB,的铜焊点上,.,边缘连接电极插入主系统,PCB,组件,主电子组件板,电极,Figure 20.3,传统装配,最终装配由要求粘贴芯片到集成电路底座上的操作构成。

      由于制造的大部分成本已经花在芯片上因此在最终装配过程中成品率是至关重要的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所有集成电路装配中估计有,95,采用了传统的最终装配,并由下面,4,步构成:,背面减薄,分片,装架,引线键合,背面减薄,在芯片的制造过程中,为了为了增加机械强度使破碎率降到最小,随着硅片直径的增大,硅片的厚度也随之增加,(,直径为,300mm,的硅片,其厚度约为,775,m,m),然而硅片厚度越厚,分,(,划,),片就越困难,另外厚度越大其热阻就越大,越不利于芯片的散热薄的硅片不仅热阻明显减小,还能在薄,ULSI,装配中有效减少热应力及最终集成电路管壳的外形尺寸和重量背面减薄工艺使用设备与硅片的抛光类似,如图,20.4,所示操作中应注意将引入到硅片的应力降到最低以防止硅片的破碎转动和摆动秆,转动卡盘上的硅片,向下施加力,Figure 20.4,背面减薄,分 片,分片就是将背面减薄后的硅片使用金刚石刀刃划片锯把芯片从硅片上切下来划片时应注意,X,、,Y,两个方向上的对准锯刃通常切透硅片厚度的,90,100,硅片,台,锯刃,Figure 20.5,分 片,装 架,分片后硅片将进行装架操作。

      装架时每个好的芯片被粘贴到底座或引线框架上粘贴工具要求灵活性以粘贴芯片到各种应用情况,包括引线框架、陶瓷基座和电路板芯片,引线,引线框架,塑料,DIP,Figure 20.6,装 架,芯片粘贴,芯片粘贴通常使用粘贴工艺如下:,环氧树脂粘贴,共晶焊粘贴,玻璃焊料粘贴,环氧树脂粘结,最常用的方法之一,缺点是散热较差,为了获得较好的散热性能,可以在环氧树脂中加入银粉制成导热树脂共晶焊粘贴,共晶焊粘贴需要在芯片背面淀积一层金,然后使用合金方式将金粘贴到具有金属化表面的基座上玻璃焊料粘贴,玻璃焊料有银和悬浮在有机媒介中的玻璃颗粒组成,芯片不需要金属化,可直接粘贴在,Al,2,O,3,陶瓷基座上优点是实现密封保护器件免受潮气和沾污芯片,环氧树脂,引线框架,Figure 20.7,芯片粘结(环氧树脂粘贴),Silicon,Gold film,金,/,硅共晶合金,Al,2,O,3,Figure 20.8,芯片粘结(,Au-Si,共晶贴片),引线键合,引线键合是将芯片表面的金属压点和引线框架上或基座上的电极内端进行电连接,(,图,20.9),键合线是,Au,、,Al,或含金的合金线,直径通常在,25,到,75,m,m,之间。

      引线键合的工艺有三种,区别在于各自的引线端点所使用的能量类型不同分别是:,热压键合,超声键合,热超声球键合,压模混合物,引线框架,压点,芯片,键合的引线,管脚尖,Figure 20.9,从芯片压点到引线框架的引线键合,柱,器件压点,Figure 20.10,热压键合,引线,楔压劈刀,(1),劈刀向上移动,导给劈刀更长的引线,(3),超声能,压力,引线框架,(4),劈刀向上移动,在压点旁将引线折断,(5),(2),Al,压点,超声能,压力,芯片,Figure 20.11,超声线键合顺序,(2),H2,火焰,球,(1),金丝,毛细管,劈刀,(5),压力和加热,形成压点,引线框架,(6),劈刀向上移动,在压点旁将引线折断,在压点上的焊球,压力和,超声能,芯片,(3),劈刀向上移动并导入更长的引线,Die,(4),Figure 20.12,热超声球键合,柱,器件,测试中的芯片,钩,样品卡,Figure 20.13,引线键合拉力试验,传统封装,IC,有许多传统封装形式,封装必须保护芯片免受环境中潮气和沾污的影响及传运时的损坏IC,封装形成了在引线框架上互连到芯片压点的管脚,它们用于第二级装配电路板。

      芯片压点的间距范围从,60,100m,引线框架电极从该压点间距扇出到用在电路板上更大的压点间距早期主要是普遍的金属壳封装,现在它仍然用于分立器件和,SSI,芯片被粘贴在镀金头的中心,并用引线键合到管脚上在管脚周围形成玻璃密封,一个金属盖被焊到基座上以形成密封例子是金属,TO,型(晶体管外形)封装如图所示两种最广泛使用的传统,IC,封装材料是:,塑料和陶瓷,Figure 20.14 TO-,型金属封装,塑料封装,芯片,引线框架,连接边,连接边,去除线,Figure 20.15,从引线框架上去除连接边,Figure 20.16A,双列直插封装,(DIP),Figure 20.16B,单列直插封装,(SIP),Figure 20.16 C,薄小型封装,(TSOP),Figure 20.16D,双列存储器模块,(SIMM),Figure 20.16E,四边形扁平封装,(QFP),具有,J,型管脚的塑料电极芯片载体,(PLCC),Figure 20.16F,无引线芯片载体,(LCC),Figure 20.16G,陶瓷封装,分层耐熔陶瓷加工顺序,陶瓷互连层,4,层分层,Figure 20.17,陶瓷针栅阵列(,PGA,),Photo 20.2,薄层陶瓷,CERDIP,封装,陶瓷盖,玻璃密封,陶瓷基座,金属管脚,环氧树脂和引线框架上的芯片,剖面,标志槽,横截平面,Figure 20.18,为,IC,管壳准备的测试管座,Figure 20.19,先进的装配与封装,先进的集成电路封装设计包括:,倒装芯片,球栅阵列,(BGA),板上芯片,(COB),卷带式自动键合,(TAB),多芯片模块,(MCM),芯片尺寸封装,(CSP),园片级封装,谢谢观看,/,欢迎下载,BY FAITH I MEAN A VISION OF GOOD ONE CHERISHES AND THE ENTHUSIASM THAT PUSHES ONE TO SEEK ITS FULFILLMENT REGARDLESS OF OBSTACLES.BY FAITH I BY FAITH,内容总结,半导体制造技术第 20 章 封装与装配。

      半导体制造技术第 20 章 封装与装配装配和封装在集成电路后道工序是两个截然不同过程,每个都有它特殊的工艺和工具装配完成后,再将装配好芯片封装在一个保护管壳内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所有集成电路装配中估计有95采用了传统的最终装配,并由下面4步构成:薄的硅片不仅热阻明显减小,还能在薄ULSI装配中有效减少热应力及最终集成电路管壳的外形尺寸和重量分片就是将背面减薄后的硅片使用金刚石刀刃划片锯把芯片从硅片上切下来粘贴工具要求灵活性以粘贴芯片到各种应用情况,包括引线框架、陶瓷基座和电路板芯片粘贴通常使用粘贴工艺如下:共晶焊粘贴 共晶焊粘贴需要在芯片背面淀积一层金,然后使用合金方式将金粘贴到具有金属化表面的基座上Figure 20.7 芯片粘结(环氧树脂粘贴)引线框架电极从该压点间距扇出到用在电路板上更大的压点间距,。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