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0804作者修改)某锅炉房墙体及开裂楼板加固设计固方案.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406256766
  • 上传时间:2023-05-0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23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某锅炉房墙体及开裂楼板加固设计刘凌云 刘华伟〔黄淮学院建筑工程系 河南驻马店 463000〕[摘要]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承重墙体、钢筋混凝土楼板的具体加固方法,并给出了各自的施工工艺要点实践结果说明,加固到达了预期的效果,可为类似工程加固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关键词] 墙体;楼板;裂缝;加固设计1 工程概况某锅炉房位于驻马店市飞达小区家属院,该锅炉房分原锅炉房和扩建两局部,原锅炉房为砖混结构,建于1995年,至今已使用近15年,由于设计资料和图纸丧失,具体情况不详;锅炉房扩建局部为框架结构,由驻马店市勘察设计院设计,建于2004年9月由于此锅炉房2005年8月东侧地沟渗漏致使锅炉冷却水渗入地基,地基根底出现了严重的不均匀沉降,导致承重墙体出现了大量裂缝,且受2021年5月12日下午四川汶川地震的影响,结构原有损伤有所加剧,严重影响了锅炉房的正常使用2 结构可靠性鉴定为了查明结构的平安状态,评定当前锅炉房的可靠性状态,更准确地掌握结构的工作性能,业主委托郑州大学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对锅炉房进行了全面的可靠性检测鉴定检测的主要工程包括:构件混凝土强度抽样检测、构件钢筋配置情况抽样检测、墙体、楼板裂缝的分布与特征、墙体的材料强度抽样检测、房屋主体结构质量现状评定。

      检测鉴定报告指出:1〕梁柱混凝土强度符合原有图纸说明的中的材料强度,钢筋配置符合设计要求,梁柱工作性能稳定;2〕原锅炉房和扩建6T控制室南北两道纵墙〔1/0A、A轴线〕、原锅炉房和扩建6T控制室东西三道横墙〔1、2、4轴线〕、扩建时在原锅炉房内扩建配电室墙体因地沟渗漏锅炉冷却水渗入地基而开裂开列严重;3〕10轴线纵墙因外部堆煤太多,致使F轴线处纵墙窗洞口两侧墙体上下产生水平裂缝;4〕原锅炉房楼板在温度作用下,边部预制板间裂缝加宽,角部一块预制板板底纵向开裂3 结构加固方案根据检测报告,针对锅炉房结构所存在的缺陷,进行如下加固:3.1 承重墙体地基加固为消除锅炉房地基发生再次沉降的隐患,对原锅炉房承重墙体地基采用坑式静压桩进行加固处理,具体加固部位及布桩形式见固图一,坑式静压桩桩体剖面及设计说明见图二坑式静压桩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小桩,其截面尺寸为300×300mm,根据地基资料确定桩身设计长度为5.0~7.0m,底节桩尖制成60的四棱锥角,桩体在现场进行预制,桩身实际长度根据现场施工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待混凝土到达设计强度后进行施工图一 坑式桩桩位布置图图二 坑式静压桩桩体剖面及设计说明3.2 开裂墙体加固1)对墙体裂缝采用压力罐缝法进行修补,并对开裂较为严重的墙体采用钢筋网砂浆面层进行抗震加固。

      对原锅炉房和扩建6T控制室南北两道纵墙〔1/0A、A轴线〕、原锅炉房和扩建6T控制室东西三道横墙〔1、2、4轴线〕、扩建时在原锅炉房内扩建配电室墙体等开裂严重的墙体进行处理,当裂缝宽度大于0.4mm时采用压力灌浆法封堵,裂缝宽度小于0.4mm时仅做外表处理灌缝主剂采用环宇牌灌浆料2)对原锅炉房和扩建6T控制室南北两道纵墙〔1/0A、A轴线〕、原锅炉房和扩建6T控制室东西三道横墙〔1、2、4轴线〕、10轴线纵墙F轴线处纵墙窗洞口两侧墙体的开裂部位采用双面钢筋网片水泥砂浆面层进行加固,具体加固位置见图三墙体两侧水泥砂浆厚度均为35mm,强度等级为M10水泥砂浆面层配置单排钢筋网片,竖向钢筋采用直径为8mm的Ⅰ级钢筋、横向采用直径6mm的Ⅰ级钢筋,竖向钢筋间距300mm,横向钢筋间距300mm,钢筋外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0mm,钢筋网片与墙面的空隙不宜小于5mm;钢筋网片采用电焊方式连接用于内外钢筋网片的拉接,所采用的钢筋为直径8mm的Ⅰ级钢筋,并用水泥砂浆固定于墙体之内;梅花状布置,间距为600mm3.3 预制板加固对纵向开裂的预制板采用粘贴碳纤维布加固处理;先采用灌缝胶将楼板裂缝封堵,然后采用粘贴碳纤维布法加固。

      先沿楼板纵向粘贴纤维布两层,纤维布幅宽100mm,间距100mm;然后沿楼板横向粘贴碳纤维布一层,纤维布幅宽100mm,间距200mm灌缝主剂选用爱牢达〔Araldite〕XH160A/B系列结构灌缝胶,外表封堵材料选用爱牢达〔Araldite〕XH111A/B胶泥,顶面找平修补材料选用环宇修补料碳纤维布的抗拉强度应按照纤维的净截面面积计算,净截面面积取碳纤维布的计算厚度乘以宽度碳纤维布的计算厚度应取碳纤维布的单位面积质量除以碳纤维密度单层碳纤维布的单位面积碳纤维质量不宜低于150g/m2,且不宜高于450g/m2碳纤维抗拉强度的标准值应MPa,弹性模量1.4×105 MPa,伸长率1.5%采用碳纤维片材对混凝土结构加固时,应采用与碳纤维片材配套的底层树脂、找平材料、浸渍树脂或粘结树脂底层树脂和找平材料的正拉粘结强度2.5MPa,且不小于被加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标准值浸渍树脂和粘结树脂的性能指标应满足GB7124-1986、GB/T2568-1995、GB/T2569-1995的相关要求3.4 开裂地面修复修复开裂严重的地面,采用高标号水泥砂浆将地面裂缝灌注封堵4 加固实施细那么4.1 坑式静压桩加固地基施工1〕开挖竖向导坑和根底下托换坑。

      施工时应先在贴近被托换的既有建筑物的一侧,由人工开挖一个长×宽约为1.5m×1.0m的竖向导坑,只挖到原有根底地面下再深1.5m处;再将竖向导坑朝横向扩展到根底梁、承台梁,垂直开挖长×宽×深约为1.5m×1.0m×1.8米的托换坑;然后对坑壁不能直立的砂土或软弱土,坑壁要适当进行支护2〕托换压桩先在托换坑内垂直方正第一节桩,在桩顶安装千斤顶及测力传感器,校正好桩的垂直度驱动千斤顶进行加荷;然后接第二节桩……,直至桩端到达设计深度3〕封顶和回填对于钢筋混凝土静压桩,回填和封顶同时进行,用素土或灰土回填夯实到顶4.2 墙体压力灌缝1〕墙体基面处理先将裂缝两侧各100~200mm清理干净,并用水冲洗干净,用水泥砂浆抹严墙面漏浆的孔洞与缝隙将墙面层空鼓处铲除,用水泥砂浆抹面封闭2〕埋设灌浆嘴除在裂缝交叉点和裂缝端部设置灌浆嘴外,沿裂缝每隔1m设置灌浆嘴370mm墙应两面设备灌浆嘴,设置灌浆嘴处墙体应剔出深达30~40mm的孔,孔内应冲洗干净,并先用水泥素浆涂刷,然后用1∶2水泥砂浆固定灌浆嘴3〕压力灌浆待封闭层或面层水泥砂浆有一定强度后〔一般为3天〕,进行压力灌浆灌浆时,应视墙体裂缝大小配制浆液。

      灌浆顺序自下而上,灌浆压力控制在2kg/cm2左右,但不宜超过2.5kg/cm2假设发现墙体局部冒浆时,应停灌15分钟左右,或水泥临时堵塞,再灌浆如发现靠近根底或多孔楼板处灌入大量浆液仍未饱满时,应增大浆液浓度或停灌1~2小时,再继续灌浆,灌浆完毕后,撤除灌浆嘴,抹平孔眼4.3 楼板灌缝处理1〕裂缝处理用钢丝刷或毛刷去除缝外表的灰尘、松散层用压缩空气清理浮灰2〕埋设灌浆嘴在裂缝的交叉点、较宽处、端部每隔300~400mm埋设一个灌浆孔3〕封缝裂缝外表用胶泥封闭,封闭宽度为10~20mm4〕压气试漏安装压浆机具,检查密闭情况5〕配浆液按XH160胶的说明比例配置适量的浆液配置量根据灌注时温度及灌注进度有关6〕灌浆接通灌浆机具,翻开所有灌浆嘴,吹净管路灰尘杂质,然后注入浆液,进行灌注灌注可由裂缝一端顺次进行,且注意压力变化,不可过高,以防崩管一般压力可掌握在0.2MPa当灌浆的吸浆率低于0.1ml/min时,停止灌浆7〕撤除、清洗灌浆设备8〕灌缝浆液初凝后,卸掉灌浆嘴并用胶封闭灌浆嘴位置4.4 碳纤维布加固楼板1〕混凝土外表处理去除板面的抹灰层以及剥落、疏松、蜂窝等劣化混凝土;将顶板外表打磨平整,除去外表浮浆,直至完全露出混凝土新面。

      2〕找平处理用环宇修复材料将外表凹陷部位修复平整3〕粘贴碳纤维布按一定比例配置浸渍树脂胶,一次配置量应根据现场温度、施工条件确定;首先按现场实际长度裁剪碳纤维布;然后将浸渍树脂胶均匀涂抹于所要粘贴的部位;用特制刮板沿纤维方向挤压,挤出气泡,并使浸渍树脂充分浸透碳纤维布;粘贴第二层布应等纤维外表浸渍树脂指触枯燥后立即进行;最后均匀涂抹浸渍树脂粘贴横向碳纤维布4〕外表糙化为了保证玻璃丝布外表粗糙度,使其与上层构造层粘结牢固,在浸渍树脂枯燥之前外表均匀撒上干砂5 结束该工程加固方案合理、施工操作方便、工期短经过加固整修,既满足了平安要求,又保持了建筑外貌,经济合理,经过一年多的使用,情况良好,到达了投资方预期目的,受到业主好评该工程的成功,给此类工程一些借鉴,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参考文献:[1] 03SG611砖混结构加固与修复[S]. [2] GB 50367-2006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标准[S].[3] DBJ0829292现有建筑抗震鉴定与加固设计标准[S]. [4] 马杰. 某砌体结构旅馆的加固设计[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21, (01) :94-95,104[5] 何建. 砌体结构房屋墙体加固技术及其应用[J]. 四川建筑, 2021, (04) :136-137,140A boiler room wall and floor reinforcement design crackLing-Yun Liu Qiao-maohua (Huang-Huai College of Construction Department of Henan Zhumadian 463000)[Abstract]:In this paper, engineering practice, describes the physical load-bearing walls of reinforced concrete slabs of concrete reinforcement methods, and given their respective points of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practice, reinforcement to achieve the desired results, for strengthening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similar projects for reference.[Key words]: wall; floor; crack; Reinforcement Design作者简介:刘凌云,女,1974.11~,河南周口人,黄淮学院建筑工程系讲师,研究方向:建筑结构教学与设计。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