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之1-11课易错点.doc
82页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经济生活之1-11课易错点经济生活之1-11课易错点经济生活之1-5课易错点专题一 经济生活之商品、货币、价格与消费1、 商品的基本属性的易错观点(1)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劳动产品一定是商品(前对,劳动产品不一定是商品)(2)凡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都是商品(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一种劳动产品虽然用于交换,但如果不再具有使用价值,也就不再有价值,那么它就不再是商品比如有毒的产品、假冒伪劣产品不是商品)(3)服务是一种无形商品,它有使用价值,但没有价值(人的服务是劳动产品,劳动服务用于交换,也可以成为商品,也有价值)(4)商品是一个永恒的范畴(商品是一个历史范畴)(5)所有物品都是劳动产品,所有劳动产品和物品都是商品(物品不一定都是劳动产品,劳动产品要用于交换才是商品)(6)劳动产品凝结了人类劳动,具有价值;或者凝结了人类劳动的东西都有价值(前对,但并非所有的劳动产品都有价值, 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只有需要交换时,才需要比较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量,这种劳动才形成价值。
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无需比较劳动量的大小,这种劳动不形成价值)(7)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因此,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总是不可分割地属于商品所有者(不可同时拥有)(8)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是不可分割的和统一的,因此,有价值的一定有使用价值,有使用价值的也一定有价值二者可以分割,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9)企业只关心商品的价值,消费者只关心商品的使用价值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企业不仅关心商品的价值 , 也关心商品的使用价值 , 因为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消费者不仅关心商品的使用价值 也关心商品的价值,希望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人们在购买商品时,总是力图找到两个方面的最佳结合点)(10)价值是使用价值的基础,使用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11)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二者是商品的基本属性,其中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12)人们购买商品都希望“经久耐用”,这是商品本身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的反映(“经久耐用”只涉及到商品的使用价值)(13)使用价值不同是不同的商品之间能够交换的原因(使用价值不同是不同商品之间需要交换的原因,不同商品之间能够交换的原因是都有价值。
价值是不同的商品相互比较、相互交换的基础)(14)商品的使用价值有大小之别(商品的使用价值没有大小之别,只有优劣之别使用价值与价格无关)(15)使用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是卖者的目的所在使用价值不是商品特有的属性,是买者的目的所在)(16)公民无偿捐赠给灾区的救灾物资是商品自然界中的阳光、空气、水也是商品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救灾物资是无偿捐赠的,没有用于交换自然界中的阳光、空气、水既不是劳动产品,又没有用于交换)2、 商品价值量的易错观点(1)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的质量也不决定商品的价值量)(2)供求关系决定商品的价值量(由于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的价格往往表现为“物以稀为贵”,这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格会随供求关系变化,但价值量的大小不取决于市场,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3)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指的是绝大多数企业的生产 ,其中主要是使用的生产工具绝大多数同类产品的生产条件)(4)商品的价值量是指一定时间内生产的商品价值的总和商品价值量是指商品价值的大小,一定时间内生产的商品的总和叫价值总量)(5)商品的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反比。
前者成正比,后者无关)(6)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应该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这里的平均是指在现有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生产某种商品的平均,而不是总平均因此,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不能理解为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7)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成正比(在判断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关系时,首先要看生产率是社会劳动生产率还是个别劳动生产率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成反比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的价值没有必然关系,只是对劳动者收益有影响)(8)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无关,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单位时间内形成的价值总量是一定的;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无关9)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成正比,与商品价值总量无关(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无关,与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10)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的使用价值量都成反比(都成正比)(11)商品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或供过于求)。
价格虽然受供求关系影响,但是由价值决定价格,所以商品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率的提高)(12)已故名人字画,古董物价高是因为其价值大生产的不可再生性与需求的可变性组合推动邮票、古董等特殊商品交换价格的大幅攀升.)(13)某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可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使商品的价值量减少(单个企业的技术改造不可能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只能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因此,商品的价值量不变)(14)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时间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不管社会劳动生产率如何变化,单位时间商品价值总量不变;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单位时间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那么,如何理解并掌握这两个原理呢?我们可以把劳动生产率理解为"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生产出来的商品的件数",把单位商品价值量理解为"单位时间内生产出来的单件商品的价值量",把单位时间商品价值总量理解为"单位时间内生产出来的所有商品的价值总量",必然能推导出这样一个公式:劳动生产率×单位商品价值量=单位时间商品价值总量 (1)当劳动生产率为社会劳动生产率时,公式可演变为:社会劳动生产率×单位商品价值量=单位时间商品价值总量①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这一点比较好理解,因此,从公式①可以看出,不管社会劳动生产率如何变化,单位时间商品价值总量不变。
2)当劳动生产率为个别劳动生产率时,公式可演变为:个别劳动生产率×单位商品价值量=单位时间商品价值总量②由于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非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不管商品生产者各自的劳动生产率如何,商品交换都要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在公式②中,单位商品价值量并不改变,因此,个别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商品价值总量越高;个别劳动生产率越低,单位时间商品价值总量越低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单位时间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15)价值决定价格,商品价值变化,价格也一定变化(不一定,价格还受供求关系、宏观调控、货币发行量等因素的影响)(16)商品的价格由质量或者使用价值决定或由供求关系决定由价值决定或由市场决定;价值决定价格,价格高的根本原因在于价值量大,不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17)商品的质量越好,价格越高价格的基础是价值,使用价值与价值量没有直接关系)3、货币的易错观点(1)商品与货币同时产生,是一对孪生兄弟(货币的出现比商品晚得多,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2)一般等价物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货币(可以直接和其他的一切商品相交换并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商品)(3)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因此,货币的本质是商品(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4)纸币只能能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纸币也有价值,可以代替货币执行所有的职能)(5)纸币能代替金属货币能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但不能执行价值尺度、贮藏手段的职能(纸币既可以执行流通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也可以执行价值尺度和储藏手段的职能)(6)货币天然是金银,金银天然是货币(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7)金银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金银是自然物,货币才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8)黄金作为一种商品,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黄金价格的波动是由价值的变化引起的(黄金只有作为货币时,才是一般等价物黄金价格的波动是由供求变化引起的)(9)金银在本质上体现了不同生产者相互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货币在本质上体现了不同的商品生产者相互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10)金银纪念币是纸币金银纪念币不同于纸币,金银纪念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可以流通;而纸币没有价值)(11)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12)流通手段即购买手段,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流通手段即购买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职能,商品交换不等于商品流通)(13)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需要的是现实的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只需要观念中的货币;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14)当购买某样商品支付货币时,货币执行的是支付手段职能不能看到有支付二字就判断为货币在执行支付手段职能,而要看支付的对象是什么货币,如果是商品,那么执行的是流通手段的职能)(15)纸币的面值、面额、发行量及纸币的种类、实际购买力都由国家决定(国家只可以规定纸币的面值,面额、种类;国家虽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以随意发行纸币,因为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不可以规定纸币的购买力,购买力由市场决定)(16)币值就是面值 (货币的“面值”,本质是它的币值币值这个词,就是政治经济学的“金属货币量”,通俗的理解,就是其可购买的财富的能力,也即购买力面值的纸币代表多大价值由纸币的发行量决定)(17)用信用卡购物体现了货币的流通手,且十分安全(用信用卡购物体现了支付手段,也存在安全问题,并非十分安全)(18)使用银行信用卡可以减少现金流通量并缓解通货膨胀银行信用卡的使用,可以减少现金的使用,但与缓解通货膨胀无必然联系)(19)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所以流通中的货币量越多越好(商品流通过程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的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20)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物价下跌就是通货紧缩。
物价上涨不等于通货膨胀,物价下跌不等于通货紧缩要看是不是全面的持续的上涨或下跌)(21)“通胀”必然引起物价的上涨,物价上涨必然引起“通胀”通胀”必然引起物价上涨,但物价上涨不一定是“通胀”)(22)纸币发行过多会引发“通胀”,因此纸币发行越少越好(纸币的发行量是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为限度)(23)合理的价格是指价格与价值完全一致的价格(合理的价格是指价格既要反映价值,又要反映供求关系)(24)商品的价格由其价值决定,它一定要等于其价值(价格由其价值决定,它一定要反映其价值)(25)商品的价值量减少,商品的价格就必然降低;价值增加,商品的价格一定上涨(一般来讲,价值决定价格,商品的价值量减少,商品的价格就会降低但是 , 在现实生活中,影响价格的因素很多,除了价值因素外,还受供求关系,货币本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