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统一措施.doc
7页技术统一措施一. 制图要求1. 制图依据:《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GB/T 50001-2001) 、《建筑结构制 图标准》 (GB/T 50105-2001) 、我院的总师办 2008. 5 发文的《建筑结构专业技术文件汇编》 及《混凝土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共5分册)2. 图层设置按院统一要求,图层名称采用中文,字体采用 tssd 字体3. 图名要规范统一, 图纸目录单上应列出套用的国标、 省标清单 (注明自购)二. 工程基本计算参数 :1. 本工程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 设计使用年限为 50 年根据新耐久性规范, 环境等 级为I -A类2. 本工程抗震设防分类为丙类建筑,场地类别为n类,抗震设防烈度为 6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05g, 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 ,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0.35s 3. 本工程地下室部分及屋顶水箱防水等级为二级4. 本工程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建筑桩基安全等级为甲级5. 基本风压: 0.45kN/m2( 大于 60 米 0.50kN/m2) ,地面粗糙度类别 : B 类; 基本雪压: 0.45kN/m2 三 . 荷载取值1. 主要楼面活荷载(标准值)住宅: 2.0 KN/m2 走廊、门厅、楼梯: 3.5 KN/m2 厨房、卫生间: 2.0 KN/m2 带浴缸的卫生间: 4.0 KN/m2 阳台: 2.5 KN/m2商铺: 3.5 KN/m2机房: 7.0 KN/m2上人屋面: 2.0 KN/m2不上人屋面: 0.5 KN/m2消防通道及消防登高面: 16.0 KN/m2( 梁柱计算 )/ 20.0 KN/m2( 顶板板配筋计算 ) 室内地下室顶板考虑施工荷载: 5.0 KN/m22. 楼屋面恒载 ( 结构砼板自重由程序自动计算 )A. 普通楼面(卧室、书房)面荷载计算:30mm厚面层+15mm厚板底粉刷+ 二次装修 0.2KN/m2: 0.03X20+0.015X20 +0.2=1.1 KN/m2B.卫生间、厨房、阳台面荷载计算: 30mm厚面层+15mm厚板底粉刷+二次装修0.8KN/m2: 0.03X20+0.015X20+0.8=1.7 KN/m2C. 客厅、餐厅面荷载计算:30mm厚面层+15mm厚板底粉刷+二次装修0.8KN/m2: 0.8KN/m2: 0.03X20+0.015X20+0.8=1.7 KN/m2D. 平屋面(露台)面荷载计算:40mm厚细石砼+隔离层防水涂料+30mm厚细石砼 +120mm厚苯板保温+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层+煤渣砼找坡(取 80mm厚) +15mm厚板底粉刷:0.04X25+0.2+0.03X20+0.12X0.25+0.02X20+16X0.08+0.015X20=3.8 KN/m23. 填充墙体荷载:采用页岩多孔砖,容重为 1400kg/m3;墙厚为240和120四. 主要建筑材料1. 砼。
A. 楼面砼强度等级取为 C30 (多层建筑采用 C25),竖向构件混凝土等级和水 平构件相差不超过二级 ;B. 二次浇筑楼层线角及栏板等结构构件砼强度等级为 C25;构造柱.过梁.圈梁砼强度等级 C20, 砼垫层强度等级 C15C. 大底盘地下室砼强度等级为 C35; 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为 P6.2. 钢筋受力主筋采用HRB335级(II级,fy=300MPa),梁、柱、板、剪力墙箍筋和剪力墙分布筋及 线条大样的钢筋采用 HPB235级(I级,fy=210MPa)计算值较大者箍筋采用 HRB335级(II级, fy=300Mpa ,可直接按计算结果乘 0.7) 五. 统一技术措施:1. 框架柱中如出现短柱,技术措施要到位;框架梁高尽量大于 400,不满足时,箍筋加密间距要满足 h/4 的要求;2. 标准层楼板配筋中底筋量在计算基础上要加大,钢筋直径要满足最小直径及板中最少含钢量的要求,受力筋直径》8mm( 110厚板中),现浇板长度接近或超过规范要求时,楼板 配筋上下拉通,配筋差异很大时,可分段拉通较短结构单元板筋上部可用 $ 8@200拉通,支座处配筋不足另加附加支座筋 阳角(外墙转角处)应设置 $ 6@100放射形钢筋,范围为板跨的 1/4 。
另外可参总师办 2002年6月10日的《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设计的统一规定》 3. 地下室中掺8%HEA夢胀剂4. 楼面标高在建筑标高基础上降 0.030,建筑有特殊要求除外,屋面层不降5. 楼板板跨 4.2m 以内取 110厚(以利埋设电线管),小开间的厨房、卫生间 可取 90厚, 4.2m 以上双向板按 1/35~1/40 l 取值,单向板按 1/30 l 取值地下室顶板及屋盖板厚加厚: 地下室如有人防顶板取 250厚,全埋地下室顶板 180厚,有覆 土处取200mm板加厚处板筋双层双向拉通,满足受力及构造要求屋盖取130厚(高层)6. 较长单元不设伸缩缝处: 地下室底板较长可设膨胀带; 顶板及以上结构设施工后浇带, 60 天后用高出原砼强度等级一级的微膨胀砼浇砼,在单元纵向增加拉通的梁板 配筋,在后浇带(膨胀带)处另加 20%的钢筋,并加强屋面的保温措施7.对于超长结构单元的地下室底板及顶板, 采取无缝施工技术 (膨胀带) 或后浇带处理并掺微膨胀剂的,板中配筋应》0.4%8. 悬挑板离地 30m以上且》1200mm或》1500mm均需配置下皮筋 $ 8@2009. 现浇悬臂挑檐板或天沟板伸缩缝间距不应大于 15m,缝宽30mm且分布筋加大。
10. 当梁柱(剪力墙) 同宽时,梁中每排钢筋数量要注意因砼保护层厚度的增加而相应减少11. 注意框架梁(连梁)的箍筋配筋率要求满足 p sv > 0.24fc/fyv ,抗震设计时,其系数一,二,三,四级相应为 0.30 ,0.28 ,0.26 ,0.26 12. 关于地下室的抗浮及浮力计算问题,参考总师办 2003 年 6月 2日颁发的《关于结构设 计中的通病、常见病实例》(二)中第二大点中相关要求13. 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的表达方式按 03G101-1 图集执行;混凝土结构剪力墙边缘构件和框架柱构造钢筋选用按 04SG330执行14. 地下室底板板厚取 400~450, 双层双向配筋采用 HRB33 5级( II 级), 底 筋配筋计算按0.2mm裂缝控制;15. 由于楼 . 电梯间处楼板开洞口较多 , 应在适当位置加大板厚取 130~150, 双层双向加强配筋六. 结构体系1. 高层部分 : 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 高度 60 米以内: 框架抗震等级为四级, 剪力墙为三级;高度大于 60 米: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剪力墙为三级剪力墙配筋:竖向及水平分布钢筋用 $ 8@150,纵向主筋用 $ 12, 纵向钢筋间距宜 <200mm(对于剪力墙的小翼墙, 当有较大框架梁作用时, 纵筋应加强) ;箍筋应满足 《高规》条第4款的规定。
底部加强部位 C40: 8@100;上部C30: 8@125或 $ 10@200应自行复核) 少量短肢剪力墙配筋应加强,但其配筋可比规范要求少 0.2% 框架梁配筋:四级抗震时箍筋用 $ 6,但应满足面积配箍率的要求 ,2. 多层部分 : 采用框架结构,框架抗震等级为四级3. 商铺处变形缝宽度: 70mm七. 基础形式 : 采用钻孔灌注桩八. SATWE十算参数a) 砼容重 27kN/m3b) 地下室层数 1 ,回填土对地下室约束刚度比 3c) 施工模拟 3d) 双向地震, 考虑耦联, 考虑偶然偏心选项都选中 验算偶然偏心下的位移比 是否满足规范要求时采用单向地震e) 墙元侧向节点采用内部节点f) 刚性楼板假定i. 计算周期比、 位移角、位移比、 刚度比等内容时必须采用强制刚性楼板假定ii. 计算配筋采用强制刚性楼板假定g) 修正后的基本风压 0.45 或 0.5 kN/m2 ,地面粗糙度 Bh) 风载计算时的结构基本周期,将程序算出的基本周期回填计算i) 考虑风振系数:是荷载规范 GB50009 局部修订规定,对基本自振周期 T1大于 0.25 秒的工程结构如大跨度屋盖、 各种高耸结构以及对高度大于 30 且高宽比大于 1.5的房屋,均应考虑风压脉动对结构发生顺风向风振的影响。
j) 振型组合方法:CQC法k) 振型数 15,如有效质量系数小于 90%须增加振型数 多塔时为 9Xn(n 为塔数 )l) 周期折减系数:框架 -- 剪力墙为 0.8 m) 考虑活载不利布置的层数:全部楼层n) 活荷载折减系数:本工程可采用程序缺省值柱墙基础均折减o) 中梁刚度放大系数:采用程序缺省值 2.0 p) 梁端弯矩调幅系数:采用程序缺省值 0.85 q) 连梁刚度折减系数:采用程序缺省值 0.7 跨高比大于 5 的连梁,受力类似框架梁(竖向荷载比水平荷载作用效应明显),宜按框架梁设计,不考虑刚度折减,特殊构 件中注意检查这种梁如程序自动设定为连梁应取消r) 全楼地震力放大系数: 用于当剪重比小于规范时, 用此系数调整 本工程要求剪重比满足规范要求,不考虑此系数s) 0.2Q0 调整:用于调整框架剪力墙剪力t) 是否按抗规 5.2.5 条调整楼层地震力: 是这条是允许程序调整剪重比以满 足规范要求 在程序调整前, 本工程剪重比应基本符合规范要求 地下室顶板层剪重比可不 考虑u) 剪力墙底部加强区起算层号: 地下室加强区取作为嵌固层以下一层算起的至顶板间的各层v) 梁柱重叠部分是否作为刚域: 否。
梁柱重叠部分作为刚域, 常用于异型柱 (因 柱肢较长);不作为刚域常用于一般矩形柱w) 是否考虑P-△效应:否查计算总信息,刚重比小于 2.7时,须考虑P- △效应 ( 高规强制性条文,刚重比应不小于 1.4) x) 剪力墙加强区起算层号: 本工程地下室顶板按嵌固设计, 底部加强区高度应 从地下一层的顶板向上算起y) 验算是否双偏压计算:否一般说来,应先以单偏压计算,实配钢筋后以双偏压z)是否按砼规范 (7.3.11-3) 计算砼柱计算长度系数:是aa)活荷载组合系数:取缺省值 0.7 ( 藏书、档案、库房取 0.9)bb) 活荷重力代表值系数:取缺省值 0.5 藏书、档案、库房取 0.8)( 高规3.3.6 条 )cc) 总刚模型 / 侧刚模型:采用总刚模型层刚度比计算:按剪切刚度计算九. 程序计算控制目标1. 周期比 (高规 4.3.5 条)( SATWE 周期文件输出 )1) 扭转第一周期 /平动第一周期不大于 0.9 2) 周期是针对高层建筑整体振动, 为避免局部振动, 应在刚性楼板假定下计算多塔应分别计算2. 振型有效质量系数SATWE周期文件输出)1) 不小于 90%,否则须增加振型数以充分考虑高阶振型的影响。
3. 剪重比高规3313条强制性条文,抗规 525条)(SATWE周期文件输 出)1) 剪重比即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 本工程在振型有效质量系数不小于 90%时剪重比控制在不小于 1.6%2) 剪重比在总刚模型下计算多塔应分别计算3) 剪重比稍少于规范时,由程序通过自动调整薄弱层的剪重比 1.15 放大系数通过指定薄弱层后由程序计算4) 地震力放大系数不宜大于 1.3 ,即剪重比不宜小于 1.6%/1.3=1.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