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C卷新版.doc
11页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如图是由浮游植物、人、浮游动物和鲈鱼四种生物所构成 的能量金字塔.图中a、b、c、d依次代表的生物是( )A.人、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鲈鱼B.鲈鱼、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和人C.人、鲈鱼、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D.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鲈鱼和人2 . 细胞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取营养物质并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不断增大这就是细胞的( )A.分裂B.生长C.分化D.分生3 . 如图表示细胞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过程,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图中的细胞为植物细胞B.过程②的结果是细胞数量增多C.过程②形成的新细胞遗传物质减少D.生物体由小长大的主要原因是过程①和②4 . 进行生物调查时,需要对生物进行归类下列不能作为归类依据的是( )A.生活环境B.个体大小C.用途D.形态结构5 . 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蕴含着许多生物学知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枫叶的细胞中都有叶绿体B.使枫叶变红的色素存在于细胞的液泡中C.枫叶和红花都是组织D.枫树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6 . 如图是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⑤④①C.⑤④②①③D.⑤②④①③7 . 有关能量转换器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能量转换器主要位于细胞质中B.酵母菌细胞内只有线粒体一种能量转换器C.心肌细胞中的线粒体可能比肝细胞中要多D.桃花瓣细胞内既有线粒体也有叶绿体8 . 下列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A.沙漠生态系统B.农田生态系统C.草原生态系统D.热带雨林生态系统9 . 科学探究的正确顺序是( )①提出问题 ②制定计划③作出假设 ④实施计划 ⑤得出结论 ⑥表达和交流.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③②④⑤⑥C.③②①④⑤⑥D.②⑥①④③⑤10 . 制作并利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盖玻片垂直于载玻片迅速放下B.观察装片时可通过开大光圈来增加视野亮度C.观察装片时发现物像在视野的左上方,应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D.若视野中发现一污点,转动物镜此污点不动,则此污点一定在临时装片上11 . 小明在山间的伯父家住了一段时间,他很喜欢吃伯父家的板栗、玉米、蕨菜和银杏,他想要这些植物的种子带回家去种.他不可能要到哪种植物的种子( )A.板栗B.玉米C.蕨菜D.银杏12 . 下列属于保护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对策是( )A.维持生态系统的原始稳定状态B.破坏食物链C.减少环境污染D.破坏植被13 . 民间有许多蕴含科学道理的俗语,下列对其解释,不正确的是( )A.“收多收少在于肥”一一植物生活需要有机物B.“春雨贵如油”一一种子萌发和植株生长都需要水分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遗传是生物体的基本特征D.“大树底下好乘凉”一一植物的蒸腾作用可降低周围环境温度14 . 肱二头肌在结构层次上属于( )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15 . 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 )A.细胞→器官→组织→体系→人体B.细胞→器官→组织→人体C.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D.细胞→组织→器官→个体16 . 通过学习分析判断,下列不属于生物特征的是( )A.生物生活都需要营养B.生物都能进行呼吸C.生物能生活在水中D.生物能生长、繁殖17 . 据报道,深圳迈入“垃圾强制分类”时代.近日,市、区城管部门联合举办的《家庭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引》发布会指出,未按规定投放垃圾将受处罚.下列垃圾分类标志中,表示可回收物的是( )A.B.C.D.18 . 下列有关生物圈,生态系统以及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圈包括全部的大气圈、岩石圈和水圈B.外界干扰超出了一定范围,生态系统可能被破坏C.生态系统的非生物因素只有阳光、温度和水D.同种生物个体之间只有竞争关系19 . 植物体内具有很强分裂能力的组织是A.保护组织B.基本组织C.分生组织D.输导组织20 . 细胞核中遗传物质的载体是( )A.蛋白质B.细胞膜C.染色质D.脂肪21 . 叶片中的叶肉属于A.营养组织B.保护组织C.输导组织D.分生组织22 . 细胞分裂能够产生新细胞,细胞分化可形成不同的细胞群。
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刚分裂出来的细胞体积与母细胞相同B.所有的细胞长到一定程度后再进行分裂C.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先进行复制D.所有细胞都能在遗传物质的控制下分裂、分化23 . 用光学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物镜甲、乙进行组合,来观察口腔上皮细胞装片(如图)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与甲组合比与乙组合的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多B.图1中物镜由甲转换成乙的过程中不能先将镜筒升高C.若将图2的细胞移到视野正中央,应先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D.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为防止产生气泡,首先在载玻片上滴加1滴清水,然后再盖上盖玻片24 . 以下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A.土→草一虫一蛙→蛇→鹰B.草→虫→蛙→蛇→鹰C.草→虫→蛙→蛇→鹰→细菌D.土→草→虫→蛙→蛇→鹰→细菌25 . 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可能导致出现A.糖尿病B.呆小症C.夜盲症 D.侏儒症二、填空题26 . 一个生态系统中具有许多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形成________,食物链和________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能量流动和________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27 . 分生组织的细胞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它不断产生的新细胞进行________________而形成其他组织。
28 . 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植物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它们的作用有什么不同?三、判断题29 . 秋天,树木的叶片变黄并脱落是由于它们不能安全过冬 )30 . (1)胚轴将来发育成茎_______________2)白天绿色植物只进行光合作用,晚间只进行呼吸作用_________3)种植番茄时,常摘掉枝条的顶芽,是为了防止长得过高,促进侧芽、侧枝生长4)有些曲霉可以用来酿酒和制作酱、酱油、腐乳5)各种蘑菇都可以食用6)叶片中的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和气体交换的“窗口”31 . 显微镜成的像是倒像32 . 显微镜再小的东西都可以看见33 . 一块完整的骨是组织结构34 . 在某一草原生态系统中,存在着图所示的食物网,请分析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图中所含的食物链有5条2)图中生物C和生物E只有吃与被吃的关系3)图中各种生物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都来自于A4)一般情况下,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能够保持相对稳定35 .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不同,所有植物细胞都含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_____)36 .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 将马铃薯的块茎切成小块来种植时,不一定每块都要有芽眼。
(______) (2) 男女性别也属于性状,与遗传有关 (______)(3) 生男生女是由卵细胞含有的性染色体决定的 (______)(4) 血友病患者的伤口流血时不易凝固,这种性状在他们的后代中有可能出现,是受基因控制的 (______)37 . 根据你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判断对错1)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叫生物学 (______)(2)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______)(3)动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而植物却不能 (______)(4)同种生物之间只存在竞争关系 (______)(5)食物链开始的生物通常是食草的生物 (______)38 . 为了观察得更清楚,用钢笔画细胞结构图,较暗的地方涂黑来表示._____.39 . 细胞分裂时先是细胞质一分为二,随后细胞核分成两份。
40 . 一对正常毛色的孟加拉虎生下一只白色的幼虎,这一定是基因突变的结果41 .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人体血涂片时,三种血细胞清晰可见42 . 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所以是整个细胞的控制中心. (判断对错)四、综合题43 . 砂引草是一种在防风固沙中有重要作用的耐盐植物,其特殊结构——泌盐腺,能将体内多余盐分排出为了解砂引草的泌盐过程,研究者开展了一系列实验1)研究者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砂引草茎的横切时,被观察材料一定要_____,这样才能看清物像如上图所示,图c是图b方框内区域的放大,从图b到图c需将玻片标本向_____方移动,调节_____(选填“粗”或“细”)准焦螺旋,直至物像清晰2)图c可观察到茎内运输_____的导管,图a可见幼茎的表皮由一层排列规则且紧密的细胞构成,这群细胞构成_____组织3)进一步观察发现,砂引草的泌盐腺位于茎的表皮,但表皮和内部的导管不直接相连那么盐离子如何到达泌盐腺?研究发现,植株体内盐的含量剧增时,细胞质中盐的含量变化不大,这是由于细胞膜具有_____的功能,过多盐分未进入细胞由此推测,盐分随水经由_____(选择下列序号)到达表皮处A. 细胞间隙 B. 细胞质 C. 导管 A.筛管(4)有人提出,泌盐过程是个消耗能量的过程。
下列各项不能支撑这一假说的是_____A. 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泌盐腺细胞内存在大量线粒体B. 除了茎的表皮,砂引草叶的表皮也分布有泌盐腺C. 抑制呼吸作用的化学药物会降低泌盐腺的分泌速率(5)砂引草的泌盐过程,实现了体内盐分的平衡,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_____第 1 页 共 1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二、填空题1、2、3、三、判断题1、2、3、4、5、6、7、8、9、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