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节选).doc
14页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节选)4.6.2工地安装焊接节点形式应符合下列要求:1H形框架柱安装拼接接头宜采用螺栓和焊接组合节点或全焊节点(图4.6.2-1a、b)采用螺栓和焊接组合节点时,腹板应采用螺栓连接,翼缘板应采用单V形坡口加垫板全焊透焊缝连接(图4.6.2-1c)采用全焊节点时,翼缘板应采用单V形坡口加垫板全焊透焊缝,腹板宜采用K形坡口双面部分焊透焊缝,反面不清根;设计要求腹板全焊透时,如腹板厚度不大于20mm,宜采用单V形坡口加垫板焊接(图4.6.2-1e),如腹板厚度大于20mm,宜采用K形坡口,反面清根后焊接(图4.6.2-1d);2钢管及箱形框架柱安装拼接应采用全焊接头,并根据设计要求采用全焊透焊缝或部分焊透焊缝全焊透焊缝坡口形式应采用单V形坡口加垫板;3桁架或框架梁中,焊接组合H形、T形或箱形钢梁的安装拼接采用全焊连接时,宜采用翼缘板与腹板拼接截面错位的形 4框架柱与梁刚性连接时,应采用下列连接节点形式:1)柱上有悬臂梁时,梁的腹板与悬臂梁腹板宜采用高强螺栓连接梁翼缘板与悬臂梁翼缘板应用V形坡口加垫板单面全焊透焊缝连接(图4.6.2/4a);2)柱上无悬臂梁时,梁的腹板与柱上已焊好的承剪板宜用高强螺栓连接,梁翼缘板应直接与柱身用单边V形坡口加垫板单面全焊透焊缝连接(图4.6.2/4b);3)梁与H型柱弱轴方向刚性连接时,梁的腹板与柱的纵筋板宜用高强螺栓连接。
梁的翼缘板与柱的横隔板应用V形坡口加垫板单面全焊透焊缝连接(图4.6.2/4c)5管材与空心球工地安装焊接节点应采用下列形式:1)钢管内壁加套管作为单面焊接坡口的垫板时,坡口角度、间隙及焊缝外形要求应符合图4.6.2/5b要求;2)钢管内壁不用套管时,宜将管端加工成30~60折线形坡口,预装配后根据间隙尺寸要求,进行管端二次加工(图4.6.2/5c)要求全焊透时,应进行专项工艺评定试验和宏观切片检验以确认坡口尺寸和焊接工艺参数6管/管连接的工地安装焊接节点形式应符合下列要求:1)管/管对接:在壁厚不大于6mm时,可用I形坡口加垫板单面全焊透焊缝连接(图4.6.2/6a);在壁厚大于6mm时,可用V形坡口加垫板单面全焊透焊缝连接(图4.6.2/6b);2)管/管T、Y、K形相贯接头:应按第4.3.6条的要求在节点各区分别采用全焊透焊缝和部分焊透焊缝,其坡口形状及尺寸应符合图4.3.6/3、图4.3.6/4要求;设计要求采用角焊缝连接时,其坡口形状及尺寸应符合图4.3.6/5的要求6.1.6焊接作业环境应符合以下要求:1焊接作业区风速当手工电弧焊超过8m/s、气体保护电弧焊及药芯焊丝电弧焊超过2m/s时,应设防风棚或采取其它防风措施。
制作车间内焊接作业区有穿堂风或鼓风机时,也应按以上规定设挡风装置;2焊接作业区的相对湿度不得大于90%;3当焊件表面潮湿或有冰雪覆盖时,应采取加热去湿除潮措施;4焊接作业区环境温度低于0℃时,应将构件焊接区各方向大于或等于二倍钢板厚度且不小于100mm范围内的母材,加热到20℃以上后方可施焊,且在焊接过程中均不应低于这一温度实际加热温度应根据构件构造特点、钢材类别及质量等级和焊接性、焊接材料熔敷金属扩散氢含量、焊接方法和焊接热输入等因素确定,其加热温度应高于常温下的焊接预热温度,并由焊接技术责任人员制订出作业方案经认可后方可实施作业方案应保证焊工操作技能不受环境低温的影响,同时对构件采取必要的保温措施;5焊接作业区环境超出本条第1、4款规定但必须焊接时,应对焊接作业区设置防护棚并由施工企业制订出具体方案,连同低温焊接工艺参数、措施报监理工程师确认后方可实施6.1.7引弧板、引出板、垫板应符合下列要求:1严禁在承受动荷载且需经疲劳验算构件焊缝以外的母材上打火、引弧或装焊夹具;2不应在焊缝以外的母材上打火、引弧;3T形接头、十字形接头、角接接头和对接接头主焊缝两端,必须配置引弧板和引出板,其材质应和被焊母材相同,坡口形式应与被焊焊缝相同,禁止使用其它材质的材料充当引弧板和引出板;4手工电弧焊和气体保护电弧焊焊缝引出长度应大于25mm。
其引弧板和引出板宽度应大于50mm,长度宜为板厚的1.5倍且不小于30mm,厚度应不小于6mm;非手工电弧焊焊缝引出长度应大于80mm其引弧板和引出板宽度应大于80mm,长度宜为板厚的2倍且不小于100mm,厚度应不小于10mm;5焊接完成后,应用火焰切割去除引弧板和引出板,并修磨平整不得用锤击落引弧板和引出板6.1.8定位焊必须由持相应合格证的焊工施焊,所用焊接材料应与正式施焊相当定位焊焊缝应与最终焊缝有相同的质量要求钢衬垫的定位焊宜在接头坡口内焊接,定位焊焊缝厚度不宜超过设计焊缝厚度的2/3,定位焊焊缝长度宜大于40mm,间距宜为500~600mm,并应填满弧坑定位焊预热温度应高于正式施焊预热温度当定位焊焊缝上有气孔或裂纹时,必须清除后重焊7焊接质量检查7.1一般规定7.1.1质量检查人员应按本规程及施工图纸和技术文件要求,对焊接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查7.1.2质量检查人员的主要职责应为:1对所用钢材及焊接材料的规格、型号、材质以及外观进行检查,均应符合图纸和相关规程、标准的要求;2监督检查焊工合格证及认可施焊范围;3监督检查焊工是否严格按焊接工艺技术文件要求及操作规程施焊;4对焊缝质量按照设计图纸、技术文件及本规程要求进行验收检验。
7.1.3检查前应根据施工图及说明文件规定的焊缝质量等级要求编制检查方案,由技术负责人批准并报监理工程师备案检查方案应包括检查批的划分、抽样检查的抽样方法、检查项目、检查方法、检查时机及相应的验收标准等内容7.1.4抽样检查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焊缝处数的计数方法:工厂制作焊缝长度小于等于1000mm时,每条焊缝为1处;长度大于1000mm时,将其划分为每300mm为1处;现场安装焊缝每条焊缝为1处;2可按下列方法确定检查批:1)按焊接部位或接头形式分别组成批;2)工厂制作焊缝可以同一工区(车间)按一定的焊缝数量组成批;多层框架结构可以每节柱的所有构件组成批;3)现场安装焊缝可以区段组成批;多层框架结构可以每层(节)的焊缝组成批3批的大小宜为300~600处;4抽样检查除设计指定焊缝外应采用随机取样方式取样7.1.5抽样检查的焊缝数如不合格率小于2%时,该批验收应定为合格;不合格率大于5%时,该批验收应定为不合格;不合格率为2%~5%时,应加倍抽检,且必须在原不合格部位两侧的焊缝延长线各增加一处,如在所有抽检焊缝中不合格率不大于3%时,该批验收应定为合格,大于3%时,该批验收应定为不合格。
当批量验收不合格时,应对该批余下焊缝的全数进行检查当检查出一处裂纹缺陷时,应加倍抽查,如在加倍抽检焊缝中未检查出其它裂纹缺陷时,该批验收应定为合格,当检查出多处裂纹缺陷或加倍抽查又发现裂纹缺陷时,应对该批余下焊缝的全数进行检查7.1.6所有查出的不合格焊接部位应按6.6节的规定予以补修至检查合格7.2外观检验7.2.1所有焊缝应冷却到环境温度后进行外观检查,Ⅱ、Ⅲ类钢材的焊缝应以焊接完成24h后检查结果作为验收依据,Ⅳ类钢应以焊接完成48h后的检查结果作为验收依据7.2.2外观检查一般用目测,裂纹的检查应辅以5倍放大镜并在合适的光照条件下进行,必要时可采用磁粉探伤或渗透探伤,尺寸的测量应用量具、卡规7.2.3焊缝外观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一级焊缝不得存在未焊满、根部收缩、咬边和接头不良等缺陷,一级焊缝和二级焊缝不得存在表面气孔、夹渣、裂纹和电弧擦伤等缺陷;2二级焊缝的外观质量除应符合本条第一款的要求外,尚应满足表7.2.3的有关规定;3三级焊缝的外观质量应符合表7.2.3的有关规定7.2.4焊缝尺寸应符合下列规定:1焊缝焊脚尺寸应符合表7.2.4/1的规定:2焊缝余高及错边应符合表7.2.4/2的规定。
7.2.5栓钉焊焊后应进行打弯检查合格标准:当焊钉打弯至30时,焊缝和热影响区不得有肉眼可见的裂纹,检查数量应不小于焊钉总数的1%7.2.6电渣焊、气电立焊接头的焊缝外观成形应光滑,不得有未熔合、裂纹等缺陷;当板厚小于30mm时,压痕、咬边深度不得大于0.5mm;板厚大于或等于30mm时,压痕、咬边深度不得大于1.0mm7.3无损检测7.3.1无损检测应在外观检查合格后进行7.3.2焊缝无损检测报告签发人员必须持有相应探伤方法的Ⅱ级或Ⅱ级以上资格证书7.3.3设计要求全焊透的焊缝,其内部缺陷的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1一级焊缝应进行100%的检验,其合格等级应为现行国家标准《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及质量分级法》(GB11345)B级检验的Ⅱ级及Ⅱ级以上;2二级焊缝应进行抽检,抽检比例应不小于20%,其合格等级应为现行国家标准《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及质量分级法》(GB11345)B级检验的Ⅲ级及Ⅲ级以上;7.3.4焊接球节点网架焊缝的超声波探伤方法及缺陷分级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焊接球节点钢网架焊缝超声波探伤及质量分级法》(JG/T3034.1)的规定7.3.5螺栓球节点网架焊缝的超声波探伤方法及缺陷分级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螺栓球节点钢网架焊缝超声波探伤及质量分级法》(JG/T3034.2)的规定。
7.3.6箱形构件隔板电渣焊焊缝无损检测结果除应符合第7.3.3条的有关规定外,还应按附录C进行焊缝熔透宽度、焊缝偏移检测7.3.7圆管T、K、Y节点焊缝的超声波探伤方法及缺陷分级应符合附录D的规定7.3.8设计文件指定进行射线探伤或超声波探伤不能对缺陷性质作出判断时,可采用射线探伤进行检测、验证7.3.9射线探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GB3323)的规定,射线照相的质量等级应符合AB级的要求一级焊缝评定合格等级应为《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GB3323)的Ⅱ级及Ⅱ级以上,二级焊缝评定合格等级应为《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GB3323)的Ⅲ级及Ⅲ级以上7.3.10下列情况之一应进行表面检测:1外观检查发现裂纹时,应对该批中同类焊缝进行100%的表面检测;2外观检查怀疑有裂纹时,应对怀疑的部位进行表面探伤;3设计图纸规定进行表面探伤时;4检查员认为有必要时7.3.11铁磁性材料应采用磁粉探伤进行表面缺陷检测确因结构原因或材料原因不能使用磁粉探伤时,方可采用渗透探伤7.3.12磁粉探伤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焊缝磁粉检验方法和缺陷磁痕的分级》(JB/T6061)的规定,渗透探伤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焊缝渗透检验方法和缺陷迹痕的分级》(JB/T6062)的规定。
7.3.13磁粉探伤和渗透探伤的合格标准应符合本章中外观检验的有关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