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教育“三农”问题,推进新农村建设.docx
11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破解教育“三农”问题,推进新农村建设 教导作为经济、社会进展的根基性、先导性和全局性工程,在创办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智力保障和人才支撑作用农村教导进展的快慢,直接影响到新农村创办能否顺遂推进笔者认为,要推进新农村创办,务必重点解决好教导进展中的农村学校、农村教师、农村学生这三个方面的问题(简称为教导“三农”问题)结合湖南湘西自治州的实际,要在“十一五”期间或今后十年内,着力创办功能设施完备的农村学校,使之达成“布局合理、校容感激、管理模范、校风良好”的标准;大力培训适应教导进展的农村教师,使之达成“数量足够、布局合理、德才兼备、安心从教”的标准;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农村学生,使之达成“乐于学习、擅长斟酌、勇于创新、全面进展”的标准概括措施就是要实施“三个工程”,推进“三项改革”,建立“三大体系” 实施“三个工程”,加快农村学校创办步伐 解决教导“三农”问题,前提是创办好农村学校假设农村学校功能设施不全,布局不合理,根基设施创办得不到改善,那么,教导“三农”问题就无法得到解决 (一)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创办工程。
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创办工程意义特别重大,一是稳定“普九”成果的需要湘西州虽然根本实现了“普九”的目标,但与全面“普九”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农村中小学仍有片面危房存在,初中学位缺乏,辍学率偏高通过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创办,可以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普及程度,稳定“普九”成果二是优化整合教导资源的需要目前,全州村平均拥有小学0.9所,有一师一校的村小和教学点525个,23人以下的村小和教学点568个由于学校设置分散,办学规模过小,使得投入本金加大,办学效益不高,中小学布局不能完全适应教导事业进展的需要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创办,可以优化整合教导资源,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三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按照根基教导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小学三年级以上年级要开设英语课,五年级以上年级要开设信息技术教导课根据湘西州师资水平、经济现状等实际处境,只有将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学生逐步向中心完小和片完小相對集中,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学生相对集中后,需要创办一批农村寄宿制学校 基于以上三个方面的需要,2022年9月,我州正式启动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创办工程全州筹划投入3亿元,创办工程校388所,土建工程643个,完成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
为筹集创办资金,我州将农村税费改革财政转移支付教导资金用于危房改造的比例由10%提高到了20%以上,每年可筹集1606万元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创办资金同时,州教导局将全体教导工程资金捆绑到一起,统筹安置,集中用于农村寄宿制学校创办近两年来,我们集中人力、财力,用心安置,强化管理,抓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创办截至2022年底,我州农村寄宿制学校创办已筹集资金2.3亿元,完成了248所工程校,468个土建工程的创办任务,使全州中小学危房率由2022年的14%降至5.1%增加了8万多个学位,集中了3万余名村小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到中心完小学习和生活,较好地得志了根基教导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目前,我州农村寄宿制学校创办土建工程还有资金缺口4000万元我们的设想是进一步提高农村税费改革财政转移支付教导资金用于危房改造的比例,由20%提高到40%,每年可增加1606万元的创办资金通过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创办,目前,我州农村中小学的教学用房、学生生活用房、行政办公用房根本得以解决但是,目前我州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内部设施设备还特别缺乏,主要是信息技术教导设备、课桌椅、学生床铺、图书仪器等严重缺乏州教导局将在全面完成农村寄宿制学校土建工程创办任务的同时,积极筹措资金添置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内部设施设备。
据测算,需要资金1.6亿元 (二)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导工程运用现代远程教导网络,为农村和渺远地区学校供给优质教导资源,这是教导信息化创办的根本要求,也是新农村创办的必要手段运用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导技术,将为农村教师和学生供给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料,促进“普九”和教导质量的提高;同时,可以以学校为学识传播点,向村寨辐射,传播农村实用技术、经济信息和文明生活方式,提高农村群众的文化和文明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更快进展 目前,我州95%左右的农村初中及乡镇中心小学已与中国教导卫星宽带网联通但要在全体村小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任务还对比艰辛因此,在“十一五”期间,我们将把教导信息化作为实现教导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来抓,按教导部公布的标准和教导现代化的要求举行学校装备到2022年,全面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导,推进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导技术的普及和运用县市城区100%学校建成能得志教学需要的多媒体教室,60%以上的农村中心完小以上学校配备网络测验室、电子阅览室和多媒体教室,使计算机辅佐教学占学校总课程的30%以上中学平均15名学生拥有1台计算机,小学平均18名学生拥有1台计算机。
抓好湘西教导网和城域网创办,建立教导软件开发中心、教导信息资源库和远程教导传输中心同时,力争90%以上的村小实现“校校通”,100%的农村中心完小以上学校实现100Mbps的高速互联,逐步完善全州现代远程教导网络体系 (三)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安居工程”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安居工程”特别必要,一是改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居住条件的客观需要我州农村寄宿制学校创办工程实施后,绝大片面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但是,大量学校的教师住房陈旧而拥挤,有的还属于危房,与学生生活用房及教学用房形成鲜明反差,使得一些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生命安好和相关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大量农村中小学教师迫切要求实施“安居工程”二是完善农村寄宿制学校创办的根本需要由于大量教师因没有住房而无法住校,使得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后续管理跟不上,不利于寄宿生的管理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安居工程”,可以完善农村寄宿制学校创办,有利于推动农村教导事业的进展三是促进教导公允的必然要求按照现行的教师福利待遇政策,城镇学校的教师享受住房公积金等一些优待政策,其居住条件相对好于农村教师通过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安居工程”,可以在确定程度上缩小农村教师与城镇教师的福利待遇差距,有效地促进教导的公允,促使宏大农村中小学教师安心从事农村教导工作。
目前,我州已经制定出农村中小学教师“安居工程”创办规划从2022年开头,到2022年终止,力争3年内逐步创办到位创办对象为片完小以上的农村中小学校按照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学校和学生平稳期的教师人数确定了农村中小学教师“安居工程”创办规模,筹划投入2亿元资金资金筹措渠道为:教师个人垫资50%,从城镇教师住房公积金中借资50%(由政府逐年清偿)住房建成后,居住教师采用以息代租的方式入住;假设教师工作调离,由学校退还其垫付的50%资金,续住教师再垫付50%资金给学校 推进“三项改革”,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创办 振兴民族的梦想在教导,振兴教导的梦想在教师解决教导“三农”问题,关键是创办一支数量足够、布局合理、德才兼备、安心从教的教师队伍提高宏大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导教学水平,是变更农村教导落后面貌的根本保证 (一)推进教师人事制度改革通过教师人事制度改革,激发宏大农村教师的活力一是要按照“按需设岗、公开雇用、对等竞争、择优聘任、合同管理”的原那么,全面推进中小学教职工全员聘用(任)制,建立“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竞争鼓舞机制二是要建立与聘用制相适应的学校内片面配制度。
根据州委、州政府的要求,各县市要建立完善与聘用制相配套的人员经费管理新机制,按“绩效优先,兼顾公允”的调配原那么,实行学校内部布局工资制,打破过去教师调配中的大锅饭,并逐步实行校常年薪制和教师津贴制同时,要按照国家规定的教学筹划和课程筹划,综合各科教师的教导教学任务和学校调配的其他校务工作等,确定各科教师的标准周授课时数,作为学校定岗和考核的重要依据各学科的周授课时数、班主任工作量以及非教学人员的工作量由各学校参照上级有关标切实定三是要改革和完善中小学校长选拔任用制度积极推行中小学校长聘任制,中小学校长由教导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聘任副校长由校长提名,报上级教导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学校中层干部由校长聘任,报上级教导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中小学校长的选拔聘用要扩大民主,引入竞争机制逐步采取在本系统或面向全社会公开雇用、对等竞争、严格考核、择优聘任四是要加大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导的力度《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创办的若干观法》提出:“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创办,加大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导的力度,促进城乡义务教导均衡进展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选派城镇教师到农村中小学支教,支教年限至少達1年以上要建立城镇学校支援农村学校制度,广泛开展“送教下乡”活动,每所城镇义务教导阶段的中小学“送教下乡”每年务必达6次以上。
(二)推进根基教导新课程改革从2022年起,全州义务教导阶段的中小学全面实施了根基教导课程改革十一五”期间,我州教导教学科研工作的中心任务就是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向纵深进展为使新课程改革工作顺遂推进并取得成效,我州确定了以校本教研带动新课程改革的根本战略各级教研部门要以校本教研为载体,将课程改革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作为教研的主要任务和内容,澄清课程改革中所遇到的各种模糊观念,解决实施过程中展现的各种操作性问题采取“四步走”的策略,第一步是抓好教师全员培训目前,我州已经完成了教师全员培训工作其次步是小组攻关攻关小组由学科教研员和新课程改革骨干教师组成攻关小组成员要针对测验中的难点问题举行研究,摸索解决难点的方法,总结突破难点的规律第三步是跟踪培养典型教研员要深入测验基地学校挖掘典型,跟踪听课,与教师共同研究,对教师举行培养和提高,总结告成阅历第四步是组织交流县市级学科教研员每学年都要举行两次以上不同层次的教材、案例的互动研讨活动,以扶助宏大农村教师巩固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才能 (三)推进办学体制改革要按照《民办教导促进法》和州人民政府《关于进展民办教导的若干观法》的要求,坚持“积极支持、模范管理、改革创新”的指导方针,引导民办学校扩大办学规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使社会气力办学成为教导的重要组成片面。
要依法保障民办学校的权益,促进我州教导走“政府确保公允、社会提高效益”的路子,实现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和办学形式的多样化,逐步形成“政府主导、企业投资、社会参与”的办学格局要成立民办教导协会,设立民办教导进展专项资金,用于赏赐对民办教导进展有突出付出的单位和个人同时,要大力进展农村幼儿教导,加强幼儿教师培训工作,推进全州幼儿教导健康快速进展通过改革办学体制,引入竞争鼓舞机制,激励农村剩余教师留职停薪参与民办学校教学,减轻财政负担 建立“三大体系”,保障农村学生入学就读 确保农村义务教导阶段的学生有书读、读好书和加入必要的技能培训,是解决教导“三农”问题的核心 (一)建立农村义务教导就读保障体系从2022年起,我州开头免除了农村义务教导阶段的杂费,推行了真正意义上的免费义务教导今后,在落实“两免一补”资金的同时,要重点抓好农村义务教导阶段贫困家庭学生的救助工作,进一步完善就读保障体系创办一是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助学的组织保障机制要建立完善中小学救助机构,发挥“助学经常性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统筹协调和指导各种形式的助学活动二是要进一步完善助学的信息网络运用《湘西根基教导信息管理系统》,进一步完善贫困生管理子系统,把我州学籍管理和贫困生救助管理有机结合,完善贫困生根本信息录入修改、待助贫困生选取、受助登记(包括受助时间、金额、资金来源等处境)、统计和贫困生异动升学等功能,为科学实施救助和管理打下良好的根基。
同时,要加强湘西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