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教教育城域网解决方案建议书.doc
89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X X 教 育 城 域 网整体规划建议方案(文档说明:文字部分为黄色标记的内容,需要根据实际的项目情况进行修改!) 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20XX年XX月目录1 教育城域网概述1.1 教育信息化概述1.1.1 全球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历程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在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步伐,教育信息化程度的高低已成为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1.1.2 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路线图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教学应用及业务的不断丰富,以及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不断提高,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也迎来了一个又一个高峰1.1.3 我国基础教育网络的建设现状纵观我国各区域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基础教育的网络建设,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大的方面:教育城域网:主要是构建一个市教育局、区县教委、学校的三级教育信息网络平台,形成具有教育信息资源共享及教育电子政务等功能的高带宽传输的区域教育网络核心骨干平台校校通工程:主要内容是全市各区县所有教育事业单位的校园内网络建设这部分网络接入教育城域网,并接受教育城域网的统一规划和管理重点中小学校园网:这部分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较为成熟,相关的教务考务的业务应用也较为丰富,其学校自身的信息化水平较高,有能力规划、管理和完善学校的校园网络。
1.2 教育城域网的建设历程随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按照教育城域网的建设的特点可分为四代:(1)第一代:松散模式(拓扑图如下)网络情况:各学校通过ADSL等拨号方式接入电信等ISP,线路带宽在512K-2M之间,学校通过电教馆主页访问内部简单资源业务应用:满足学校基本的上网功能,主要是网页、文本、即时通讯等基础应用管理情况:区县电教馆对各学校网络建设基本不干预网络建设:各个学校独立建设校园网,教育局没有统一的城域网规划和建设2)第二代:混合模式(拓扑图如下)网络情况:各学校通过ADSL、MSTP等方式接入电信等ISP,线路带宽在2M-10M之间,所有接入学校与区县电教馆之间通过VPN方式进行互联,大多数学校都要通过区县电教馆统一出口业务应用:除了满足学校基本的上网需求外,还开展了电子政务系统、学籍管理系统等业务应用系统管理情况:由电教馆统一规划和部署,对于学校校园网的管理,仅管理到出口设备网络建设:由教育局主导进行基础网络的建设,包括教育城域网的网络骨干、网络出口、数据中心等3)第三代:统一模式(拓扑图如下)网络情况:整个城域网的建设通过自建、租用裸光纤或运营商提供专网等形式来完成,各学校接入城域网的带宽在100M-1000M之间,所有接入学校通过区县电教馆统一出口。
业务应用:除了满足学校基本的上网需求及常规教学业务应用外,还开展了如视频会议、视频教学、电子巡考等高带宽需求的业务管理情况:由区县电教馆对整网进行统一规划和部署,包括校园网的安全与故障,有线、无线、VPN等多种接入方式的统一管理网络建设:教育局除了进行教育城域网的网络骨干、网络出口、数据中心等基础网络建设外,还会涉及无线校园网建设、无线城域网建设等,会更关注业务支撑平台的优化,包括教育城域网的运维管理、网络实名认证体系等4)第四代:融合模式(拓扑图如下)网络情况:整个城域网的建设通过自建或租用裸光纤等形式来完成,所有接入学校通过区县电教馆统一出口,支持有线、无线、VPN等多种方式的统一接入业务情况:基础教育信息化业务系统建设不断完善,业务系统的应用不断扩大,更关注多个业务的有效整合,实现业务层的统一单点登录管理情况:区县电教馆除了对整网进行统一规划和部署外,更关注教育城域网的接入是否可控、日志审计是否能定位到人、是否能区分师生的访问服务,及是否能保障用户良好体验等与实名身份认证管理相关的问题网络建设:教育局除了基础网络建设、业务支撑平台优化外,更关注网络后台建设及应用的整合,包括统一实名身份认证平台的建设,实现网络及应用层的单点登录等综上所述,教育城域网建设的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从松散走向混合、从混合走向统一、从统一走向融合,是教育城域网的发展历程与趋势,而教育城域网的建设模式决定了教育业务应用的情况、城域网管理的需求及基础网络建设的重点等,随着教育城域网的不断升级和完善,教育城域网上的业务应用也将越来越丰富1.3 教育城域网的业务应用根据业务应用类型的不同,可以将教育城域网现有系统分为以下三大类:随着业务应用系统的不断丰富和资源建设的不断升级,原有的教育城域网建设将迎来新一轮的挑战面对这些新的挑战,教育城域网的建设与升级已经不是简单的网络设备的搭建,如何构建一个能够更好服务于教育业务应用系统的教育城域网已经成为了各教育信息化主管部门的关注热点1.4 教育城域网整体规划思路教育城域网建设有三个主要步骤,包括基础网络完善、业务支撑优化、应用整合优化松散模式下,各学校独立建设基础网络,各自为政;混合模式下,客户更关注基础网络的完善,包括四个方面,有线网络改造或完善、网络出口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及智能无线网络建设;统一模式下,客户更关注业务支撑平台的优化,他们将更多考虑业务运维管理、基于实名身份的认证管理体系建设;融合模式下,客户关注各种应用的整合优化,实现网络层和应用层的单点登陆。
通过分析教育城域网的四种模式、三个步骤及七个方面的关系,融合模式是教育城域网的发展趋势,具有技术领先性及保障用户良好体验的特点那么,如何建设融合模式的教育城域网呢?如何整体规划教育城域网的建设呢? 2 XX区教育城域网的需求分析2.1 XX 区教育城域网网络现状 XX区教育城域网现状如下图所示,区教育城域网包括区电教馆核心网络和区市中重点中学网络,同时向下连接到12个旗县中小学网,每个县中学、小学用户约有7000使用人员,区教育重点市中学有5000使用人员 区域教育城域网骨干网络XX区教育城域网络建设集中在1999 – 2004年间广域骨干网采用星形结构,12个区县中重点中学网络通过光纤、专线连接到区域核心交换机上,区域县中其他中小学、偏远学校通过专线、租用的光纤连接到县中重点中学,区重点中学直接通过1000兆光纤连接到区核心网络核心设备采用较早的北电三层网络设备,部分区县学校核心设备采用北电三层网络设备与二层设备,部分区县学校核心设备采用锐捷三层交换机(2004年建设的中学网络)区各县中小学校园网络区县学校网络分为两个时间段建设,一部分是与区电教馆于1999年8月同时建设的,设备也是通过区电教馆同意采购,一部分是于2004年随着农远工程同时建设,设备也是由区电教同意采购,所采购设备是锐捷三层交换机与二层交换机。
各个区县学校网络为二层设计,核心层直接与区电教馆中心核心设备连接,接入层提供学校师生PC的接入教育城域网出口情况区电教管没有进行对网络出口进行设计规划,目前网络出口采用100M链路连接到运营商网络提供Internet上网服务,通过10M专线连接到教育网,网络出口分别通过防火墙作为安全防护设备,防火墙设备为比较早的天融信防火墙应用业务系统情况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区域和各校的业务相应上线使用,包括学校OA系统、学籍管理、视频会议、电子政务、电子巡考等应用业务的不断完善目前的教育城域网已无法满足业务系统的需求2.2 XX 区教育城域网需求分析 区教育城域网骨干网需求目前核心设备属于北电早期产品,产品早已停产,网络平时应用的过程中经常出现设备宕机,而导致全网中断,由于产品厂家原因目前的所有该厂家的服务已经中断,而由于电教管管理人员技术薄弱无法解决故障问题,因此每当设备出现宕机后就需要重启设备,大大影响了所有业务的使用由于网络设备性能、链路、流量管理等问题,经常导致区电教管与各县学校的视频会议、会议等无法开展,甚至有时连学校的OA、mail、学籍管理、电子政务等关键业务也受到了影响目前城域网络一部能满足扩容需求,部分学校在2004年以后想直接接入到区域核心网络,但由于核心网络设备已无接入端口,而只能接入到就近的中学或小学,区教育城域网核心设备老化、性能低、已无扩展等对整体教育信息改革带了很大的阻碍。
区教育城域网出口需求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数据的安全等,网络出口是一个教育城域网网络安全的关键关卡,分析当前该区网络出口情况,网络出口有多条链路,安全设备只能做最基本的安全攻击防御和网络三层的安全防护,不能完全做到对内部业务应用、终端用户PC使用的安全防护在网络中经常遇到黑客的攻击、门户网站被黑和挂马、网络出口带宽不足网络出口对数据的处理能力差,网络出现安全事件后不能及时定位,不能满足公安部的安全事件审核等众多安全问题使得我们教育城网的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感到很头疼区教育城域网数据中心需求自建网以来去电教管数据中心没有通过统一的规划和部署各种业务系统,因此电教管数据中心的服务器、存储等都是随时采购,在每次部署数的过程中比较麻烦,由于设备复杂和老化,而导致数据中心的数据存在随时崩溃状态,多年中数据中心的隐患也曾消除数据中心业务应用已增至30种,数据中心服务器性能差,也经常造成业务在各校同一时间内访问量过大的时出现业务系统反应较慢,偶尔还会出现死机区教育无线城域网需求随着笔记本终端的普及,无线视频设备、语音设备等在学校逐渐的应用,现有有线网络已不能满足业务和师生的需求,分析当前教育城域网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建立无线教育城域网主要体现如下几个方面:Ø 无线网络的性能和稳定性逐渐提高,成本逐渐下降;Ø 在很多老的教学楼有线部署困难,采用无线接入更方便;Ø 笔记本逐渐普及,而且未来无线视频监控的应用、三网融合等因素,将为师生的无线网络应用带来更多便利和更好体验。
区教育城域网运维管理需求越来越多关键业务应用系统的大规模使用,对教育城域网的运维和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应用越复杂,涉及到的层面越多,整个网络也就越脆弱如何保障关键应用的顺畅运行就成为突出的问题:Ø 各学校网络维护能力有限;Ø 教育信息中心缺乏有效的网络运维和管理的工具;Ø 网络资源滥用现象难以管理;Ø 恶意网络攻击难以及时定位解决;Ø 出现紧急事件时,网络性能难以保证应急响应的顺利运行;Ø 无法保障关键业务的可用性;Ø 缺少整体规范的主动网络安全管理手段;区教育城域网实名制身份认证需求目前区教育城网中没有良好的认证管理体系,各校随意接入网络,针对各个学校的接入无法控制,无法区分师生身份,造成业务系统、网络应用等混乱使用,而造成一下几点问题: Ø 公安部82号令、教育主管部门的网络安全要求,需要落实相关日志审计的安全措施,虽然目前已部署上网行为管理产品,然而,只能记录IP地址,难以真正满足审计要求,出现安全事件,难以定位到人,有没有办法解决?Ø 城域网的终端接入不可控,一条网线便可接入各学校的终端,安全隐患大,甚至,很多学校把家属楼接入教育城域网,导致城域网出口带宽不足,有没有办法屏蔽这些用户?Ø 用户在网上发表不良言论,出现安全事件后,日志审计难以真正定位到人,若发生公众事件会严重影响教育局的形象 ;针对难以定位到人的问题,若采取IP/MAC绑定,工作量大,老师移动办公不方便,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