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投射效应的例子(多案例版).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菲***
  • 文档编号:209328553
  • 上传时间:2021-11-0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3.11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投射效应的例子(多案例版) 案例1 一天晚上,在漆黑偏僻的公路上,一个年轻人的汽车抛了锚——汽车轮胎爆炸了 年轻人下来翻遍了工具箱,也没有找到千斤顶怎么办?这条路半天都不会有车子经过他远远望见一座亮灯的房子,打算去那个人家借千斤顶可是他又有很多担忧,在路上,他不停地想: “要是没有人来开门怎么办?”“要是没有千斤顶怎么办?”“要是那家伙有千斤顶,却不愿借给我,该怎么办?”顺着这种思路想下去,他越想越生气当走 到那间房子前,敲开门,主人一出来,他冲着人家劈头就是一句:“去你的吧,你那千斤顶有什么希奇的!”主人一下子被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以为来的是个精神病人,就“砰”地一声把门关上了 把自己的想法投射到他人身上,是多么可笑,其实人家未必像你想象得那样在心理学上,那种把自己的某些心理特点加给对方的现象,叫作投射,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以己之心,度人之腹” 案例2 宋代闻名词人苏东坡和得道高僧佛印是多年好友 一天,苏东坡去访问佛印,两人相对而坐,谈论佛法诗词,甚是欢畅席间,苏东坡对佛印开玩笑说:“我观察你是一堆狗屎佛印笑道:“我看你是一尊金佛。

      苏东坡特别得意,以为自己这次最终占了佛印的廉价于是回家后就迫不及待地向妹妹炫耀此事 苏小妹说:“哥哥,你错了佛家说‘佛心自现’,你看别人是什么,就表明你看自己是什么 假如一个人经常疑心别人打他小报告,我们就可以推断出此人心里有鬼,而且很可能他就是个背地里打小报告的人假如一个人总觉得别人在骗他,别人心怀不轨、居心不良,我们就可以推断出他是个心地阴暗、撒谎骗人的人假如一个人看待别人都是好人,什么事都往好处想,那他就是个好心、乐观、和善的人 案例3 《吕氏春秋》中有这样一则故事 宋国有一个农夫,在自己的田地里拾到了一块宝玉,如获至宝就抓紧把这宝玉呈送给当时的大贤——子罕,请他赏光笑纳 子罕看了后,并不收这份厚礼,并说:“在你眼里,这个宝玉是至宝,但是在我眼里,不收取非分的财物才是至宝 宋国的父老乡亲很不理解子罕的这种做法,于是就有人去请教一位智者,智者答:“人各有志,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假如你拿面饼和金钱让小孩子选择,他会选择面饼;假如你拿和氏璧和金银让俗人选择,俗人会选金银;假如你拿和氏璧与至理名言让贤人子罕选择,则他会选择做人做事的至理名言。

      正如智者所说,我们可以从他选择的是什么“东西”中,推想出他的真诚意意和心境假如他选择金银,我们就知道他爱好钱财,与他交往,只要让他有钱财的收益,他就愿意为你做事,与你成为朋友假如他喜欢美女,我们就知道他是个好色之人,与之交往,让他享受到美色的欢乐,就能让他欢心,成为你的朋友假如他选择做人做事的至理名言,那他就如子罕般,是位大贤 每个人的成长背景、生活环境、受教育程度、人生经历都各不相同,人生观、价值观、对事物的看法、处理问题的方法、看待世间万物的角度都是独特的别人不可能和自己的所思所想完全一样正因为如此,我们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要看到这些差异,敬重这些不同,利用普遍存在的投射效应,揣测出他人的真心愿图和心境。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