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1月12日召开了第三十一次....doc

82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544053036
  • 上传时间:2023-11-1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83.01KB
  • / 8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公 告(第1号)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1月12日召开了第三十一次农作物品种审定会议,审定通过53个品种,停止生产、经营、推广品种1个,补充审定意见品种1个现公告如下:一、审定通过品种水稻:荆楚优8648、天优528、天优208、天优3618、聚两优746、五丰优189、特优161、粤两优26、农两优62、华优336、特优816、天优363、深优9798、深优9725、中优117、Y两优602、Y两优农占、黄籼占、广银占、合丰占、丰泰占、固银占、广丰香8号、齐丰占、航香糯玉米:美玉糯6号、沪糯88、金糯828、中正4号、川玉13大豆:华夏5号大豆花生:粤油86、湛油26甘薯:广薯菜2号、新普紫甘薯甘蔗:粤糖99-66、粤糖00-318蔬菜:绿宝芥兰、高朋丝瓜、长绿苦瓜、粤红1号辣椒果树:井冈红糯荔枝、大甜香芒果、华蜜大蜜李、白脆鸡麻李、珍珠番石榴、粤引早脆梨、红肉菠萝蜜、脆绿荔枝、粤引奥灵达夏橙、九仙蜜桃、粤引松风本龙眼桑蚕:粤蚕8号二、停止生产、经营、推广品种水稻:天优290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一个生产周期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继续生产、经营、推广原品种审定编号同时注销三、补充审定意见品种水稻:天优998。

      在原审定意见上补充“稻瘟病区要特别注意防治稻瘟病”附件:1.审定通过品种简介 2.停止生产、经营、推广品种简介 3.补充审定意见品种简介二〇〇九年二月四日-2-附件1:审定通过品种简介1. 荆楚优8648审定编号:粤审稻2009001选育单位:中国种子集团公司品种来源:荆楚814A/中种恢8648特征特性: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晚造平均全生育期113~116天,比优优122迟熟2~5天株型中集,分蘖力中等,抗倒力中强,穗大粒多,着粒密,谷粒有芒耐寒性模拟鉴定孕穗期为中强,开花期为中科高98.0~107.6厘米,穗长20.8~21.4厘米,每穗总粒数144~151粒,结实率78.5%~83.8%,千粒重26.1~26.5克米质未达优质标准,整精米率66.6%~70.2%,垩白粒率25%~33%,垩白度6.6%~14.9%,直链淀粉24.6%~26.5%,胶稠度46~50毫米,长宽比3.1~3.2,食味品质分70~75中抗稻瘟病,全群抗性频率89.7%,对中B群、中C群的抗性频率分别为88.5%和96.2%,田间监测结果发病中等偏轻;感白叶枯病,对C4、C5菌群均表现高感,但田间监测结果发病轻。

      产量表现:2005、2006年晚造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分别为483.4公斤和497.1公斤,分别比对照组合优优122增产4.94%和2.34%,增产均不显著,2005年名列同组第一;2006年晚造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86.5公斤栽培技术要点:亩插2万科,基本苗5.8万左右,抛秧栽培每亩不少于1.8万科,基本苗5万制种技术要点:在海南三亚春制父母本播差期安排为23±2天,叶龄差为5.3叶,在内地中造制种父母本叶龄差为5.7叶省品审会审定意见:荆楚优8648为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晚造全生育期比优优122迟熟2~5天产量与优优122相当,晚造米质未达优质标准,中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耐寒性中适宜我省粤北稻作区和中北稻作区早、晚造种植,栽培上要注意防治稻瘟病符合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审定通过2. 天优528审定编号:粤审稻2009002选育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品种来源:天丰A/广恢528特征特性: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平均全生育期126~127天,与粤香占相近分蘖力中强,株型中集,剑叶短直,谷粒有芒,抗倒力中弱,后期熟色好耐寒性模拟鉴定孕穗期为弱,开花期为中弱科高98.9~99.2厘米,穗长20.0~21.0厘米,每穗总粒数136~137粒,结实率78.3%~79.5%,千粒重23.8~25.0克。

      米质未达优质标准,整精米率51.9%~63.6%,垩白粒率41%~46%,垩白度20.9%~21.5%,直链淀粉27.0%~27.2%,胶稠度42~45毫米,长宽比3.1,食味品质分73抗稻瘟病,全群抗性频率99.1%,对中C群、中B群的抗性频率均为100%,田间监测结果表现高抗叶瘟、中抗穗瘟;中感白叶枯病,对C4菌群、C5菌群分别表现感和中抗产量表现:2007、2008年早造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分别为454.2公斤和449.0公斤,分别比对照种粤香占增产10.05%和10.43%,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2007年其产量名列同组第一;2008年早造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68.6公斤,比对照种粤香占增产9.51%栽培技术要点:培育壮苗,合理密植,基本苗以5~7万苗为宜制种技术要点:在海南三亚春制安排播差期7天左右,两期父本间隔4~5天为宜省品审会审定意见:天优528为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全生育期与粤香占相近丰产性突出,早造米质未达优质标准,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耐寒性弱适宜我省中南稻作区和西南稻作区的平原地区早、晚造种植符合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审定通过3. 天优208审定编号:粤审稻2009003选育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品种来源:天丰A/广恢208特征特性: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

      早造平均全生育期126~127天,与粤香占相同,比培杂双七早熟2天分蘖力中等,株型中集,穗大粒密,抗倒力中强,后期熟色好耐寒性模拟鉴定孕穗期、开花期均为中强科高94.9~99.8厘米,穗长20.1~20.4厘米,每穗总粒数134~151粒,结实率75.7%~78.6%,千粒重22.3~23.9克米质未达优质标准,整精米率61.2%~65.5%,垩白粒率30%~47%,垩白度13.7%~33.4%,直链淀粉22.7%~24.8%,胶稠度46~51毫米,长宽比3.1~3.2,食味品质分70~74抗稻瘟病,全群抗性频率86.7%,对中C群、中B群的抗性频率分别为78.9%和94.4%,田间监测结果表现高抗叶瘟、抗穗瘟;高感白叶枯病,对C4菌群、C5菌群分别表现高感和感产量表现:2006、2008年早造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分别为446.2公斤和452.0公斤,2006年比对照组合培杂双七增产20.26%,2008年比对照种粤香占增产11.18%,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两年其产量分列同组第一、第三位;2008年早造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74.4公斤,比对照种粤香占增产9.58%栽培技术要点:特别注意防治白叶枯病,白叶枯病常发区不宜种植。

      制种技术要点:在海南三亚春制第一期父本比第二期父本早播5~6天,第一期父本比母本早播15~16天;在省内秋制,第一期父本比母本早播5~6天省品审会审定意见:天优208为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全生育期与粤香占相同,比培杂双七早熟2天丰产性突出,早造米质未达优质标准,抗稻瘟病,高感白叶枯病,耐寒性中强适宜我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早、晚造种植,栽培上要特别注意防治白叶枯病,白叶枯病常发区不宜种植符合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审定通过4. 天优3618审定编号:粤审稻2009004选育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品种来源:天丰A/广恢3618特征特性: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平均全生育期126~127天,与粤香占相近株型中集,分蘖力和抗倒力中等,穗大粒密,后期熟色好耐寒性模拟鉴定孕穗期、开花期均为中强科高96.6~98.2厘米,穗长19.6厘米,每穗总粒数143粒,结实率76.1%~79.3%,千粒重23.8~24.9克米质未达优质标准,整精米率53.4%~61.2%,垩白粒率38%~45%,垩白度20.0%~23.6%,直链淀粉21.4%~22.6%,胶稠度52~55毫米,长宽比3.2~3.3,食味品质分74~75。

      抗稻瘟病,全群抗性频率95.7%,对中C群、中B群的抗性频率分别为96.0%和92.1%,田间监测结果表现抗叶瘟、中抗穗瘟;中感白叶枯病,对C4菌群、C5菌群均表现中感产量表现:2007、2008年早造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分别为462.1公斤和471.9公斤,分别比对照种粤香占增产13.18%和16.08%,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两年产量分列同组第二、第一位;2008年早造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74.4公斤,比对照种粤香占增产10.94%栽培技术要点:及时防治白叶枯病等病虫害制种技术要点:在海南三亚春制父本比母本早播18±2天,在省内秋制父本比母本早播4±2天省品审会审定意见:天优3618为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全生育期与粤香占相近丰产性突出,早造米质未达优质标准,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耐寒性中强适宜我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早、晚造种植符合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审定通过5. 聚两优746审定编号:粤审稻2009005选育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品种来源:GD-7S/W746特征特性:感温型两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平均全生育期130~132天,与优优128相同,比粤香占迟熟4天植株矮壮,株型中集,分蘖力、抗倒力强,有效穗多,后期熟色好。

      耐寒性模拟鉴定孕穗期为中强,开花期为中科高93.2~98.9厘米,穗长21.1~21.6厘米,每穗总粒数108~114粒,结实率78.3%~81.9%,千粒重25.7克米质未达优质标准,整精米率53.2%~53.5%,垩白粒率66%~76%,垩白度23.3%~36.1%,直链淀粉21.9%,胶稠度51~65毫米,长宽比3.1~3.3,食味品质分73高抗稻瘟病,全群抗性频率99.1%,对中C群、中B群的抗性频率分别为98.0%和100%,田间监测结果表现抗叶瘟、高抗穗瘟;感白叶枯病,对C4菌群、C5菌群分别表现感和高抗产量表现:2007、2008年早造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分别为426.6公斤和426.5公斤,2007年比对照种粤香占增产4.48%,2008年比对照组合优优128增产1.22%,增产均不显著;2008年早造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41.6公斤,比对照组合优优128减产0.41%栽培技术要点:该组合有两段灌浆现象,要适时重施中期肥,后期巧施穗粒肥,重施磷钾肥制种技术要点:在海南三亚秋冬季制种父母本播差期安排为倒错2~3天省品审会审定意见:聚两优746为感温型两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全生育期与优优128相同,比粤香占迟熟4天。

      产量与对照组合相当,晚造米质未达优质标准,高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耐寒性中适宜我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早、晚造种植,栽培上要注意防治白叶枯病符合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审定通过6. 五丰优189审定编号:粤审稻2009006选育单位:广东省金稻种业有限公司品种来源:五丰A/金恢189特征特性:感温型三系杂交稻组合早造平均全生育期120~122天,比中9优207早熟4~5天株型中集,分蘖力中强,有效穗多,抗倒力强耐寒性模拟鉴定孕穗期为强,开花期为中强科高94.6~95.5厘米,穗长19.6厘米,每穗总粒数129~143粒,结实率79.0%~79.2%,千粒重22.6~22.8克米质未达优质标准,整精米率42.8%~61.0%,垩白粒率62%~77%,垩白度26.8%~37.2%,直链淀粉23.2%~24.9%,胶稠度56~58毫米,长宽比2.9~3.1,食味品质分72~74抗稻瘟病,全群抗性频率94.9%,对中C群、中B群的抗性频率分别为96.0%和92.1%,田间监测结果表现高抗叶瘟、中抗穗瘟;中感白叶枯病,对C4菌群、C5菌群分别感和抗产量表现:2007、2008年早造参加。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