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农药环境毒害ppt课件教学教程.ppt

27页
  • 卖家[上传人]:博****1
  • 文档编号:592684726
  • 上传时间:2024-09-22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867KB
  • / 2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九章 农药环境毒理n第一节 绪论n一、农药的残留毒性问题n生物富集:也称生物浓集,是指生物体从环境中能不断吸收低剂量的农药,并逐渐在其体内积累的能力P274)n通过植物吸收后在生物体内的积累或经过食物链的生物富集,使人畜能得到会造成慢性毒害的亚致死剂量,引起有机体内脏机能受损或阻碍正常的生理代谢过程P269) 第九章 农药环境毒理n第一节 绪论n农药的“三致性”:(三代繁殖试验)n致畸性、致癌性、致突变性n“三致”试验的结果,以及结合三代繁殖试验,神经毒性试验(主要是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是当前衡量农药是否具有慢性毒性的重要标志 二、农药环境毒理与农药生态毒理n农药环境毒理学研究范畴:研究农药进入田间后的环境行为与对非靶标生物的环境毒性n农药生态毒理学研究范畴:从生态的角度来考虑,研究对农药安全性的正确评估n 农药在环境中的循环 三、深入开展农药生态毒理研究在农药安全、合理使用上的意义n生态毒理学的研究内容:n1、研究污染物在物理环境中的释放、分布行为及其与物理、化学环境的相互作用;n2、研究污染物入生物学环境及其变化情况;n3、污染物在生态系中各种条件下有毒效应的定性、定量研究。

      第二节 农药的环境行为与残留毒性n一、农药的污染n一种异物在环境中的行为包括释放、排泄、逸失、扩散、质流和渗滤、持留、吸收、蓄积、代谢、降解、聚合和矿化等n(一)、农田施药后药剂对作物的直接污染n影响因素:农药性质、剂型、施用方法等n吸收低剂量的农药,并逐渐在其体内积累的能力 第二节 农药的环境行为与残留毒性n(二)、作物对污染环境中农药的吸收n 根菜类、薯类吸收土壤中农药的能力强于叶菜土壤的种类、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对农药的吸收都有影响n(三)、生物富(浓)集与食物链:是指生物体从环境中能不断吸收低剂量的农药,并逐渐在其体内积累的能力农药易在动物的肝、肾、脂肪等组织中,有些能随奶汁排出,或转移卵、蛋中 生物富集与食物链的陆生、水生生态模式 二、农药的性质与残留n1、含铅、汞等重金属元素的农药,由于经代谢或分解后,这些元素依然存在在作物或土壤、水质等自然环境中,它们对人、畜有一定的毒害n2、含砷的农药在环境中也是稳定的n3、DDT、六六六等有机氯杀虫剂性质稳定,脂溶性大,容易在人、畜体内积累,列入高残留品种 三、在自然环境、动物体中的残留动态n(一)、对环境的污染n1. 对大气的污染n2. 对水系的污染n3. 对土壤的污染n农药在土壤中的消失与农药的氧化作用、地下渗透、水解、土壤微生物分解等因素有关。

      三、在自然环境、动物体中的残留动态n(二)、对动物的污染 n1. 对水系动物的影响:甲壳类(虾)>鱼类 n2. 对禽兽的影响:食物链 n3. 对食品的污染 n4. 对人体的污染 四、农药在生态系统与环境中的代谢n1.农药的变化形式可分为:衍生、异构化、光化(光异构化、光水解、光氧化)、裂解和轭合等;n2.农药引起残留毒性的可能性可分为:农药母体本身所致、农药亲体与其某些代谢物共同所致、农药代谢产物所致以及农药中所含杂质所致等n农药残留包括有毒理作用的衍生物如降解或转化产物、代谢物、反应物以及杂质 第三节 农药对害虫群落的影响及对非靶标生物的毒性n一、农药对有害生物群落的影响n(一)害虫的再猖獗n原因:1、天敌的破坏;n 2、杀虫剂对害虫的刺激作用;n 3、化学药剂改变了作用的营养n(二)次要害虫上升n(三)对杂草群落的影响 二、农药对陆生有益生物的影响n(一) 对寄生性天敌昆虫的影响n赤眼蜂(卵和幼虫耐药性强),蚜茧蜂等n(二) 对捕食性天敌昆虫的影响n菊酯类杀虫剂对瓢虫、草蛉的毒性大昆虫生长调节剂对捕食性天敌安全n(三) 对蜘蛛和捕食性螨的影响n拟环纹狼蛛,纽氏钝绥螨,尼氏钝绥螨n(四) 对蜜蜂的影响:多数农药毒性大。

      n(五) 对家蚕的影响 三、农药对水生生物的影响n(一) 农药对鱼、贝类的影响n拟除虫菊酯类、鱼藤酮对鱼类毒性特别强n(二) 农药对甲壳类动物、藻类的影响n甲壳类动物对农药比较敏感n(三) 防治农药对水生生物中毒的措施 四、农药对土壤生物的影响n(一)农药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n1. 农药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n杀菌剂和熏蒸剂对微生物数量影响大n2. 农药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n微生物数量、微生物呼吸量、生物量(生物循环中的碳和氮量)、氨化作用、固氮作用及酶的活性等n3. 土壤微生物对农药的分解作用:分解农药的微生物:细菌、放线菌、丝状菌、酵母、单细胞藻类等n(二) 农药对土壤动物的影响n土壤动物群落了结构的变化,直接影响土壤的质量,进而对农作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五、农药对蛙类等生物的影响表9-10 农药对泽蛙蝌蚪的毒性 (潘道一,1986) 六、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的协调n(一) 根据天敌作用,适当调整防治阈值和防治指标n(二) 充分利用农药的选择性n(三) 培育和利用抗药性天敌n抗药性草蛉、瓢虫、钝绥螨等 第四节 农药的安全性评价n一、预告危害所许的基础资料(一)在农药方面:有效成分、理化性质、制剂、活性谱、代谢与残留、毒性等。

      二)从施用方面:剂型、施用方法、施药部位和时间、施药量等n二、建立农药防治病虫草害专家系统n防治对象、保护对象、农药性质和防治谱、施药技术等 (一)预告危害在农药方面的基础资料n1.有效成分的鉴定n2.有效成分的物化性质n3.工业品的组成n4.制剂的性质n5.生物活性n6.代谢与残留研究n7.对哺乳动物的毒理n8.对其它动物的毒理学资料 (二)农药施用方面的基础资料n1. 剂型n2. 施药方法n3. 施药部位与施药时间n4. 施药量与施药规模n5. 气候与地理位置 从农药理化性质对环境危害性的预测n1.水中溶解度影响农药在生态系中的分布,溶解度高的更易进入水系对水生生物构成威胁;n2.农药的辛醇--水分配系数时预测农药易否被吸入生物体的重要参数;n3.农药在土壤表面的吸附性关系到农药的渗滤、径流和降解的特性;n4.农药的的挥发性影响到农药在土壤或水与空气之间的分布;n5.农药降解与代谢速度与形式可直接预测农药的残留性与对环境的污染程度 二、建立农药防治病虫草害专家系统模式n防治对象:种类、发生特点、危害特点、发育期、防治指标等;n保护对象: 种类、生育期、耐药性等;n农 药: 种类、理化性质及异构体间 的差异、环境行为、环境毒理等;n施药技术:施药方式、施用频率等;n环境中非靶标生物的特点:种类、发生期、耐药性等。

      第五节 农药残留毒性的控制n一、控制措施n(一) 农药的合理使用;n(二) 农药的安全使用;n(三) 进行受污作物(或产品)的去污处理,或用微生物去除土、水中的残存农药;n(四) 采用避毒措施;n(五) 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二、农药的安全使用问题1、最大残留允许量:供消费食物中允许的最大限度的农药残留n2、ADI值(Acceptable Daily Intake):各种农药的每日允许摄入量是根据当前已知该农药对动物的生理影响,包括对下一代的影响而制定的,它是保证人类一生中如果每日摄入该剂量也不会引起毒害每公斤体重每日允许摄入药物的毫克数来表示(mg/kg) 二、农药的安全使用问题n3、安全等待期(安全间隔期)n根据农药在作物上的降解、持留、代谢制定出的最后一次施药离作物收割的间隔天数 本章重点n一、概念:n 每日允许摄入量、最大残留允许量、安全间隔期、生物富集n二、农药在环境中的残留动态n三、农药对生物圈中有害生物和非靶标生物的影响n四、论述在植物保护中,怎样做到安全、合理的用药。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