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七年级 语文上册11 《〈论语〉十二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oc
2页中小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11 《〈论语〉十二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下列句子都是关于修身的,参考课文注释,理解其意思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参考答案:1.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恼怒,不算得上有才德的人吗?2.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别人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信呢?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是否温习了呢?3.一碗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贫苦,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4.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浮云一样5.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但平民百姓的志向不可改变二、孔子及其弟子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上有哪些观点?选择其中一点谈谈你的体会参考答案: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学习态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例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强调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阐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三、理解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参考答案:1.“君子”与“小人”相对,有两种含义:一指身份,即出身贵族的人;二指修养,即有德行学问的人这里用第二种含义指有才德的人2.“忠”,指竭尽自己的心力,是与人相处的道理,不仅臣对君而言,也包括其他人信”,指诚信,是与人相处的行为准则3.“义”即“宜”,是行为的尺度4.“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道德的本体仁义相连,仁是发端,义是体现四、背诵全文点拨:本题旨在检查同学们对课文的背诵情况五、《论语》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中,如“温故知新”“不耻下问”“诲人不倦”“后生可畏”“当仁不让” 等你还知道哪些?课外搜集一下,与同学分享参考答案:1.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程又长,比喻责任重大,需要长期艰苦奋斗2.循循善诱:善于有步骤地引导别人学习循循:有步骤的样子3.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安顿4.言过其实:说话过分,不符合实际。
5.手足无措:手和脚不知放在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没有办法应付6.见贤思齐:见到贤能的人就想向他看齐7.举一反三: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许多事情8.怨天尤人:埋怨上天,怪罪别人形容对不如意的事情一味归咎于客观中小学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