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尔图塞的“马克思主义”的结构主义.doc
4页结构主义知识介绍——阿尔图塞的“马克思主义”的结构主义作者:思念淡然若水定义:结构主义不是一个统一的哲学派别,而是一种由结构主义方法联系起来的涵盖广泛的哲学思潮它涉及文学、语言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多个领域,在马克思主义中也有较大的影响1.结构主义思潮的发展历程简介:1.先驱:瑞士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他在 20 世纪初反对青年语法学家派的观点时,提出了语言是一个体系,也就是先验结构的理论,他把同时性的语言研究和历时性的语言研究区别开来,特别强调同时性研究的重要性他的语言结构理论成为了结构主义的最初模式2.随后,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把语言结构分为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的观点也对结构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较大影响3.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法国的社会学家莱维.施特劳斯用结构主义的语言学方 法来研究社会学问题,特别是用于原始部落社会中的社会现象与社会意识 的 研究他认为结构主义的中心课题是:从混乱的现象背后找出秩序在他看来,社会关系只是一些经验的材料,要了解这些经验对象,就要选 择足矣认识这些经验材料的模型或模式,然后通过这些模式去理解社会结 构;理解了社会结构就抓住了社会关系的本质,就认识了复杂的社会关系。
他用结构主义的语言学方法揭示了“结构”的四个特征:A.结构展示了一个系统,它由几个成分构成,其中任何一个成分的变化都会引起其它成分的变化;B.对于任何一给定的模式都应有可能排列出从同一类型的一组模式中产生的一个转换系;C.如果一种或数种成分发生了变化,上述特性使它能预测模式如何反应;D.模式应由使一切被观察到的事实都成为可直接理解的方式组成;莱维.施特劳斯的影响:使结构主义哲学成了风行一时的哲学流派 (第二大部分重点阐述)4.到了阿尔图塞(法员)时,他试图用结构主义来解释马克思主义5.在结构主义的发展过程中,还出现了后结构主义(代表:巴尔特,德里达)和发生学结构主义(代表:皮亚杰) ,这两种不同倾向的产生是由于前期结构主义理论不能把同时性研究和历时性研究结合起来而引起的 (如果感兴趣,可自行了解)总而言之,结构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与自然科学对事物内部结构问题的长期探索密切相关,他强调了我们认识事物不能只按照机械的因果联系,要进一步从结构上去认识事物;强调我们不仅要从事物的个别成分去认识,而且要从成分之间的关系去认识,即从结构的整体上去认识事物2.阿尔图塞的“马克思主义”的结构主义(一)人物简介阿尔图塞,法国人,1918 年出生于阿尔及利亚,后来会法国读大学,青年时期是法天主教学生运动的积极分子;1948 年加入法共,在法共赞同苏共宣传的人道主义时曽持反对态度;1964 年他与罗蒂发生理论上的争论,由于法共领导人支持罗蒂,1966 年便把党内一批支持阿尔图塞的学生党员开除出党,不过由于他及时撤销批判,所以党籍得以保留。
他把马克思的《经济学哲学手稿》与《资本论》对立起来,把马克思主义分为科学与哲学,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要由他来完成他区分了理论实践与政治实践,对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等问题作出了与马克思主义不同的解释他用结构主义方法来研究马克思,其一些列新观点成为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派别即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二)哲学思想1.关于意识形态和科学阿尔图塞根据结构主义的方法论提出要重新研读马克思的著作,他认为,用文字表达出来的马克思的著作只是马克思主义的表层结构,但是通过对这些文字的研读,我们可以找到马克思主义的深层结构他把意识形态和科学对立起来,认为意识形态是具有独特逻辑和规律的表象体系,是形象、神话、观念或概念的体系,他在特定的社会历史中存在,并作为历史而起作用,他之所以不同于科学是因为在意识形态中实践的和社会的职能他赞成科学知识,反对意识形态的“故弄玄虚” ,赞成对这些意识形态进行严厉的理性批判可以说,他在某种程度上是属于波普尔、库恩的阵营的) 阿尔图塞认为任何意识形态的特点都是受到阶级利益的支配的,它们并不是对世界真实的反映而科学则是远离阶级利益,与人们的实际利益脱节的阿尔图赛从意识形态和科学对立出发,认为马克思的理论曾发生了一次从意识形态的前科学状态到独创的科学体系的革命转变,这个转变发生于 1845 年,而充分展开则在 1857 年以后,他把这次转变叫做“认识论上的决裂” 。
据此把马克思思想发展分三个时期:(1)1840—1842 年 这一时期由一种更接近于康德和费希特的理性与自由的人道主义观点所支配;在此期间马克思主要的实践是反对书报检查、封建法律和普鲁士专制国家;(2)1842—1845 年 这一时期马克思被费尔巴哈的新人道主义所支配,按照这种人道主义,政治实践就不再是要求有一个理性的国家,也不再要求助于批判来达到目的,而是通过实践恢复人的本质;(3)1845 年以后认识论上的决裂时期,在这个时期,马克思实现了和一切吧历史与政治建立在人的本质基础之上的理论决裂,这种决裂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建立了在全新概念基础上的历史和政治理论,二是对一切哲学人道主义理论进行了批判,三是把人道主义本身规定为一种意识形态阿尔图塞就这样把马克思的早期和晚期的思想对立起来,认为马克思在青年时代犯了把理论和实践混同起来的人本主义错误,其早期思想因为把政治利益加入理论之中,所以不能是科学,而只能是意识形态,在他看来,马克思的后期著作《资本论》才是科学,因为它描述了资本主义的结构2.关于理论与实践阿尔图赛把实践分为经济实践、政治实践、意识形态实践、理论实践四种,认为前三种实践构成社会经济形态,而理论实践则理论认识。
他从上述实践观出发,引出一套对马克思主义的看法:他认为辩证唯物主义并不是从自然界所概括出来的一套规律,它不过是一种哲学的研究,一种能动的理论实践而马克思本人提出的科学理论是以《资本论》为代表的历史唯物主义,但马克思没有能够把他研究出来的认识论上的新东西概念化阿尔图赛以其“实践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他关于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理论,而“理论实践”论又以理论本身的“结构”的理解为基础他认为每门科学理论都有一个理论框架(理论结构) ,这种理论框架并不是以明显而有意识的形式存在于它所支配的理论之中,因此一般地阅读书籍并不能察觉到这种无意识结构,只能采取“依据症候的阅读法” (采用弗洛伊德的方法)才能找出这种框架他利用这种方法从马克思的著作中找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结构来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上,阿尔图赛把二者分割开来,认为理论的研究是可以完全离开来,认为理论的研究是可以完全离开政治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一个理论实践的过程,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与英法空想社会主义(阶级斗争)是马克思理论实践的对象,黑格尔的辩证法是马克思理论实践的工具(或方法) ,用黑格尔的哲学改造上述两种理论对象就产生了马克思主义。
阿尔图赛否认实践在理论发展中的作用,认为理论改造理论便产生新的理论,这就必然引申出认识的真理标准问题是一个“虚假的问题”的观点在他看来,理论本身是检验它自己真理性的标准,并不需要额外的实践的检验3.社会多元决定论阿尔图赛运用莱维·施特劳斯的结构主义来说明社会的发展,认为社会发展不是一元决定的,而是多元决定的,因此提出了所谓的“多元决定论”辩证法他在自己《矛盾与多元的决定》一书中认为黑格尔的哲学并没有体系与方法的矛盾,黑格尔的辩证法不是倒置的,也不可能从其哲学体系中去发掘合理内核等等他认为黑格尔马克思的辩证法有一条不能超越的鸿沟,二者具有根本不同的结构黑格尔的辩证法矛盾是一种单纯的(一元的)矛盾在那里,一切事物的发展都由一个单纯的矛盾自始至终地决定着马克思的辩证法则不同,他是多元决定的,他以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来证明这个问题他指出在革命运动中各种形势和潮流汇合成为一种革命破坏力,但不同形式与潮流代表了不同的矛盾,性质根本不同它们没有共同的根源、倾向和水平这种革命形势和潮流既从属生产关系,又从属上层结构,也从属国际形势在他看来,矛盾存在于社会全体之中,从属于不同的层次,并被这些层次影响在阿尔图赛看来,不仅是经济方面的阶级对立决定了社会的发展,而且是上层建筑领域的种种矛盾决定了社会的发展。
他认为社会上这些不同的矛盾是并存的,它们都处于平等的地位,没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区别门不存在什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说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