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矿学电子教案》PPT课件.ppt
54页采矿学电子教案采矿学电子教案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采矿系采矿系20062006年年1010月月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准备方式准备方式第一节第一节 准备方式分类准备方式分类第二节第二节 采区式准备方式采区式准备方式第三节第三节 盘区式准备方式盘区式准备方式第四节第四节 带区式准备方式带区式准备方式第一节第一节 准备方式分类准备方式分类 •一、准备方式一、准备方式 •准备巷道准备巷道—为准备采区、盘区或带区而掘进为准备采区、盘区或带区而掘进的巷道•1、准备方式、准备方式 — 准备巷道的布置方式准备巷道的布置方式•准备巷道:准备巷道:•采区、盘区上下山采区、盘区上下山•采区、盘区或带区车场采区、盘区或带区车场•区段或分带集中巷区段或分带集中巷•采区、盘区或带区绞车房、变电所、煤仓采区、盘区或带区绞车房、变电所、煤仓二、准备方式分类二、准备方式分类 •(一)按煤层赋存条件(一)按煤层赋存条件 —— 采区式、盘区式采区式、盘区式及带区式及带区式•井田划分为阶段井田划分为阶段 v 采区采区 — 广泛采用广泛采用v 带区带区 — 12 12 以下煤层以下煤层 v井田直接划分为盘区井田直接划分为盘区 v 盘区盘区 — — 近水平煤层的采区近水平煤层的采区井田划分为阶段井田划分为阶段 采区式准备采区式准备带带区区式式准准备备 1212 以以下下的的煤煤层层井田直接划分为盘区或带区井田直接划分为盘区或带区井田沿倾斜高差较小的条件下井田沿倾斜高差较小的条件下panel准备方式分类准备方式分类•(二)按开采方式(二)按开采方式 •1、、采采区区上上山山开开采采、、采采区区下下山山开开采采和和采采区区上上下山开采下山开采•上山采区上山采区 — 开采水平(标高)之上的采区。
开采水平(标高)之上的采区•下山采区下山采区 —— 开采水平(标高)之下的采区开采水平(标高)之下的采区 16 上下山采区上下山采区))v 采区上山开采采区上山开采采区下山开采采区下山开采2、盘区上下山开采、盘区上下山开采•上上山山盘盘区区 —按按煤煤层层倾倾斜斜趋趋向向,,开开采采水水平平之之上的盘区上的盘区•下下山山盘盘区区 — 按按煤煤层层倾倾斜斜趋趋向向,,开开采采水水平平之之下的盘区下的盘区•石门盘区(石门作为盘区的主要运输巷道)石门盘区(石门作为盘区的主要运输巷道)石门盘区石门盘区(石门作为盘区的主要运输巷道)(石门作为盘区的主要运输巷道)大同同家梁矿盘区石门溜煤眼布置大同同家梁矿盘区石门溜煤眼布置3、、 带区上下山开采带区上下山开采•上山带区上山带区 — 开采水平大巷以上的带区开采水平大巷以上的带区•下山带区下山带区 —— 开采水平大巷以下的带区开采水平大巷以下的带区 (三)按区内巷道布置及开采部署(三)按区内巷道布置及开采部署 •u 双翼采区或盘区双翼采区或盘区•采区或盘区的主要巷道(上山、下山或石门)采区或盘区的主要巷道(上山、下山或石门)布置于采区或盘区中部。
布置于采区或盘区中部u 单翼采区或盘区单翼采区或盘区 •采区或盘区的主要巷道(上山、下山或石门)采区或盘区的主要巷道(上山、下山或石门)布置于采区或盘区一翼布置于采区或盘区一翼u 跨多上山采区或跨多石门盘区跨多上山采区或跨多石门盘区跨上山开采采区巷道布置跨上山开采采区巷道布置跨多石门盘区跨多石门盘区(四)按煤层群开采时的联系(四)按煤层群开采时的联系 •u 单层准备单层准备•单单层层准准备备 — 各各煤煤层层独独立立布布置置准准备备巷巷道道及及生生产产系统系统•u 联合准备联合准备•联合准备联合准备 —— 几个煤层共用一套准备巷道及生几个煤层共用一套准备巷道及生产系统 •既共用集中上山又共用区段平巷既共用集中上山又共用区段平巷(区段集中平(区段集中平巷)巷) •只共用上山,不共用区段平巷只共用上山,不共用区段平巷(五)准备方式分类(五)准备方式分类 第二节第二节 采区式准备采区式准备•一、煤层群单层采区准备方式一、煤层群单层采区准备方式 •1 1、特点:、特点: •1)一组上山、硐室和车场只为一个煤层服务)一组上山、硐室和车场只为一个煤层服务•2)和大巷相联的采区石门贯穿若干煤层)和大巷相联的采区石门贯穿若干煤层•3)解决的问题:)解决的问题:• 采区走向长度采区走向长度• 合理布置上山(位置)合理布置上山(位置)• 划分区段划分区段 • 采区车场形式等。
采区车场形式等煤层群单层采区准备煤层群单层采区准备煤层群单层采区准备煤层群单层采区准备2 2、应用:层间距较远的单一薄、中厚和厚煤层、应用:层间距较远的单一薄、中厚和厚煤层二、煤层群采区联合布置准备方式二、煤层群采区联合布置准备方式 •近距离煤层群,联合准备近距离煤层群,联合准备•标志:各层间标志:各层间共用巷道共用巷道煤煤层层群群采采区区联联合合布布置置准准备备方方式式 •条件条件1 1::• • m1 2.0m • m2 2.0m •层间距较层间距较小小煤煤层层群群采采区区联联合合布布置置准准备备方方式式 •条件条件1 1::• • m1 2.0m • m2 2.0m •层间距较层间距较小小煤层群采区联合布置准备方式煤层群采区联合布置准备方式 •1 1、采区集中上山联合布置、采区集中上山联合布置•条件条件2 2:: ,,m1 2.0m m2 ,层间距,层间距较小 上煤层上煤层 —— 区段平巷区段平巷单独布置、单一走单独布置、单一走向长壁采煤法。
向长壁采煤法 生产系统生产系统煤煤层层群群采采区区联联合合布布置置准准备备方方式式3下下煤煤层层 — 布布置置区区段段集集中中巷巷分分层层同同采采,,倾倾斜斜分分层层下下行行垮垮落采煤法落采煤法•生产系生产系统统煤煤层层群群采采区区联联合合布布置置准准备备方方式式煤层群采区联合布置准备方式煤层群采区联合布置准备方式 下煤层下煤层 — 布置区段集中巷,分层同采,倾斜分层下行布置区段集中巷,分层同采,倾斜分层下行垮落采煤法垮落采煤法上、下煤层共用一组上山上、下煤层共用一组上山下煤层各分层共用区段集中平巷下煤层各分层共用区段集中平巷上上下下区区段段同同采采过过渡渡期期通通风风系系统统18区段回风石门区段回风石门2 2、煤层群分组集中采区联合准备、煤层群分组集中采区联合准备方式方式 •特点:特点: •1)按层间距不同,分为若干组)按层间距不同,分为若干组•2)每组煤层集中联合准备采区)每组煤层集中联合准备采区•3)采区石门贯穿若干独立采区采区石门贯穿若干独立采区•适用:分组间距适用:分组间距70m 煤层群分组集中采区联合准备煤层群分组集中采区联合准备1)按层间距不同,分为若干组)按层间距不同,分为若干组2)每组煤层集中联合准备采区)每组煤层集中联合准备采区3)采区石门贯穿若干独立采区。
采区石门贯穿若干独立采区 适用:分组间距适用:分组间距70m 技术发展趋势技术发展趋势•趋势趋势—— 单层化准备方式,少开岩巷,多开单层化准备方式,少开岩巷,多开煤巷•原因:原因:•1 1)综采单产高,不需多面同时生产)综采单产高,不需多面同时生产•2 2)综采推进速度快,要求准备快)综采推进速度快,要求准备快•3 3)巷道维护技术发展较快)巷道维护技术发展较快•4)综采运输能力大综采运输能力大 第三节第三节 盘区准备方式(盘区准备方式(panel)) •盘区盘区 — 近水平煤层的采区近水平煤层的采区•近近水水平平煤煤层层开开采采,,井井田田常常划划为为盘盘区区,,走走向向长长壁壁采采煤煤法法q按开采煤层数目分:按开采煤层数目分: • 单一煤层盘区单一煤层盘区• 联合布置盘区联合布置盘区q按盘区主要巷道位置分:按盘区主要巷道位置分:q 上山盘区上山盘区• 下山盘区下山盘区 • 石门盘区石门盘区盘区式准备分类盘区式准备分类q按开采煤层数目分:按开采煤层数目分: • 单一煤层盘区单一煤层盘区• 联合布置盘区联合布置盘区q按盘区主要巷道位置分:按盘区主要巷道位置分:q 上山盘区上山盘区• 下山盘区下山盘区 • 石门盘区石门盘区 一、上(下)山盘区一、上(下)山盘区近水平煤层上山盘区单层准备近水平煤层上山盘区单层准备((一一))上上山山盘盘区区单单层层准准备备上山盘区单层准备上山盘区单层准备•盘区上(下)山多沿煤盘区上(下)山多沿煤层布置层布置•上(下)山间相距1上(下)山间相距15~~2020 mm•留宽20~30留宽20~30 m的煤m的煤柱柱•运输上(下)山用刮板运输上(下)山用刮板或胶带输送机运煤或胶带输送机运煤•轨道上下山可采用无极轨道上下山可采用无极绳或小胶车辅助运输绳或小胶车辅助运输•车场与区段平巷直接联车场与区段平巷直接联接接一、盘区巷道布置特点一、盘区巷道布置特点•l 区段划分为规则矩形(区段巷道沿中线掘区段划分为规则矩形(区段巷道沿中线掘进,工作面等长)进,工作面等长)•l 区段间开采顺序可不受限制区段间开采顺序可不受限制•l 轨道上下山可用无极绳绞车运输轨道上下山可用无极绳绞车运输•l煤层间联络巷多用立眼或斜巷联系煤层间联络巷多用立眼或斜巷联系•l大巷与上山多用联络斜巷联系大巷与上山多用联络斜巷联系二、联合布置的上山盘区二、联合布置的上山盘区•1、条件:、条件: • M1和和M2煤层为中厚煤层煤层为中厚煤层• 层间距层间距H=10 15m • 低沼矿,地质构造简单,低沼矿,地质构造简单, 。
•2 2、采煤方法、采煤方法 —— 走向长壁采煤法走向长壁采煤法 3 3巷巷道道布布置置 1 1岩石运输大巷岩石运输大巷 2 2总回风巷总回风巷 3 3盘区材料斜巷盘区材料斜巷 4 4盘区轨道上山盘区轨道上山 5 5盘区运输上山盘区运输上山 6 6下部车场下部车场 7 7进风斜巷进风斜巷 8 8回风斜巷回风斜巷 9 9煤仓煤仓 10m1 10m1区段进风巷区段进风巷 11m1 11m1区段运输巷区段运输巷 12m2 12m2区段进风巷区段进风巷 13m2 13m2区段运输巷区段运输巷 14 14区段材料眼或斜巷区段材料眼或斜巷 15 15区段溜煤眼区段溜煤眼 16 16甩车道甩车道 17 17无极绳绞车房无极绳绞车房 18 18无极绳尾轮无极绳尾轮 19 19盘区材料斜巷绞车房盘区材料斜巷绞车房 20 20绞车房回风巷绞车房回风巷 21 21下层煤回风眼下层煤回风眼3 3、巷道布置、巷道布置 巷道布置特点巷道布置特点((1)) “运上运上”5 — 布置于布置于M2层中,层中,“轨上轨上”4 — 布置于布置于M1层中(层中(2)) 区段平巷区段平巷 —— 单巷布置,对拉采面,单巷布置,对拉采面,10和和12重迭布重迭布置置 ((3)) 区段平巷与上山联系区段平巷与上山联系 11 11与与4 4直接相连直接相连 11 11通过通过1515与与5 5相连相连 ((4)) 斜巷斜巷14和和21 — 运料、行人、进风、回风运料、行人、进风、回风((5)) 水平运输大巷水平运输大巷1布置于布置于M2底板岩层中底板岩层中 总回风巷总回风巷2布置于布置于m2中中3 3、巷道布置、巷道布置 ((5)上山与大巷联系)上山与大巷联系 轨上轨上4 — 16 — 3 — 1 运上运上5 —— 9 —— 6 —— 1 轨上轨上4 — 8 — 2 运上运上5 — 7 — 6 — 145三、石门盘区三、石门盘区•石石门门盘盘区区 — 自自水水平平运运输输大大巷巷开开掘掘石石门门作作为为盘盘区区主主要要巷巷道道来来代代替替运运输输上上山山时时,,该该盘盘区区布布置置称称石石门门盘盘区布置。
区布置•示例条件:示例条件: 煤层煤层 厚度(厚度(m)) 层间距(层间距(m))• M1 0.9 • M2 4.4 • M3 4.5 • = ,低沼矿,盘区走向,低沼矿,盘区走向2200m,, 倾斜长倾斜长800 1000m,走向长壁采煤法走向长壁采煤法 ( (一一) )盘盘区区巷巷道道布布置置 1 1岩石运输大巷岩石运输大巷 2 2盘区回风大巷盘区回风大巷3 3盘区石门盘区石门 4 4盘区轨道上山盘区轨道上山5 5采煤工作面采煤工作面 6 6区段岩石运输集中平巷区段岩石运输集中平巷 7 7区段岩石轨道集中平巷区段岩石轨道集中平巷8 8区段煤仓区段煤仓 9 9进风巷进风巷1010进风行人斜巷进风行人斜巷 1111回风运料斜巷回风运料斜巷 1212溜煤眼溜煤眼13m113m1运输平巷运输平巷 14m114m1回风平巷回风平巷 15m215m2上分层运输平巷上分层运输平巷16m216m2上分层回风平巷上分层回风平巷1717材料道材料道 1818石门尽头回风斜巷石门尽头回风斜巷19车场绕道车场绕道 20绞车房绞车房 21变电所变电所 巷道布置特点巷道布置特点各煤层(或分层)区段平巷均超前(两个溜煤眼及斜巷间距)各煤层(或分层)区段平巷均超前(两个溜煤眼及斜巷间距)回采工作面掘进。
回采工作面掘进(二二) 生生产产系系统统 改进型的石门盘区改进型的石门盘区• 石石门门盘盘区区与与上上山山混混合合联联合合布布置置,,煤煤层层 变变化化大时石门盘区与上山盘区的石门盘区与上山盘区的比较与选择比较与选择•石门盘区主要优点:石门盘区主要优点: •l l 石石门门盘盘区区内内水水平平运运输输,,机机车车可可进进入入,,生生产产系系统统简简化化,,运运费费低低,,环环节节少少,,运运输输能能力力大大•l l 岩巷维护费低,利于降低煤损岩巷维护费低,利于降低煤损•l l 可同采的面多,盘区能力大可同采的面多,盘区能力大•石门盘区主要缺点:石门盘区主要缺点:•l l 岩石工程量大,准备时间长岩石工程量大,准备时间长•选选择择::近近水水平平煤煤层层条条件件下下通通过过技技术术经经济济比比较较确定 第四节第四节 带区准备方式带区准备方式•带区带区 —— 倾斜长壁分带开采的采区倾斜长壁分带开采的采区 •一、相邻两分带带区一、相邻两分带带区• (一)(一) 单一薄及中厚煤层带区单一薄及中厚煤层带区 • ((二)二) 近距离煤层群联合布置带区近距离煤层群联合布置带区•二、多分带带区二、多分带带区一、相邻两分带带区准备一、相邻两分带带区准备•(一)单一薄及中厚煤(一)单一薄及中厚煤层带区层带区 •两个分带共用一个煤仓,两个分带共用一个煤仓,对拉工作面。
对拉工作面 •适用:普采、炮采适用:普采、炮采 (二二)近距离煤层群联合布置带区近距离煤层群联合布置带区 1——运输大巷;运输大巷;2——回风大巷;回风大巷;3——材料斜巷;材料斜巷;4——煤仓;煤仓;5——进风行人斜巷;进风行人斜巷;6——工作面运输进风斜巷;工作面运输进风斜巷;7——工作面回风运料斜巷;工作面回风运料斜巷; 8——分带下部车场;分带下部车场;9——绞车房;绞车房;10、、10 、、10 ——m1、、m2、、m3煤层中的甩车道;煤层中的甩车道;11——绞车房绞车房通风道通风道 1——运输大巷运输大巷2——回风大巷回风大巷3——材料车场材料车场4——带区运料平巷带区运料平巷5——带区运煤平巷带区运煤平巷6——进风行人斜巷进风行人斜巷7——带区煤仓带区煤仓8——绞车房通风道绞车房通风道9——分带运输斜巷分带运输斜巷10——分带回风斜巷分带回风斜巷11——带区回风石门带区回风石门二二多多分分带带带带区区准准备备多多分分带带带带区区准准备备1 1、、多分带带区准备多分带带区准备特点特点•l 按地质条件划井田为若干区域按地质条件划井田为若干区域•l 每个区域划分为多个分带每个区域划分为多个分带•l 多分带共用一个煤仓多分带共用一个煤仓•l 各煤层分带单独准备各煤层分带单独准备•l 少开岩石集中巷,准备时间短。
少开岩石集中巷,准备时间短•2 2、、多分带带区准备多分带带区准备适用:综采适用:综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