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木桥》阅读练习及答案.doc
5页五.阅读下文,完成18~21题14分)独木桥荆歌①上学途中,我们必须经过一座独木桥②叫它桥,其实它只是两根并排的木头架在小河上,没有桥栏杆,也没有扶手哥哥从桥上走过去,他身轻如燕,心情好的时候,会快速地走几个来回,然后再去上学③但这样的桥对我来说,简直是一种折磨我只要一踏上这座桥,就会觉得自己的身子在不由自主地晃动如果我不蹲下来,一定会摇晃几下就掉进河里了虽然是条小河,桥架得也不高,但我还是感到恐惧④这座独木桥上来来往往的人并不少有一天,河对面的一个人,看到哥哥拉着我上了桥,他竟也走到了桥上我拉着哥哥的手,一步步往前挪我不知道和对面走过来的人相遇会发生什么这么窄的两根木头,一个人走过去已经不是容易的事,而对面过来一个人,要在桥的中间,在倒映着整个天空的小河之上交身而过,完全是不可思议的事!⑤“退回去!”我听到对面过来的人凶狠地说哥哥显然是要和他较劲,他对那边走过来的人说:“你退回去!是我们先走上来的!” 但是那个人并不愿意后退那大家就一起掉进河里好了!”听到哥哥这么说,我真的感到绝望但有什么办法呢?我只有听天由命了⑥当哥哥和对面过来的人快贴到一起的时候,我明显感觉到,哥哥使劲顶了一下对方。
他一定是想把那个人顶到河里去而那个人,也在用力顶哥哥这个我感觉到了,因为哥哥的身体重重地向后退了一下,差点儿把我撞下去没想到的是,他们两个彼此又一顶,竟然神奇般地交换了位置!⑦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形:哥哥到了那一边,而对面过来的人,却出现在了我和哥哥之间我所面临的,就是要和这个人交身而过⑧天哪!没有了哥哥的搀扶,我连在独木桥上站稳的能力都没有而要和这个凶狠无礼的人交会,我不掉下河去才怪呢!⑨感觉世界末日已经来临!我蹲下身子,没出息地哭了起来我蹲在桥面上,一边哭,一边闭上眼睛我不敢看周围,不敢看对面的人,更不敢往河里看我等待着那个人将我一顶,我就会像一块石头那样,笨重地掉下去,掉进河里,发出很响的声音⑩我蹲着,两手死死地抓住桥面,也就是那两根粗笨的木头我希望那人顶撞我的时候,我的手能抓紧木头,不至于被他拱进河里这一刻,失去了哥哥的保护,我的手焕发出了神奇的力量,我的手就像钢铁的爪子,手指几乎抠进了木头里⑪结果是那个人轻盈地一跳,就从我的身上跳了过去他就像学校里大家玩跳山羊一样,双手在我背上轻轻一按,两腿一分,就过去了⑫我这才睁开眼睛,看到了对岸的哥哥,他正悠闲地坐在地上吃鸡蛋过来拉我呀!”我带着哭腔让哥哥过来。
他一边嚼着鸡蛋,一边若无其事地说:“你自己走过来吧!”⑬我颤颤地说:“我不敢哥哥说:“有什么不敢的,你刚才都没有掉下去,现在一个人轻轻松松地走,没几步了嘛!”⑭我终于壮起胆,慢慢站直了身子,尽量不看桥下的河水我看着前方,调整自己的重心,迈开腿走了起来我成功了我发现一个人在独木桥上走,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只要不怕,就会走得很好从那往后,上学放学路过那座小河上的独木桥,我再也不用哥哥的搀扶了我可以自己走过去,独自走回来⑮让我感到特别高兴的是,每天早上妈妈给我和哥哥一人一个煮鸡蛋,我也终于可以自己享用了而之前,因为有求于哥哥,因为要他拉着我的手过独木桥,我得把我的那个煮鸡蛋给了他也就是说,每天都是他吃两个煮鸡蛋,而我则没得吃 (选自《天津文学》2018年第8期,有改编)18.通读全文,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表2分)情节“我”的心理过河意外遇人不可思议听说要掉河里 ①▲ 两人交身而过有些惊诧 ②▲ 不再害怕19.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⑩段画线句,并说说该句在结构上的作用4分)这一刻,失去了哥哥的保护,我的手焕发出了神奇的力量,我的手就像钢铁的爪子,手指几乎抠进了木头里 ▲ 20.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中哥哥的人物形象。
4分) ▲ 21. 如果没有最后一段文字,故事也是完整的,那最后一段是不是画蛇添足呢?说说你的看法4分) ▲ 18.(2分)感到绝望;独自成功过河(每空1分,字数和例句相同,大意对即可)19.(4分) 全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我”的手比作钢铁的爪子,(1分)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我”因为极度紧张、恐惧而死命抓住桥面木头的情形,(1分)表现出“我”失去哥哥保护时,面对挑战时所激发的无限生命潜能,(1分)在结构上也为下文“我”的成功过河作下铺垫1分)(一点1分)20.(4分)哥哥是位男子汉,他有胆有识(1分):面对那个人,他丝毫不胆怯,而是据理力争,勇于迎接挑战,并巧妙过河(1分);哥哥引导有方(1分):面对“我”的胆怯,他煞费苦心,在他的引导下,“我”成功过河,并懂得了勇气的力量1分)(如果有其他说法,如“勇敢聪明”“深沉冷峻”“看似严厉,爱藏于心”,意思对即可。
答“自私冷酷”一类不得分21.(4分)不是画蛇添足,恰恰是独具匠心①从“我”的角度看,这样契合第一人称“我”——一个孩子的心理;②从哥哥角度看,最后这段使哥哥这一人物形象更加立体,表现了他对“我”教育的方式之特别;③从主题来看,结尾有暗示主旨,强化主旨的作用:文中的鸡蛋暗喻美好的生活,这一段告诉人们,只有依靠自己的勇气战胜困难,你的人生才能走向美好,否则什么都得不到;④从结构来看,结尾和前文第12段形成照应;⑤从艺术效果看,结尾宕开一笔,别有趣味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得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