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文书之选择题.doc
45页1法律文书之选择题:1.从涵盖的内容来看,法律文书包括(司法文书 公证文书仲裁文书 民用法律文书) 2.依表达方式和表现形式的不同,法律文书可分为(文字叙述式文书 填空式文书 笔录式文书 表格式文书) 3.为判决书确定统一格式和写作内容始自(清代) 4.法律文书的程式性主要表现在(结构固定化、用语成文化) 5.法律文书在论述理由时的基本要求是(认定事实以实为证、引证法律明确具体、分析事理以法为据、前后照应统领全文) 6.通缉令属于侦查文书中的(立案破案类)文书7.刑事案件立案报告书的正文部分应写明的内容是(立案的事实依据、立案的法律依据、立案的理由、侦查计划) 8.呈请拘留报告书的性质和特点表现为(是公安机关内部使用的文书、是签发拘留证的依据、需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方能发生法律效力、属于刑事诉讼文书) 9.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应当作出的决定有(批准逮捕、不批准逮捕) 10.起诉意见书的首部与正文之间的成文化用语是(经我局侦查终结证实犯罪嫌疑人 XXX 有下列犯罪事实) 11.撤销案件通知书的送达对象是(人民检察院) 12.立案决定书是人民检察院在办理(直接受理侦查的案件)时制作的文书。
13.批准逮捕决定书属于(填空式)文书14.人民检察院建议公安机关追加提请批捕犯罪嫌疑人,公安机关不提请批捕,人民检察院决定逮捕犯罪嫌疑人时应当制作(逮捕决定书)15.起诉书的功能有(是确认侦查活动终结侦查活动合法的凭证、表明犯罪事实及情节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是人民法院审判公诉案件的依据、是代表国家公开指控被告人犯罪行为的法定文件) 16.起诉书编号的内容依序是(院名 部门 文书性质 年度 顺序号) 17.不起诉决定书中对当事人的称谓应该是(被不起诉人) 18.人民检察院针对未生效的刑事裁判提出的抗诉书应当送达(上一级人民法院) 19.民事(行政)抗诉书的提出是为了纠正(已生效的民事行政判决裁定)中的错误20.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 2003 年第 35 号第一审刑事判决书的编号应为((2003)西刑初字第 35 号) 21.第一审刑事判决书的首部除制作机关名称、文书名称以及编号之外,应依次写明的项目是(公诉机关、被告人、辩护人、案件的由来和审判经过) 22.第一审刑事判决书中交待上诉权事项的规范写法是(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 2 日起 10 日内通过本院或者直接向 XX 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当提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 X 份) 。
23.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抗诉案件后,在(原判决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查清事实后予以改判、原判决适用法律上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决定改判) 24.第二审刑事判决书作出部分改判结果时,其判决主文应当依次写明(维持的内容 撤销的内容 改判的内容) 25.第二审维持原判用的刑事裁定书的裁定结果应当表述为(驳回上诉(抗诉)维持原判) 26.第一审民事判决书的编号由(年度 制作法院 案件性质 审理程序 顺序号)组成27.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的民事案件审理终结后应当制作的文书的名称是(民事判决书、民事裁定书) 28.民事调解书与民事判决书的区别表现在(体现的意志、适用的条件、发生法律效力的时间、反映的内容及其文书格式)不同29.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 15 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 XX 人民法院 ”这一段交待上诉事项的行文是(民事判决书、行政判决书)中的规范用语30.提请减刑、假释意见书应当送达(人民法院) 31.对死缓罪犯提请执行死刑意见书属于(监狱)制作的法律文书32.民事答辩状的制作主体是(被告、被上诉人) 33.反诉状的制作主体是(民事案件被告、自诉案件被告人) 。
34.刑事自诉状正文部分应写明的内容依次是(案由和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证人姓名和住址证据的名称与来源) 35.刑事上诉状的制作主体有(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经被告人同意的被告人的辩护人或近亲属) 36.刑事自诉案件的被告人认为自诉人的指控颠倒黑白,因而就同样事实指控自诉人的书状称为(反诉状) 237.行政起诉状中的被告是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38.仲裁协议书所裁明的仲裁协议的内容应当包括(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选定的仲裁委员会、仲裁事项) 39.撤销仲裁裁决申请书的送达对象是(中级人民法院) 40.侦查人员在犯罪现场向周围群众询问、了解有关案件情况时所制作的笔录文书称为(调查笔录、询问笔录) 法律文书之简答题:一.简述法律文书的概念、种类及其与司法文书、诉讼文书的联系与区别答:法律文书是我国司法机关(包括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检察院、法院、监狱及劳改机关等) 、公证机关、仲裁组织依法制作的处理诉讼案件和非诉讼案件的法律文书,以及案件当事人、律师和律师组织自用或代书的法律文书的总称法律文书的类别,可以有各种有同的划分标准如按制作主体的不同,可分为公安机关(含国家安全机关)的法律文书,通常称为侦查文书;检察机关的检察文书;人民法院的法律文书,通常称为裁判文书;公证机关的公证文书;仲裁组织的仲裁文书;律师自用或代书的文书称为律师实务文书等。
按文书名称和用途的不同,可划分为报告类文书、通知类文书、决定类文书、裁判类文书等按表达方式和表现形式的不同,可划分为文字叙述式文书、填空式文书、笔录式文书和表格式文书按文书体例的不同,可划分为信函式文书、致送式文书、宣告式文书等司法文书这一术语,严格说来是专指司法机关处理各种诉讼案件的法律文书应该说它是法律文书中的主要组成部分诉讼文书是说凡涉及诉讼的法律文书均应包括在内,即应包括司法文书及民用的涉及诉讼的法律文书,但法律文书也还包含着大量的不涉及诉讼的法律文书二.法律文书的基本特点有哪些?答:1.主旨的鲜明性2.材料的客观性3.内容的法定性4.形式的程式性5.解释的单一性6.使用的实效性三.简述法律文书的主要作用答:1.具体实施法律的重要手段2.生动宣传法律的现实教材3.记录法律活动的文字载体4.考核法律人才的重要内容5.保存法律事务的文书档案四.法律文书在叙写事实时应掌握哪些要点?答:1.事实要素,齐全完备2.关键情节,具体叙写3.因果关系,交代清楚4.争执焦点,抓准记清5.财务数量,记叙确切6.叙述事实,平实有序7.材料选择,真实典型8.列举证据,确凿可信3五.法律文书应从哪些方面阐明理由?答:1.认定事实,以实为证。
2.分析事理,以法为据3.引证法律,明确具体4.前后照应,统领全文六.简述刑事案件立案报告书的概念和功能答:刑事案件立案报告书,是指公安机关侦查人员对受理刑事案件的材料经过审查,认为符合立案条件,并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案件,报请领导审查批准是否立案的法律文书它的功能有两点:一是依法确认案件成立,是刑事诉讼活动开始的文字凭据;二是对侦查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因为立案报告书对案情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并提出了侦查计划,指导侦查工作顺利进行七.刑事案件立案报告书的正文应写明哪些内容?答:1.立案的事实依据这部分主要写明已经掌握的有关案件情况包括案件来源和报案人员简况、案件和侦查对象的情况(发案经过、已查明被害人的情况以及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之间的关系、侦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社会关系) 2.立案的理由和法律依据第一,根据已经掌握的材料,对案情作出客观的分析判断,在分析案情的基础上,提出侦查的重点和目的、要求第二,通过案情分析,阐明立案理由,说明符合立案的条件和标准第三,援引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六条的规定,作为立案的法律依据3.侦查计划具体内容包括:第一,侦查的方向和侦查的范围,以及主要任务;第二,查明案情应当采取的措施、方法和步骤;第三,侦查力量的组织和分工;第四,需要有关方面配合的各个环节如何紧密衔接;第五,侦查的时间要求,即预计各项任务完成的时间,整个案件侦破的时间。
八.通缉令的正文部分应写明的内容有哪些?答:1.简要案情2.被通缉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况、身份证号码、体貌特征和携带物品3.工作要求和注意事项4.联系人、联系5.附项九.简述提请批准逮捕书的概念和功能答:提请批准逮捕书,是公安机关对符合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的逮捕条件的犯罪嫌疑人,提请同级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时制作的法律文书该文书是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的基础和依据人民检察院收到提请批准逮捕书,必须在法定的期限内对案件进行审查,并作出批准逮捕、不批准逮捕或者补充侦查的决定十.简述起诉意见书的概念和功能答:起诉意见书,是指公安机关就侦查终结的案件,认为犯罪嫌疑人涉嫌某罪,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依法向同级人民检察院提出起诉意见时制作的法律文书起诉意见书在刑事诉讼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起诉意见书是公安机关对侦查终结的案件的总结和结论,也是公安机关请求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的法定文件检察机关必须依法予以审查,并决定是否起诉起诉意见书也是检察机关审查案件的基础和依据十一.起诉意见书的正文部分应写明哪些内容?答:正文应写明下列两项内容:1.犯罪事实应写明经侦查终结认定犯罪嫌疑人所犯的罪行即写明犯罪嫌疑人在何时何地,在何种情况下,出于何种动机何种目的,4采取何种手段实施犯罪,涉及哪些人,具体犯罪情形怎样,造成什么危害后果,事后态度如何,有哪些证据证实犯罪事实属实,等等。
对共同犯罪的案件,要采用突出主犯、兼顾从犯、胁从犯的方法来记叙共同犯罪事实,注意写明各人在共同犯罪中所处的地位、所起的作用,以及个人所犯的具体罪行2.提出起诉意见的理由和法律依据根据统一格式的规定,这一部分采取填空的方法书写提出起诉意见的理由,主要说明犯罪嫌疑人的行为触犯了我国刑法哪条哪款,涉嫌什么罪,因此应当依法审查起诉理由之后,接着援引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九条作为法律依据;并在这一部分末尾写明“特将本案移送审查,依法起诉”的处理意见十二.简述要求复议意见书的概念和功能答:要求复议意见书,是指公安机关认为同级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决定或者不起诉决定有错误,依法要求同级人民检察院对其决定重新复议时制作的法律文书要求复议意见书是公安机关行使要求复议权的具体体现,对人民检察院进行刑事诉讼活动有制约作用,可以促使人民检察院正确执行法律,严格依法办事,避免差错,确保办案质量十三.什么是立案决定书,它的功能是什么?答:立案决定书,是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依法应由本院决定立案侦查时所制作的文书立案决定书是人民检察院对案件进行侦查的合法依据决定立案后,人民检察院才能依法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各种侦查措施。
立案决定书是人民检察院在审查起诉阶段前最主要的法律文书之一十四.简述批准逮捕决定书的概念、功能及制作时应注意的问题答:批准逮捕决定书,是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案件进行审查后,依法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时制作的文书批准逮捕决定书是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的凭证,也是公安机关执行逮捕的依据制作本文书应注意的问题是:第一,对已撤销原批准逮捕决定而被释放的犯罪嫌疑人,又需要逮捕的,人民检察院应当重新制作批准逮捕决定书;第二,人民检察院办理审查批捕案件时,发现应当逮捕而公安机关未提请批准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应当建议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十五.简述起诉书的概念和功能答:起诉书,是人民检察院经侦查或审查确认被告人的行为构成犯罪,依法应当交付审判,而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的文书对侦查机关来讲,起诉书是确认侦查终结的案件,犯罪事实、情节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侦查活动合法的凭证;对检察机关来讲,起诉书既是代表国家对被告人追究刑事责任交付审判的文书,又是出庭支持公诉,发表公诉意见,参加法庭调查和辩论的基础;对审判机关来讲,起诉书引起第一审程序的刑事审判活动,既是人民法院对公诉案件进行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