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成本法下的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控制.doc
22页摘要 3Abstract 4一、 BU B 5二、 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概述 5(一)物流成本的内涵 5(二)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的构成与分类 61、 按物品流通环节分类 62、 按支付形态分类 63、 按物流成本的性态分类 64、 按物流成本是否具有可控性分类 6三、 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概述 7(一) 物流成本核算的目的 7(二) 物流成本核算的传统方法 71、 会计方式的物流成本核算方,法 72、 统计方式的物流成本核算方法 73、 会计核算与统计结合的物流成本核算方法 7(三) 传统成本核算方法在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8四、 作业成本法概述 8(一) 作业成本法的发生与发展 8(二) 作业成本法基本原理 9(三)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的比较 9五、 物流作业成本核算程序 10(一)分析和确定作业 100(-)分析和确定资源 no(三) 确定资源成本动因,将资源耗费分配到作业 110(四) 确定作业成本动因,将作业成本分配至成本对象 121(五) 计算物流作业成本和各成本对象物流总成本 12六、 企业物流作业核算案例分析 13(一) 确认资源,划分直接成本 14(二) 确认主要作业和作业中心 153(三) 以作业动因为基础将作业成本库的成本分配到最终产品 15(四) 分析 16七、结论 16致谢 17参考文献 18摘要现阶段企业都愈发重视对成本的控制,在对物流成本的控制上,企业对更加合 理有效的成本控制方法的需求显得十分迫切O核针对企业在控制成本方面存在的诸 多缺陷,顺应现实要求将作业成本法当做一种确实有效的方法来对我国现阶段企业物 流成本进行完善,介绍了作业成本法的相关内容,将该方法的优势之处通过现实案例 来验证说明。
关键词:制造企业;作业成本法;传统成本法;成本控制Abstract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practice of cost control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 enterprises are in desperate need of a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cost control method to control logistics cos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Chinars logistics enterprise cost control, this essay chooses the Activity-Based Costing of the logistics cost control cost as a method for improving our countrys enterprise logistics cost control and introduces the relevant operation cost method . Through empirical research , this essay shows the significance of cost method in logistics cost control and management of significant.作业成本法下的制造业企业物流成本核算与分析—、前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成本控制、寻 找利润源成为各企业关注的重点。
现阶段,企业中的“第一、二利润源”所能提供的 利润空间在不断缩小,而现在物流作为一种广泛存在的经济活动,普遍存在于企业内 部,随着管理物流成本理念逐渐受到重视,“第二利润源”理念也随之出现,即物流 成本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物流方面起步较晚,虽然在这儿年发展迅速, 但是与美国、日本等国家比较差距还是比较大的随着我国制造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 建立完整、先进的物流体系成为了我国制造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在我国,传统成 本法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而现在整个社会的需求已变得越来越具有选择性,这必然 要求企业具有更高的灵活反应能力,使得传统成本核算方法弊端愈发明显作业成本 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成本核算方法,其科学性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在现代管理系统中已 占据很重要的地位,通过在企业物流成本管治中发挥作业成本法的优势,可以更加完 善的计算并管治物流成本,从而减少企业的成本二、关于制造业企业物流成本(―)内涵物流成本是指伴随企业的物流活动而发生的各种费用,是物流活动中耗费的物化 劳动和活动的货币表现,是物品在事物运动的各个环节中支出人力、物力的总和根 据国家标准《物流术语>> (GB/T 18354—2006)来看,产生在物流各环节中的可以表示为有形劳动和货币资产的成本被称之为物流成本。
其中由物件在位置上的移动而引发的运输、装卸等一系列成本被称为狭义的物流 成本而由于物品实体和价值的变化,发生在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全部费用被称 之为广义的物流成本广义的物流成本包括狭义的物流成本和客户服务成本)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的构成与分类1、 按物品流通环节分类物流成本包括运输环节成本、仓储环节成本、流通加工环节成本、配送环节成本、 装卸环节成本和包装环节成本其中,运输成本在物流业务中占有很大一部分的比例, 运输的合理与否对企业物流运输费用高低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物流运输成本包括人 工费用、营运费用、其他费用仓储成本包括仓储持有成本、缺货成本(停工损失、 丧失的销售机会)、在途库存持有成本其中为了扩大销售量、提高产品的信誉在流 动产品的过程中,企业实施的使产品外观、内在都发生改变的措施而由此发生的消耗 称之为流通加工成本根据配送的流程及环节,配送成本乂包括配送运输环节费用、 分拣环节费用、配装环节费用、流通加工环节费用乂其中包装成本包括包装材料费 用、机械费用、技术费用、辅助费用、人工费用2、 按支付形态分类物流成本包括材料费、维护费、委托物流费、人工费、公益费、一般经费其中 因企业对原材料的使用而产生的各种费用就是材料费了。
而由于使用消耗、保养各种 固定有形器件消耗的各种成本称为维护费用由企业向外企业支付的各种物流委托费 用被称之为委托物流费公益费是指因提供公益服务而支付的费用,包括煤气费、水 电费、取暖费等一般经费是指会议费、交通费、书报资料费、差旅费、零星购进费 等一系列费用3、 按物流成本的性态分类在企业的物流活动中,企业的资源消耗情况与物流业务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两 类一类是随物理业务量的变化而近似成比例变化的成本,即变动成本二是在一定 业务量的范围内,与业务量的增减变化无关的成本,即固定成本4、按物流成本是否具有可控性分类可将物流成本分为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这两种成本是相对而言的可控成本 是指能够控制考核对象成本的称为可控成本,反之则被称为不可控成本,如包装材料 费是包装部门可控成本,而包装设备折旧费则是不可控成本三、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概述(%1) 物流成本核算的目的首先,为物流企业管理决策提供基础信息依据其次,为制定物流服务价格提供依据再次,迅速找出物流管理活动中的一些隐患,提高物流管理水平最后,为社会物流成本和行业物流成本管理提供准确的数据来源)物流成本核算的传统方法1、 会计方式的物流成本核算方法根据会计方式来核算物流成本:依据相关凭证、账户、报表来系统、金面的记录、 计算和报告物流耗费。
具体包括两种模式:a、单独建立物流成本核算体系模式这 种模式下物流成本的核算体系与正常的会计核算体系同步进行,即所谓的双轨制b、 结合财务会计体系的物流成本核算模式这种模式就是所谓的单轨制,即依据创建的 共用的凭证、账户、报表核算体系来获取所需要的各种成本信息2、 统计方式的物流成本核算方法根据统计方式来核算物流成本:不要求设置完整的凭证、账户和报表体系,在不 对企业现阶段会计核算体系造成影响的情况上,再次归集整理相关物流业务的原始凭 证和单据,剖析企业现行相关成本资料,将其中物流成本的部分分离出来,再根据不 同的物流成本核算对象将上述费用进行重新归类、分配和汇总,最后归纳整理出所需的成本信息3、会计核算与统计结合的物流成本核算方法L#J会计核算与统计结合的物流成本核算方法:这种方法是指物流耗费的部分数据采 用会计核算方法获取,另外一部分内容通过统计方法予以核算运用这种方法也需要 设置一些物流成本账户,但不需要非常金面系统,并且这些账户不被归在当前成本核 算的账户体系里,是用来辅助账户记录的三)传统成本核算方法在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第一,由于在物流活动中存在很多跨部门发生的费用,而传统的会计核算在归 集物流费用的时候没有按部门进行具体细分,而是将物流活动的费用与其他活动费用 混在一起归集,这样不利于确定运作责任,从而导致该方法不能满足现阶段企业在物 流一体化方面的要求。
在费用分配率上传统会计科目一般是按物流功能来分类,这也 存在着问题,导致个别活动难以细分出各种相关费用来第二,由于企业现在的生产经营活动日趋复杂,随之与产量无关的物流费用大大 增加,而在传统成本核算中,间接费用的分配常常是依据与产量相关联的基础来进行 的,这种计算方法造成了大量的浪费,导致提供的物流成本信息不可靠,不利于物流 成本的控制,从而不利于物流服务水平的提高第三,一般在企业会计科目中,列入成本的只有支付给外部运输,仓摩企业的费 用,但这些费用在整个物流费用中所占的比例很小,企业自行进行运输,自行保管货 物和让自己的工人来包装、装卸等产生的费用也应该列入到相关物流费用科目内因 此,该方法也造成了所谓的“物流费用冰山说二四、作业成本法概述(-)作业成本法的发生与发展早在二十世纪《会计师词典》一书中,就第一次出现了作业、作业账户、作业会 计等观点,这些是由埃里克•科勒(Eric Kohler)教授提出来的后来,乔治•斯 托布斯教授乂深入研究了作业、成本、作业会计、作业投入产出系统等概念,这些是 在1971年的《作业成本核算与投入产出会计》该书中提到的但是纵然只有这些大师 的重视而已,这些观念并没有广泛的传播与认可。
1991年James. A. Brinson编著了《作业会计:作业基础成本计算法》 (Activity Accountinngg: An Activity-Based costing Approach) 详细的阐 述的一些新的概念如,同质库,同质成本,作业动因,作业层次,增值成本与 不增值成木等,他的研究成果对以后的研究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20世纪90年代1j4后期,弗尔斯基.爱德华(Edward Forrest)提出了作业管 理(ABM),他通过把产品成本与资源消耗和作业联系在一起来说明作业成本的 内在机制,也即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成本由一系列作业成木组成,这样就为 企业的成本管理提供了很好的指导,有机的把企业的成本控制与管理结合起来 了在我国,制造业一直属于劳动密集型,传统成本法占据着主导地位1988年易 中胜首次将作业成本法的相关概念引入国内,但由于当时研究的环境不够成熟,只是 对国外研究的编译,还没有太大的实质性研究成果到90年代以余绪缨为代表的学 者们掀起了一股对作业成本法的研究热潮,这一时期主要介绍了作业成本法(ABC)、 作业成本管理(ABCM)o(―)作业成本法基本原理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思想可以概括为:作业成本法就是分别设置成本库按照不同的 成本动因,再摊销其在该作业库的成本作业依据各种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