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大学课程《经济学基础》PPT课件:项目3 学会理性消费——消费者行为理论.pptx

35页
  • 卖家[上传人]:O****
  • 文档编号:213044784
  • 上传时间:2021-11-20
  • 文档格式:PPTX
  • 文档大小:1.84MB
  • / 3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等教育财经类核心课程系列教材高等教育财经类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高等院校应用技能型精品规划教材高等院校应用技能型精品规划教材 互联网互联网+ +富媒体智能型系列规划教材富媒体智能型系列规划教材经济学基础Part01Part02Part03Contents目录P01模块一走进经济模块一走进经济模块二微观经济模块二微观经济P74模块三宏观经济模块三宏观经济P165 项目一初识经济面纱项目一初识经济面纱经济学导论经济学导论 项目二掌握殿堂钥匙项目二掌握殿堂钥匙价价格理论格理论 项目三学会理性消费项目三学会理性消费消消费者行为理论费者行为理论 项目四研究企业行为项目四研究企业行为生生产者行为理论产者行为理论 项目五回归生产理性项目五回归生产理性成成本与收益理论本与收益理论 项目六寻找市场规律项目六寻找市场规律市市场均衡理论场均衡理论 项目七知晓社会分配项目七知晓社会分配分分配理论配理论 项目八调节市场行为项目八调节市场行为市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理论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理论 项目九开启宏观经济项目九开启宏观经济国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理论民收入核算与决定理论 项目十直面失业问题项目十直面失业问题失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项目十一把握经济脉络项目十一把握经济脉络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项目十二政府调节经济项目十二政府调节经济宏观经济政策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理论CHAPTER02模块二微观经济CHAPTER THREE项目三项目三学会理性消费学会理性消费消费者行为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技能目标注重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实际应用;会运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解释现实经济问题。

      知识目标理解:效用的评价方法、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收入-消费曲线、恩格尔系数熟知:总效用与边际效用、消费可能线、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掌握: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均衡、无差异曲线利益素质目标能够正确领会和理解经济运行的逻辑关系和基本规律,能够对消费者行为进行简单分析,具备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1Chapter任务一效用理论概述欲望与效用概述一一( (一一) )欲望欲望 欲望(Wants),也称作需要(Needs),是指人们的需要,或指一种缺乏的感觉与求得满足的愿望,是一种心理现象根据马斯洛(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基本的生理需要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希望未来生活有保障,如免于伤害、失业等;社会的需要心理需要,如感情、归属感的需要;受尊重的需要需要有自尊心以及受到别人的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出于对人生的看法,需要实现自己的理想 (二二) )效用效用效用(Utility),是指消费者通过消费某种物品或服务所能获得的满足程度消费者消费某种物品能满足欲望的程度高,说明效用大;反之,则说明效用小如果得不到满足感,反而感到痛苦,就是负效用。

      n 用效用观点分析消费者行为的方法称为效用分析效用分析,它又分为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n 由此可见,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是消费者行为理论中两个重要的理论,尽管两者的分析方法不同,但其分析目的、分析对象和结论却是一致的两者的最主要区别如表3-1所示效用的评价方法二二2Chapter任务二基数效用分析总效用与边际效用一一(一)总效用n n 总效用总效用(Total (Total Utility,TUUtility,TU) )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根据上述对效用的理解,总效用是所有单位效用的加总,用数学语言可表述为:如果Q表示某种商品的数量,TU就是Q的函数,即:n n TU=f(Q)(3-1)TU=f(Q)(3-1)总效用与边际效用一一(二)边际效用n n 边际效用边际效用(Marginal (Marginal Utility,MUUtility,MU) )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每增加一个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的增量,即每增加一单位商品消费所增加的效用其公式为:MU=TU(Q)/QMU=TU(Q)/Q(3-2)n 式中,MU为边际效用,TU(Q)为总效用的增加量,Q为消费者对商品的消费数量,Q为Q商品的增加量。

      n 当商品的增加量趋于无穷小,即Q0时,边际效用也可以表示为:总效用与边际效用一一(三)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n 根据表3-2可以绘制出图3-1,以解释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n n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基数效用论的基本定律,又称戈森第一定律,其主要内容是: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n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告诉我们:在消费者偏好和商品使用价值既定的条件下,商品消费量越小,边际效用越大;商品消费量越大,边际效用越小;如果增加一个单位的消费量不能获得任何满足,则边际效用为零;当商品消费量超过一定数量时,继续增加消费的商品,不仅不能带来愉悦,而且会造成痛苦,边际效用变为负值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二二消费者均衡三三(一)消费者均衡的含义和假定条件n n 1.1.消费者均衡的含义消费者均衡的含义 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均衡是指在既定收入和各种商品价格的限制下选购一定数量的各种商品,以达到最满意的程度消费者均衡是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核心n n 2.2.消费者均衡的假定条件消费者均衡的假定条件(1)偏好既定(2)收入既定(3)价格既定消费者均衡三三(二)消费者均衡的条件n n 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指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情况下,消费者所消费的各种物品的边际效用与其价格之比相等,即每一单位货币所得到的边际效用都相等。

      假定消费者用一定的收入I购买X、Y两种物品,两种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X和PY,购买数量分别为QX和QY,两种商品所带来的边际效用分别为MUX和MUY,每一单位货币的边际效用为那么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可以表示为: PXQX+PYQY=I(3-4)PXQX+PYQY=I(3-4) MUX/PX=MUY/PY=(3-5)MUX/PX=MUY/PY=(3-5)3Chapter任务三序数效用分析无差异曲线一一(一)无差异曲线的含义n n 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Indifference Curve),又称效用等高线、等效用线,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或者说,在这条曲线上,无论两种商品的数量怎样组合,所带来的总效用是相同的n 假设有两种商品X和Y,它们在数量上可以有多种组合表3-5列出了商品X、Y的六种组合,当然还可以列出许多组合这些组合所代表的效用都是相等的因此,表3-5又称为无差异组合表无差异曲线一一(一)无差异曲线的含义n 根据无差异组合表的数据,可以做出无差异曲线,如图3-2所示无差异曲线一一(二)无差异曲线的特点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且凸向原点的曲线,其斜率为负值。

      同一个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代表相同的效用,不同的无差异曲线代表不同的效用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越大;离原点越近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越小在同一平面图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因为在交点上两条无差异曲线代表了相同的效用,这会与上面第二个特点相矛盾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这说明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是递减的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是两种物品的边际替代率该曲线凸向原点,是由边际替代率递减所决定的一二三四无差异曲线一一(三)边际替代率与无差异曲线的形状n 边际替代率作为无差异曲线的斜率,就决定了无差异曲线的形状 (1)如果X、Y两种商品是完全替代性质的,则边际替代率是常数,无差异曲线就是一条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如美元与人民币的兑换比率2)如果X、Y两种商品是互补性质的,则边际替代率等于零,无差异曲线就是一条直角折线,如我们穿的鞋,需要一双,缺一不可 (3)如果X、Y两种商品是独立的,那么无差异曲线就是一条垂线,如食盐与汽车 n n 消费可能线消费可能线(Consumption Possibility Line),(Consumption Possibility Line),也称家庭预算线、等支出线,是一条表明在消费者收入与商品价格一定的条件下,消费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数量最大组合的线。

      消费可能线表明了消费者消费行为的限制条件这种限制就是购买物品所花的钱不能大于收入,也不能小于收入大于收入是在收入既定的条件下无法实现的,小于收入则无法实现效用最大化这种限制条件可以写为:PXQX+PYQY=IPXQX+PYQY=I(3-7)n 根据预算方程,我们可以绘出预算线例如,I=60元、PX=20元、PY=10元,则QX=0时,QY=6;QY=0时,QX=3如图3-3所示消费可能线二二n n 消费可能线会发生移动消费可能线会发生移动, ,主要原因有两个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由于消费者收入变化引起移动一是由于消费者收入变化引起移动; ;二是由于商品价格变化引起移动具体如下二是由于商品价格变化引起移动具体如下: : (1)(1)商品价格不变商品价格不变, ,消费者收入变化消费者收入变化如果商品价格不变,消费者收入增加,则消费可能线平行向右上方移动,即预算水平增加;反之,如果商品价格不变,消费者收入减少,则消费可能线平行向左下方移动,即预算水平减少如图3-4所示,消费者收入增加,消费可能线ab平行向右上方移动到a1b1;消费者收入减少,消费可能线ab平行向左下方移动到a2b2消费可能线二二 (2)(2)商品价格变化商品价格变化, ,消费者收入不变。

      消费者收入不变如果消费者收入不变,而两种商品价格中的一种(如Y)不变,另一种(如X)上升或下降,则消费可能线变动如图3-5所示该图中,Y商品价格不变,X商品价格上升,消费可能线ab向内移动到ab1;X商品价格下降,消费可能线ab向外移动到ab2如果消费者收入不变,而两种商品价格中的一种(如X)不变,另一种(如Y)上升或下降,则消费可能线变动如图3-6所示该图中,X商品价格不变,Y商品价格上升,消费可能线ab向下移动到a1b;Y商品价格下降,消费可能线ab向上移动到a2b消费可能线二二n 根据序数效用论的无差异曲线分析法,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当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相切时,消费者就实现了效用最大化其条件是: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这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或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等于消费可能线的斜率其公式为: MUX/PX=MUY/PYMUX/PX=MUY/PY或MUX/MUY=PX/PYMUX/MUY=PX/PY(3-8)n 如果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结合在一个图上,那么,消费可能线必定与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均衡的实现三三n 如图3-7所示,图中三条无差异曲线效用大小的顺序为I1I0I2。

      消费可能线ab与I0相切于E点(此时消费可能线的斜率等于无差异曲线的斜率),这时实现了消费者均衡这就是说,在收入与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购买OX1的X商品和OY1的Y商品,就能获得最大的效用 消费者均衡的实现三三4Chapter任务四消费行为分析消费者剩余的含义和特征一一(一)消费者剩余的含义n n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Consumers Surplus)(Consumers Surplus)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总价格与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是消费者的一种主观心理感受例如,你本来愿意花费3 000元买一台,现在只需花费2 000元,那么,消费者剩余就是1 000元 n 消费者剩余的存在是因为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所愿支付的价格取决于边际效用,而实际付出的价格取决于市场上的供求状况,即市场价格消费者剩余的含义可用图3-8来说明消费者剩余的含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