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西湖名堤案例反思定稿.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425609153
  • 上传时间:2023-11-1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4.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西湖名堤【案例背景】  《西湖名堤》介绍了位于杭州的著名旅游胜地西湖的两道名堤……白堤、苏堤课文语言优美,富有情趣第一、二节介绍了西湖的美景,运用了三个比喻将西湖的婀娜多姿和宁静的水景展现在我们眼前第三到五节介绍有关白堤和苏堤的传说美丽的传说赋予美丽景色无限的生气和情趣,令人难忘这篇课文的比喻句非常多,形象地描绘出西湖优美的景色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完全理解这些比喻句,体会作者这种逼真的描绘手法,有一定的难度如何帮助低年级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理解,以及对名堤这一人文景观的喜爱呢?我在重点的词语上下功夫,设计了以下教学片段:【案例呈现】片段(一):教学一、二小节师:同学们人们多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天上是天堂最美,人间是苏杭最美,谁知道苏杭是指什么地方生:苏是指苏州,杭是指杭州师: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理解“素”的意思出示素的解释,让学生选择生:素是平常,向来的意思师:(出示西湖的鸟瞰图)你们看,在绿树环抱,景色优美的杭州城区,美丽的西湖就在城市的中间,简直就像镶嵌在这城市中一样你知道“镶嵌”的意思吗?生:就是凹进去的意思师:出示戒指图:仅仅是凹进去吗?看看这只戒指中间的宝石生:在凹进去的地方安上珠宝。

      还要固定师:对了,看看书上,作者是怎样描写西湖的?指名朗读: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你觉得作者介绍得怎样?为什么呢?生:这里运用了比喻句,把西湖比作了明珠师:对了,把西湖比作一颗正好镶嵌在陆地上的明珠,来说明大自然的巧夺天工戒指上的珠宝是人工镶嵌而成的,而美丽的西湖是大自然的产物,多么神奇啊!你能读出这样的语气吗?如果你读得好,就说明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了师:西湖上还有两道著名的大堤他们是——生:苏堤和白堤生:查字典理解堤的意思堤:用土石等材料挡水的高岸师:为什么叫名堤呢,让我们走进课文第三到五小节片段(二)教学三到五节师:西湖的山和水令人留恋往返,西湖的名堤也令人回味无穷西湖的名堤是指——生:白堤和苏堤师:请大家默读3-5节,完成填空出示:湖上有两道长堤,一道叫( ),是为了纪念唐朝诗人( );另一道叫( ),是为了纪念宋朝诗人( )春天,两堤上( ),景色十分迷人,所以被称为名堤师:理解“纪念”,纪念是用事物或行动对人和事表示怀念师:人们为什么会怀念这两个人呢?请默读课文3到5小节找出相关内容生:因为他们是大文学家。

      白居易是唐朝的大诗人,苏东坡是宋朝的大诗人生:我找到了课文里的句子——传说,唐朝的白居易在西湖上建了一条长堤他下令:凡是有人犯了法,就罚他种几棵树几年后,长堤上就种满了柳树,开满了桃花人们为了纪念白居易,就把这道堤称为“白堤”生:苏堤是挖淤泥筑成的师补充:苏堤贯通西湖南北,让百姓可以行船捕鱼,给百姓生活带来了方便师:正因为两位文学家在杭州任地方长官时,让百姓安居乐业,所以人们都纪念他们所以把两个大堤称为白堤,苏堤师: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生:桃红柳绿师引读:春天的早晨,我们在西湖边,你看,那边不是有名的白堤吗?堤上桃红柳绿,如同一条锦带观看图片理解锦带的意思: 色彩艳丽的丝带师:锦带和白堤有什么相同地方?生:都很美丽,而且色彩鲜艳师:谁能读好这句句子师:指导朗读:晨雾像轻纱笼罩着水面,堤上桃花绽开了笑脸,柳枝轻轻地摇摆,真是美妙极了师:说说两堤的共同特点是什么?生:通红柳绿师小结:正因为,苏堤白堤有这么特别的来历,与这两位大诗人有关,所以是名堤这两座大堤从此成了非常有名的人文景观生:齐读课题片断(三)学习课文第二小节师:过渡:同学们,说西湖是镶嵌在天堂里的一颗明珠,不只是西湖这一个区域,还包括着四周的山,四周的花,湖中的船,岸边的纤纤柳丝,湖中亭亭玉立的荷花。

      让我们去近距离的去观赏西湖的美景吧师:范读课文第二小节师:默读课文,说一说你喜欢那一种美景?(让学生交流随机出示)生: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理解硕大、硕大的明镜师:出示一面镜子,然后理解硕大意思相近的词巨大生:只见远处是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的山峦,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真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齐读句子,思考:这句话到底写什么像一幅山水画?(山峦)师:为什么会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生:讨论交流:因为山的远近不同,所以看得颜色不同远处的山看得像蓝色的,所以说青新涨的叶子是绿色的,但颜色淡一点师:浓和淡是一对反义词起伏也是一对反义词师:出示图片,理解山的不同颜色,不同距离理解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用简笔画划出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的样子因为是连接不断像丝线一样,所以“绵”是绞丝旁而前面学的“锦”是彩色的带子,所以用金字旁生:一群群白鸥掠过湖面,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的,好看极了师:“掠过”什么意思,做一个手势很快地擦过桌面掠过就是快速地擦过怎样记住字型师:选你喜欢的句子背一背指名背)出示:站在 ,只见远处是 ,一山 ,一山 ,一山 ,一山 ,真像 。

      犹如 一群群白鸥 ,在阳光下 , 生:填空,再试背生:美美地背课文师:西湖美景如诗如画 ,难怪被称为镶嵌在“天堂”里的一颗明珠,苏轼曾有这样的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教学反思】《西湖名堤》是一篇描写杭州美景的课文全文分成两个部分,先是描写了杭州山水的美,再是介绍了两道长堤的景色与它们各自的由来为了让学生感受西湖不仅有秀丽的山水,而且有美丽的传说,从中领略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人文景观的无穷魅力我做了以下设计:一、整体感知,让学生快速进入文本,领略人间天堂之美有道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现在生活条件好,自驾游又方便,家长们也重视孩子的对大千世界的认识,西湖作为世界闻名的旅游景区,去过杭州的孩子当然很多,但记得具体景点的却寥寥无几为了很快带孩子进入情境,我出示了这样的俗语让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告诉孩子天上是天堂最美,人间是苏杭最美,你知道苏杭是指什么地方这样很快进入课文的第一小节告诉学生说到杭州肯定要说到西湖,因为它的景观太美了就像镶嵌在“天堂”里的一颗明珠再以实物让学生理解镶嵌,再看西湖的鸟瞰图,看出它们相像的地方。

      让学生迫不及待地要走进这个素有“人间天堂”二、揭示课题,让学生自读自悟,了解名堤的由来西湖名堤,题眼在名当然今天的孩子对“堤”的认知还不够准确,因此我以查字典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堤”的样子,堤:用土石等材料挡水的高岸并告诉孩子:堤是土做的,所以是提土旁挡住河水的高岸叫河堤,挡住海水的高岸叫海堤西湖的堤坝为什么叫名堤呢?我告诉学生自己读课文的3到5小节,在文中找出答案二年级小朋友虽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但他们毕竟太小了,要想把这里的人文景观理解深刻是不可能的但孩子可以在文中找,顺着他们的认知到什么程度都可以孩子们在文中找出了答案有的说:因为他们是大文学家白居易是唐朝的大诗人,苏东坡是宋朝的大诗人有的说:传说,唐朝的白居易在西湖上建了一条长堤他下令:凡是有人犯了法,就罚他种几棵树几年后,长堤上就种满了柳树,开满了桃花人们为了纪念白居易,就把这道堤称为“白堤”还有的说:苏堤是挖淤泥筑成的于是我补充说:苏堤贯通西湖南北,让百姓可以行船捕鱼,给百姓生活带来了方便而白堤也是为了防止钱塘大潮而筑的正因为两位文学家在杭州任地方长官时,让百姓安居乐业,所以人们都纪念他们所以把两个大堤称为白堤,苏堤这样也让学生把“纪念”这一难理解的词语化抽象为直观。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堤上的树木已经长大,形成了非常美丽的风光带再带学生找出描写苏堤白堤美景的句子白堤:堤上桃红柳绿,如同一条锦带观看图片理解锦带的意思: 色彩艳丽的丝带苏堤的景物更是美妙:晨雾像轻纱笼罩着水面,堤上桃花绽开了笑脸,柳枝轻轻地摇摆,真是美妙极了追究历史原因,当时建造这两道堤是为了防洪人们为了纪念他们的治理西湖的功绩,会以他们的名字来命名在老师的过渡语中要将这一重要的信息,告诉学生这正是这两道堤出名的真正原因由此可见这两人不仅文学造诣了得,更是一个为民办实事的好官,得到了大家的敬仰在此基础上,我再做小结:正因为,苏堤白堤有这么特别的来历,与这两位大诗人有关,所以是名堤这两座大堤从此成了古今中外的人文景观三、品词析句,让学生读读背背,领略西湖仙境之美  苏堤白堤只是西湖的一处人文景观而真正的西湖之美,不只是西湖这一个区域,还包括着四周的山,四周的花,湖中的船,岸边的纤纤柳丝,湖中亭亭玉立的荷花课文的第二小节具体介绍了西湖山水的美丽,用词优美,写作手法丰富,有排比、有比喻词语中“层层叠叠”“连绵起伏”较难理解我采用多媒体与简笔画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把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的山峦立体地表现出来。

      配上舒缓的音乐,范读给学生听学生们在“哇——”的赞叹声中,跃跃欲试,都争着来读出山的华丽在反复诵读以后,学生自己发现了排比句“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那这四个字“绿、青、浓、淡”能不能互换?这个问题犹如深水炮弹,一下子打蒙了一大片爱动脑的孩子像打了兴奋剂一样,议论开来原来“绿和青”是都是一种相近的颜色,因为山上草木繁多,所以才会显得那么的苍翠浓” “淡”是反义词,近的山则浓,远的自然淡了——我很高兴,孩子们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挖掘语言文字的内在意义湖面像“硕大”的银镜,加上白鸥点点,身在其中,让人如入仙境再让学生读读背背,孩子的感官被完全调动,他们很快就能正确流利的背诵出来,如此高效,令人欣慰课文中西湖的水描写的像一幅立体的画面,在音乐声的配合中,很容易得到感悟总结西湖的山水之美,我借鉴了苏东坡的那句经典诗句“总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也为下文埋下伏笔整堂课将诗与文、优美的词句融合在一起,新授与旧知融合在一起,优美的乐声与琅琅的读书声融合在一起,领略到了人文和自然景观的水乳交融在享受美的过程中,也深深体会到中国语言文化的精髓,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20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5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0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6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1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6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0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7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7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7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4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3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9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9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1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21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4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8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8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1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