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讲解.ppt

115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586084001
  • 上传时间:2024-09-04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37MB
  • / 1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1 1 1 1 页页页页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GB50028-2006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2 2 2 2 页页页页目目目目录录录录前言前言 总则总则用气量和燃气质量用气量和燃气质量燃气输配燃气输配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3 3 3 3 页页页页前前 言言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4 4 4 4 页页页页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城镇燃气设计规范》》修订过程修订过程        1993年编制、发行-年编制、发行-93版版(GB50028-93)        1998年局部修订-年局部修订-98版版        2002年全面修订-年全面修订-02版版        2004年新编年新编,2006年发行-年发行-06版版                           (GB50028-2006)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5 5 5 5 页页页页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6 6 6 6 页页页页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是: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是:1、增加第1、增加第2 2章术语,将原规范中章术语,将原规范中““名词解释名词解释””改为改为““术语术语””,并作了补充与完善。

      并作了补充与完善2、第2、第3 3章用气量和燃气质量中,扩大了章用气量和燃气质量中,扩大了用气范围用气范围(有条件时,(有条件时,应包括采暖通风和空调、燃气汽车用气量)取消了居民生活和应包括采暖通风和空调、燃气汽车用气量)取消了居民生活和商业用户商业用户用气量指标用气量指标;增加了;增加了采暖用气量采暖用气量的计算原则的计算原则补充了天然气的质量要求、液化石油气与空气的混合气质量补充了天然气的质量要求、液化石油气与空气的混合气质量安全指标和安全指标和燃气加臭的标准燃气加臭的标准3、第3、第4 4、、5 5章制气和净化中,增加了两段煤气(水煤气)发章制气和净化中,增加了两段煤气(水煤气)发生炉制气、轻油制气、流化床水煤气、天然气改制、一氧化碳生炉制气、轻油制气、流化床水煤气、天然气改制、一氧化碳变换和煤气脱水,并对主要生产场所变换和煤气脱水,并对主要生产场所火灾及爆炸危险分类等级火灾及爆炸危险分类等级等条文进行了修订等条文进行了修订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7 7 7 7 页页页页4、第4、第6 6章燃气输配系统中,提高了城镇燃气章燃气输配系统中,提高了城镇燃气管道压力到管道压力到4.0MPa4.0MPa,吸收了美、英等发达国家的先进标准成果,,吸收了美、英等发达国家的先进标准成果,增增加了高压燃气管道敷设加了高压燃气管道敷设、管道结构设计和新型管材,补、管道结构设计和新型管材,补充了地上燃气管道敷设,门站、储配站设计和高压站设充了地上燃气管道敷设,门站、储配站设计和高压站设置形式、管道水力计算等。

      置形式、管道水力计算等5、增加第5、增加第7 7章压缩天然气供应,主要包括压缩天然气加章压缩天然气供应,主要包括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储配站、瓶组供气站及配套设施要求气站、储配站、瓶组供气站及配套设施要求6、第6、第8 8章液化石油气供应,对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和混章液化石油气供应,对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和混气站、气化站、瓶组气化站及瓶装供应站等补充了有关气站、气化站、瓶组气化站及瓶装供应站等补充了有关内容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8 8 8 8 页页页页7、增加第7、增加第9 9章液化天然气供应,主要包括气化站储罐与站章液化天然气供应,主要包括气化站储罐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站内总平面布置防火间距及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站内总平面布置防火间距及配套设施等要求配套设施等要求8、第8、第1010章燃气的应用中,增加了新型管材,燃气管道和燃章燃气的应用中,增加了新型管材,燃气管道和燃气用具在地下室、半地下室和地上密闭房间内的敷设,气用具在地下室、半地下室和地上密闭房间内的敷设,室内燃气管道的暗设以及燃气的安全监控设施等要求室内燃气管道的暗设以及燃气的安全监控设施等要求。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9 9 9 9 页页页页 1.0 总 则总 则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1 1 0 01 1 0 0页页页页•1 1..0 0..1 1 为使城镇燃气工程设计符合安全生产、保证供应、为使城镇燃气工程设计符合安全生产、保证供应、经济合理和保护环境的要求,制定本规范经济合理和保护环境的要求,制定本规范•说明:使城镇燃气工程设计符合安全生产、保证供应、经说明:使城镇燃气工程设计符合安全生产、保证供应、经济合理、保护环境的要求,这是结合城镇燃气特点提出的济合理、保护环境的要求,这是结合城镇燃气特点提出的•由于燃气是公用的,它具有压力,又具有易燃易爆和有毒由于燃气是公用的,它具有压力,又具有易燃易爆和有毒等特性,所以强调安全生产是非常必要的等特性,所以强调安全生产是非常必要的•保证供应这个要求是与安全生产密切联系的要求城镇燃保证供应这个要求是与安全生产密切联系的要求城镇燃气在质量上要达到一定的质量指标,同时,在量的方面要气在质量上要达到一定的质量指标,同时,在量的方面要能满足任何情况下的需要,做到持续、稳定的供气,满足能满足任何情况下的需要,做到持续、稳定的供气,满足用户的要求。

      用户的要求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1 1 1 11 1 1 1页页页页 1 1..O O..2 2 本规范适用于向城市、乡镇或居民点供给居民生活、本规范适用于向城市、乡镇或居民点供给居民生活、商业、工业企业生产、采暖通风和空调等各类用户作燃料用商业、工业企业生产、采暖通风和空调等各类用户作燃料用的新建、扩建或改建的城镇燃气工程设计的新建、扩建或改建的城镇燃气工程设计注:注: 1 1 本规范不适用于城镇燃气门站以前的长距离输气管道工程本规范不适用于城镇燃气门站以前的长距离输气管道工程 2 2 本规范不适用于工业企业自建供生产工艺用且燃气质量不符合本规范质量要求本规范不适用于工业企业自建供生产工艺用且燃气质量不符合本规范质量要求的燃气工程设计,但自建供生产工艺用且燃气质量符合本规范要求的燃气工程的燃气工程设计,但自建供生产工艺用且燃气质量符合本规范要求的燃气工程设计,可按本规范执行工业企业内部自供燃气给居民使用时设计,可按本规范执行工业企业内部自供燃气给居民使用时, ,供居民使用的燃供居民使用的燃气质量和工程设计应按本规范执行。

      气质量和工程设计应按本规范执行 3 3 本规范不适用于海洋和内河轮船、铁路车辆、汽车等运输工具上的燃气装置设本规范不适用于海洋和内河轮船、铁路车辆、汽车等运输工具上的燃气装置设计 说明:本规范适用范围明确为说明:本规范适用范围明确为““城镇燃气工程城镇燃气工程””是指城市、是指城市、乡镇或居民点中,从地区性的气源点,通过输配系统供给居乡镇或居民点中,从地区性的气源点,通过输配系统供给居民生活、商业、工业企业生产、采暖通风和空调等各类用户民生活、商业、工业企业生产、采暖通风和空调等各类用户公用性质的,且符合本规范燃气质量要求的气体燃料公用性质的,且符合本规范燃气质量要求的气体燃料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1 1 2 21 1 2 2页页页页1 1..O O..3 3 城镇燃气工程设计,应在不断总结生产、建设和科学城镇燃气工程设计,应在不断总结生产、建设和科学实验的基础上,积极采用行之有效的新工艺、新技术、新实验的基础上,积极采用行之有效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材料和新设备,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说明:积极采用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说明:积极采用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早日改变城镇燃气落后面貌,需要在设计方面加以强调,早日改变城镇燃气落后面貌,需要在设计方面加以强调,故作此项规定故作此项规定1.O1.O..4 4 城镇燃气工程规划设计应遵循我国的能源政策,根据城城镇燃气工程规划设计应遵循我国的能源政策,根据城镇总体规划进行设计,并应与城镇的能源规划、环保规划、镇总体规划进行设计,并应与城镇的能源规划、环保规划、消防规划等相结合消防规划等相结合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1 1 3 31 1 3 3页页页页说明:城镇燃气工程牵涉到城市能源、环保、消防等的说明:城镇燃气工程牵涉到城市能源、环保、消防等的全面布局,城镇燃气管道、设备建设后,也不应轻易更全面布局,城镇燃气管道、设备建设后,也不应轻易更换,应有一个经过全面系统考虑过的城镇燃气规划作指换,应有一个经过全面系统考虑过的城镇燃气规划作指导使当前建设不致于盲目进行,避免今后的不合理或导使当前建设不致于盲目进行,避免今后的不合理或浪费。

      因而提出应遵循能源政策,根据城镇总体规划进浪费因而提出应遵循能源政策,根据城镇总体规划进行设计,并应与城镇能源规划、环保规划、消防规划等行设计,并应与城镇能源规划、环保规划、消防规划等相结合1.01.0..5 5 城镇燃气工程设计,除应遵守本规范外,尚应符城镇燃气工程设计,除应遵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1 1 4 41 1 4 4页页页页 3 用气量和燃气质量用气量和燃气质量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1 1 5 51 1 5 5页页页页3 3..1 1 用气量用气量3 3..1 1..1 1 设计用气量应根据当地供气原则和条件确定,包括设计用气量应根据当地供气原则和条件确定,包括下列各种用气量:下列各种用气量:1 1 居民生活用气量;居民生活用气量;2 2 商业用气量;商业用气量;3 3 工业企业生产用气量;工业企业生产用气量;4 4 采暖通风和空调用气量;采暖通风和空调用气量;5 5 燃气汽车用气量;燃气汽车用气量;6 6 其他气量。

      其他气量注:当电站采用城镇燃气发电或供热时,尚应包括电站用气量注:当电站采用城镇燃气发电或供热时,尚应包括电站用气量3 3..1 1..2 2 各种用户的燃气设计用气量,应根据燃气发展规划各种用户的燃气设计用气量,应根据燃气发展规划和用气量指标确定和用气量指标确定3 3..1 1..3 3 居民生活和商业的用气量指标,应根据当地居民生居民生活和商业的用气量指标,应根据当地居民生活和商业用气量的统计数据分析确定活和商业用气量的统计数据分析确定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1 1 6 61 1 6 6页页页页3 3..1 1..4 4 工业企业生产的用气量,可根据实际燃料消耗量折算,工业企业生产的用气量,可根据实际燃料消耗量折算,或按同行业的用气量指标分析确定或按同行业的用气量指标分析确定3 3..1 1..5 5 采暖通风和空调用气量指标,可按国家现行标准采暖通风和空调用气量指标,可按国家现行标准《《城市热力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网设计规范》》CJJ 34CJJ 34或当地建筑物耗热量指标确定或当地建筑物耗热量指标确定3 3..1 1..6 6 燃气汽车用气量指标,应根据当地燃气汽车种类、车型和使燃气汽车用气量指标,应根据当地燃气汽车种类、车型和使用量的统计数据分析确定。

      当缺乏用气量的实际统计资料时,可按已用量的统计数据分析确定当缺乏用气量的实际统计资料时,可按已有燃气汽车城镇的用气量指标分析确定有燃气汽车城镇的用气量指标分析确定3 3..2 2 燃气质量燃气质量3 3..2 2..1 1 城镇燃气质量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城镇燃气质量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1 1 城镇燃气城镇燃气( (应按基准气分类应按基准气分类) )的发热量和组分的波动应符合城镇燃气的发热量和组分的波动应符合城镇燃气互换的要求;互换的要求;2 2 城镇燃气偏离基准气的波动范围宜按现行的国家标准城镇燃气偏离基准气的波动范围宜按现行的国家标准《《城市燃气分城市燃气分类类》》GBGB//T 136llT 136ll的规定采用,并应适当留有余地的规定采用,并应适当留有余地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1 1 7 71 1 7 7页页页页3 3..2 2..2 2 采用不同种类的燃气做城镇燃气除应符合第采用不同种类的燃气做城镇燃气除应符合第3 3..2 2..1 1条外,条外,还应分别符合下列第还应分别符合下列第1 1~~4 4款的规定。

      款的规定1 1 天然气的质量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天然气的质量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1) 1) 天然气发热量、总硫和硫化氢含量、水露点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天然气发热量、总硫和硫化氢含量、水露点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家标准《《天然气天然气》》GB 17820GB 17820的一类气或二类气的规定;的一类气或二类气的规定;2) 2) 在天然气交接点的压力和温度条件下:在天然气交接点的压力和温度条件下:天然气的烃露点应比最低环境温度低天然气的烃露点应比最低环境温度低5℃5℃;天然气中不应有固态、;天然气中不应有固态、液态或胶状物质液态或胶状物质2 2 液化石油气质量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液化石油气质量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油气田液化石油气油气田液化石油气》》GB 9052GB 9052..1 1或或《《 液化石油气液化石油气》》GB lll74GB lll74的规定;的规定;3 3 人工煤气质量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人工煤气质量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人工煤气人工煤气》》 GB 13612 GB 13612的规定:的规定:4 4 液化石油气与空气的混合气做主气源时,液化石油气的体积分液化石油气与空气的混合气做主气源时,液化石油气的体积分数应高于其爆炸上限的数应高于其爆炸上限的2 2倍,且混合气的露点温度应低于管道外壁倍,且混合气的露点温度应低于管道外壁温度温度5℃5℃。

      硫化氢含量不应大于硫化氢含量不应大于20mg20mg//m m3 3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1 1 8 81 1 8 8页页页页•说明:对作为城镇燃气且已有产品标准的燃气引用了现行说明:对作为城镇燃气且已有产品标准的燃气引用了现行的国家标准,并根据城镇燃气要求作了适当补充;对目前的国家标准,并根据城镇燃气要求作了适当补充;对目前尚无产品标准的燃气提出了质量安全指标要求尚无产品标准的燃气提出了质量安全指标要求•1 1 天然气的质量技术指标国家现行标准天然气的质量技术指标国家现行标准《《天然气天然气》》GB GB 17820 - 199917820 - 1999的一类气或二类气的规定,详见表的一类气或二类气的规定,详见表3 3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1 1 9 91 1 9 9页页页页表表3 3 天然气的技术指标天然气的技术指标项项    目目一一类类二二类类三三类类试验办试验办法法高位高位发热发热量量,MJ//m3>31.4GB//T 11062总总硫硫(以硫以硫计计),,mg//m3≤100≤200≤460GB//T 11061硫化氧,硫化氧,mg//m3≤6≤204460GB//T 11060.1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体体积积分数分数)≤3.OGB//T 13610水露点,水露点,℃℃  在天然气交接点的在天然气交接点的压压力和温度条件下,天力和温度条件下,天然气的水露点然气的水露点应应比最低比最低环环境温度低境温度低5℃℃GB//T 17283  注:1 标准中气体体积的标准参比条件是101.325kPa.20℃;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2 2 0 02 2 0 0页页页页•3 3..2 2..3 3 城镇燃气应具有可以察觉的臭味,燃气中加臭剂城镇燃气应具有可以察觉的臭味,燃气中加臭剂的最小量应符合下列规定:的最小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 1 无毒燃气泄漏到空气中,达到爆炸下限的无毒燃气泄漏到空气中,达到爆炸下限的2020%时,应能%时,应能察觉;察觉;2 2 有毒燃气泄漏到空气中,达到对人体允许的有害浓度时,有毒燃气泄漏到空气中,达到对人体允许的有害浓度时,应能察觉:对于以一氧化碳为有毒成分的燃气,空气中一应能察觉:对于以一氧化碳为有毒成分的燃气,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达到氧化碳含量达到0 0..0202%%( (体积分数体积分数) )时。

      应能察觉应能察觉3 3..2 2..4 4 城镇燃气加臭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城镇燃气加臭剂应符合下列要求:1 1 加臭剂和燃气混合在一起后应具有特殊的臭味;加臭剂和燃气混合在一起后应具有特殊的臭味;2 2 加臭剂不应对人体、管道或与其接触的材料有害;加臭剂不应对人体、管道或与其接触的材料有害;3 3 加臭剂的燃烧产物不应对人体呼吸有害,并不应腐蚀或加臭剂的燃烧产物不应对人体呼吸有害,并不应腐蚀或 伤害与此燃烧产物经常接触的材料;伤害与此燃烧产物经常接触的材料;4 4 加臭剂溶解于水的程度不应大于加臭剂溶解于水的程度不应大于2 2..5 5%%( (质量分数质量分数) );;5 5 加臭剂应有在空气中应能察觉的加臭剂含量指标加臭剂应有在空气中应能察觉的加臭剂含量指标•说明:根据国内外加臭剂用量情况,对于爆炸下限为说明:根据国内外加臭剂用量情况,对于爆炸下限为5%5%的的天然气,取加臭剂用量不宜小于天然气,取加臭剂用量不宜小于20mg20mg//m m3 3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2 2 1 12 2 1 1页页页页6.0 6.0 燃气输配燃气输配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2 2 2 22 2 2 2页页页页•6 6..1 1 一般规定一般规定•6 6..1 1..1 1 本章适用于压力不大于本章适用于压力不大于4 4..OMPaOMPa( (表压表压) )的城镇燃的城镇燃气气( (不包括液态燃气不包括液态燃气) )室外输配工程的设计。

      室外输配工程的设计•说明:说明: 提高输配管道压力,对节约管材,减少能量损失提高输配管道压力,对节约管材,减少能量损失有好处;但从分配和使用的角度看,降低管道压力有利于有好处;但从分配和使用的角度看,降低管道压力有利于安全使二者能很好地结合起来应是要点本规范管道压安全使二者能很好地结合起来应是要点本规范管道压力范围是根据长输高压天然气的到来和参考国外城市燃气力范围是根据长输高压天然气的到来和参考国外城市燃气经验制定的,门站后城市高压输气管道的压力为经验制定的,门站后城市高压输气管道的压力为4.0MPa4.0MPa已已能满足特大城市的供气要求,故本规范把门站后燃气管道能满足特大城市的供气要求,故本规范把门站后燃气管道压力适用范围定为不大于压力适用范围定为不大于4.0MPa4.0MPa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2 2 3 32 2 3 3页页页页•6 6..1 1..2 2 城镇燃气输配系统一般由门站、燃气管网、储气城镇燃气输配系统一般由门站、燃气管网、储气设施、调压设施、管理设施、监控系统等组成城镇燃气设施、调压设施、管理设施、监控系统等组成。

      城镇燃气输配系统设计,应输配系统设计,应符合城镇燃气总体规划符合城镇燃气总体规划在可行性研究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的基础上,做到远、近期结合,以近期为主做到远、近期结合,以近期为主,并经技术经,并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合理的方案济比较后确定合理的方案•6 6..1 1..3 3 城镇燃气输配系统压力级制的选择,以及门站、城镇燃气输配系统压力级制的选择,以及门站、储配站、调压站、燃气干管的布置,应根据燃气供应来源、储配站、调压站、燃气干管的布置,应根据燃气供应来源、用户的用气量及其分布、地形地貌、管材设备供应条件、用户的用气量及其分布、地形地貌、管材设备供应条件、施工和运行等因素,经过多方案比较,择优选取技术经济施工和运行等因素,经过多方案比较,择优选取技术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方案合理、安全可靠的方案• 城镇燃气干管的布置,应根据用户用量及其分布,全城镇燃气干管的布置,应根据用户用量及其分布,全面规划,并面规划,并宜按逐步形成环状管网供气宜按逐步形成环状管网供气进行设计进行设计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2 2 4 42 2 4 4页页页页•说明:说明:““城镇燃气干管的布置,宜按逐步形成环状管网供城镇燃气干管的布置,宜按逐步形成环状管网供气进行设计气进行设计””,这是为保证可靠供应的要求,城镇燃气都,这是为保证可靠供应的要求,城镇燃气都是逐步发展的,故在条文中只提是逐步发展的,故在条文中只提““逐步形成逐步形成””,而不是要,而不是要求每一期工程都必须完成环状管网;但是要求每一期工程求每一期工程都必须完成环状管网;但是要求每一期工程设计都宜在一项最后设计都宜在一项最后““形成干线环状管网形成干线环状管网””的总体规划指的总体规划指导下进行,以便最后形成干线环状管网。

      导下进行,以便最后形成干线环状管网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2 2 5 52 2 5 5页页页页 6 6..1 1..4 4 采用天然气作气源时,城镇燃气逐月、逐日采用天然气作气源时,城镇燃气逐月、逐日的用气不均匀性的平衡,应由气源方的用气不均匀性的平衡,应由气源方( (即供气方即供气方) )统筹调统筹调度解决需气方对城镇燃气用户应做好用气量的预测,在各类需气方对城镇燃气用户应做好用气量的预测,在各类用户全年的综合用气负荷资料的基础上,制定逐月、逐用户全年的综合用气负荷资料的基础上,制定逐月、逐日用气量计划日用气量计划6 6..1 1..5 5 在平衡城镇燃气逐月、逐日的用气不均匀性在平衡城镇燃气逐月、逐日的用气不均匀性基础上,平衡城镇燃气逐小时的用气不均匀性,城镇燃基础上,平衡城镇燃气逐小时的用气不均匀性,城镇燃气输配系统尚应具有合理的调峰供气措施,并应符合下气输配系统尚应具有合理的调峰供气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要求:列要求: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2 2 6 62 2 6 6页页页页1 1 城镇燃气输配系统的调峰气总容量,应根据计算月平城镇燃气输配系统的调峰气总容量,应根据计算月平均日用气总量、气源的可调量大小、供气和用气不均匀均日用气总量、气源的可调量大小、供气和用气不均匀情况和运行经验等因素综合确定。

      情况和运行经验等因素综合确定2 2 确定城镇燃气输配系统的调峰气总容量时,应充分利确定城镇燃气输配系统的调峰气总容量时,应充分利用气源的可调量用气源的可调量( (如主气源的可调节供气能力和输气干如主气源的可调节供气能力和输气干线的调峰能力等线的调峰能力等) )采用天然气做气源时,平衡小时的采用天然气做气源时,平衡小时的用气不均所需调峰气量宜由供气方解决,不足时由城镇用气不均所需调峰气量宜由供气方解决,不足时由城镇燃气输配系统解决燃气输配系统解决3 3 储气方式的选择应因地制宜,经方案比较,择优选取储气方式的选择应因地制宜,经方案比较,择优选取技术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方案对来气压力较高的天技术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方案对来气压力较高的天然气输配系统宜采用管道储气的方式然气输配系统宜采用管道储气的方式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2 2 7 72 2 7 7页页页页•说说明明::城城镇镇各各类类用用户户的的用用气气量量是是不不均均匀匀的的,,随随月月、、日日、、小小时时而而变变化化,,平平衡衡这这种种变变化化,,需需要要有有调调峰峰措措施施。

      以以往往城城镇镇燃燃气气公公司司一一般般统统管管气气源源、、输输配配和和应应用用,,平平衡衡用用气气的的不不均均匀匀性性由由当当地地燃燃气气公公司司统统筹筹调调度度解解决决在在天天然然气气来来到到之之后后,,城城镇镇燃燃气气属属于于整整个个天天然然气气系系统统的的下下游游,,长长输输管管道道为为中中游游,,天天然然气气开开采采净净化化为为上上游游上上、、中中、、下下游游有有着着密密切切的的联联系系,,应应作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对待为一个系统工程对待. .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2 2 8 82 2 8 8页页页页•1 1 为了做好对逐月、逐日的用气量不均匀性的平衡,应经为了做好对逐月、逐日的用气量不均匀性的平衡,应经调查研究和资料积累,在完成各类用户全年综合用气负荷调查研究和资料积累,在完成各类用户全年综合用气负荷资料的基础上,制定逐月、逐日用气量计划并应提前与供资料的基础上,制定逐月、逐日用气量计划并应提前与供气方签订合同气方签订合同•2 2 平衡逐小时的用气量不均匀性,采用天然气做气源时,平衡逐小时的用气量不均匀性,采用天然气做气源时,一般要考虑利用长距离输气干管的储气条件和地下储气库一般要考虑利用长距离输气干管的储气条件和地下储气库的利用条件、输气干管向城镇小时供气量的允许调节幅度的利用条件、输气干管向城镇小时供气量的允许调节幅度和安排等,在发挥长距离输气干管和地下储气库等设施的和安排等,在发挥长距离输气干管和地下储气库等设施的调节作用基础上,不足时由城镇燃气部门解决。

      调节作用基础上,不足时由城镇燃气部门解决•3 3 储气方式多种多样,应因地制宜,经方案比较确定储气方式多种多样,应因地制宜,经方案比较确定高压罐的储气方式在很多发达国家已不再建于天然气工程高压罐的储气方式在很多发达国家已不再建于天然气工程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2 2 9 92 2 9 9页页页页     调峰问题作为整个系统中的问题,需从全局来解决,以求得天然气系调峰问题作为整个系统中的问题,需从全局来解决,以求得天然气系统的优化,达到经济合理的目的一般要综合考虑统的优化,达到经济合理的目的一般要综合考虑气源、用户及输配气源、用户及输配系统系统的具体情况,提出合理的调峰手段的具体情况,提出合理的调峰手段•通常,城镇燃气供应系统会在技术经济比较的基础上采用几种调峰手通常,城镇燃气供应系统会在技术经济比较的基础上采用几种调峰手段的段的组合方式组合方式调峰调峰组合方式组合方式:: 1 1、、气源:气源:调整气源的生产能力或设置机动气源调整气源的生产能力或设置机动气源 2 2、、用户:用户:设立缓冲用户设立缓冲用户 3 3、、发挥调度作用:发挥调度作用:调度的职能:指挥运行、监控参数、监视及预测调度的职能:指挥运行、监控参数、监视及预测系统负荷状况、预报事故地点及原因、指导修复方法、优化调度系统负荷状况、预报事故地点及原因、指导修复方法、优化调度 4 4、储气、储气•1)管道储气 利用高压长输管线(或管束)、城市高压外环储气是平衡城镇燃气小利用高压长输管线(或管束)、城市高压外环储气是平衡城镇燃气小时不均匀用气的有效办法。

      时不均匀用气的有效办法•2)储气罐储气  金属储罐,可以储存各种燃气储量不很大,需要额外投资金属储罐,可以储存各种燃气储量不很大,需要额外投资•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3 3 0 03 3 0 0页页页页•长输管线一般解决城市长输管线一般解决城市季节不均衡和部分日用气不均衡季节不均衡和部分日用气不均衡,,而而小时用气不均衡主要通过城市自身解决小时用气不均衡主要通过城市自身解决建设一定规模建设一定规模的储气设施是解决日、时不均衡的主要手段目前的储气的储气设施是解决日、时不均衡的主要手段目前的储气方式主要是高压球罐储气和城市高压外环储气等方式主要是高压球罐储气和城市高压外环储气等•1 1、高压球罐对上游压力的要求:、高压球罐对上游压力的要求:•压力:压力:1.0MPa1.0MPa,如果压力低于,如果压力低于1.0MPa1.0MPa,将降低球罐的有效,将降低球罐的有效利用率,增大储罐的投资利用率,增大储罐的投资•城市高压外环对上游压力的要求:城市高压外环对上游压力的要求:•压力一般不低于压力一般不低于1.6MPa1.6MPa,最好高于,最好高于3.0MPa3.0MPa。

      如果来气压力如果来气压力高于高于3.0MPa3.0MPa,采用高压外环储气比高压球罐具有明显的经,采用高压外环储气比高压球罐具有明显的经济性济性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3 3 1 13 3 1 1页页页页举例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3 3 2 23 3 2 2页页页页6..1..6 城镇燃气管道的设计压力城镇燃气管道的设计压力(P)分为分为7级,并应符合表级,并应符合表6..1..6 的要求表6.1.6 城镇燃气管道设计压力(表压)分级名名  称称压力压力( (MPMPa a) )高压高压燃燃气气管管道道A A2.5

      两档,以便于设计选用•2 2 把低压管道的压力由小于或等于把低压管道的压力由小于或等于O.005MPaO.005MPa提高到小于提高到小于0.01MPa0.01MPa这是考虑为今后提高低压管道供气系统的经济这是考虑为今后提高低压管道供气系统的经济性和为高层建筑低压管道供气解决高程差的附加压头问题性和为高层建筑低压管道供气解决高程差的附加压头问题提供方便提供方便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3 3 4 43 3 4 4页页页页•6 6..1 1..7 7 燃气输配系统各种压力级别的燃气管道之间应通燃气输配系统各种压力级别的燃气管道之间应通过调压装置相连当有可能超过最大允许工作压力时,应过调压装置相连当有可能超过最大允许工作压力时,应设置防止管道超压的安全保护设备设置防止管道超压的安全保护设备•6 6..2 2 燃气管道计算流量和水力计算燃气管道计算流量和水力计算•6 6..2 2..1 1 城镇燃气管道的计算流量,应按计算月的小时最城镇燃气管道的计算流量,应按计算月的小时最大用气量计算该小时最大用气量应根据所有用户燃气用大用气量计算。

      该小时最大用气量应根据所有用户燃气用气量的变化叠加后确定气量的变化叠加后确定•独立居民小区和庭院燃气支管的计算流量宜按本规范第独立居民小区和庭院燃气支管的计算流量宜按本规范第1010..2 2..9 9条规定执行条规定执行•6 6..2 2..2 2 居民生活和商业用户燃气小时计算流量居民生活和商业用户燃气小时计算流量(0℃(0℃和和101101..325kPa)325kPa),宜按下式计算:,宜按下式计算: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3 3 5 53 3 5 5页页页页•6 6..2 2..3 3 居民生活和商业用户用气的高峰系数,应根据该居民生活和商业用户用气的高峰系数,应根据该城镇各类用户燃气用量城镇各类用户燃气用量( (或燃料用量或燃料用量) )的变化情况,编制成的变化情况,编制成月、日、小时用气负荷资料,经分析研究确定月、日、小时用气负荷资料,经分析研究确定•工业企业和燃气汽车用户燃气小时计算流量,宜按每个独工业企业和燃气汽车用户燃气小时计算流量,宜按每个独立用户生产的特点和燃气用量立用户生产的特点和燃气用量( (或燃料用量或燃料用量) )的变化情况,的变化情况,编制成月、日、小时用气负荷资料确定。

      编制成月、日、小时用气负荷资料确定•6 6..2 2..4 4 采暖通风和空调所需燃气小时计算流量,可按国采暖通风和空调所需燃气小时计算流量,可按国家现行的标准家现行的标准《《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 34CJJ 34有关热负荷有关热负荷规定并考虑燃气采暖通风和空调的热效率折算确定规定并考虑燃气采暖通风和空调的热效率折算确定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3 3 6 63 3 6 6页页页页•6 6..2 2..5 5 低压燃气管道单位长度的摩擦阻力损失应按下低压燃气管道单位长度的摩擦阻力损失应按下式计算:式计算:6 6..2 2..6 6 高压、次高压和中压燃气管道的单位长度摩高压、次高压和中压燃气管道的单位长度摩擦阻力损失,应按式擦阻力损失,应按式(6(6..2 2..6-1)6-1)计算:计算: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3 3 7 73 3 7 7页页页页•6 6..3 3 压力不大于压力不大于1 1..6MPa6MPa的室外燃气管道的室外燃气管道•6 6..3 3..1 1中压和低压燃气管道宜采用聚乙烯管、机械接口中压和低压燃气管道宜采用聚乙烯管、机械接口球墨铸铁管、钢管或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并应符合球墨铸铁管、钢管或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并应符合下列要求:下列要求:•1 1 聚乙烯燃气管道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聚乙烯燃气管道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燃气用埋地聚燃气用埋地聚乙烯管材乙烯管材》》GBGB  1555815558..1 1和和《《燃气用埋地聚乙烯管件燃气用埋地聚乙烯管件》》GB GB 15558.215558.2的规定;的规定;•2 2 机械接口球墨铸铁管道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 机械接口球墨铸铁管道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水及水及燃气管道用球墨铸铁管、管件和附件燃气管道用球墨铸铁管、管件和附件》》GBGB//T 13295T 13295的规的规定;定;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3 3 8 83 3 8 8页页页页•3 3 钢管采用焊接钢管、镀锌钢管或无缝钢管时,应分别符钢管采用焊接钢管、镀锌钢管或无缝钢管时,应分别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合现行的国家标准《《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GB//T T 30913091、、《《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GB//T 8163T 8163的规定;的规定;•4 4 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道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道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燃气燃气用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用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CJCJ//T 125T 125和和《《燃气用钢骨燃气用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件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件》》CJCJ//T 126T 126的规定。

      的规定•6 6..3 3..2 2 次高压燃气管道应采用钢管其管材和附件应符次高压燃气管道应采用钢管其管材和附件应符合本规范第合本规范第6 6..4 4..4 4条的要求地下次高压条的要求地下次高压B B燃气管道也可燃气管道也可采用钢号采用钢号 Q235BQ235B焊接钢管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焊接钢管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低压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GB//T 3091T 3091的规定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3 3 9 93 3 9 9页页页页次高压钢质燃气管道直管段计算壁厚应按式次高压钢质燃气管道直管段计算壁厚应按式(6.4.6)(6.4.6)计算确计算确定最小公称壁厚不应小于表定最小公称壁厚不应小于表6 6..3.23.2的规定表6.3.2 钢质燃气管道最小公称壁厚钢钢管公称直径管公称直径DN(mm)公称壁厚公称壁厚(mm)DN1OO~~1504DN200~~3004.8DN350~~4505.2DN500~~5506.4DN600~~7007.1DN750~~9007.9DN950~~10008.7DN10509.5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4 4 0 04 4 0 0页页页页•6 6..3 3..3 3 地下燃气管道不得从建筑物和大型构筑物地下燃气管道不得从建筑物和大型构筑物( (不包不包括架空的建筑物和大型构筑物括架空的建筑物和大型构筑物) )的下面穿越。

      的下面穿越•地下燃气管道与建筑物、构筑物或相邻管道之间的水平和地下燃气管道与建筑物、构筑物或相邻管道之间的水平和垂直净距,不应小于表垂直净距,不应小于表6 6..3 3..3-13-1和表和表6 6..3 3..3-23-2的规定的规定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4 4 1 14 4 1 1页页页页项项  目目地下燃气管道压力地下燃气管道压力( (MPaMPa) )低压低压300mm0.50.5O..50.50.5热热力管力管直埋直埋1..O111.52在管沟内在管沟内(至外璧至外璧)11.51.52..O4..O电电杆杆(塔塔)的基的基础础≤35kV11111>35kV2..O2..O255通信照明通信照明电电杆杆(至至电电杆中心杆中心)1111..O1铁铁路路堤坡脚路路堤坡脚55555有有轨电车钢轨轨电车钢轨22222..O街街树树(至至树树中心中心)O..75O..750.751.21.2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4 4 3 34 4 3 3页页页页表6.3.3-2 地下燃气管道与构筑物或相邻管道之间垂直净距(m)项项    目目地下燃气管道地下燃气管道( (当有套管时,以套管计当有套管时,以套管计) )给水管、排水管或其他燃气管道给水管、排水管或其他燃气管道0.150.15热力管、热力管的管沟底热力管、热力管的管沟底( (或顶或顶) )0.150.15电缆电缆直直  埋埋0.50.5在导管内在导管内0.150.15铁路铁路轨底轨底) )1.21.2有轨电车有轨电车( (轨底轨底) )1 1注:1  当次高压燃气管道压力与表中数不相同时,可采用直线方程内插法确定水平净距。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4 4 4 44 4 4 4页页页页2 如受地形限制不能满足表6.3.3-1和表6.3.3-2时,经与有关部门协商,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后,表6.3.3-1和表6.3.3-2规定的净距均可适当缩小.但低压管道不应影响建(构)筑物和相邻管道基础的稳固性,中压管道距建筑物基础不应小于0.5m且距建筑物外墙面不应小于1m,次高压燃气管道距建筑物外墙面不应小于3.0m其中当对次高压A燃气管道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或当管道壁厚不小于9.5mm时管道距建筑物外墙面不应小于6.5m;当管壁厚度不小于11.9mm时,管道距建筑物外墙面不应小于3.0m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4 4 5 54 4 5 5页页页页 3 表6.3.3-1和表6.3.3-2规定除地下燃气管道与热力管的净距不适于聚乙烯燃气管道和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外,其他规定均适用于聚乙烯燃气管道和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道聚乙烯燃气管道与热力管道的净距应按国家现行标准《聚乙烯燃气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 63执行。

      •4 地下燃气管道与电杆(塔)基础之间的水平净距,还应满足本规范表6.7.5 地下燃气管道与交流电力线接地体的净距规定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4 4 6 64 4 6 6页页页页•6.3.4 地下燃气管道埋设的最小覆土厚度(路面至管顶)应符合下列要求:•1 埋设在机动车道下时,不得小于0.9m;•2 埋设在非机动车车道(含人行道)下时,不得小于0.6m;•3 埋设在机动车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时,不得小于O.3m;•4 埋设在水田下时,不得小于O.8m注:当不能满足上述规定时,应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 6.3.5 输送湿燃气的燃气管道,应埋设在土壤冰冻线以下 燃气管道坡向凝水缸的坡度不宜小于0.003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4 4 7 74 4 7 7页页页页•6.3.6 地下燃气管道的基础宜为原土层凡可能引起管道不均匀沉降的地段,其基础应进行处理•6.3.7 地下燃气管道不得在堆积易燃、易爆材料和具有腐蚀性液体的场地下面穿越,并不宜与其他管道或电缆同沟敷设当需要同沟敷设时,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

      •6.3.8 地下燃气管道从排水管(沟)、热力管沟、隧道及其他各种用途沟槽内穿过时,应将燃气管道敷设于套管内套管伸出构筑物外壁不应小于表6.3.3-1中燃气管道与该构筑物的水平净距套管两端应采用柔性的防腐、防水材料密封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4 4 8 84 4 8 8页页页页•6.3.9 燃气管道穿越铁路、高速公路、电车轨道或城镇主要干道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 穿越铁路或高速公路的燃气管道,应加套管•注:当燃气管道采用定向钻穿越并取得铁路或高速公路部门同意时,可不加套管•2 穿越铁路的燃气管道的套管,应符合下列要求:•1) 套管埋设的深度:铁路轨底至套管顶不应小于1.20m,并应符合铁路管理部门的要求;•2)套管宜采用钢管或钢筋混凝土管;•3)套管内径应比燃气管道外径大100mm以上;•4)套管两端与燃气管的间隙应采用柔性的防腐、防水材料密封,其一端应装设检漏管;•5)套管端部距路堤坡脚外的距离不应小于2.0m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4 4 9 94 4 9 9页页页页•3 燃气管道穿越电车轨道或城镇主要干道时宜敷设在套管或管沟内;穿越高速公路的燃气管道的套管、穿越电车轨道或城镇主要干道的燃气管道的套管或管沟,应符合下列要求:•1)套管内径应比燃气管道外径大100mm以上,套管或管沟两端应密封,在重要地段的套管或管沟端部宜安装检漏管;•2)套管或管沟端部距电车道边轨不应小于2.Om;距道路边缘不应小于1.Om。

      •4 燃气管道宜垂直穿越铁路、高速公路、电车轨道或城镇主要干道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5 5 0 05 5 0 0页页页页•6.3.10 燃气管道通过河流时,可采用穿越河底或采用管桥跨越的形式当条件许可时,可利用道路桥梁跨越河流,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 随桥梁跨越河流的燃气管道,其管道的输送压力不应大于O.4MPa•2 当燃气管道随桥梁敷设或采用管桥跨越河流时,必须采取安全防护措施•3 燃气管道随桥梁敷设,宜采取下列安全防护措施: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5 5 1 15 5 1 1页页页页•1)敷设于桥梁上的燃气管道应采用加厚的无缝钢管或焊接钢管,尽量减少焊缝,对焊缝进行100%无损探伤;•2)跨越通航河流的燃气管道管底标高,应符合通航净空的要求,管架外侧应设置护桩;•3)在确定管道位置时,与随桥敷设的其他管道的间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 6222支架敷管的有关规定;•4)管道应设置必要的补偿和减振措施;•5)对管道应做较高等级的防腐保护;•对于采用阴极保护的埋地钢管与随桥管道之间应设置绝缘装置;•6)跨越河流的燃气管道的支座(架)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制作。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5 5 2 25 5 2 2页页页页•6.3.11 燃气管道穿越河底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 燃气管道宜采用钢管;•2 燃气管道至河床的覆土厚度应根据水流冲刷条件及规划河床确定对不通航河流不应小于O.5m;对通航的河流不应小于1.0m,还应考虑疏浚和投锚深度;3 稳管措施应根据计算确定;•4 在埋设燃气管道位置的河流两岸上、下游应设立标志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5 5 3 35 5 3 3页页页页•6.3.12 穿越或跨越重要河流的燃气管道,在河流两岸均应设置阀门•6.3.13 在次高压、中压燃气干管上,应设置分段阀门,并应在阀门两侧设置放散管在燃气支管的起点处,应设置阀门•6.3.14 地下燃气管道上的检测管、凝水缸的排水管、水封阀和阀门,均应设置护罩或护井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5 5 4 45 5 4 4页页页页•6.3.15 室外架空的燃气管道,可沿建筑物外墙或支柱敷设,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 中压和低压燃气管道,可沿建筑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的住宅或公共建筑的外墙敷设;•次高压B、中压和低压燃气管道,可沿建筑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的丁、戊类生产厂房的外墙敷设。

      •2 沿建筑物外墙的燃气管道距住宅或公共建筑物中不应敷设燃气管道的房间门、窗洞口的净距:中压管道不应小于O.5m,低压管道不应小于0.3m燃气管道距生产厂房建筑物门、窗洞口的净距不限•3 架空燃气管道与铁路、道路、其他管线交叉时的垂直净距不应小于表6.3.15的规定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5 5 5 55 5 5 5页页页页表6.3.15 架空燃气管道与铁路、道路、其他管线交叉时的垂直净距建筑物和管线名称建筑物和管线名称最小垂直净距最小垂直净距(m)(m)燃气管道下燃气管道下燃气管道上燃气管道上铁路轨顶铁路轨顶6 6  城市道路路面城市道路路面5.55.5  厂区道路路面厂区道路路面5 5..O O  人行道路路面人行道路路面2.22.2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5 5 6 65 5 6 6页页页页建筑物和管线名称建筑物和管线名称最小垂直净距最小垂直净距(m)(m)燃气管道下燃气管道下燃气管道上燃气管道上架空电力线电压架空电力线电压3kV3kV以下以下  1.51.53 3~~10kV10kV  3 33535~~66kV66kV  4 4其他管道管径其他管道管径≤≤300mm300mm同管道直径,但不小于同管道直径,但不小于O O..1010同左同左>300mm>300mm0.30.30.30.3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5 5 7 75 5 7 7页页页页•注:1 厂区内部的燃气管道,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管底至道路路面的垂直净距可取4.5m;管底至铁路轨顶的垂直净距,可取5.5m。

      在车辆和人行道以外的地区,可在从地面到管底高度不小于0.35m的低支柱上敷设燃气管道•2 电气机车铁路除外•3 架空电力线与燃气管道的交叉垂直净距尚应考虑导线的最大垂度•4 输送湿燃气的管道应采取排水措施,在寒冷地区还应采取保温措施燃气管道坡向凝水缸的坡度不宜小于0.003•5 工业企业内燃气管道沿支柱敷设时,尚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 6222的规定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5 5 8 85 5 8 8页页页页•6 6..4 4 压力大于压力大于1 1..6MPa6MPa的室外燃气管道的室外燃气管道•6.4.1 本节适用于压力大于1.6MPa(表压)但不大于4.0MPa(表压)的城镇燃气(不包括液态燃气)室外管道工程的设计•6.4.2 城镇燃气管道通过的地区,应按沿线建筑物的密集程度划分为四个管道地区等级,并依据管道地区等级作出相应的管道设计•6.4.3 城镇燃气管道地区等级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1 沿管道中心线两侧各200m范围内,任意划分为1.6km长并能包括最多供人居住的独立建筑物数量的地段,作为地区分级单元。

      •注:在多单元住宅建筑物内,每个独立住宅单元按一个供人居住的独立建筑物计算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5 5 9 95 5 9 9页页页页•2 管道地区等级应根据地区分级单元内建筑物的密集程度划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一级地区:有12个或12个以下供人居住的独立建筑物•2)二级地区:有12个以上,80个以下供人居住的独立建筑物•3)三级地区:介于二级和四级之间的中间地区有80个或80个以上供人居住的独立建筑物但不够四级地区条件的地区、工业区或距人员聚集的室外场所90m内铺设管线的区域•4)四级地区:4层或4层以上建筑物(不计地下室层数)普遍且占多数、交通频繁、地下设施多的城市中心城区(或镇的中心区域等)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6 6 0 06 6 0 0页页页页•3 二、三、四级地区的长度应按下列规定调整:•1)四级地区垂直于管道的边界线距最近地上4层或4层以上建筑物不应小于200m•2)二、三级地区垂直于管道的边界线距该级地区最近建筑物不应小于200m•4 确定城镇燃气管道地区等级,宜按城市规划为该地区的今后发展留有余地。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6 6 1 16 6 1 1页页页页•说明:我国城镇燃气管道的输送压力均不高,本规范原规定的压力范围为小于或等于1.6MPa,保证管道安全除对管道强度、严密性有一定要求外,主要是控制管道与周围建筑物的距离,在实践中管道选线有时遇到困难随着长输天然气的到来,输气压力必然提高,如果单纯保证距离则难以实施在规范的修订中,吸收和引用了国外发达国家和我国GB 50251规范的成果,采取以控制管道自身的安全性主动预防事故的发生为主,但考虑到城市人员密集,交通频繁,地下设施多等特殊环境以及我国的实际情况,规定了适当控制管道与周围建筑物的距离,一旦发生事故时使恶性事故减少或将损失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6 6 2 26 6 2 2页页页页•关于今后发展留有余地问题,其中心含义是在确定地区等级划分时,应适当考虑地区今后发展的可能性,如果在设计一条新管道时,看到这种将来的发展足以改变该地区的等级,则这种可能性应在设计时予以考虑至于这种将来的发展考虑多远,是远期、中期或近期规划,应根据具体项目和条件确定,不作统一规定。

      •城市的中心城区(不包括郊区)的范围宜按城市规划并应由当地城市规划部门确定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6 6 3 36 6 3 3页页页页•6.4.4 高压燃气管道采用的钢管和管道附件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1 燃气管道所用钢管、管道附件材料的选择,应根据管道的使用条件(设计压力、温度、介质特性、使用地区等)、材料的焊接性能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2 燃气管道选用的钢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石油天然气工业  输送钢管交货技术条件  第1部分:A级钢管》GB/9711.1(L175级钢管除外)、《石油天然气工业输送钢管交货技术条件第2部分:B级钢管》GB/T 9711.2和《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T 8163的规定,或符合不低于上述三项标准相应技术要求的其他钢管标准三级和四级地区高压燃气管道材料钢级不应低于L245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6 6 4 46 6 4 4页页页页•3 燃气管道所采用的钢管和管道附件应根据选用的材料、管径、壁厚、介质特性、使用温度及施工环境温度等因素,对材料提出冲击试验和(或)落锤撕裂试验要求。

      •4 当管道附件与管道采用焊接连接时两者材质应相同或相近•5 管道附件中所用的锻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压力容器用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锻件》JB 4726、《低温压力容器用低合金钢锻件》JB 4727的有关规定•6 管道附件不得采用螺旋焊缝钢管制作,严禁采用铸铁制作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6 6 5 56 6 5 5页页页页•说明:本条款是对高压燃气管道的材料提出的要求•2 钢管标准《石油天然气工业输送钢管交货技术条件第1部分:A级钢管》GB/T 9711.1中L175级钢管有三种与相应制造工艺对应的钢管:无缝钢管、连续炉焊钢管和电阻焊钢管其中连续炉焊钢管因其焊缝不进行无损检测,其焊缝系数仅为0.6,并考虑到175级钢管强度较低,不适用于高压燃气管道,因此规定高压燃气管道材料不应选用GB/T 9711.1标准中的 L175级钢管为便于管材的设计选用,将该条款规定的标准钢管的最低屈服强度列于表33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6 6 6 66 6 6 6页页页页•6.4.5 燃气管道强度设计应根据管段所处地区等级和运行条件,按可能同时出现的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的组合进行设计。

      当管道位于地震设防烈度7度及7度以上地区时,应考虑管道所承受的地震荷载•说明:管道的抗震计算可参照国家现行标准《输油(气)钢质管道抗震设计规范》SY/T 0450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6 6 7 76 6 7 7页页页页•6.4.6 钢质燃气管道直管段计算壁厚应按式(6.4.6)计算,计算所得到的厚度应按钢管标准规格向上选取钢管的公称壁厚最小公称壁厚不应小于表6.3.2的规定说明:直管段的计算壁厚公式与说明:直管段的计算壁厚公式与《《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 5025l中的壁厚计算式是一致的中的壁厚计算式是一致的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6 6 8 86 6 8 8页页页页•6.4.7 对于采用经冷加工后又经加热处理的钢管,当加热温度高于320℃(焊接除外)或采用经过冷加工或热处理的钢管煨弯成弯管时,则在计算该钢管或弯管壁厚时,其屈服强度应取该管材最低屈服强度(σs)的75 %•说明:经冷加工的管子又经热处理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将丧失其应变强化性能,按国内外有关规范和资料,其屈服强度降低约25%,因此在进行该类管道壁厚计算或允许最高压力计算时应予以考虑。

      条文中冷加工是指为使管子符合标准规定的最低屈服强度而采取的冷加工(如冷扩径等),即指利用了冷加工过程所提高强度的情况管子城弯的加热温度一般为800~1000℃,对于热处理状态管子,热弯过程会使其强度有不同程度的损失,根据 ASME B31.8及一些热弯管机械性能数据,强度降低比率按25%考虑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6 6 9 96 6 9 9页页页页•6.4.8 城镇燃气管道的强度设计系数(F)应符合表6.4.8的规定•表6.4.8 城镇燃气管道的强度设计系数地区等地区等级级强度设计强度设计系数系数(F)(F)一级地一级地区区O O..7272二级地二级地区区0.60.6三级地三级地区区O O..4040四级地四级地区区O O..3030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7 7 0 07 7 0 0页页页页•说明:强度设计系数F,根据管道所在地区等级不同而不同并根据各国国情(如地理环境、人口等)其取值也有所不同•1 从美国、英国、法国和我国GB 50251标准看,对一级和二级地区的强度设计系数的取值基本相同,本规范也取为0.72和0.60,与上述标准相同。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7 7 1 17 7 1 1页页页页•2 对三级地区,英国标准比法国、美国和我国GB 50251标准控制严,其强度设计系数依次分别为0.3、0.4、0.5、0.5考虑到对于城市的非中心城区地上4层或4层以上建筑物普遍且占多数的燃气管道地区,已划人管道的三级地区;对于城市的中心城区三级和四级地区的分界线主要是以4层或4层以上建筑是否普遍且占多数为标准,而我国每户平均住房面积比发达国家要低很多,同样建筑面积的一幢4层楼房,我国的住户数应比发达国家多,而其他小于或等于3层的低层建筑,在发达国家大多是独门独户,我国则属多单元住宅居多,因而当我国采用发达国家这一分界线标准时,不少划入三级地区的地段实际户数已相当于进入发达国家四级地区规定的户数范围(地区分级主要与户数有关,但为了统计和判断方便又常以住宅单元建筑物数为尺度);参考英国、法国、美国标准和多伦多、香港等地的规定,本规范对三级地区强度设计系数取为0.4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7 7 2 27 7 2 2页页页页•3 对四级地区英国标准比法国、美国和我国GB 50251标准控制更严,这是由于英国标准提出四级地区是指城市或镇的中心区域且多层建筑多的地区(本规范已采用),同时又规定燃气管道压力不应超过1.6MPa。

      由于管道敷设有最小壁厚的规定,按L245级钢管和设计压力1.6MPa时反算强度设计系数约为0.10~0.38,一般比其他标准0.4低很多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7 7 3 37 7 3 3页页页页 香港采用英国标准,多伦多燃气公司市区燃气管道强度设计系数采用0.3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城市人口(特别是四级地区)普遍比较密集,多层和高层建筑较多,交通频繁,地下设施多,高压燃气管道一旦破坏,对周围危害很大,为了提高安全度,保障安全,故要适当降低强度设计系数,参考英国标准和多伦多燃气公司规定,本规范对四级地区取为0.3•6.4.9 穿越铁路、公路和人员聚集场所的管道以及门站、储配站、调压站内管道的强度设计系数,应符合表6.4.9的规定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7 7 4 47 7 4 4页页页页表6.4.9穿越铁路、公路和人员聚集场所的管道以及门站、储配站、调压站内管道的强度设计系数(F)管道及管段管道及管段地区等级地区等级 一 一二 二 三 三 四四有套管穿越有套管穿越ⅢⅢ、、ⅣⅣ级公路的管道级公路的管道O O..7272O O..6 6  O O..4 4  O O..3 3无套管穿越无套管穿越ⅢⅢ、、ⅣⅣ级公路的管道级公路的管道O O..6 6O O..5 5有套管穿越有套管穿越I I、、ⅡⅡ级公路、高速公路、级公路、高速公路、O O..6 6O O..6 6铁路的管道铁路的管道门站、储配站、调压站内管道及其上、下游门站、储配站、调压站内管道及其上、下游各各200m200m管道,截断阀室管道及其上、下游各管道,截断阀室管道及其上、下游各50m50m管道管道( (其距离从站和阀室边界线起算其距离从站和阀室边界线起算) )O O..5 5O O..5 5人员聚集场所的管道人员聚集场所的管道O O..4 4O O..4 4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7 7 5 57 7 5 5页页页页•6.4.10 下列计算或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 50251的相应规定:•1 受约束的埋地直管段轴向应力计算和轴向应力与环向应力组合的当量应力校核;•2 受内压和温差共同作用下弯头的组合应力计算;•3 管道附件与没有轴向约束的直管段连接时的热膨胀强度校核;•4 弯头和弯管的管壁厚度计算;•5 燃气管道径向稳定校核。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7 7 6 67 7 6 6页页页页•6.4.11 一级或二级地区地下燃气管道与建筑物之间的水平净距不应小于表6.4.11的规定燃气管道公称直径燃气管道公称直径DN(mmDN(mm) )地下燃气管道压力地下燃气管道压力( (MPaMPa) )1.601.602.52.54 4900

      •    2 水平净距是指管道外壁到建筑物出地面处外墙面的距离建筑物是指平常有人的建筑物•    3 当燃气管道压力与表中数不相同时可采用直线方程内插法确定水平净距•    6.4.12 三级地区地下燃气管道与建筑物之间的水平净距不应小于表6.4.12的规定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7 7 8 87 7 8 8页页页页•表6.4.12 三级地区地下燃气管道与建筑物之间的水平净距(m)燃气管道公称直径和壁厚燃气管道公称直径和壁厚δδ(mm(mm) )地下燃气管道压力地下燃气管道压力( (MPaMPa) )1.601.602.52.54 4A A所有管径所有管径δδ<9.5<9.5B B所有管径所有管径9.5<9.5<δδ<11.9<11.9C C所有管径所有管径δ≥δ≥11.911.913.513.515151717..O O6.56.57.57.59 9..O O3 3..O O5 5..O O8 8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7 7 9 97 7 9 9页页页页•注:1 当对燃气管道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时。

      δ<9.5mm的燃气管道也可采用表中B行的水平净距•2 水平净距是指管道外壁到建筑物出地面处外墙面的距离建筑物是指平常有人的建筑物•3 当燃气管道压力与表中数不相同时可采用直线方程内插法确定水平净距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8 8 0 08 8 0 0页页页页•说明:控制管道自身安全是从积极的方面预防事故的发生,在系统各个环节都按要求做到的条件下可以保障管道的安全但实际上管道难以做到绝对不会出现事故,从国内和国外的实践看也是如此,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外力作用下的损坏,管材、设备及焊接缺陷,管道腐蚀,操作失误及其他原因外力作用下的损坏常常和法制不健全、管理不严有关,解决尚难到位;管材、设备和施工中的缺陷以及操作中的失误应该避免,但也很难杜绝;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8 8 1 18 8 1 1页页页页•管道长期埋于地下,目前城镇燃气行业对管内、外的腐蚀情况缺乏有效的检测手段和先进设备,管道在使用后的质量得不到有效及时的监控,时间一长就会给安全带来隐患;而城市又是人群集聚之地,交通频繁、地下设施复杂,燃气管道压力越来越高,一旦破坏、危害甚大。

      因此,适当控制高压燃气管道与建筑物的距离,是当发生事故时将损失控制在较小范围,减少人员伤亡的一种有效手段在条件允许时要积极去实施,在条件不允许时也可采取增加安全措施适当减少距离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8 8 2 28 8 2 2页页页页•1 从表6.4.11可见,由于高压燃气管道的弹性压缩能量主要与压力和管径有关,因而管道到建筑物的水平净距根据压力和管径确定•2 三级地区房屋建筑密度逐渐变大,采用表6.4.11的水平净距有困难,此时强度设计系数应取0.4(IGE/TD/1标准取0.3),即可采用表6.4.12(此时在一、二区也可采用)其中:•1)采取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表6.4.12中A行管壁厚度小于9.5mm的燃气管道可采用B行的水平净距据IGE/TD/1标准介绍,“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是指沿燃气管道的上方设置加强钢筋混凝土板(板应有足够宽度以防侧面侵入)或增加管壁厚度等措施,可以减少管道被破坏,或当管壁厚度达到9.5mm以上后可取得同样效果因此在这种条件下,可缩小高压燃气管道到建筑物的水平净距对于采用B行的水平净距有困难的局部地段,可将管壁厚度进一步加厚至不小于11.9mm后可采用C行的水平净距。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8 8 3 38 8 3 3页页页页•2)据英国气体工程师学会人员介绍:经实验证明,在三级地区允许采用的挖土机,不会对强度设计系数不大于0.3(本规范取为0.4)管壁厚度不小于11.9mm的钢管造成破坏,因此采用强度设计系数不大于O.3(本规范为0.4)管壁厚度不小于11.9mm的钢管(管道材料钢级不低于L245),基本上不需要安全距离,高压燃气管道到建筑物3m的最小要求,是考虑挖土机的操作规定和日常维修管道的需要以及避免以后建筑物拆建对管道的影响如果采用更高强度的钢管,原则上可以减少管壁的厚度(采用比11.9mm小),但采用前,应反复对它防御挖土机破坏管道的能力作出验证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8 8 4 48 8 4 4页页页页•6.4.13 高压地下燃气管道与构筑物或相邻管道之间的水平和垂直净距不应小于表6.3.3-1和6.3.3-2次高压A的规定但高压A和高压B地下燃气管道与铁路路堤坡脚的水平净距分别不应小于8m和6m;与有轨电车钢轨的水平净距分别不应小于4m和3m。

      •注:当达不到本条净距要求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后,净距可适当缩小•6.4.14四级地区地下燃气管道输配压力不宜大于1.6MPa(表压)其设计应遵守本规范6.3节的有关规定•四级地区地下燃气管道输配压力不应大于4.OMPa(表压)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8 8 5 58 8 5 5页页页页•6.4.15 高压燃气管道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 高压燃气管道不宜进入四级地区;当受条件限制需要进入或通过四级地区时,应遵守下列规定:•1)高压A地下燃气管道与建筑物外墙面之间的水平净距不应小于30m(当管壁厚度δ≥9.5mm或对燃气管道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时,不应小于15m);•2)高压B地下燃气管道与建筑物外墙面之间的水平净距不应小于16m(当管壁厚度δ≥9.5mm或对燃气管道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时,不应小于10m);•3)管道分段阀门应采用遥控或自动控制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8 8 6 68 8 6 6页页页页•2 高压燃气管道不应通过军事设施、易燃易爆仓库、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保护区、飞机场、火车站、海(河)港码头。

      当受条件限制管道必须在本款所列区域内通过时,必须采取安全防护措施•3 高压燃气管道宜采用埋地方式敷设当个别地段需要采用架空敷设时,必须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8 8 7 78 8 7 7页页页页•说明:6.4.14、6.4.15这两条对不同压力级别燃气管道的宏观布局作了规定,以便创造条件减少事故及危害规定四级地区地下燃气管道输配压力不宜大于1.6MPa,高压燃气管道不宜进入四级地区,不应从军事设施、易燃易爆仓库、国家重点文物保证区、机场、火车站、码头通过等,都是从有利于安全上着眼但以上要求在受到条件限制时也难以实施(例如有要求燃气压力为高压A的用户就在四级地区,不得不从此通过,否则就不能供气或非常不合理等)故本规范对管道位置布局只是提倡但不作硬性限制,对这些个别情况应从管道的设计、施工、检验、运行管理上加强安全防护措施,例如采用优质钢管、强度设计系数不大于0.3、防腐等级提高、分段阀门采用遥控或自动控制、管道到建筑物的距离予以适当控制、严格施工检验、管道投产后对管道的运行状况和质量监控检查相对多一些等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8 8 8 88 8 8 8页页页页•“四级地区地下燃气管道输配压力不应大于4.0MPa(表压)”这一规定,在一般情况下应予以控制,但对于大城市,如经论证在工艺上确实需要且在技术、设备和管理上有保证,并经城市建设主管部门批准,压力大于4.0MPa的燃气管道也可进入四级地区,其设计宜按《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 50251并参照本规范4.0MPa燃气管道的有关规定执行(有关规定主要指:管道强度设计系数、管道距建筑物的距离等)。

      •第6.4.15条中高压A燃气管道到建筑物的水平净距30m是参考温哥华、多伦多市的规定确定的几个城市高压燃气管道到建筑物的净距见表34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8 8 9 98 8 9 9页页页页表表34 几个城市高压燃气管道到建筑物的水平净距几个城市高压燃气管道到建筑物的水平净距本条中所述“对燃气管道采取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是指沿燃气管道的上方设置加强钢筋混凝土板(板应有足够宽度以防侧面侵入)或增加管壁厚度等措施 城市或标准城市或标准管道压力、管径与到建筑物的水平净距管道压力、管径与到建筑物的水平净距备注备注温哥华温哥华管道输气压力管道输气压力3.45Mpa3.45Mpa至建筑物距约为至建筑物距约为30m30m((100100英尺)英尺)经过市区经过市区多伦多多伦多管道输气压力小于或等于管道输气压力小于或等于4.48Mpa4.48Mpa至建筑至建筑物净距约为物净距约为30m30m((100100英尺)英尺)经过市区经过市区洛杉矶洛杉矶管道输气压力小于或等于管道输气压力小于或等于3.17Mpa3.17Mpa至建筑至建筑物净距约为物净距约为6 6~~9m9m((2020~~3030英尺)英尺)洛杉矶市区洛杉矶市区90%90%以上为三级地以上为三级地区(估计)区(估计)香港香港管道输气压力管道输气压力3.45Mpa,3.45Mpa,采用采用AP15LX42AP15LX42钢钢材。

      管径材管径DN700,DN700,壁厚壁厚12.7mm.12.7mm.至建筑至建筑物净距最小为物净距最小为3m3m在三级或三级以下地区敷设,在三级或三级以下地区敷设,不进入居民点和四级地区不进入居民点和四级地区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9 9 0 09 9 0 0页页页页•6.4.16 当管道安全评估中危险性分析证明,可能发生事故的次数和结果合理时,可采用与表6.4.11、表6.4.12和6.4.15条不同的净距和采用与表6.4.8、表6.4.9不同的强度设计系数(F)•说明:6.4.16在特殊情况下突破规范的设计今后可能会遇到,本条等效采用英国IGE/TD/1标准,对安全评估予以提倡,以利于我国在这方面制度和机构的建设承担机构应具有高压燃气管道评估的资质、并由国家有关部门授权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9 9 1 19 9 1 1页页页页•6.4.17 焊接支管连接口的补强应符合下列规定:•1 补强的结构形式可采用增加主管道或支管道壁厚或同时增加主、支管道壁厚、或三通、或拔制扳边式接口的整体补强形式,也可采用补强圈补强的局部补强形式。

      •2 当支管道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1/2主管道公称直径时,应采用三通•3 支管道的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50mm时,可不作补强计算•4 开孔削弱部分按等面积补强,其结构和数值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 50251的相应规定其焊接结构还应符合下述规定: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9 9 2 29 9 2 2页页页页•1)主管道和支管道的连接焊缝应保证全焊透,其角焊缝腰高应大于或等于1/3的支管道壁厚,且不小于6mm;•2)补强圈的形状应与主管道相符,并与主管道紧密贴合焊接和热处理时补强圈上应开一排气孔,管道使用期间应将排气孔堵死,补强圈宜按国家现行标准《补强圈》JB/T 4736选用6.4.18 燃气管道附件的设计和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1 管件的设计和选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制对焊无缝管件》GB 12459、《钢板制对焊管件》GB/T 13401、《钢制法兰管件》GB/T 17185、《钢制对焊管件》SY/T 0510和《钢制弯管》SY/T 5257等有关标准的规定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9 9 3 39 9 3 3页页页页•2 管法兰的选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制管法兰》 GB/T 9112~GB/T 9124、  《大直径碳钢法兰》GB/T 13402或《钢制法兰、垫片、紧固件》HG 20592~HG 20635的规定。

      法兰、垫片和紧固件应考虑介质特性配套选用•3 绝缘法兰、绝缘接头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绝缘法兰设计技术规定》SY/T 0516的规定•4 非标钢制异径接头、凸形封头和平封头的设计,可参照现行国家标准《钢制压力容器》GB 150的有关规定    .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9 9 4 49 9 4 4页页页页•5 除对焊管件之外的焊接预制单体(如集气管、清管器接收筒等),若其所用材料、焊缝及检验不同于本规范所列要求时,可参照现行国家标准《钢制压力容器》GB 150进行设计、制造和检验•6 管道与管件的管端焊接接头形式宜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 50251的有关规定•7 用于改变管道走向的弯头、弯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 50251的有关规定,且弯曲后的弯管其外侧减薄处厚度应不小于按式(6.4.6)计算得到的计算厚度•说明:管道附件的国家标准目前还不全,为便于设计选用,列入了有关行业标准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9 9 5 59 9 5 5页页页页•6.4.19 燃气管道阀门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 在高压燃气干管上,应设置分段阀门;分段阀门的最大间距:以四级地区为主的管段不应大于8km;以三级地区为主的管段不应大于13km;以二级地区为主的管段不应大于24km;以一级地区为主的管段不应大于32km。

      •2 在高压燃气支管的起点处,应设置阀门•3 燃气管道阀门的选用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并应选择适用于燃气介质的阀门•4 在防火区内关键部位使用的阀门,应具有耐火性能需要通过清管器或电子检管器的阀门,应选用全通径阀门•说明:本条对高压燃气管道阀门的设置提出了要求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9 9 6 69 9 6 6页页页页•6.4.2 0高压燃气管道及管件设计应考虑日后清管或电子检管的需要,并宜预留安装电子检管器收发装置的位置•说明:对于管道清管装置工程设计中已普遍采用而电子检管目前国内很少见电子检管现在发达国家已日益普遍,已被证实为一有效的管道状况检查方法,且无需挖掘或中断燃气供应对暂不装设电子检管装置的高压燃气管道,宜预留安装电子检管器收发装置的位置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9 9 7 79 9 7 7页页页页•6.4.23 市区外地下高压燃气管道沿线应设置里程桩、转角桩、交叉和警示牌等永久性标志•市区内地下高压燃气管道应设立管位警示标志在距管顶不小于500mm处应埋设警示带。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9 9 8 89 9 8 8页页页页•6.5 门站和储配站•6.5.1 本节适用于城镇燃气输配系统中,接受气源来气并进行净化、加臭、储存、控制供气压力、气量分配、计量和气质检测的门站和储配站的工程设计•6.5.2 门站和储配站站址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1 站址应符合城镇总体规划的要求;•2 站址应具有适宜的地形、工程地质、供电、给水排水和通信等条件;•3 门站和储配站应少占农田、节约用地并注意与城镇景观等协调;•4 门站站址应结合长输管线位置确定;•5 根据输配系统具体情况,储配站与门站可合建;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9 9 9 99 9 9 9页页页页•6 储配站内的储气罐与站外的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有关规定站内露天燃气工艺装置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应符合甲类生产厂房与厂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的要求•说明:门站和储配站站址的选择应征得规划部门的同意并批准在选址时,如果对站址的工程地质条件以及与邻近地区景观协调等问题注意不够,往往增大了工程投资又破坏了城市的景观。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1 1 0 0 0 01 1 0 0 0 0页页页页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1 1 0 0 1 11 1 0 0 1 1页页页页    4 站内计量调压装置和加压设备应根据工作环境要求露天或在厂房内布置,在寒冷或风沙地区宜采用全封闭式厂房;    5 进出站管线应设置切断阀门和绝缘法兰;   6 储配站内进罐管线上宜设置控制进罐压力和流量的调节装置;    7 当长输管道采用清管工艺时,其清管器的接收装置宜设置在门站内;    说明:本条系指门站作为长输管道的末站时,将清管的接收装置与门站说明:本条系指门站作为长输管道的末站时,将清管的接收装置与门站相结合时布置紧凑,有利于集中管理,是比较合理的,故予以推荐但如相结合时布置紧凑,有利于集中管理,是比较合理的,故予以推荐但如果在长输管道到城镇的边上,由长输管道部门在城镇边上又设有调压计量果在长输管道到城镇的边上,由长输管道部门在城镇边上又设有调压计量站时,则清管器的接收装置就应设在长输管道部门的调压计量站,而不应站时,则清管器的接收装置就应设在长输管道部门的调压计量站,而不应设在城镇的门站。

      设在城镇的门站    8 站内管道上应根据系统要求设置安全保护及放散装置;    说明:当放散点较多且放散量较大时,可设置集中放散装置说明:当放散点较多且放散量较大时,可设置集中放散装置 9 站内设备、仪表、管道等安装的水平间距和标高均应便于观察、操作和维修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1 1 0 0 2 21 1 0 0 2 2页页页页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1 1 0 0 3 31 1 0 0 3 3页页页页•6.6.2 调压装置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 自然条件和周围环境许可时,宜设置在露天,但应设置围墙、护栏或车挡;•2 设置在地上单独的调压箱(悬挂式)内时,对居民和商业用户燃气进口压力不应大于O.4MPa;对工业用户(包括锅炉房)燃气进口压力不应大于0.8MPa;•3 设置在地上单独的调压柜(落地式)内时,对居民、商业用户和工业用户(包括锅炉房)燃气进口压力不宜大于1.6MPa;•4 设置在地上单独的建筑物内时应符合本规范第6.6.12条的要求;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1 1 0 0 4 41 1 0 0 4 4页页页页  5 当受到地上条件限制,且调压装置进口压力不大于0.4MPa时,可设置在地下单独的建筑物内或地下单独的箱体内,并应分别符合本规范第6.6.14条和第6.6.5条的要求;  6 液化石油气和相对密度大于0.75燃气的调压装置不得设于地下室、半地下室内和地下单独的箱体内。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1 1 0 0 5 51 1 0 0 5 5页页页页•说明:说明: 6.6.2 6.6.2 调压装置的设置形式多种式样,设计时应调压装置的设置形式多种式样,设计时应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采用,本条对调压装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采用,本条对调压装置的设置形式置的设置形式( (不包括单独用户的专用调压装置设置形式不包括单独用户的专用调压装置设置形式) )及其条件作了一般规定调压装置宜设在地上,以利于安及其条件作了一般规定调压装置宜设在地上,以利于安全和运行、维护其中:全和运行、维护其中:•1 1 在自然条件和周围环境条件许可时,宜设在露天这是在自然条件和周围环境条件许可时,宜设在露天这是较安全和经济的形式对于大、中型站其优点较多较安全和经济的形式对于大、中型站其优点较多•2 2、、3 3 在环境条件较差时,设在箱子内是一种较经济适用在环境条件较差时,设在箱子内是一种较经济适用的形式分为调压箱的形式分为调压箱( (悬挂式悬挂式) )和调压柜和调压柜( (落地式落地式) )两种对于中、小型站优点较多于中、小型站优点较多。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1 1 0 0 6 61 1 0 0 6 6页页页页•4 4 设在地上单独的建筑物内是我国以往用得较多的一种形设在地上单独的建筑物内是我国以往用得较多的一种形式式( (与采用人工煤气需防冻有关与采用人工煤气需防冻有关) )•5 5、、6 6 当受到地上条件限制燃气相对密度不大于当受到地上条件限制燃气相对密度不大于0.750.75,且,且压力不高时才可设置在地下,这是一种迫不得已才采用的压力不高时才可设置在地下,这是一种迫不得已才采用的形式但相对密度大于形式但相对密度大于0.750.75时,泄漏的燃气易集聚,故不时,泄漏的燃气易集聚,故不得设于地下室、半地下室和地下箱内得设于地下室、半地下室和地下箱内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1 1 0 0 7 71 1 0 0 7 7页页页页表6.6.3 调压站(含调压柜)与其他建筑物、构筑物水平净距(m)•6.6.3调压站(含调压柜)与其他建筑物、构筑物的水平净距应符合表6.6.3的规定设置形式调压装置入口燃气压力级制建筑物外墙面重要公共建筑、一类高层民用建筑铁路(中心线)城镇道路公共电力变配电柜地上单独建筑    高压(A)1830.O2556高压(B)1325.O20.O46次高压(A)9181534次高压(B)6121034中压(A)6121024中压(B)6121024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1 1 0 0 8 81 1 0 0 8 8页页页页设置形式设置形式调压装置入调压装置入口燃气压力口燃气压力级制级制建筑物建筑物外墙面外墙面重要公共建筑、重要公共建筑、一类高层民用一类高层民用建筑建筑铁路铁路( (中中心线心线) )城镇道路城镇道路公共电力公共电力变配电柜变配电柜 调压柜 调压柜次高压次高压(A)(A)7 7141412122 24 4次高压次高压(B)(B)4 48 88 82 24 4中压中压(A)(A)4 48 88 8..O O1 14 4中压中压(B)(B)4 48 88 81 14 4地下单独建筑地下单独建筑中压中压(A)(A)3 36 66 6..O O  3 3中压中压(B)(B)3 36 6..O O6 6  3 3地下调压箱地下调压箱中压中压(A)(A)3 3..O O6 6..O O6 6..O O  3 3中压中压(B)(B)3 36 6..O O6 6..O O  3 3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1 1 0 0 9 91 1 0 0 9 9页页页页•注: 1 当调压装置露天设置时,则指距离装置的边缘;•    2 当建筑物(含重要公共建筑)的某外墙为无门、窗洞口的实体墙.且建筑物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时,燃气进口压力级别为中压A或中压B的调压柜一侧或两侧(非平行).可贴靠上述外墙设置;• 3 当达不到上表净距要求时,采取有效措施。

      可适当缩小净距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1 1 1 1 0 01 1 1 1 0 0页页页页•说明:6.6.3本条调压站(含调压柜)与其他建、构筑物水平净距的规定,是参考了荷兰天然气调压站建设经验和规定,并结合我国实践,对原规范进行了补充和调整表6.6.3中所列净距适用于按规范建设与改造的城镇,对于无法达到该表要求又必须建设的调压站(含调压柜),本规范留有余地,提出采取有效措施,可适当缩小净距有效措施是指:有效的通风,换气次数每小时不小于3次;加设燃气泄漏报警器;有足够的防爆泄压面积(泄爆方向有必要时还应加设隔爆墙);严格控制火源等各地可根据具体情况与有关部门协调解决表6.6.3中的“一类高层民用建筑”详见现行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第3.0.1条(2005年版)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1 1 1 1 1 11 1 1 1 1 1页页页页•6.6.9 调压器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1 调压器应能满足进口燃气的最高、最低压力的要求;•2 调压器的压力差,应根据调压器前燃气管道的最低设计压力与调压器后燃气管道的设计压力之差值确定;•3 调压器的计算流量,应按该调压器所承担的管网小时最大输送量的1.2倍确定。

      •6.6.10 调压站(或调压箱或调压柜)的工艺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 连接未成环低压管网的区域调压站和供连续生产使用的用户调压装置宜设置备用调压器,其他情况下的调压器可不设备用•说明:本条规定了调压站(或调压箱或调压柜)的工艺设计要求•1 调压站的工艺设计主要应考虑该调压站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能保证对用户的供气有些城市的区域调压站不分情况均设置备用调压器,这就加大了一次性建设投资而有些城市低压管网不成环,其调压器也不设旁通管,一旦发生故障只能停止供气,更是不可取的对于低压管网不成环的区域调压站和连续生产使用的用户调压装置宜设置备用调压器,比之旁通管更安全、可靠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1 1 1 1 2 21 1 1 1 2 2页页页页•调压器的燃气进、出口管道之间应设旁通管,用户调压箱(悬挂式)可不设旁通管•2 高压和次高压燃气调压站室外进、出口管道上必须设置阀门:•中压燃气调压站室外进口管道上,应设置阀门•3 调压站室外进、出口管道上阀门距调压站的距离:•当为地上单独建筑时,不宜小于10m,当为毗连建筑物时,不宜小于5m;•当为调压柜时,不宜小于5m;•当为露天调压装置时,不宜小于10m;•当通向调压站的支管阀门距调压站小于100m时,室外支管阀门与调压站进口阀门可合为一个。

      •2、3 调压器的附属设备较多,其中较重要的是阀门,各地对于调压站外设不设阀门有所争议本条根据多数意见并参考国外规范,对高压和次高压室外燃气管道使用“必须”用语,而对中压室外进口燃气管道使用“应”的用语给予强调并对阀门设置距离提出要求,以便在出现事故时能在室外安全操作阀门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1 1 1 1 3 31 1 1 1 3 3页页页页•4 在调压器燃气人口处应安装过滤器•5 在调压器燃气入口(或出口)处,应设防止燃气出口压力过高的安全保护装置(当调压器本身带有安全保护装置时可不设)•6 调压器的安全保护装置宜选用人工复位型安全保护(放散或切断)装置必须设定启动压力值并具有足够的能力•调压站的超压保护装置种类很多,目前国内主要采用安全水封阀,适用于放散量少的情况,一旦放散量较多时对环境的污染及周围建筑的火灾危险性是不容忽视的,一些管理部门反映,在超压放散的同时,低压管道压力仍然有可能超过5000Pa,造成一些燃气表损坏漏气事故,说明放散法并不绝对安全,设计宜考虑使用能快速切断的安全阀门或其他防止超压的设备调压的安全保护装置提倡选用人工复位型,在人工复位后应对调压器后的管道设备进行检查,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1 1 1 1 4 41 1 1 1 4 4页页页页•7 调压站放散管管口应高出其屋檐1.Om以上•调压柜的安全放散管管口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4m;设置在建筑物墙上的调压箱的安全放散管管口应高出该建筑物屋檐1.0m;•地下调压站和地下调压箱的安全放散管管口也应按地上调压柜安全放散管管口的规定设置•注:清洗管道吹扫用的放散管、指挥器的放散管与安全水封放散管属于同一工作压力时允许将它们连接在同一放散管上•8 调压站内调压器及过滤器前后均应设置指示式压力表,调压器后应设置自动记录式压力仪表 共共共共 1 1 1 1 9 91 1 1 1 9 9页页页页 , , , ,第第第第 1 1 1 1 5 51 1 1 1 5 5页页页页  谢谢 谢谢 大大 家!家!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统编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每课时《追求自由平等》分层作业汇编(含两套作业).docx 人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与湖泊》同步练习(第2课时).docx 人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 节《气候》每课时同步练习汇编(含三套题).docx 人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疆域》素养分层评价(含两套题).docx 人教版(2024)新教材20252026学年度八年级地理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doc Unit 3 Lesson 5 (同步练习) 2025-2026学年英语冀教版八年级上册.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and Reflection 同步分层精练.docx 人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4 Amazing Plants and Animals 人与自然(话题阅读精练).docx 人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疆域》同步练习(第1课时).docx 人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专项素养提升卷(一)——自然环境要素及其相互影响.docx Unit 3 Better you better me(单元诊断)2025-2026学年英语冀教版八年级上册.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Developing ideas(Listening and speaking)基础卷.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This is me 单词短语句型语法(教材考点精练).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This is me 单元测试卷及答案1.docx Unit 3 形容词和副词的原级和比较级(重点语法提升练)-2025-2026学年八年级英语上册.docx 人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与湖泊》同步练习(第3课时).docx 苏科版2024新教材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重难点训练:专项03 比热容和热值的相关计算(含答案).docx 苏科版2024新教材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重难点训练:四、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含答案).docx 人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形》每课时素养分层评价汇编(含两套题).docx 人教版(2024)新教材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六章分层作业:第3节 电阻(含答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