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养鸡技术(已整理)_版.doc

41页
  • 卖家[上传人]:wt****50
  • 文档编号:37209811
  • 上传时间:2018-04-0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39.50KB
  • / 4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免费版养鸡技术免费版养鸡技术如何正确使用禽用疫苗如何正确使用禽用疫苗疫(菌)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一种重要工具,只有正确使用才能使机体产生足够的免疫力,从而达 到抵御外来病原微生物的侵害袭和致病作用的目的就禽用疫(菌)苗而言,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要了解下面 有关常识 1、疫(菌)苗仅用于健康禽群的免疫预防,对已经感染发病的禽只,通常并没有治疗作用,而且紧急 预防接种的免疫效果不能完全保证2、必须制定正确的免疫程序由于禽的品种、日龄、母源抗体水平和疫(菌)苗类型等因素不尽相同, 使用疫(菌)苗前最好跟踪监测以掌握禽群的抗体水平与动态,或者参照有关专家、厂家推荐的免疫程序, 然后根据具体情况,会同有经验的兽医师制定免疫程序3、正确使用疫(菌)苗目前常用的疫(菌)苗有两大类型:弱毒苗、灭活苗弱毒苗中除菌苗外,都需 要冷冻保存和运输,否则就会失效灭活苗包括油乳剂、蜂胶制剂、氢氧化铝制剂等,常温下可保存, 但以 2℃—8℃的保存效果最佳,注意不能受阳光照射,也不可冻结,使用前要将其回升至室温;应仔细 核对疫(菌)苗的名称与预防疾病是否相符,是否在有效期内,使用的接种用具如注射器、针头、滴管等应 清洗、消毒并保持干燥;稀释疫(菌)苗时,只能使用指定的稀释液如马立克氏病疫苗专用稀释液,并按规 定的方法进行,灭活疫(菌)苗不得作任何稀释、掺和;在做好接种部位的消毒工作后再接种疫(菌)苗,并 确保接种剂量准确,不能随意增加或减少剂量;吸取疫(菌)苗时使用固定的针头而不能用已经与禽只接触 过的针头,而且已吸出的疫(菌)苗不能再回注瓶内,以防污染,稀释后的疫(菌)苗应在限定的时间内一次 用完,未用完的苗应作消毒销毁处理;接种弱毒菌苗时要在使用前后几天内,停止给予各种抗菌药物;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疫(菌)苗不能随意混合或同时使用,以免影响应有的免疫效果,产生毒副作用,加重应 激反应;禽只在屠宰前 6 周内不应接种油佐剂或氢氧化铝佐剂类疫苗。

      4、接种疫(菌)苗后要加强对禽群的饲养管理,减少应激因素对禽只的影响弱毒苗以及灭活苗的使 用,对禽体来说也是一个弱的应激,而接种疫(菌)苗后一般要经过约 1—2 周的时间,机体才能产生一定 的免疫力,因此这期间需要做好更为细致的管理工作,切不能认为用了苗即完事可以适当对禽群在饲 料中补充一些诸如维生素 C 之类增强体质的营养物质,在饮水中加入抗应激类药品,减少冷热、拥挤、 潮湿、通风不良、有害气体浓度过大等应激因素的影响,以确保机体顺利地产生足够的免疫力特别注 意防止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否则很可能导致免疫失败蛋鸡秋季开产当重视蛋鸡秋季开产当重视春季育雏的新母鸡,从开产到产量高峰期,多处在天高气爽的秋季,饲养上需注意下述几点 巧饲养成年鸡日喂 3~4 次,早上喂早,晚上喂晚,把每次喂食的间隔拉长,不可提前或推后成年鸡每天 应喂配合料 120 克/只左右,防止忽多忽少开产后每只鸡每晚应补喂颗粒料(麦粒、玉米粒)50 克左右, 每百只鸡每周补喂沙粒 500~1000 克不论笼养或平养,密度都不宜过高,每只鸡应占有 10 厘米左右槽 位早晨应先饮水后喂料,秋末、冬季饮温水,饮水量每只每天不应少于 180 毫升。

      小环境给蛋鸡创造一个良好的小气候环境产蛋鸡最佳温度为 15℃~25℃,相对湿度为 60%~65%,温、 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产蛋秋季温差较大,白天要注意降温,夜晚要防寒保暖,随时注意调节温湿 度舍内外每天打扫,清除粪便,减少氨味做好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每天拣蛋 3~4 次,减少破 损补光照进入秋季,每天日照时数减少刚开始产蛋鸡光照时间,每天应在 16~17 小时,尤其是高产鸡自 然光不足时,应采用人工补充光照可在早、晚各补一半,每 15~25 平方米舍内安装一盏 25 瓦白炽灯2泡,灯泡距地面 1.5~2 米 防疫病 保持舍内外的卫生清洁,定期消毒,禁止场外闲杂人员进入 光照对蛋鸡的影响光照对蛋鸡的影响 鸡对光照变化非常敏感在自然条件下,每当春季来临时,日照时间逐渐延长,母鸡开始产卵繁衍 后代每当秋天逼近时,随着日照时间逐渐缩短,繁殖能力也逐渐降低,继而陆续换羽,停止产卵现 代的蛋鸡仍保留着这种本性,节气变化对其影响非常大为提高产蛋量、延长产卵期、降低电费,要注 意以下几点 一、蛋鸡不同阶段的光照需求特点1、10 周龄以前的小鸡,其生殖系统对光照不太敏感为方便管理,最初几天光照可以适当长一些。

      以后可利用自然光照2、10~20 周龄之间的小鸡,生殖系统对光照逐渐敏感为防止早熟,保证达到标准体重,要严格控 制光照,必须恒定在一个标准之内3、20 周龄的小鸡要逐渐延长光照时间,以刺激性腺发育,为适时开产做准备对没有达到标准体重 的鸡群可推后 1~2 周增加光照同时要增加饲料供给,但最迟不能晚于 22 周龄一般每周延长 1 小时 左右,每天光照时间至开产时达到一个固定的标准内,以后坚持恒定不变,直至下笼二、自然光照规律及节气变化夏至是全年日照最长的一天,夏至过后日照逐日缩短冬至是全年日照最短的一天,冬至过后日照 逐日延长春分和秋分是白天黑夜对分,各占一半古人据此,将全年分为二十四节气其日出日没时 间很准确,但由于纬度不同,各地区日照时间有较大差别例如:广州夏至 5 时 42 分日出,19 时 15 分 日没冬至 7 时 04 分日出,17 时 47 分日没日照时间分别为 13 小时 33 分和 10 小时 43 分齐齐哈尔 夏至 3 时 47 分日出,19 时 45 分日没冬至 7 时 29 分日出,15 时 56 分日没日照时间分别为 15 小时 58 分和 8 小时 27 分。

      在北方养鸡,掌握节气变化规律非常重要长春地区日出日没时间详见表 1三、开放式鸡舍自然光照利用方法全年自然光照有一个由短渐长,再由长渐短的过程,其顶点是夏至还有一个由长渐短,再由短渐 长的过程,其低点是冬至根据蛋鸡对光照需求的特点,对不同月份出生的鸡,要采取不同的措施,才 能合理的利用自然光照1、4 月中下旬至 9 月上旬出生的雏鸡,10~20 周龄时,正处于日照逐渐缩短的时期,这段时间可完 全利用自然光照20 周龄后再按要求逐渐延长补充光照2、9 月中下旬至次年 4 月上旬的雏鸡,10~20 周龄时,正处于日照逐渐延长的时期,为避免刺激生 殖系统过早发育这段时间必须用人工辅助光照进行纠正例如:11 月 7 日出生的小鸡,到次年 1 月 15 日达 10 周龄时,长春地区每天日照约 9 小时 20 分到 3 月 27 日达 20 周龄时,日照已达 12 小时这批 雏鸡 10~20 周龄阶段每天光照应恒定为 12 小时,不足部分用人工光照补充以后可随日照逐渐延长而 递减人工光照,但自然光照加入工光照必须恒定在 12 小时 20 周龄以后,可根据自然光照继续延长的 规律,完全利用自然光照 3、成龄鸡开产至下笼每日,光照时间。

      一般以当地夏至最长日照时间为标准,全程恒定不变长春地区 夏至 3 时 56 分日出,19 时 24 分日没,日照时间为 15 小时 28 分,连同日出前的晨光和日没后的昏影, 每天光照 16 小时为宜四、蛋鸡光照管理方案1、4 月中下旬至 9 月上旬出生的鸡群0~1 周龄,每天 23 小时光照2~19 周龄,利用自然光照 20 周龄以后,每周增加 1 小时,至 16 小时恒定2、9 月中下旬至次年 4 月上旬出生的鸡群0~1 周龄,每天 23 小时光照2~9 周龄,利用自然光 照10~19 周龄,按当地最长日照时间,恒定管理20 周龄以后利用自然光照每日渐增至 16 小时,恒 定管理3蛋鸡产蛋无高峰,关键细节没做好蛋鸡产蛋无高峰,关键细节没做好 在蛋鸡生产中,经常碰到一群蛋鸡不能进入产蛋高峰,表现为产蛋期短,经济报酬很低,常见原因 综合分析如下: 饲养管理方面1.饲养密度太大由于受资金、场地、**等因素的限制,或者饲养者片面追求饲养规模,养殖户育雏、育成的密度普 遍偏高,第一周的育雏密度一般是每平方米 30 只,而实际高一倍者比较普遍,甚至高 2-3 倍有的户从 进鸡到转群上笼饲养密度不变,早期不能按时分群,6 周龄的体尺、体重难以达标,直接影响育雏、育成 鸡的质量。

      在多年的蛋鸡生产实践中,深刻体会到饲养密度为限制蛋鸡生产性能的首要因素2.通风不良育雏早期为了保暖,门窗均封得很严,随着密度的增大,分泌物、排泄物的增多,粉状料的使用, 羽毛、皮屑的脱落,舍内的空气极为污浊,雏鸡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中,极易发生流泪、打喷嚏、关节炎 等,严重影响生长发育鸡的质量3.鸡群均匀度差由于育雏的有效空间严重不足,早期料桶、饮水器的数量不可能很多随着鸡龄的不断增加,鸡只 体格的发育,在料桶与饮水器不增加的情况下,鸡只能分若干次轮换采食、饮水,每只鸡采食的数量、 质量有所差异,造成鸡群均匀度差不同的疫病防治措施、不同的光照制度等因素,也是造成整栋鸡舍均匀度差,最终导致产蛋不见高 峰的原因之一4.不同批次的鸡混养个别养殖场(户),在同一鸡舍装入不同日龄的鸡群,由于不同的饲养管理,不同的疫病的防治措施, 不同的光照制度等因素,造成整栋鸡舍鸡产蛋率偏低5.开产前体成熟与性成熟不同步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均匀度低于 80%,变异系数在 10%以上,平均体重低于标准下限,见蛋 日龄相对偏早,产蛋率攀升的时间很长,表现为产蛋高峰上不去,高峰持续时间短,蛋重轻,死亡淘汰 率高另一种是均匀度低于 80%,变异系数在 10%以上,平均体重高于标准上限,见蛋日龄偏迟,全期耗 料量增加,料蛋比高,经济效益低下。

      6.产蛋阶段光照不稳定或强度不够实践证明,蛋鸡每天有 14-15 小时的光照就能满足产蛋高峰期的需求,由于考虑到其它影响因素,现 在普遍采用 16 小时的光照制度补光时一定要按时开关灯,否则就会扰乱蛋鸡对光刺激形成的反应电 灯应安装在离地面 1.8-2 米的高度,灯与灯之间的距离相等,40 瓦灯泡,补充光照只宜逐渐延长,在进入 高峰期时,光照要保持相对稳定,强度要适合7.产蛋高峰期安排不合理蛋鸡的产蛋高峰期大约在 25-35 周龄,产蛋率一般可达 90%以上,这一时期蛋鸡产蛋生理机能最旺 盛,必须有效利用这一宝贵的时期,若在早春育雏,鸡群产蛋高峰期就在夏季,由于天气炎热,鸡采食 减少,多数鸡场防暑降温措施不得力,或者虽有一定的措施,但也很难达到鸡产蛋时期最适宜的温度; 再者是由于天气炎热,舍内需要使用人工降温或用湿帘降温,使舍内湿度增加,大肠杆菌适宜生长繁殖, 鸡群易患大肠杆菌病,从而也容易导致蛋鸡产蛋难以达到高峰 饲料质量问题41.劣质饲料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饲料由于生产地区、单位和批次的不同,其质量也参差不齐,存在搀杂使假或有 效成分含量不足的问题如果未对饲料中的原料加以检验分析,即按常规的营养成分含量及使用说明配 制,喂鸡后就有可能出现产蛋不见高峰的问题;再者说,拿同一种料,养不同品种、不同羽色、不同体 型的鸡,难以满足鸡群对代谢能、粗蛋白、氨基酸、钙、磷的需求。

      2.饲料标签与内在质量的严重不吻合 如果粗蛋白水平相对不低,但杂粕的比例偏高,饲料的利用率 则会存在很大的差异,养殖户大多不注意这一点,不从总耗料、体增重、死淘率、产蛋量、料蛋比、淘 汰鸡的体重诸方面算总账,而是片面的盲从于某种饲料的价格疾病侵扰母源疾病、免疫抑制性疾病、非 SPF 疫苗的应用,使鸡只处于疾病的亚临床状态;免疫程序混乱, 生搬硬套书本上的或某公司、某研究机构的防疫程序,不能结合当地疫情制定免疫程序;对于能够在实 验室监测抗体的疾病,没有进行科学的免疫监测,鸡群抗体上存在参差不齐现象传染病早期发病造成 生殖系统永久性损害 (如传染性支气管炎),使鸡群产蛋难以达到高峰免疫程序制定的基本原则是防重于治,对重点病、常见病、烈性病重点设防,疾病在变化,防疫程 序也于动态中寻找平衡蛋鸡见蛋至产蛋高峰上升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