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之4实测地质剖面.pdf

26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47726666
  • 上传时间:2018-07-04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44.99KB
  • / 2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实测地质剖面刘培林二○○八年四月四 回目录 1 测制剖面的目的 ........................ 1 2 剖面选择和布臵原则 .................... 1 3 工作方法.............................. 1 3.1 准备工作 ........................... 1 3.1.1技术准备 ......................... 1 3.1.2 剖面踏勘........................ 2 3.1.3 剖面位臵........................ 2 3.1.4 剖面设计........................ 3 3.1.5 工具准备........................ 5 3.1.6 表格、标签准备:................ 5 3.2 剖面实测 ........................... 5 3.2.1人员分工 ......................... 5 3.2.2 剖面起点........................ 6 3.2.3 经纬仪定测...................... 6 3.2.4 导线方位及坡度.................. 7 3.2.5 前测手 .......................... 7 3.2.6 平距高差计算.................... 7 3.2.7 绘导线平面图.................... 7 4 原始记录.............................. 8 4.1 记录导线的有关数据 ................. 8 4.2 计算分层厚度 ....................... 8 4.3 观察分层 ........................... 8 4.4 地质描述 ........................... 9 4.5 记录分层 ........................... 9 4.6 平面图上的分层界限 ................ 10 4.7 路线地质图 ........................ 10 4.8 导线剖面图 ........................ 10 4.9 样品编号 .......................... 10 4.10 地貌地物点 ....................... 10 5 资料整理技术要求 ..................... 11 5.1 野外资料整理 ...................... 11 5.1.1 基点基线记录表................. 11 5.1.2 地质记录表..................... 11 5.1.3 路线地质图..................... 11 5.1.4 完善地质剖面图................. 11 5.1.5 标本整理....................... 13 5.2 鉴定标本整理装箱 .................. 13 5.3 综合地层柱状图 .................... 13 5.4 编写实测地质剖面小结 .............. 14 6 实测地质剖面应提交的成果 ............. 16 附表 ................................... 17 实测地质剖面基点基线记录表............ 17 实测地质剖面记录表.................... 19 标本登记表............................ 21 音像记录表............................ 22 1 实测地质剖面1 测制剖面的目的实测地质剖面是进行矿区基本地质情况研究及进行地质填图的基础工作,是地质填图的初始工作,用以确定填图单元。

      2 剖面选择和布臵原则剖面应选择地质体出露全、露头好、构造简单、矿体与围岩界线清楚的地段,可以一条或多条,也可以分段组合剖面布臵方向应与地质体走向大致垂直或夹角大的位臵(一般不少于60°) 3 工作方法3.1 准备工作包括技术准备、剖面踏勘,设计编写,工具用品及记录用表的准备3.1.1技术准备认真阅读、分析工作区已有的最大比例尺的地质矿产图及说明书,已有的物化探资料,地形图等尽可能全面的已有成果资料集体讨论后,初步确定1 条实测剖面位臵,2 剖面应选择地质体出露全、露头好,构造简单,矿体与围岩界线清楚,剖面方向与地质体走向夹角大的位臵3.1.2 剖面踏勘沿初步确定的剖面位臵, 踏勘了解露头情况、构造、地层组合及岩性特征;侵入岩种类、 分布、岩性、岩相,接触关系;确定填图单元;标志层划分及位臵;矿化特征及位臵;化石层位,重要标本及样品的采集位臵;剖面总体方向;工程揭露地段号将发现的矿体的顶、底界线标注在实地及地形图上踏勘时,可采集部分标本及拣块分析样,及时编号、包装、登记并在实地标注经观察、讨论、确定要对某些地段进行地表揭露后,要打桩编号并用GPS定位、记录、展绘到手图上3.1.3 剖面位臵经观察、讨论、确定要对某些地段进行地表揭露后,要打桩编号。

      并用GPS定位、记录、展3 绘到手图上经野外剖面踏勘后,将确定的剖面位臵及起止点标注在野外用地质地形图上测量剖面的总方向剖面通过区如遇大片覆盖, 天然障碍或因构造破坏造成测制意义不大的地段,则需平移,平移应按一定的标志层或实测顺层追索为准,一般平移距离不大于500 米,否则应另行测制剖面选择偏离剖面总方向较远的测点,计算其偏离距离,以便在绘制路线平面图时确定基线的位臵为了作图方便,一般选择左侧起0,往右侧绘图,如画面中,根据剖面方向,选择左侧(南东)起 0 往北西方向前进,则北东方向最远点距总方向经过位臵约150m ,在 1:2000 的图上为7.5cm ,可在下方预留9cm宽度后作水平基准方向线后,标注方位角、作图比例尺3.1.4 剖面设计在剖面踏勘后,应编写实测剖面设计,主要内容有:剖面位臵、总体方向、剖面长度,实测4 时间,比例尺及精度(由矿区地质图的比例尺确定实测地质剖面的比例尺,见下表),已采及准备采取标本、样品的位臵、编号、规格、数量等矿区地质图实测地质剖面 图矿区勘查线剖 面图1∶25000 1∶2000-1∶ 1000 1∶5000-1∶ 10000 1∶10000 1∶1000-1∶ 500 1∶2000-1∶ 5000 1∶5000 1∶500-1 ∶200 1∶2000-1∶ 5000 1∶2000 1∶200-1 ∶100 1∶1000-1∶ 2000 1∶1000 1∶100 1∶500-1 ∶ 1000 剖面设计格式:目录一 、 剖 面 位 臵 、 总 体 方 向 及 长度⋯⋯⋯⋯⋯⋯⋯⋯⋯⋯⋯⋯⋯⋯⋯1 二 、 剖 面 实 测 时 间 、 比 例 尺 及 测 制 精度⋯⋯⋯⋯⋯⋯⋯⋯⋯⋯⋯⋯1 三、样品、标本采集位臵、编号原则、规格及预计数量⋯⋯⋯⋯⋯2 四、槽探及剥土施工设计⋯⋯⋯⋯⋯⋯⋯⋯⋯⋯⋯⋯⋯⋯⋯⋯⋯⋯3 5 3.1.5 工具准备剖面测量需使用的工具用品有:挎包、讲义夹、函数计算器、相机、GPS定位仪、罗盘、放大镜、地质锤、三角板、文具盒、白胶布、油性彩色符号笔、铅笔、小刀、彩色签字笔、黑色签字笔、放大镜、钢卷尺、标本纸、样品袋、基线桩、测绳、红油漆。

      3.1.6 表格、标签准备:剖面测量使用表格有:基点基线记录表、实测地质剖面记录表、采样记录表、采样及分析结果登记表、标本登记表、音像记录表、标本签、样品签3.2 剖面实测实测地质剖面的工作要点是:地质观察、岩矿层分层及记录,绘制路线地质(平面)图,投影绘制地质剖面图,标本(样品)采集3.2.1人员分工组长工作:剖面测制组长全面负责剖面测制的组织工作,具体担任地质观察、分层、布样和地6 质记录剖面通过部位,遇到有意义的地质现象应予素描或摄像,并记录位臵及要说明的内容测手工作:前后测手主要负责测量导线长度、方位、坡角,前测手标注导线点( 打桩 ),定位并记录 GPS数据;测量产状,采集标本及拣块样方位和坡角取前、后测手测量的平均值,但差值不能过大(误差在3 度以内)作图员工作:作图员负责记录、计算基点基线记录表有关内容,绘制路线地质(平面)图及剖面图精度要求原则上在相应比例尺图面上达1毫米的单位(厚度)均需表示有特殊意义的地质体,如标志层、含矿层等,其厚度在图上不足1 毫米,应放大到 1 毫米表示, 并在文字中说明,分层间距按斜距丈量3.2.2 剖面起点剖面测制开始,首先用手持GPS 测量起点坐标,并记录于表格中,在实地标注剖面起点及编号。

      3.2.3 经纬仪定测实测剖面的起点及终点、大拐点、矿体界线7 及重要地质构造界线,要及时用书面告之专业人员,用精密仪器进行定测后向地质组提供坐标数据3.2.4 导线方位及坡度导线布设时,方向及坡角读数取两测手读数的平均值(误差在 3 度内) ,连同导线长度记录于记录表中,注意坡度上坡为正、下坡为负值3.2.5 前测手前测手应在每一导线的终点用基线桩标注点位、点号3.2.6 平距高差计算记录员计算各导线的平距和高差,连同有关基线数据记录于基点基线记录表中平距计算公式M=L 〃cosβ式中 M :平距, L:斜距,β:坡度角高差计算公式H=L〃sin β式中 H:高差3.2.7 绘导线平面图作图员根据各导线的方向及平距以剖面8 总方向为基准按作图比例尺逐一将导线绘于平面图上,导线方向为各导线的实测方向,导线长度为计算出的导线平距4 原始记录4.1 记录导线的有关数据将各分层所处的导线号、在导线上的起止读数、斜距及计算的平距、 岩层倾角、 导线坡度角、岩层走向与导线的夹角等内容逐一填入剖面记录表中4.2 计算分层厚度根据分层斜距、岩层倾角、导线坡度角、岩层走向与导线的夹角计算分层的真厚度并填入表中。

      计算公式D′=L(sin α〃 cosβ〃 sin γ±cosα〃sin β) ,式中 D′:分层厚度, L:斜距,α:岩层倾角,β:导线坡角,γ:剖面方向与岩层走向夹角,地形坡向与岩层倾向相反时用“+” ,相同时用“-” 4.3 观察分层分层是作为地质观察描述和剖面图反映地层特征的基本组成部分 (填图单元),分层应具有岩9 性、成分、结构构造、生物组合的显著区别于相邻的单 ( 复)层的明显特征4.4 地质描述在仔细观察地层、岩矿石、地质构造、分层界线等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地质描述,岩性描述与矿(化)层(体)描述要求分层进行如一条基线包涵了多种岩性层时,应分段进行描述,如果几条基线只控制了一种岩性层时,则将几条基线合并描述记录内容应尽量齐全完整,繁简得当、重点突出,包括岩石名称、岩石特征(颜色、风化、蚀变特征、成分、结构构造)、岩矿石名称、矿化特征、穿插关系、厚度、地质体及地质构造特征、产状等样品可记录于备注栏4.5 记录分层分层的相关内容记录完后,可用红笔在记录表中画出分层的记录位臵,画分层界线时,应注意跨导线分层的表示方法(可用红笔画出分层线) 10 4.6 平面图上的分层界限根据分层平距及产状在导线平面图上画出分层界限。

      4.7 路线地质图将产状、采样位臵标在导线平面图上,就基本完成了路线地质( 平面) 图4.8 导线剖面图导线剖面一般绘于路线地质图的上方其绘制要点是:导线的正负角度为实测,导线的长度按导线平面图上的导线点位垂直投影到导线剖面上确定,根据导线的坡度与实际地形绘出地形线4.9 样品编号样品编号原则为:剖面编号+样品代号 +同类样品在该剖面上的顺序号。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