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基层气象机构综合改革试点单位机构编制.doc
11页县级基层气象机构综合改革试点单位机构编制方案为进一步转变职能、理顺关系、提高效能,按照局站分设、 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原则,强化县级气象部门的社会管理和公 共服务职能,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和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促进气象 事业全面协调发展,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根据中 国气象局《关于开展县级气象机构综合改革工作的通知》(气人函 (〕号)文件精神,结合省的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一、现状分析(一) 基本情况随着我国气象事业的发展和气象工作领域的不断拓宽,县级 气象机构承担的上级气象部门和当地政府赋予的工作任务日益繁 重特别是近年来,党和国家对气候变化、防灾减灾、粮食生产 等工作高度重视,气象服务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发挥了越 来越突出的作用县级气象机构在我国气象事业中处于最前沿, 承担着最基础的测报、预报、预警等业务服务和人影、防雷和社 会管理等工作全省辖有125个县级气象局(局站合一),其中22个县级气 象台站建有数字化天气雷达全省地面气象台站有基准站6个, 基本气象站26个,一般气象站93个,区域大气本底站1个,新 一代天气雷达站7个目前各县局平均编制8人,其中基准气候 站18人,基本气象站11人,一般气象站6人。
二) 存在的主要问题1. 目前的机构和岗位设定仍然按照传统的气象探测业务和转 发预报业务设置,与新时期气象事业发展不相适应,很多工作处 于被动应付的局面2. 县级气象机构的机构设置、职责没有规范县级内设机构 及人员大多存在岗位职责不明确,一人多岗、混岗现象并存,造 成人员超负荷运转严重,气象管理、基本业务、公众服务仅维持 较低水平运行二、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学规划、创 新机制、重点突破、有序推进”为总体思路,坚持以提高气象服 务质量和效益为首要任务,坚持以“四个能力"建设为依托,坚 持以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为抓手,围绕“三个面向”, 不断改革创新,强化“政府主导、上下协同、部门联合、社会参 与”运行机制,突出气象特色,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实现气象事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二)工作目标以建设“一流气象台站”为目标,以保障 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整合多种资源,创新服务模式,提升 公共服务能力;以健全法律法规为保障,提高行政执法水平,着 力强化基层台站社会管理职能;提高预警信息发布时效性和覆盖 面,基本消除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发布盲区,着力提高气象防灾减 灾能力;以推进社会化服务为抓手,着力提升气象业务现代化水 平。
1. 强化公共服务管理职能强化组织本行政区域内公共气象 服务体系建设管理职能,强化为地方党政部门重大气象服务保障 的组织协调职能,强化公共气象服务需求、效益、覆盖面和满意 度评估等管理职能2. 强化社会管理职能加强气象依法行政,强化气象灾害防 御、气候变化、应急气象服务、气象信息发布、气象观测站网管 理、气象行政审批、雷电安全、气候可行性论证、气象探测环境 保护等气象社会管理职能3. 优化机构设置和岗位职能按照职责明晰、权责一致、上 下衔接、横向对应、理顺关系的要求,科学确定县级气象机构职 责,合理界定职责权限,理顺职责关系,保证政令畅通,提高工 作效能三、机构设置基本方案(-)机构规格与性质1. 各县气象局为正科级公益一类全额拨款事业单位2•各县局设办公室、业务科技科、气象台(气象服务中心)、 雷电灾害防御中心、人工影响天气中心等五个机构二)县级气象局工作职责1. 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气象事业发展规划、计划的制定并组织 实施;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气象设施建设的组织实施;对本行政区 域内的气象活动进行指导、监督和行业管理2. 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气象探测资料的采集和传输,承担气象 探测资料存储建设管理和维护;依法保护气象探测环境。
3. 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工作,及时提 出气象灾害防御措施,并对重大气象灾害做出评估,为本级人民 政府组织防御气象灾害提供决策依据;制作发布各类专业专项气 象服务产品4. 负责本行政区域气象灾害应急管理,建设和管理维护气象 灾害预警信息发布通道,及时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启动气象 灾害应急预案、应急响应5. 管理本行政区域内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在本级人民政府的 领导下组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6. 组织管理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组织开展防雷安全监察、雷 击风险评估、防雷装置设计技术评价、防雷装置检测等工作7. 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开展本行政 区域空中云水资源、风能、太阳能资源和其他专业专项气候资源 调查评估和开发利用;开展气象灾害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风险评 估和区划;为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开发利用和能源结构调整提 供科技支撑,组织对气候资源开发利用项目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履行社会管理职能依法发布各类气象预报、预警信息; 依法对气象灾害防御、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气象信息发布与传播、 施放无人驾驶和系留气球活动、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进行社会管 理组织开展气象法制宣传教育,负责监督有关气象法规的实施, 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有关规定的行为依法进行处罚, 承担有关行政诉讼。
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防雷装置设计审核、防 雷装置竣工验收、施放无人驾驶和系留气球活动、建设项目大气 环境影响评价使用气象资料审查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行政审 批9.管理本单位的计划财务、人事劳动、科研、培训和业务建 设等工作;在上级气象主管机构和地方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做好 本单位的精神文明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政治 思想工作10•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气象科普宣传教育工作11.承办上级气象主管机构和本级人民政府交办的其它工作三)岗位设置按照“立足当前、兼顾长远”的原则,各县气象局按照县站 类别和所承担的任务,拟设定以下岗位(详见附表)以下人员编 制含国家气象编制和编外聘用人员1.县气象局(基准气候站,编制28—36人)%1 领导岗位(编制3—4人)局长:1人;副局长:1—2人;(无探空业务1人)纪检监察员:1人1 办公室(编制5—6人)设办公室主任1人,副主任1人, 工作人员4人无探空业务5人)%1 业务科技科(编制2-3人)设科长1人,工作人员2人 (无探空业务2人)%1 气象台(气象服务中心)(编制13—18人)设台长1人, 副台长1人;工作人员11-16人其中:预报2人,服务1人, 探测9人,探空5人,技术保障1人。
无探空业务13人)%1 雷电灾害防御中心(编制3人)设主任1人,工作人员 2人1 人工影响天气中心(编制2人)设主任1人,工作人员1人如有地方编制,根据地方政府规定调整2. 县气象局(基本气象站,编制23—28人)%1 领导岗位(编制3人)局长:1人;副局长:1人;纪检监察员:1人1 办公室(编制4人)设主任1人,副主任1人,工作人 员2人1 业务科技科(编制2人)设科长1人,工作人员1人1 气象台(气象服务中心)(编制9-14人)设台长1人, 副台长1人;工作人员7人其中:预报2人,服务1人,探测 5人,技术保障1人有探空业务增加5人1 雷电灾害防御中心(编制3人)设主任1人,工作人员 2人1 人工影响天气中心(编制2人)设主任1人,工作人员 1人如有地方编制,根据地方政府规定调整3. 县气象局(一般气象站,编制21人)%1 领导岗位(编制3人)局长:1人;副局长:1人;纪检监察员:1人1 办公室(编制3人)设办公室主任1人,工作人员2人1 业务科技科(编制2人)设科长1人,工作人员1人1 气象台(气象服务中心)(编制8人)设台长1人,副 台长1人;工作人员6人其中:预报2人,服务1人,探测4 人,技术保障1人。
1 雷电灾害防御中心(编制3人)设主任1人,工作人员 2人1 人工影响天气中心(编制2人)设主任1人,工作人员 1人如有地方编制,根据地方政府规定调整U!)机构职能1.办公室1 负责目标管理;负责单位内外、上下的综合协调;承担应 急管理工作;协调各单位之间的重大交叉问题,组织实施难以明 确职责归属的工作1 承担全局文件、工作计划、总结、报告、典型材料及规章 制度的起草、初审、制作,负责文件的收发、传阅,机要保密, 档案整理归档,负责报刊、杂志征订和信件的收发;负责会议的 组织安排和接待工作1 负责人事统计和管理工作;负责本单位聘用人员的人事档 案管理;负责离退休干部管理和服务工作;负责全县气象部门职 工教育培训管理工作1 负责计划财务工作编制全县气象事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 划并负责实施;负责实施预算改革和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工作;负 责基本建设、政府采购、固定资产、统计、社会保障等工作;配 合上级气象主管机构或上级审计机关做好本局的审计工作;在上 级气象主管机构的指导下对本局经济实体监督管理1 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气象行政执法、气象行政许可、普法 教育宣传等社会管理和服务工作1 负责党建文明、安全生产、综治维稳、后勤等工作。
1 负责科普宣传教育工作;归口管理全县气象部门宣传工作1 承办县局交办的其它工作2. 业务科技科1 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气象业务的管理根据上级气象部门 和气象服务的需求组织编制全县气象预报预测、气候业务、综合 气象观测、气象通信网络、信息发布系统、气象技术装备、气象 服务发展的规划、布局,并组织实施1 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公共气象服务业务管理,管理气象预测 预报、天气预警业务和气候业务,组织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等工作; 负责组织本级气象台站所属仪器、设备的维护、维修工作1 负责拟定和实施本行政区域内气象灾害防御规划;负责突 发公共事件气象保障工作;组织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工作;组 织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气象灾害防御的应急管理及气象灾害评估 等工作;负责气象灾害防御队伍、应急队伍的组建和管理工作; 指导乡镇气象信息员做好防灾减灾服务工作1 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内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承担 气象技术档案和气候资料的管理1 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气象科技管理工作;负责部门间的科 技交流合作工作,承担气象业务和科研课题攻关、引进、开发工 作1 承办县局交办的其它工作3. 气象台(气象服务中心)%1 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综合气象观测工作。
按业务要求,完 成本台站各项观测任务,完成气象观测资料的采集、录入、传输 工作以及报表制作、审核和探测数据质量控制工作1 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天气监测、预报、预警工作负责制作、 发布天气预报、气象灾害预警及次生灾害的气象预警预报承担 决策气象服务工作1 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专业气象服务建设农(牧)、林、水、 电、旅游等行业专业专项气象服务平台,并制作、发布服务产品1 负责气象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响应气象保障服务,承 担气象灾害信息收集上报和气象灾害普查1 负责开展本行政区域内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负责提 供组织防灾减灾、开发利用气候资源、应对气候变化、资源环境 保护、制定经济发展规划、指挥生产生活以及组织重大社会活动 和重大工程建设等气象决策信息和技术支持1 负责各类探测仪器设备的巡视、维护;承担通信网络设备 的管理与安全维护工作;管理和维护气象信息发布通道1 积极开展气象科研工作1 承办县局交办的其它工作4. 雷电灾害防御中心%1 负责组织管理本行政区域内雷电灾害防御工作1 在本行政区域内开展雷电灾害调查、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