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扬苏区精神实现赣南发展振兴.ppt
24页弘扬苏区精神 实现赣南发展振兴 制作:江西省上犹中学 蔡思琼赣州市弘扬苏区精神参赛课件动画视频播放坚定信念 求真务实 一心为民 清正廉洁 艰苦奋斗 争创一流无私奉献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我们要把老区的精神和传统世世代代传下去,永远 发扬光大! ------江泽民 革命前辈们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培育起来的革 命精神和优良传统,对我们坚定信念、鼓舞斗志 、做好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永远是我们在 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胜 利的强大精神力量 -----胡锦涛 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l无论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继承先烈 遗志,大力弘扬苏区精神”站在新的历史 起点上,我们将结合改革发展新的实践, 继续大力弘扬苏区精神,奋力谱写赣州发 展振兴的崭新篇章习近平 苏区精神是在当时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共 中央的亲切指导下,在毛泽东、朱德、彭 德怀、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共 同努力下,创造和培育出来的l(一)关于“在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伟大创 造精神l(二)“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的伟大奉 献精神l(三)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伟大斗争精 神一、坚定理想信念,以攻坚克难的勇 气和信心促进赣南苏区发展振兴l忠贞的革命信仰、坚定的理想信念,是苏区精 神的灵魂,是苏区共产党人和广大军民战胜艰 难险阻、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精神支柱。
有了这 样的信仰和信念,就会充满革命到底的决心、 前仆后继的毅力、攻坚克难的勇气,就会面对 任何白色恐怖也不屈服,经历任何腥风血雨也 不变节,遭受任何封锁围剿也不退缩中央革 命根据地能在此开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能在 此奠基,艰苦卓绝的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能 在此浴血坚持,靠的就是革命的理想信念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红军一定会打回来”等 ,就是这种理想信念的生动注解和真实写照l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仍然要靠坚定理想信念,在勇于攻 坚克难中促进赣南苏区发展振兴当前,赣州既面临难得 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新的严峻挑战,尤其是经济总量 小、人均水平低,自我发展能力严重不足,人民生活水平 有待进一步提高应对这些困难和挑战,解决这些矛盾和 问题,都必须以忠贞的信仰作精神支柱,以坚定的信念作 精神支撑我们要坚定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 央的信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赣州转型发展的 信心,不断筑牢信仰信念的精神基石;要以“十二五”时期 赣州的发展蓝图为凝聚赣南人民的理想火炬,团结带领群 众以攻坚克难的勇气直面科学发展道路上的各种挑战,以 奋发有为的姿态破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各种难题 ,推动赣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更大突破。
二、崇尚实事求是,以科学务实的态 度和方略促进赣南苏区发展振兴l实事求是是苏区精神的精髓,是苏区保存革命火 种、建设根据地的强大法宝上个世纪20年代后 期和30年代前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 人,冲破本本主义的樊篱,顶住将马克思主义教 条化、共产国际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 坚持深入调查研究,科学分析形势,从苏区实际 情况出发,创造出一套苏区根据地建设的策略体 系,不懈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 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这些彰显着实事求是精 神的伟大历史实践,使苏区成为毛泽东思想、党 的思想路线和“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 评与自我批评”三大优良作风的重要发源地l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仍然要靠崇尚实事求是,在科学务 实中促进赣南苏区发展振兴新形势下,深化对市情的认 识,正确分析我们的优势与机遇、问题与挑战,需要实事 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因地制宜制定符合市情 的科学发展战略,需要实事求是;找准在全省、全国乃至 国际经济分工中的定位,形成具有赣州特色的经济板块, 仍然需要实事求是我们将在全面认识和牢牢把握赣州发 展优势和基本市情的基础上,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树立“发展为先、生态为 重、创新为魂、民生为本”理念,把握“加快发展、转型发 展”核心要求,明确“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 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发展生态化”的发展基本路径,着力建 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的发展战略,加速 将人口地域大市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将资源优势转化为 产业优势、将区位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将生态优势转化 为后发优势,不断增强综合实力,加快老区脱贫致富的步 伐,促进赣南苏区发展振兴。
三、密切联系群众,以凝聚民心民力 的优势促进赣南苏区发展振兴l一心为民、密切联系群众,是苏区精神的实质,体现了苏 区共产党人和红军的政治立场、价值取向和精神旨归,也 是中央苏区赢得人民群众支持的精神之源苏区斗争时期 ,红军之所以能够在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残酷的斗争环境下 站稳脚跟,赢得苏区人民的真心拥护,开创了“唤起工农 千百万,同心干”的革命局面,归根到底就是中国共产党 及其领导的红军“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与人民群众建 立了水乳交融的关系一心为民、密切联系群众,使中央 苏区时期成为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保持得最好的时期之一 ,为铸塑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密切联 系群众的优良作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 l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仍然要靠密切联系群众,在凝聚民心民力中促 进赣南苏区发展振兴促进赣南苏区发展振兴,是非常艰巨的事业, 是宏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团结和依靠人民群众才能实现密切联系群 众,是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应 有之义,是吸纳和集中群众智慧共创发展振兴新局面的现实需要我 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大力弘扬苏区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牢固 树立人民至上的理念,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作为最根本的从政追求 。
要“身入”基层、“心入”群众,深入扎实开展“送政策、送温暖、送服 务”活动,自觉把根基植入群众,把血脉融入群众,把福祉带给群众 要深怀爱民之心,常思民生之艰,常察百姓之苦,像关心亲人一样关 心群众,像感受亲情那样感受民意,时刻记挂群众的安危冷暖,关注 群众的最新期待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诚倾听 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充分吸纳群众智慧,把人民群众的积 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到赣南苏区加快发展振兴的轨道上来,形成推动科 学发展的强大合力 动画视频播放四、坚持艰苦奋斗,以拼搏奉献的创 业精神促进赣南苏区发展振兴l艰苦奋斗是苏区精神的要义,是苏区共产党 人和红军与广大劳动人民共渡难关、开创革 命事业新局面的精神瑰宝当年,苏维埃政 权处在敌人的军事围剿和严密的经济封锁之 中,中央苏区物资严重匮乏,环境恶劣,条 件艰苦苏区共产党人和红军以艰苦奋斗的 实际行动把广大劳动人民团结在自己周围 赣南老区至今仍传颂着毛泽东、朱德、周恩 来等领导人与苏区群众同甘共苦,“有盐同 咸,无盐同淡”的感人故事苏区干部好作 风”,“红米饭、南瓜汤”,“日着草鞋”、“夜 打灯笼”,正是这种朴素的作风、高昂的斗 志和创业的精神,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 凝聚苏区军民克服了困难,渡过了难关。
l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仍然要靠坚持艰苦奋斗, 在舍得拼搏奉献中促进赣南苏区发展振兴今天 ,赣州人民生活还不富裕,加快发展、转型发展 还面临许多困难,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提倡廉政 、勤俭、创业、奉献应当成为继承发扬苏区精神 的重心我们要牢牢把握艰苦奋斗精神新的时代 内涵,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始终保持苏区时期那么一股革命干劲和作风, 始终秉承革命先辈艰苦奋斗、清正廉洁、无私奉 献的优秀品质,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要团结带领广大群众苦干实干、顽强拼搏,在建 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事业中彰显艰苦奋斗精神 的强大力量五、追求“一等工作”,以开拓进取的 昂扬锐气促进赣南苏区发展振兴l追求“一等工作”,是苏区精神的导向,是苏区共 产党人和广大军民开拓进取、争创一流的内在动 力在苏区斗争时期,“争创第一等工作”成为党 员干部和广大军民心中的一团火,点燃了大家的 工作激情在“争创第一等工作”的激励下,苏区 干部群众竞相支援前线、慰劳红军、优待红属、 发展生产、购买战争公债和经济建设公债、创办 合作社,形成你争我赶、不甘落后的火热场面, 涌现出模范兴国县、模范长冈乡和模范才溪乡等 一大批先进典型。
l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仍然要靠追求“一等工作”,在锐意 开拓进取中促进赣南苏区发展振兴在工作目标上,我们 定“跳一跳,够得着”的指标,防止小进即满、原地踏步, 要靠对“一等工作”的追求在工作标准上,我们坚持高标 准、严要求,力戒 “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要靠对“ 一等工作”的追求在工作状态上,我们要保持昂扬锐气 ,避免庸庸碌碌、懒散无为,同样要靠对“一等工作”的追 求我们要贯彻科学发展观又好又快的要求,树立精益求 精、优中创优的标准,秉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胆识, 永葆发奋图强、昂扬向上的斗志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 化改革,大胆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创新机制,用新理念 、新办法、新举措来激发新活力,推动新发展大力实施 “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生态 化”的战略,努力把赣州打造成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现代 化中心城市和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区域性金融中心,打 造成江西绿色崛起的重要一翼和生态经济、生态文明示范 区,打造成全国重要的钨产业、稀土产业战略基地和世界 最大的优质脐橙产业基地l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苏区精 神,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和政治特质 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精神新的升华。
当前,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 赣南苏区加快发展振兴的进程中,我们要 把苏区精神作为凝聚人心、团结奋进的强 大动力,作为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重要 法宝,让伟大的苏区精神永远焕发时代的 光芒 l苏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一笔伟大而宝贵 的精神财富时间愈久,愈见她的常创常 新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我们必须坚持 代代薪火相传,不断将之发扬光大,让她 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愈益放射出新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