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国学经典:《大学 》第五章至第七章.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碎****木
  • 文档编号:253516406
  • 上传时间:2022-02-1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5.55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国学经典:《大学 》第五章至第七章 【大学 第五章 凡事抓住根本】 【原文】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1)无情者不得尽其辞(2)大畏民志(3)此谓知本传4) 【解释】 (1)“子曰”句:引自《论语·颜渊》听讼,听诉讼,即审案子犹人,与别人一样 (2)无情者不得尽其辞:使隐瞒真实状况的人不能够花言巧语 (3)民志:民心,人心 【译文】 孔子说:“听诉讼审理案子,我也和别人一样,目的在于使诉讼不再发生使隐瞒真实状况的人不敢花言巧语,使人心畏服,这就叫做抓住了根本 【读解】 这一段以孔子谈诉讼的话来阐发“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的道理,强调凡事都要抓住根本审案的根本目的是使案子不再发生,这正如“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的道理一样审案和卖药都只是手段,或者说是“末”,使人心理畏服不再犯案和增加体质不再生病才是目的,或者说才是“本”说究竟,是一个教化与治理的问题,教化是本,治理是末。

      正是由此动身,我们才能够理解《大学》强调以修身为本,齐家、治国、平天下都只是末的道理本末的关系如此,终始的因果也一样从哲学命题的角度来看,本末是本质论,终始是进展观,千古哲学的两大范畴在《大学》这篇儒学的入门读物中以轻轻松巧的八个字对仗而出:“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再以八个字加以洁净利落的解决:“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真是语言极度简洁而蕴含无比深刻,显出“经”的本色 【大学 第六章 获得学问的途径】 【原文】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2)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5),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始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4),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穿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传5) 【解释】 ①这一章的原文只有“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两句朱熹认为,”此谓知本”一句是上一章的衍文,”此谓知之至也”一句前面又缺了一段文字所以,朱熹依据上下文关系补充了一段文字,这里所选的,就是朱熹补充的文字。

      ②即,接近,接触穷:穷究,彻底讨论 ③未穷,未穷尽,未彻底 ④益,更加 【译文】 说获得学问的途径在于熟悉、讨论万事万物,是指要想获得学问,就必需接触事物而彻底讨论它的原理人的心灵都具有熟悉力量,而天下万事万物都总有肯定的原理,只不过由于这些原理还没有被彻底熟悉,所以使学问显得很有局限因此,《大学》一开头就教学习者接触天下万事万物,用自己已有的学问去进一步探究,以彻底熟悉万事万物的原理经过长期用功,总有一天会豁然贯穿,到那时,万事万物的里外巨细都被熟悉得清清晰楚,而自己内心的一切熟悉力量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再也没有蔽塞这就叫万事万物被熟悉、讨论了,这就叫学问到达顶点了 【读解】 格物致知——通过对万事万物的熟悉、讨论而获得学问,而不是从书本到书本地获得学问这种熟悉论很具有实践的颜色,打破了一般对儒学死啃书本的误会格物致知”在宋以后成了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到清朝未年,“格致”(即“格物致知”的省称)又成了对声光化电等自然科学部门的统称鲁迅在《呐喊自序》里说:“在这学堂里,我才知道在这世上,还有所谓格致,算学,地理绘图和体操。

      这说明“格物致知”的深刻影响事实上,时至今日,当我们说到学问的猎取时,仍离不开“格物致知”这一条途径由于,它不是说的“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而是说的“‘你要知道梨子的味道,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毛泽东《实践论》语)简言之,“格物致知”把我们引向万事万物,引向实践,引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和“实践是熟悉的源泉 【大学 第七章 不要自欺欺人】 【原文】 所谓诚其意者(1),毋(2)自欺也如恶恶臭(3),如好好色(4),此之谓自谦(5)故君子必慎其独也(6)!小人闲居(7)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8),掩(9)其不善,而着(10)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11),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12),德润身(13),心广体胖(14)故君子必诚其意传6) 【解释】 (1)其意:使意念真诚 (2)毋:不要 (3)恶(wu)恶(e)臭(xiu):厌恶腐臭的气味臭,气味,较现代单指臭(chou)味的含义广泛 (4)好(hao)好(hao)色:宠爱漂亮的女子。

      好(hao)色,美女 (5)谦(qian):通“谦”,心安理得的样子 (6)慎其独:在单独一人时也慎重不苟 (7)闲居:即独处 (8)厌然:躲躲闪闪的样子 (9)掩:遮掩,掩盖 (10)着:显示 (11)中:指内心下面的“外”指外表 (12)润屋:装饰房屋 (13)润身,修养自身 (14)心广体胖(pan):心胸宽广,身体舒泰安康,胖,大,舒但 【译文】 使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哄骗自己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要像宠爱漂亮的女人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肯定要慎重品德低下的人在私下里无恶不作,一见到品德高尚的人便躲躲闪闪,掩盖自己所做的坏事而自吹自擂殊不知,别人看你自己,就像能观察你的心肺肝脏一样清晰,掩盖有什么用呢?这就叫做内心的真实肯定会表现到外表上来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肯定要慎重曾子说:“十只眼睛看着,十只手指着,这莫非不令人畏惧吗?!”财宝可以装饰房屋,品德却可以修养身心,使心胸宽广而身体舒泰安康所以,品德高尚的人肯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读解】 要做到真诚,最重要,也是最考验人的一课便是“慎其独”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慎重,简而言之,就是人前人后一个样人前真诚,人后也真诚,一切都发自肺腑,发自内心,发自我全部的感官,就像手脚长在我自己身上一样自然自如,一样真实无欺,而不是谁外加于我的“思想改造”,外加于我的清规戒律这是从正面来说从反面来说,“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自欺欺人,掩耳盗铃,总有东窗事发的一天说到这里,在市场经济时代,金钱诱惑滚滚而来,政府反腐倡廉,“慎其独”是不是也应当作为公务员们必修的一课呢?须知,金玉满堂,并不能保得你心情舒服,身体安康,倒是那疯破道人的《好了歌》唱得好:“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所以,比装修房屋(富润屋)更重要的还是装修你自己(德润身),修养身心,做到心宽体胖而要做到这一切,还得要回到那起始的一点去——君子必诚其意真诚做人,立身之本。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