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分流制地区雨污混接技术导则.doc
26页目 次1 总则 12 术语 23 基本规定 34 混接点位置探查 55 混接流量测定 86 混接水质检测 117 排放口调查 128 评估及成果验收 13附录A 混接点调查表 17附录B 检查井(雨水口)调查表 18附录C 排水管线混接点分布图 19附录D 混接点分布图总图 20附录E 混接点统计表 21附录F 流量测定记录表 22附录G 水质检测记录表 23附录H 排放口调查表 241 总 则1.0.1 为规范和指导本市城镇分流制排水系统雨污混接调查工作,确保调查资料真实和可靠,制定本导则1.0.2 本导则适用于本市城镇分流制排水系统的雨污混接状况调查,其结论可作为雨污混接改造的依据居住小区、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内部排水系统(以下简称“内部排水系统”)雨污混接调查可参照执行1.0.3 雨污混接调查工作,除应按本导则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本市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2 术 语2.0.1 雨污混接 illicit connection分流制地区雨、污水管道连通,分流制的雨污水管道与相邻的合流制管道连通,造成雨污水混流2.0.2 混接点 illicit connective point 在分流制地区,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连接处;分流制雨污水管道和合流制管道连接处。
2.0.3 排水系统 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for drainage用于采集、存储、管理、处理、检索、分析和表达与排水管道相关的地理空间数据计算机系统2.0.4 染色检查 dye test用染色剂在水中的行踪来显示管道走向、错误链接或事故点的检查方法2.0.5 烟雾检查 smoke test用烟雾在管道中的行踪来显示管道走向、错误连接或事故点的检查方法2.0.6 排放口 outlet 将雨水或处理后的污水排放至水体的构筑物3 基本规定3.0.1 城镇分流制排水系统雨污混接调查内容可包括混接位置、混接流量、混接水质、排放口和污染源,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判断,得出雨污混接程度的评估结论3.0.2 调查程序应按照以下步骤:收集资料,现场踏勘,混接预判,编写调查技术设计文本,现场调查,编写调查报告书,提交调查成果3.0.3 收集资料宜包括下列内容:1 已有的排水管线图或排水系统GIS;2 管道的竣工资料;3 已有的管道检测资料;4 调查区域的用水量;5 泵站的运行数据;6 调查区域排水户的接管信息;7 其他相关资料。
3.0.4 现场踏勘宜包括下列内容:1 察看调查区域的地物、地貌、交通和排水管道分布情况;2 察看排水管道的水位、淤积、水流等情况;3 核对已有管线资料的走向、规格和管道属性等要素3.0.5 有下列现象之一的,可预判为调查区域内有雨污混接可能:1 持续三个旱天后,雨水管道内有水流动;2 持续三个旱天后,雨水管排放口有污水流出;3 旱天时,雨水管道内CODcr浓度下游明显高于上游;4 旱天时,雨水泵站集水井水位超过地下水水位高度或造成放江;5 旱天时,在同一时段内,雨水泵站运行时,相邻污水管道水位也会下降;6 雨天时,污水井水位比旱天水位明显升高或产生冒溢现象; 7 雨天时,污水泵站集水井水位较高; 8 雨天时,污水管道流量明显增大; 9 雨天时,污水管道内CODcr浓度下游明显低于上游3.0.6 技术设计文本应包括下列内容: 1 目的、任务、范围和期限; 2 已有的资料分析、调查条件、管网建造年代等概况; 3 技术方案,包括调查内容、调查方法、混接评估; 4 质量保证体系与具体措施; 5 工作量预估与工作进度; 6 人员组织、设备、材料计划; 7 拟提交的成果资料。
3.0.7 地下水渗入不作为雨污混接调查内容,但对已发现的情况应专门加以说明4 混接点位置探查4.1 一般规定4.1.1 混接点位置探查的对象为调查范围内的雨污水管道及附属设施强排系统,调查至泵站的前一个井;自排系统,调查至进河道的前一个井4.1.2 混接点位置探查前,应在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对资料进一步分析,重点针对预判存在混接现象区域的情况,选择混接调查手段,并分析该调查手段的有效性,必要时进行试验4.1.3 混接点位置探查,宜采用实地开井调查和仪器探查相结合的方法,查明混接位置与混接情况,按照附录A填写混接点调查表,作为下一步调查的依据4.1.4 探查所采用的仪器设备应符合相关规程的要求4.2 调查方法4.2.1 对所要调查的管道逐个开井调查,记录管道属性、连接关系、材质、管径,并在混接位置实地标注可识别记号,按照附录B填写检查井(雨水口)调查表4.2.2 开井目视检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判别该井为混接点:1 雨水检查井或雨水口中有污水管或合流管接入;2 污水检查井中有雨水管或合流管接入4.2.3 确定混接点后应拍摄井内照片和周边参照物照片4.2.4 仪器探查—般用于隐蔽混接点查找,在开井调查无法判断管内混接情况时使用。
4.2.5 在管道内水位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宜先采用电视潜望镜进行混接点检测4.2.6 在电视潜望镜无法有效查明或混接点要求准确定位的情况下,应采用CCTV检测,使用CCTV检查时,管道内水位不影响混接点判定且爬行器能进入管道自由行走4.2.7 管道水位高时,可通过泵站配合、封堵抽水降低水位或采用声纳辅助来判断管内混接情况,并确定连接关系4.2.8 探查发现管道有支管暗接的,应调查暗接管道性质,判断是否属于混接点4.2.9 染色检查可确定管道连接现状,使用该方法时,应满足下列规定: 1 管内有一定水量,且水体流动;2 染色剂必须投放上游检查井;3 必须采用无毒、无害的彩色染色剂,亦可用高锰酸钾替代4.2.10 烟雾检查可确定管道连接现状,使用该方法时,应满足下列规定: 1 管道内无水或有少量水时(充满度小于0.65);2 无需检查方向的管道应予封堵; 3 必须使用无毒无害彩色烟雾发生剂和专用鼓风机4.2.11 可通过检查井内疑似混接管道接入口水质检测,确定管道的连接现状4.2.12 可通过泵站配合,根据水流方向确定管道的连接现状4.3 混接点分布图记录与编制4.3.1 混接点位置分布图包括1:500或1:1000大比例尺的雨污混接点分布图,以及1:2000比例尺及其以上的雨污混接点分布总图。
4.3.2 雨污混接点分布图,应满足下列规定:1 底图可利用已有的排水系统GIS绘制雨污混接点分布图,参见附录C,数字地形图作为混接点分布图的底图时,底图图形元素的颜色全部设定为浅灰色;2 图形要素包含:道路名称、泵站、管道、管线材质、管径、标高或埋深、流向、混接点编号、混接点位置与标注等;3 混接点分布图的图层、图例与符号详见表4.8.2表4.8.2 混接图层、图例及符号符号名称图例线型颜色/索引号CAD层名CAD块名说明雨水实线红色(1)YS_LINE按管道中心绘示,标注管径污水实线棕色(16)WS_LINE按管道中心绘示,标注管径合流实线褐色(30)WS_LINE按管道中心绘示,标注管径混接检查井蓝色(5)HJ_CODEHJ-YJ方向正北混接雨水口蓝色(5)HJ_CODEHJ-YB方向正北混接点蓝色(5)HJ_CODEHJD方向正北混接扯旗实线蓝色(5)HJ_MARK垂直于管道方向4.3.3 以系统或调查区域为单位的雨污混接点分布总图要素包含:系统范围、泵站位置、街道线、街道名称、主干管、管径、流向、交叉点、变径点、主要混接点(2、3级);按照附录D填写混接点调查表。
4.3.4 混接点统计内容应按照附录E进行混接点记录;并按照混接类型和等级进行统计195 混接流量测定5.0.1 流量测定可用于探查下列情况:1 测定混接点的雨污混接程度;2 测定排水系统间连通水量;3 对常规手段无法测定的管道,通过上下游安装流量计,判断混接情况; 4 间歇式排水户,通过连续流量测定,对是否存在混接情况进行判定;5 通过对入河排放口流量测定,判断混接程度5.0.2 在确定混接点位置后,宜对已查明混接处流入流量进行流量测定5.0.3 混接点流量测定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监测时段5.0.4 流量测定点位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 在测定流量之前,应进行现场勘查,了解水流状况、管内污泥淤积程度、管道所处路面的交通情况与测量设备安装条件等;2 应利用管网图确定安装点位与具体安装位置5.0.5 流量测定方法包括容器法、浮标法和速度-面积流量计测定法三种,应符合下列规定:1 容器法适用于井的混接流量测定和检测上下游流量差;所使用的器材有容器(至少一面是平面)和秒表其流量应按下式计算: Q=V×3600×24/t (5.0.5-1)式中:Q——流量,m³/d;V——容器内水的体积,m³;t——收集时间,s。
2 浮标法适用于管道非满流的情况所使用的器材有浮标、皮尺和秒表;浮标流动的起止点距离用皮尺丈量,读数精确到厘米;浮标流动的时间采用秒表计时其流量应按下式计算: Q=3600·24·A·L/t (5.0.5-2)式中:Q——流量,m³/d;A——管道横断面面积,m²;L——浮标流动的起止点距离,m;t——所用的时间,s在式(5.0.5-2)中,管道横断面面积A根据管道横断面形状分为矩形和圆形两种计算公式,分别为:A(矩形) = 管沟宽· 水位高 (5.0.5-3) A(圆形) = 12 lR ± 12 dh (5.0.5-4)式中:l——即图5.0.1中AB的弧长,m;R——管道断面的半径,m;d——水面位置的弦长即图5.0.1的AB,m;h——三角形AOC的高,即图5.0.1中的OC,m图5.0.1: 图 5.0.13 速度-面积流量计测定法适用于满管和非满管的流量测量;所使用的器材有速度-面积流量计、探头固定装置和计算机使用该仪器进行流量测量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安装探头时应注意避免被泥土覆盖;(2)管中水流清澈时,该仪器无效;(3)仪器在使用前要进行校准。
5.0.6 流量测定结果应按照附录F填写流量测定记录表6 混接水质检测6.0.1 水质检测可用于探查下列情况:1 测定混接点的雨污混接污染程度;2 测定排水户雨污水水质,判断是否存在混接; 3 测定排水系统关键节点水质,判断是否存在混接6.0.2 水质检测项目一般包括化学需氧量(CODCr)、pH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