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电子识别技术发展状况及核心价值和应用模式研究报告.docx
30页汽车电子识别技术发展状况及核心价值和应用模式研究报告说明:目前在我国业界引起关注和热议的“汽车电子标识技术”,(也有人简单地称为“电子车牌技术”)在国际上统称为“车辆电子识别”技术英文为:Electionic Vehicle Identification(EVI)这是一种采用电子化、数字化的手段,对汽车进行唯一性身份识别的技术系统早在2003年,欧洲联盟委员会能源与运输总署所组织的专项研究报告《车辆电子识别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编号 SUB-b27020B-E3-EVI-2002-507.18393)中,首次对这一高新技术进行了定义:“车辆电子识别是一种利用电子手段对某一车辆进行唯一性身份识别以保证车辆和注册登记一一对应关系的技术系统它又可以进一步定义为是一种利用车辆识别参数建立起唯一的、远程的、稳定可靠通信的电子装置它典型的结构包括一个车内的数据存储单元、适用和安全的接口,以及一个从车辆端到基础设施端的数据通信单元车辆电子识别是一种具有自身规范的车辆识别应用技术,使车辆识别能够电子化但更重要的是,它作为一种驱动技术设施,通过提供车辆的标识信息,将促使许多的涉车应用变得更加有效摘自欧盟委员会《车辆电子识别可行性研究报告》)它可以为许多的应用在安全、隐私、效率等方面带来好处,潜在的比如:执法,应急和公交优先,案件侦察和预防,车辆管理和注册,环境问题,道路流量监控和道路收费等应用。
而“汽车电子标识”,一般是指安装在汽车上的这一技术系统的核心组件或装置本研究活动的对象,就是这样一种“汽车电子识别”高新技术体系前言:要想深刻的了解和研究“汽车电子识别技术”,就必须对人类所形成的车辆识别需求及其识别手段和识别技术的发展史进行认真的追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人类文明进入到了“汽车社会”与“信息社会”交融的“两型技术社会”这一全新的社会的运行和发展,对科学技术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新需求,牵引驱动了科学技术上的又一轮创新热潮对汽车身份的电子化识别,就是其中的一项重大新需求,正是这一新需求,催生了“汽车电子识别”技术,形成了针对这一技术的一系列创新活动这一重大社会新需求,以与日俱增的动力,推动这一技术在全球迅速的发展起来,以至于在短短的十年后,国内外的专家们都不约而同的预言:“汽车电子识别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将促成整个汽车社会的运行模式和治理模式发生根本性的变革”而汽车电子识别技术本身,将成为促进汽车社会与信息社会高度融合的桥梁和纽带本报告编写团队,以第三者的视角、审视者的立场,依托我国“汽车电子识别”技术专业创新团队所提供的在近二十年漫长的科研探索中形成的原始素材,在艰苦的创新活动中所获得的阶段性成果,结合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欧盟的专业创新团队所发表和提供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和文献,进行了深入地比对、分析、研究和聚合提炼,以图对国际国内“汽车电子识别技术”的总体发展状况,作一个全景式的描述和紧密联系应用实际的分析后形成本研究报告。
目的是为我国公共政策的制定者、行政管理的决策者、专业的科研工作者和在这一领域内的企业创业人和经营者,提供一系列较为客观、专业的咨询意见第一部分:汽车电子识别技术的发展状况一、对汽车的身份识别,是汽车社会运行和管理的最基本需求自从人类进入以机动化为特征的“汽车社会”以来,汽车成为了构成整个机动化社会的核心要素,人类对汽车的身份识别的需求,随着汽车社会的迅猛发展而日渐强烈,为满足这一需求而发展起来的对汽车的识别手段和技术,逐步成熟,最后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形成了一个基于“视觉识别”的完整的汽车识别技术体系正是这一对汽车识别的技术体系,支撑和牵引了现今所形成的整个汽车社会的运行模式和管理模式,以致于可以推想,如果哪一天人们失去了这样一个基于“视觉识别”的汽车身份识别技术体系,整个社会活动将陷入全面的混乱之中目前有效运行着的这样一个基于“视觉识别”的汽车识别技术体系,是人类所创设的一个初级的,低技术含量的识别体系,它的发展和成熟,竟然经历了百年历程二、基于“视觉识别”的“汽车识别技术”的发展状况基于“视觉识别”的汽车识别技术,被称为“汽车视觉识别技术”,它的核心和基础装置就是目前全球普遍使用的“汽车号牌”。
1、汽车视觉识别技术的起源早在汽车社会形成的初期,当越来越多的汽车在欧洲各大城市中逐步取代马车而成为门对门的交通工具时,人们对汽车身份识别的需求开始形成,特别是当汽车成工业化生产后,一批批外型相同、颜色相同的汽车越来越多的充驰于道路上,如何识别他人甚至如何识别自己车辆的需求变得十分迫切1893年,全球第一块汽车号牌在法国巴黎出现了,它是用桦木做成,上面雕刻着车主家族的标徽和车主人为自己的爱车所自编的号码这位车主人不经意的炫耀之举,成为了汽车识别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惊人之作:全世界第一个汽车身份标识诞生了!从此开创了“汽车视觉识别”技术百年的演进历程这一桦木制成的“汽车号牌”,是完全为满足人工目视辨认汽车身份而创设的因此它是一个基于“视觉识别”的专门装置是一个最初级“汽车身份标识”它虽然技术含量很低,在材质和结构上也十分原始和粗犷,但它却已经具备了视觉辨识汽车的三大基本要素:首先是为汽车配装了一个表明身份,具有当期唯一身份编码的“标识物”;其次是给被标识汽车赋予了一个唯一的身份编码,成为一个身份标识符,并把它放置于标识中进行表达;再其次是这一标识所表达的汽车身份编码采用了“公知”识读的方式,不仅能让车主人直接识读,也能让公众直接识读。
这三大要素,为后来汽车号牌的百年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形成了后来汽车号牌在整个汽车社会的治理运行中不可或缺和替代的地位和应用价值一个特别的身份标识,一个当期唯一的身份编码(标识符),一种“公知”的表达方式,这三个要素如此严谨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成为了“汽车视觉识别”整个体系的核心和基础,直到今天的汽车号牌,仍然完整地继承和保留了这三大要素,而且正是这三大要素的完美结合,才使“汽车视觉识别”体系至今仍然充满生命的活力:只要人类存在目视辨认汽车身份的需求,这种基于“视觉识别”的汽车号牌,就将永续的使用下去而不断地发挥着它不可替代的作用!2、汽车视觉识别系统在技术上所取得的进步随着汽车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繁荣,人们对识别车辆身份的要求日益提高,精准、快捷、方便、可靠成为汽车识别所追求的主要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人们不断地对“汽车视觉识别系统”进行优化和改进,促使“汽车视觉识别系统”取得了一系列技术进步这些技术进步所作出的努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向上:一是对“汽车视觉标识”(汽车号牌)本身从材质到外观以及与汽车的配装方式进行改进二是在对“汽车视觉标识”读识方法和手段上进行改进1)在对“汽车视觉识读标识”进行改进方面,百年来人们经多次努力,但并未有根本性的创新,始终围绕着如何更加完善这一“视觉标识”的性能上下功夫。
在材质方面,铁质的基材取代木质基材,轻薄易加工的铝合金基材又取代了铁质基材;在对“标识符”(汽车身份信息)的表达方式上,内容由简到繁,逐步丰富,不仅有汽车身份编码,还加入了汽车的注册属地标志和基本车型分类信息;形成了当前汽车号牌上的三大法定公知信息(基本车型分类,注册属地标志,汽车身份编码——注册号),同时由字符的平面印制变为凸印,以增加字符的立体感,更加吸引眼球,在“视觉标识”与汽车的配装上,逐步规范了“标识”在汽车车体上的安装位置,便于识别时快速发现和锁定目标,并由此形成了汽车外部构造中对“标识”安装“基位”的统一的设计要求和制造工艺为了更进一步地方便识读,人们又在对“汽车视觉标识”改进中加入了色彩要素,使“标识”的底色与字符的颜色形成很大反差而使字符夺目耀眼,进入上世界八十年代,又对“标识”上的色彩颜料进一步优化,加入了反光要素,形成反光效果,以利微光和夜间进行视觉识读以我国汽车号牌的发展改进为例,就可典型的表现出人们在“汽车视觉识别”的技术进步中所作出的努力a、号牌发展的沿革1945年原国民政府交通部在原部分省市“互通汽车章程”的基础上先后制定并颁发了我国早期的“陆上交通规则”和“汽车管理办法”,规定了右行制,提出了民用汽车登记并悬挂号码牌的要求。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0年3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并颁发了《汽车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了车辆登记、检验、核发号牌和行车执照、驾驶员考试等内容1960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由交通部颁发了《机动车管理办法》废止了1950年公布的《汽车管理暂行办法》《机动车管理办法》明确了核发号牌的程序和机动车的分类随后交通部在相关文件中规定了号牌按机动车分类进行分类和各省编号的规则,以及号牌的悬挂位置号牌的材料已统一为金属铁皮,制作采用油漆涂刷方式70年代号牌制作采用了字模冲压技术,提高了号牌的防伪性1992年公安部道路交通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编写并发布我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号牌》(GA36-1992)这是我国机动车号牌的第一个技术标准,该标准规定了号牌的分类、颜色、尺寸、材质和可视性、防伪等内容1994年4月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发出关于启用换发九二式机动车号牌及行驶证有关问题的通知,进一步要求机动车应一律使用固封装置固封号牌号牌的材料开始采用铝合金;号牌表面统一采用反光膜,有效地提高了夜间号牌的可视性;号牌编码引入了英文字母,扩大了号牌的容量2007年公安部道路交通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修订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号牌》(GA36-2007)并由公安部技术监督委员会批准,颁布。
该标准对机动车号牌分类、登记编号编码规则、制作技术和安装使用等作出了新规定,为规范机动车号牌制作、检验和管理提供了重要技术依据 今年,公安部交管局《关于实施行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号牌>》(公交管〔2014〕34号)文件规定,自2014年1月24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号牌》(GA36-2014)行业标准正式实施新标准对部分机动车号牌数量、分类、颜色、外廓尺寸、适用范围、序号编码规则、技术要求、安装等做出了新规定,增加了唯一性生产序列标识的要求b、目前我国号牌特点准予机动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道路上行驶的法定标志,其号码是机动车登记编号机动车登记编号包含:用汉字表示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简称、用英文字母表示的发牌机关代号、由阿拉伯数字和英文字母组成的序号以及用汉字表示的专用号牌简称机动车号牌(以下简称号牌)的分类、规格、颜色及适用范围见表1表1 号牌的分类、规格、颜色及适用范围 序号分类外廓尺寸mm×mm颜色数量适用范围1大型汽车号牌前:440×140 后:440×220黄底黑字,黑框线2 符合GA802规定的中型(含)以上载客、载货汽车和专项作业车;电车2挂车号牌 440×2201符合GA802规定的挂车。
3小型汽车号牌440×140蓝底白字,白框线 2 符合GA802规定的中型以下的载客、载货汽车和专项作业车4使馆汽车号牌 黑底白字,红 “使”、“领”字,白框线 驻华使馆的汽车5领馆汽车号牌 驻华领事馆的汽车6港澳入出境车号牌黑底白字,白 “港”、“澳”字,白框线港澳地区入出内地的汽车7教练汽车号牌黄底黑字,黑“学”字,黑框线教练用汽车8警用汽车号牌白底黑字,红“警”字,黑框线汽车类警车9普通摩托车号牌220×140黄底黑字,黑框线1 符合GA802规定的两轮普通摩托车、边三轮摩托车和正三轮摩托车10轻便摩托车号牌蓝底白字,白框线 符合GA802规定的两轮轻便摩托车和正三轮轻便摩托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