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改革开放三十年诸暨教育的发展.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wt****50
  • 文档编号:40159331
  • 上传时间:2018-05-2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8.5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改革开放三十年诸暨教育的发展近年来,诸暨教育一直保持着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1986 年被命名为“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市)”;1990 年在全省率先普及“九年义务教育”;1993 年首批通过省“两基”工作验收;1996 年和 2001 年两度被评为“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县(市)”;1997 年被评为省“两基工作先进县(市)”;2000 年被评为首批“省教育强市”;2002 年成为浙江省第一个所有镇乡通过“高普九”验收的县(市);2003 年除荣获“全国幼儿教育先进县(市)”称号外,又成为全省率先所有镇乡通过“省教育强镇”验收的县市 目前,全市拥有中小学校 217 所,在职教师 9000 余人,中小学生 16.64 万人其中,小学 162 所,适龄人口入学率、巩固率均为100%;初中 36 所,适龄人口入学率为 99.26%,巩固率为 100%幼儿园 352 所,在园幼儿 2.26 万人;学前一年幼儿入园率为99.3%,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为 95.3%公办普通高中 7 所,职业高中 5 所,综合高中 1 所,高中段入学率达 90.82%,提前五年实现省定普及标准;特殊教育学校 1 所,三类残疾少儿入学率 99.67%。

      经教育部门批准,上规模的社会力量创办的学校有 11 所,在校学生 2万余人,占全市学生总数的 10.8%,3 所学校被评为“省优秀民办学校”以上资料充分说明,改革开放三十年,诸暨的教育硕果累累下面就以我的切身经历,谈谈诸暨教育的发展感受一、 师资力量不断加强改革开放之初,我上了小学那时候同龄孩子很多,几乎每村都有小学,我村还有初中那时,学校里的老师大多是民办教师,还有代课教师他们具有双重身份,白天在教室里讲课,放学后在农田里忙碌记得我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就是一个代课教师,当年她丈夫在县城做临时工,她的孩子还很小所以,放学后,我们女生经常帮她哄孩子,而男生就帮她干农活因为大多是民办或代课教师,所以他们的工资很低记得学校旁边有一块菜地,是村里给学校老师的课后,老师在菜地里种菜,我们学生在旁边帮老师捉菜虫,那情景我现在都还能记得很清楚,倒也别有一番其乐融融的滋味那时候,老师学习进修的机会更少,他们学历不高,更没学过师范,所以,教学大多是凭自己的经验、好学、积累和摸索师范毕业后,我也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看看自己身边的同事,都跟自己一样,是清一色的师范毕业生有学历,经过正规的师范培训,已取得教师资格,有的还有硕士学历,讲起课来,博采众长,视野开阔。

      我们都享有同等的教师待遇,每年都有参加培训或进修的机会,生活上没有后顾之忧二、 教学环境大为改善1983 年我上初一记得当时学校离省道公路约一百多米,中间隔一个池塘那个年代,公路上行驶的车辆不算太多,但轿车很少,基本上是运货卡车和拖拉机,特别是拖拉机居多拖拉机本来噪音就大,再加上当时公路的路况又不是很好,所以,“噼噼啪啪”的拖拉机噪音,经常在我们教室外回荡记得历史老师是个女教师,嗓门不大每次历史课总没法一气呵成,中间总得停下一两次来躲避这拖拉机的巨大噪音特别是在夏天,天气炎热,教室里既没电扇,更没空调(那时绝大多数人根本不知空调为何物),只能是开窗通风,所以噪音长驱直入,无遮无拦在一次次无可奈何地中断之后,终于有一次,历史老师无限期盼地说道:什么时候我们能有一个安静的教学环境啊?在我上大学期间,我上学的初中进行了搬迁,学校从省道公路边搬到了浦阳江的支流旁教育局和乡政府共同出资,建起了新的校舍,校园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教学楼窗明几净,校园内绿树成荫,花团锦簇但当时由于经济条件有限,教室里没有安装电扇而且,离学校不远也有一条村级公路,是一条泥路,拖拉机经过时,仍免不了噪音的骚扰和尘土的侵袭到了 2000 年的时候,学校又取得资金,改善教学环境,增加教学设施。

      学校教室装上了电扇,旁边的村级公路也由泥路变成了平坦的水泥路,路上的拖拉机也逐渐减少了终于,老师和孩子们拥有了安静和谐的教学环境想想当年上学时的教学环境,再看看自己现在工作的教学环境,不能说有天壤之别,但确实是发生了巨大变化现在教室里有电扇或空调,夏天不再是挥汗如雨;板书可以使水性笔或使用多媒体课件,形式灵活生动,不再需要天天吃粉笔灰;声音小可以使用扩音器,不怕再患上嗓子疼的职业病;校园周围不再害怕有马路或公路,因为路面状况良好,而且驶过的大多是轿车,不会再是噪音满天三、“教育兴市”成为诸暨新亮点1977 年,停顿了 10 年的高考得以恢复,无数青年奔走相告,为之欢呼雀跃诸暨的青年也无一例外地为这个消息而振奋,他们中的许多人白天的身份是生产队里的劳动骨干,吃四方饭的泥瓦匠、小木匠,到了晚上则成了灯下苦读的学生;这些学生的年龄和阅历也相差很多,有的已经结婚生子,有的则还是十七八岁的青年,他们一有时间就如饥似渴地看书,用空前绝后的用功来迎接第一次高考1977 年的诸暨分大西、五泄、陈蔡、姚江、浣纱、牌头、璜山、湄池、枫桥十个区和城关一个镇那时各个区都有三四所高中,至于初中更是密集那年的招生考试为浙江省组织命题(分高校、高中专)考试,考试分初试、省试,参加初试的考生有 14133 人,参加省试的有 5447 人,当年上线 948 人,录取 501 人。

      高考三十年来,虽然国家的高考政策和招生计划在不断变革,但我市的高考几乎每年都成绩优异,多项指标领先省内同类县市,是名闻全国的“高考状元县”从 1977 年到 2007 年,恢复高考 30年间,诸暨向全国各地高校输送大学生 66663 人2007 年,诸暨参加普通高校考生 11735 人,上线考生 10279 人,比 2006 年增加 1237 人,上线人数首次突破万人大关上第一批重点线人数 1479 人;上本科线人数 5325 人,上重点线和本科线人数均创历史新高,均列全省县(市)第一,是名副其实的“全国高考状元县”目前,诸暨吸引了包括港、澳、台地区的全国各地 16000 余名学生前来求学,人们还能时不时地听到来自韩国、日本、新加坡、印尼等国的外国学子的声音教育已成为诸暨最具地域特色和影响的文化品牌,被《人民日报》概括为“以教育兴市的新诸暨现象”那么,诸暨教育缘何能有如此发展呢?首先,经济实力增强是教育发展的基础近年来,诸暨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始终保持了持续、稳定的发展势头,连续七届夺得“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先后荣获全国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广电和社区建设先进县(市),成为全国环境整治优秀城市、全国卫生先进城市、中国明星县(市)、浙江省首批小康县(市)。

      经济实力的增强为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其次,政府对教育的重视河支持是教育发展的保障教育环境的改善需要资金投入,这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不断投入1977 年高考结束后,1978 年 4 月 22 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提出当时的重要工作是把学校整顿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当时的诸暨县委就立即喊出了“生产不抓荒一年,教育不抓荒一代”的口号,诸暨县委设立了专门的常委一套人马来管理教育他们定时集体听取教育工作的汇报,并下到基层学校解决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这一做法一直沿用至今,最近,市委就曾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专题研究诸暨中学的再发展和优势扩张问题这一做法,保证了在教育教学改革中,一些重大政策的及时出台和顺利实施,为教育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如 1994 年,诸暨教育发展遭遇了“瓶颈”,那时城区范围不断扩大,高中就学压力加大,可要发展高中教育又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难题,怎么办?当时教育局的领导提出了“教育投资成本分担”的策略,立即引起了市领导的重视,在经过一番研究后,1994 年诸暨高中招生进行了重大改革,普高招收自费生,从而扩大了我市普高办学的自主权,激活了学校的发展,通过招收自费生,诸暨每年筹措的教育资金在 3000 万元以上。

      此后,诸暨乘势而上,提出了“保中间、放两头,活全局”的教育投资策略,即政府财政重点保证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幼儿教育则积极稳妥地走社会办学之路诸暨的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第三,教育战线广大干部和教职员工的积极努力是教育发展的源动力我市教育主管部门,虽然领导班子几经调整,但在发展教育的问题上,始终步调一致,积极进取,大胆创新,走在前列特别是诸暨的教师队伍,他们以教育发展为己任,在教育战线呕心沥血,奋发进取,敢为人先,为诸暨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力支撑正因有了雄厚的经济基础、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全体教职员工的积极努力,诸暨教育才能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不断发展,硕果累累,成为诸暨最具地域特色和影响的文化品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