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数问题中的错误辨析.pdf
3页奠基·理齑幸辨析 i 复数问题中的错误辨析 孙兆芬 在数学发展史上,虚数被认为是“人类 意识的创造物”的典型之一.虽然在高斯等 数学家建立了复平面(又称高斯平面)后,复 数(虚数)已经被赋予了明确的几何意义,成 为“可感可见”的点或向量,但是人们仍然延 续了先前的习惯,称虚部不为零的复数为 “虚数”.这里我们可以知道,虚数是复数,实 数也是复数.用集合的语言说,实数集是复 数集的真子集. 现在,复数已经在多个科学部门和高科 技领域(比如航天、电子等)得到应用,复数 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工具.当然就中学生而 言,只要求掌握复数的最基础知识,即复数 的概念、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和简单的几何 意义,会做简单题就可以了(用高考试题的 标准看,就是会解“容易题”).但是,由于复 数概念的抽象度较高、同学们对复数接触较 少,又加上我们的“实数观念”非常强大,所 以对复数概念的理解、法则的应用、意义的 辨识往往会出现不到位、不准确、不明晰的 现象.所以有必要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门训 练.下面我们通过典型错误的辨析,来达到 对相关内容的复习与强化. 一、复数的概念:包含实数不同 于实数 例1 复数z满足 一 ,求z的 虚部. 错解 z=== 一 1(3+i),则 的虚 部等于 i. 分析 复数的概念不清,形如z— + bi(a,bE R),其中b叫做复数z的虚部,不 是bi. 正解 由z一 一 1(3+i),则z的 虚部等于 . 例2 已知复数z一 +(口z一 5a一6)i(口E R),试求实数日为什么值时, 为纯虚数? 错解由 一0得n一1或口 一6. 分析 复数z=aq-bi(a,bE R)为纯虚 数的充要条件是 二者缺一不可, ● l6≠0, 上述解法缺少条件6≠0. fa 一7a+6—0, 正解 由{口+1≠0, 得n一1.所 ln2~5三一6≠o 以,当a一1时,z为纯虚数. 例3 在复数集内解关于z的方程 奠基·理解辛l}析 (z 一3x+2)+(z 一4z+3)i一0. 分析 立的前提是a,b,C,d∈R,但本题中的z不一 定是实数,也可能是虚数. 正解 由(z 一3z+2)+(X 一4x+ 3)i一0得(z一1)[(z一2)+(z一3)i3—0,解 出z一1或(-z一2)+(z一3)i一0,即有 —l 正解\1l一+ii) +, ,~而q-,v/3i—i + ± ± 一一i+i一0. 例5关于z的方程z z+(n+2i)z+4 +ai一0(口∈R)有实根,求a的取值范围. 错解 判别式△一(a+2i) 一4(4+ 口i)一口 一20≥0,解得口≥2 或口≤一2 . 分析 系数为实数的一元二次方程根 的情况判定,可以用判别式来判断,但本题 是系数为复数的一元二次方程,对于复数集 E的一元二次方程&-z +6z+c—o(nvaO)是 或z一 . 否存在实数根,条4~-A=bz一4ac4ac≥o既不是 戥z一— . 省仔仕头烈恨,余 一 U耽小是 对于复数概念题,弄清虚部概念、复数 充分的,也不是必要的,此类题目应利用复 分类标准、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将复数问 数的运算法则来计算· 题转化为实数问题.这是解决复数问题一种 正解 设方程的一个实根为尼,则有 行之有效的方法. 忌。
ale+4+(2k+a)i一0,即有 f是 +ak+4—0 二、复数的运算:四则运算法则与实 2忌+ 一0, 解得n一±4· 数相同分数指数幂有本质区别 例4计算: 11_I/-+-i'~ ~,3#g一+√2i,/gi. 三、复数的几何意义:联系向量 来认识 错解 1一+ii) +,而/g+vgi一 r(14-i) ] . , 、 ,. 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BD所对应的复数. 1丽J F ‘ 错解1 设D(32, ),由已知条件 分析 错误原因是将实数的指数运算 A(一3,一2),B(一4,5),C(2,1),因为四边 推广到了复数范围内,而对于分数指数幂, 这是不允许的.作为中学生,虚数运算仅仅 限制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范围之内,不 要求进行虚数的分数指数运算. 22基 一 “£ 弦 y 弧t “: 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则有 一 ,即有(z+3, +2)一(6, 一4),从而z一3, 一一6.所以,BD所对应 的复数为3—6i. 得 件 条 的 等 相 数 复 z 由 ,贝, 一 一 解++ 错 成 f 一 一 口 6 r●● 、l 甘 + C 一 6 卜 口 数 复 错解2 利用一4十5i一(一3—2i)+2 +i一1+8i. 分析 对于本题错解1将复数a+bi (n,b∈11)与复平面内点(a,6)一一对应,利 用复数对应的点坐标(a,6)满足的条件进行 解题,但审题不清,错将D点对应的复数作 为解题结果.对于错解2的情况,原因在于 弄不清楚题意,读不懂题目,同时不能利用 图形合理解题,思维混乱. 正解 设D(32,3,),由已知条件 A(一3,一2),B(一4,5),C(2,1),因为四边 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则有 一 ,即有(z+3, +2)一(6, 一4),从而-z一3,Y一一6. 所以,商一(7,一11),则平行四边形 ABCD的对角线BD所对应的复数为7 —11i. { , 例7 复数z满足条件l z一2i I— f 3+4iI,求复数z在复平面上对应点的轨迹. 错解 由}z一2i l—l 3+4i l得,复数 在复平面上对应点的轨迹是点(0,2)和点 (3,4)的垂直平分线. 分析 解题过程中将条件错当成l z一 2il—I 一(3+4i)I,这类复数题可以用复数 的代数形式来解决,也可以用复数减法的几 何意义来解决. 正解1 设 — + i( ,YE R),则代 人l z一2i l—I z一(3+4i)l可得z。
一2) 奠基·理解释析… 一25,所以,复数 在复平面上对应点的轨 迹是以(0,2)为圆心,5为半径的圆. 正解2 由l z一2i l表示复数 所对应 的点与(0,2)之间的距离,由{34-4iI表示(3, 4)与(0,0)之间的距离,则I 3+4i l===5.所以, 复数 在复平面上对应点的轨迹是以(0,2) 为圆心,5为半径的圆. 目前我们学习过的最大数系就是复数 系,它是实数系的自然扩充.扩充为复数系 后,保留了实数的许多基本性质,也带来了 许多新的性质,因而一些实数集内无法解决 的问题可以得到解决.但是,对于纯粹的两 个实数之间的关系,原有的实数性质都是保 留的(这也是所有的数学推广所遵循的一个 原则).而对于实数,我们是非常熟悉的.因 此,解决复数问题有一个重要的法则,就是 “复数问题实数化”,也就是把复数的问题化 为实数问题来解决.但是,在复数集内不可 以随意使用实数的性质. 总结一下,复数问题解决方法主要有四 种:(1)实数化:利用复数相等的条件,将复 数问题转化为实数问题;(2)坐标化:实数与 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类似地,复数a+ bi(a,bEli)与复平面内点(a,6)是一一对应 的,这样可由复数对应的点的坐标(口,6)满 足的条件进行解题;(3)向量化:复数n+bi (&,bEIi)与复平面内点Z(a,6)是一一对应 的,故与复平面内的向量0 也是一一对应 的,由此理解复数加减法的几何意义;(4)图 形化: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将复数问题转 化为几何图形问题求解.做好上述几点,复 数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 黼■ 黛 黛黛 ㈣Ⅲ ^ _ {{ } # _ {^ f}… ll P “ “ “川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