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奶牛群结构合理的调整策略.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421807126
  • 上传时间:2023-08-1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9.46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奶牛群结构合理的调整策略-奶牛养殖1 奶牛群的结构模式和划分目前我国奶牛养殖多以自繁自养的 方式来进行饲养,奶牛场内的奶牛群体包括奶牛的各个生产阶段以及 生理阶段,主要包括成年母牛、犊牛和后备牛,而成年母牛又包括泌 乳期母牛、干奶期母牛、围产期母牛,其中泌乳期母牛又包括泌乳初 期母牛、泌乳中期母牛和泌乳后期母牛一般犊牛是指从出生到6月 龄的小母牛,又分为哺乳犊牛、断奶犊牛和犊牛后备牛是指育成牛 与青年牛的通称,其中育成牛是指7〜18月龄的牛,如果条件允许的 情况下,要按照奶牛的出生月龄把相近的牛放在同一个群体中饲养, 可将育成牛划分为小育成牛和大育成牛,其中7〜17月龄的牛为小育 成牛,13〜17月龄的牛为大育成牛,而18月龄至分娩的奶牛为青年 牛通常情况下.规模化自繁自养的奶牛场的合理结构应为成年母牛 占约55%〜80%,其中 1〜2胎的母牛占成年母牛群总数的40%,3〜5 胎的母牛占成年母牛总数的 40%,6 胎以上的占20%,为了保持牛群的 稳产高产,对于老、弱、病、残的奶牛要给予淘汰,淘汰率可以达到 20%〜25%小育成牛应占整个牛群的 9%,大育成牛应占整个牛群的 9%, 青牛母牛应占整个牛群的 13%。

      留为种用的后备犊牛应占整个牛群的 9%2. 奶牛群结构的创建要想保证奶牛品种的优良,以获得牛奶产 量高、质量佳的个体,目前广泛选择优质奶公牛的冻精进行配种,可 以有效的改良、提高奶牛群的质量利用优质的公牛与母牛进行繁殖, 将优良的遗传性状传递下去,是保证整个牛群结构优良的重要措施, 应加以重视在选择冻精时要注意查看系谱,判断所使用冻精的公牛 三代内的亲缘关系通常用来评定种公牛品质好坏的最佳方法是后裔 测定法,通过该项测定合格的公牛的冻精才可以使用,并且可以有效 提高其后代的生产性能还要对牛群中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并提出 改良方案,以获得产奶量高、牛奶质量好、生奶体细胞多等优点的优 良个体在选择冻精来改良整个牛群遗传品质时要注意选购公牛精液 的遗传品质要高于母牛群的遗传水平,并且要高于之前选择的公牛精 液,只有这样整个奶牛场的遗传水平才会得到持续的改进,产奶量以 及牛奶的品质才会慢慢的提高建立合理的周转计划,完善牛群结构 因牛群一直处于动态更新的状态,淘汰的成牛奶牛会由新出生的犊牛 来替代,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犊牛都可完全的替代淘汰母牛,还有一些 犊牛作为育成牛养殖,长大后可作为商品牛出售,因此,牛群的结构 是一直变化的。

      在奶牛养殖的某一个阶段,在牛群结构发生变化的时 间,即出现牛群的周转期,此时要制定合理的周转计划牛群的周转 计划包括生产计划、饲料计划、劳动力计划、配种产犊计划以及基建 计划等通过制定牛群的繁殖计划和周转计划对牛群的结构有目的调 控可以有效的起到建立并稳定牛群结构的作用,获得合理的牛群结构, 保证奶牛场顺利的完成生产任务,提高养殖经济效益一般规模化奶 牛养殖场的饲养管理工作强度较大,为使奶牛的生产性能提高,提升 奶牛繁殖频率是获得高产奶量的重点,将奶牛的繁殖率提高到86%以 上,母犊繁殖的成活数量占繁殖总数量的 45%左右,这样才不会对后 备牛的数量和比例造成影响,才能确保奶牛群结构的稳定掌握好奶 牛的配种时间,通常可将奶牛空怀的天数控制在2〜3个月之间,这样可加快奶牛的繁殖频率[养殖: 较高的繁殖性能和生产水平奶牛的生产性能开始呈现下降趋势,不 单单表现在泌乳水平上,其繁殖性能,如发情状况、受胎率、所产犊 牛的体况等方面都有所下降,所以奶牛如出现以上情况时,再继续饲 养下去会使养殖经济效益降低,所以要进行适时的淘汰,同时要及时 进行更新补栏,以使奶牛群结构稳定在淘汰奶牛时要有计划的进行, 有的牛场只重视牛群的数量,不主动淘汰牛只,只是被迫淘汰一些患 病后无治疗价值或者无饲养价值的牛,而主动淘汰是对牛群的结构加 以分析后主动性的去淘汰劣势奶牛,一旦奶牛场被迫淘汰的数量增多 后,主动淘汰的数量就会减少,这样会导致牛群整体素质提高的速度 变慢,并不会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如果不从根本上提高饲养管理,而 只注重淘汰劣等奶牛,反而使牛群的数量逐渐减少,所以在淘汰奶牛, 进行更新时要对奶牛的生产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来加以调整奶牛的 更新率是一年内奶牛死亡、淘汰、出售总头数与存栏母牛头数之比, 对奶牛群的繁殖率、成活率以及后备牛的投产月龄有着重要的影响作 用一般正常的奶牛场的更新率应占成母牛的28%左右,在生产过程 中,要控制青年母牛的转群头数,降低母牛的更新率,调整母牛的更 新胎次,从而提高生产水平,保证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