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4年人教版中考历史材料题汇编.doc

14页
  • 卖家[上传人]:一***
  • 文档编号:596226734
  • 上传时间:2024-12-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4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4年年人教版中考历史材料题汇编关于中考材料题备考的一些建议:1、 材料不宜过难、过多,问题不宜过难、过深抓住热点2、 材料题不是简单的问答题和填空题,所设问题要依据材料3、 材料题的设问要有三个层次:第一层: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第二层:运用材料解决所学知识中的问题,或者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材料中的问题第三层:运用材料和所学知识,解决社会现关问题 特别说明:以下提供的材料题并不意味着是什么“方向”、“信息”或“押题”,而是挑选出一些能体现“材料题”主旨的一些题供大家参考,请各校老师根据自己学校实际来使用1.改革与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必备的品质,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材料一:“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罗斯福材料二:“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材料三:1992年初,88岁高龄的邓小平视察了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他反复对大家讲这样的道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南方谈话激起春潮澎湃,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指明了方向,带来改革开放的第二个春天 ——摘自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77页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当时的美国遇到了什么情况 ?(2分)罗斯福上台后,针对“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美国“纠正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的政策具有什么特点?(2分)(3)请从材料三中找出邓小平南方谈话后,我国将采用什么样的手段来推动经济的继续发展?(2分)(4)综合上述材料,美国克服经济困难采用的手段和我国为推动经济的继续发展将采用的手段说明了什么?(3分)参考答案: (1)1929—1933经济危机(或者大危机)(2分) 恢复工业,实施《全国工业复兴法》(2分)(2)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或者行政手段干预经济)(2分)(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4)说明: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计划和市场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准,资本主义也可以有计划,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制定经济发展计划要符合国情,实事求是,同时也要勇于创新答对2点才能给满分,意思相近,言之有理即可得分)(3分)2.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革命精神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青年人,革命的思想和主张引人深思,激人奋进。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材料二: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并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是中国社会在20世纪实现的第二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 ——中国共产党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简史》材料三: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 ——毛泽东(1956年,纪念孙中山诞辰90周年的发言)材料四:2010年两会,民生仍是个关键词普惠民生为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最新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又予以强调首要之举是推动政府财政支出向社会保障、医疗改革、义务教育、保障性住房、环境建设等民生事业倾斜 ——互联网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回答,孙中山主张分别通过什么方法来实现三民主义?(3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孙中山在他有生之年实现了他的三民主义吗?(1分)中国的民族主义真正实现的标志是什么?(2分)(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现代中国人”指的是什么?(2分)并举例说明“现代中国人”继承和发展孙中山革命事业的表现(2分)(4)根据材料四回答,当前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之一是在践行孙中山的什么思想?(1分)(5)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认识。

      3分)参考答案:(1)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 (3分)(2)没有(否)1分)标志: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2分)(3)中国共产党(2分) 事例:抗日战争的胜利、新中国的成立、改革开放等(写出两条即可)(2分)(4)民生主义(1分)(5)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更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的必然的正确的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也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唯一正确的选择;社会主义有无比的先进性和优越性等答出其中2点,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3、民族的强弱、国力的大小取决于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公开、公平地选拔人才是人们美好的愿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虽有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一一《墨子》 材料二:(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茏,圈套)矣……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摭言》 材料三:科举弊政乎,科举法之最善者也。

      古者世卿,《春秋》讥之讥世卿,所以立科举也世卿之弊,世家之子,不必读书,不必知学,虽呆愚淫佚,齐循例入政则求读书求学者必少,如是故上无才齐民之裔,虽复读书,虽复知学,而格于品第,未从得官,则求读书求知学者亦少,如是故下无才上下无才,国之大惠也科举立,斯二弊革矣 ——梁启超《变法通议·论科举》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墨子有关官员选拔的观点是什么?(1分) (2)材料二、三都涉及到历史上的什么选官制度?(1分) 试依据这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影响2分) ★(3) 根据材料三,指出实行科举的原因(从原文中找)2分)★(4)概括指出上述选官制度的实质是什么?(1分)并援引材料二中的某一句话加以印证1分)参考答案: (1)不论贵贱,选贤用能(或尚贤) (2)科举制度改善了用人制度;扩大了官吏来源;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了文学艺术的繁荣;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打破了特权垄断,具有一定的公平公正的合理性3)世家之子,不必读书,齐循例入政,故上无才;齐民之裔,虽复读书、知学,而格于品第,未从得官,则求读书求知学者亦少,故下无才4)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4、材料一:北宋都城开封买卖通宵达旦,金、银、彩、帛等“每一交易,动辄千万”南宋临安城“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空虚之屋”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世舶机构管理贸易高宗末年,世舶收入岁达二百万贯,超过北宋治平年间岁入的两倍多《宋史》曰:“国家根本,仰给东南”材料二:一位意大利商人伦敦旅行见闻录(1497年)中记载,“全城到处可以看到很多手工艺人的作坊,从事各种各样的手工工艺,以致没有一条街不被一些店铺或类似的设施所点缀这段记载反映出,中古西欧城市是手工业和商业相对集中的地区欧洲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反映中古欧洲,农庄里的农奴只要居住在自由的城市满一年零一天,就有可以取得自由的身份……市民阶级开始形成,后来,从市民阶级中分化出富裕市民和银行家,这些人发展成早期的资产阶级——节自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课本依据材料,回答问题★(1)材料一中哪句话反映了开封城的发达?(2)“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空虚之屋”说的是什么现象?(3)从材料一中你能否发现,宋朝海外贸易空前活跃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宋史》曰:“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说明了什么?(5)阅读这两材料,你知道城市兴起的主要因素吗?(6)早期资产阶级的出现,产生了什么作用?参考答案:(1)每一交易,动辄千万。

      2)城内店铺林立,贸易兴盛(商业繁荣,买卖兴盛等)3)政府重视(政府鼓励海外贸易)4)国家的经济重心移至南方(国家财政依赖于南方)5)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6)为资本主义兴起准备了条件5、某校八年级(2)班小华同学,在学习中国现代史的过程中,看到一段文字:“历史事实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实现民富国强”为寻找历史事实依据,印证上述结论,他和同学们以“探寻中国救亡图存、富民强国之路”为主题,通过网络等手段搜集到以下资料,设计出相关问题,请你与他们一起进行探究屈辱与探索】材料一: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逼迫下,坠入近代的屈辱、彷徨与困惑近代前期,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1)材料一所述,“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的含义是指什么?(2分)(2)材料一所述,“维新之路”“共和之路”分别指什么?(2分)概括“维新之路”“共和之路”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的共同原因2分)【抉择与奋斗】 材料二: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应将重心转向农村,积聚革命力量,发展壮大自己,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终于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3)材料二所述,“正确革命道路”指什么道路?(1分)在这条正确革命道路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在长期艰苦卓绝斗争中经历了哪些重大事件?(一例即可)(1分)【发展与富强】材料三 1956年,我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之后,经过艰辛求索,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壮丽的篇章4)材料三所述,“历史性的伟大转折”指什么?(1分)“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指什么道路?(1分)请列举1978~2001年我国在外交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一例即可)(1分)(5)综合以上材料,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2分)参考答案:(1)含义: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2)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辛亥革命2分)共同原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过于强大;没有依靠人民群众;脱离中国国情等。

      符合题意,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均可得分)(答出两点即可)(2分)(3)道路: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道路1分)重大事件: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长征的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放战争的胜利等一例即可)(1分)(4)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