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临床检验基础血常规.doc
14页第二章 临床检验基础笫一节血液常规检查0001 I(1L红蛋白[英文全称及缩写]Hemoglobin,Hb[样本采集]WHO推荐样本:肝素、EDTA或枸椽酸盐抗凝血液ICSH推荐样本:EDTA K2-2H2O抗凝血液[半寿期]2月[参考值] 表2・1正常人外周血液血红蛋片浓度(单位:g/L)成人(非止态分布,95%置信区间)男性120〜160女性110-150儿童(脐带血135〜2053〜4月90〜1504~5岁110-130第一天150-2355〜7月100-1306-10 岁110-140第一周150〜2408〜10月105〜13011-12 岁120〜1452~3周130-19011-12 月110〜13513~15 岁120-1654—8周90〜1651〜3岁110〜130据研究报告,正常男性与女性分别在25〜30岁、13〜15岁时Hb达到最高值,止常男性儿童 6〜7岁及女性21~35岁时Hb浓度最低[结果评价]稳定性:全血样本在室温(20〜25C)可稳定4天4〜8C可稳定7天干扰因素:① 脂血:严重脂血者可因浊度而影响吸光度值,从而使Hb假性升高最高可达30g/Lo② 白细胞:当WBC>20X109/L时,也可因浊度而影响而使Hb假性升高。
最高可达3() g/L③ 血小板:当PLT>700X10,2/L时,可因浊度而影响而使Hb假性升高④ 异常球蛋白:异常球蛋白增高同样可因浊度而影响而使Hb假性升高⑤ 煤气中毒或大量吸烟引起血液内碳氧血红蛋白增多而使而使Hb升高[生理生化]正常血循坏中含有Hb及其Hb衍生物血红蛋白衍生物包括:脱氧血红蛋白(deomxyhemoglobin, HHb);氧合血红蛋白(oxygenated hemoglobin, HbO2);碳氧血红蛋白(carbonyl hemoglobin, HbCO);高铁血红蛋白(hcmiglobin: HbHi),也称正铁血红贵白(mctacmoglobin, mctHb)血红蛋白衍生物以细胞结合形式出现,可通过全血来测量血红蛋白有珠蛋白(globin)和亚铁血红素(feiTohemoglobin)缔合而成,血红素是Hb的辅 基,也是生物体内多种血色蛋白(如肌红蛋白)、多种酶(如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和色素毗 咯酶)和多种细胞色索的辅基参与合成Hb的血红索主要在骨髓中的幼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阶 段合成从早幼红细胞开始,Hb合成量逐渐增加,直到网织红细胞时仍能合成少量Hbc约65% 血红蛋白合成于有核红细胞期,约35%合成于网织红细胞阶段。
正常人血红蛋白分子山四条珠 蛋白肽链聚合(a、0、6链)而成正常人出生后有三种血红蛋白:HbA ((1202):新生儿占Hb总量的10%〜40%, 6个月后占95%~97%;HbA2 (a2S2):占 Hb 总量的 1.0%〜3」%;HbF (a2Y2):占Hb总量的80%以上,因此又称为胎儿血红蛋白(fetal hemoglobin)胎 儿出生后迅速下降,2岁时降至成人水平,成人HbFWl.O%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主要的成分成熟红细胞中,Hb占湿重的32%,占干重的97%红细胞 内的Hb释放到血浆中,称为游离血红蛋白(free hemoglobin, Free Hb) o[临床意义]生理性增加 新生儿、高原居住者及登山运动员当感情激动、兴奋、恐惧、冷水浴刺激等, 使肾上腺激素增多时,也可致Hb暂时增高病理性增加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男性>180 g/L,女性>170 g/L).代偿性红细胞增多症(如 先天性青紫性心脏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气肿、高山病和某些肿瘤患者)当Hb>230 g/L 时,无论是真性或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都应立即放血治疗连续呕吐、反复腹泻、排汗过多、大 面积烧伤等情况,也可因大量失水,血液浓缩,使血液中的各种成分的浓度相对增高而使Hb浓 度暂吋相对增高。
生理性减少 妊娠中、后期为适应胎盘血循环的需要,孕妇的血容量,尤其是血浆容量显著 増加(约增加25%)而引起血液稀释;出牛3月~15岁以前的儿童由于牛长发育迅速,血容量急 剧增加而导致血原料相对不足;某些老年人其造血功能明显减退等均可导致红细胞、血红蛋白减 少,统称为生理性贫血病理性减少 各种贫血、白血病、产后、手术后、大量失血及某些肿瘤放疗化疗后当<45 g/L时,应给予患者输血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除外)当Hb低于其年龄段贫血阈值时,应查找贫 血的原因不同年龄段的贫血阈值列于表2表2 贫血的血红蛋白阈值年龄段Hb (g/LO婴儿90儿童(6月〜6岁)110儿童(7岁〜15岁)120妊娠女性100成年男性120成年女性1100002红细胞【英文全称及缩写】red blood cell or erythrocyte, RBC【样本采集】WHO推荐为E D T A抗凝血,也可用肝素或枸椽酸盐抗凝血[半寿期]60天【参考值】男 性 (4.0〜5.5) X 10,2/L(400 万〜550 万/□)女 性 (3.5〜5.0) X 10,2/L(350 万〜500 万/ul)新生儿(6.0〜7.0) X 10,2/L(600 万〜700 万/ u 1)[结果评价]稳定性:全血样本在室温(20〜25C)可稳定4天。
4~8C可稳定7天干扰因素:① 脂血:严重脂血者可因浊度而影响吸光度值,从而使红细胞计数结果不准确② 白细胞:当在某些疾病时,WBC数量明显增高时,RBC计数和体积测定结果均会受到干扰 而产生误羌.③ 血小板:当PLT增高时,可因浊度而影响而使RBC假性升高④ 异常球蛋白:异常球蛋白增高同样可因浊度而影响而使RBC假性升高⑤ 煤气中毒或大量吸烟引起血液内碳氧血红蛋白增多而使而使RBC升高[生理生化]红细胞存在生理变异,长期居住在高原地区或缺氧,情绪激动(兴奋或恐惧), 剧烈运动等可使红细胞数升高男性RBC数6—7岁最低以后逐渐上升,25-30岁达最高值,以 后逐渐下降女性13-15岁达最高值,以后逐渐下降,21-35岁维持最低水平,以后逐渐升高 与男性水平相近临床意义】1 .生理变化① 年龄与性别差异新生儿由于在母体内以弥散方式从母体血液获得氧气,通常处于 生理性缺氧状态,因此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浓度均明显增高,但在2周后就逐渐下降至正常 男性在6〜7岁时最低,以后随年龄增大逐渐上升,2 5〜3 0岁时达高峰,3 0岁后又 随年龄逐渐下降,直到6 0岁时其降 低还未停止女性也随年龄增大,1 3〜1 5岁时 达高峰,而后因月经、内分泌等因素影响而逐渐下降,21〜3 5岁时最低,以后又逐渐 升高与男性接近。
② 精神因素当感情冲动、兴奋、恐惧、冷水浴刺激,均可使肾上素增多,导致红细胞 和血红蛋白暂时增多③ 当大气压低时,因缺氧刺激,红细胞可代偿性增多因此高山地区和登山运动员红 细胞和血红蛋白均高于正常④ 长期多次献血者红细胞可代偿性增高⑤ 妊娠中、后期,孕妇血浆量明显增多,血液被稀释;6月〜24月婴儿生长发育迅速, 造成原料相对不足;某些老年人造血功能减退,均可引导致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下降,称为生 理性贫血2. 病理性变化增多:即红细胞增多症,常见者有3类:① 相対增多连续呕吐、反复腹泻、出汗过多、大面积烧伤等,由于大量失水,使血浆 减少,血液浓缩,血中各种成分,包插红细胞相对增多如按全身总量进行计算,红细胞 并没增加这是一种暂时的表面现象,只要适当补充水分,就能恢复正常② 继发性增多慢性肺心病、某些肿瘤等患者,由于长期缺氧,可使红细胞代偿性增生, 红细胞显著高于正常③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系原因不明的造血系统增殖性疾病减少:见于造血原料不足、造血功能障碍、红细胞丢失或破坏过多所致的各种贫血0003白细胞【英文全称及缩写】white blood cell, WBC[样本采集]双草酸盐(草酸钠、草酸钾)、肝素或E D T A盐抗凝血[半寿期1中性粒细胞的半寿期不定,在末梢血中约停留10h,然后进入组织和从各腔道,粘膜或由分 泌物排出。
参考值】成人(4〜10) X 109/L(4000〜10000 个/ P 1) 新生儿(15〜20)X 109/L(15000〜25000 个/ u 1) 6 月〜2 岁(11〜12)X109/L( 11000〜12000 个/U1)[结果评价]稳定性:全血样本在室温(2()~25C)可稳定4天4~8C可稳定7天干扰因素:1. 某些人为因素,如抗凝不充分,会使计数结果不准确.2. 病理情况下,如外周血出现有核RBC,巨大血小板和血小板凝集等可干扰WBC的计 数.[生理生化]WBC数的牛理变异个体差异较明显,有的人较稳定,但有的人在不同时间内变化却很大 如新生儿较高,儿童WBC数稍高于成人一天之内,早晨休息状态最低,下午最高,饭后较饭前 高,一年之内冬季较夏季高一些临床意义】1 .增加① 生理性初生儿、妊娠末期、分娩期、经期、饭后、剧烈运动后、冷水浴后、极度恐 惧与疼痛等② 病理性 大部分化脓性细菌所致的炎症、尿毒症、严重烧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急性出血、组织损伤、手术创伤、白血病等2 .减少见于病毒感染、伤寒、副伤寒、黑热病、疟疾、再生障碍性贫血、极度严重感染、X线 及镭照射、肿瘤化疗后、非白血性白血病等。
0004白细胞分类讣数【英文全称及缩写】white blood cell differential count,WBC DC[样木采集]鲜血、E D T A盐抗凝血【参考值】成人:总中性粒细胞(Total neutrophils,N) 0.50〜0.70(50%〜70%)分叶核粒细胞(Sehmented neutrophils, Sg) 0.50〜0.70(50%〜70%) 杆状核粒细胞(Stab neutrophils, St) 0.00〜0.05(0%〜5%)淋巴细胞(Lymphocytes, L) 0.20〜0.40(20%〜40%)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 E) 0.00〜0.50(0%〜5%)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s, B) 0.0()〜0.() 1(0%〜1%)单核细胞(Monocyte, M) 0.03〜0.08(3%〜8%)[结果评价]用显微镜对WBC进行分类,重复性不好,结果差异较大,而FL涂片和染色质量的好坏对 镜检影响大但此法对异常细胞的检出率高,目前还没有更好的方法替代干扰因素:1. 涂片 血涂片过厚,镜检不易观察细胞形态,容易误判2. 染色 染色过深,胞核结构不清,胞浆颜色不易判断。
过浅,细胞结构模糊,均对细 胞的分类有影响3. 人为因素对各种细胞的熟知和辨认[生理生化]WBC数的生理变异个体差异较明显,有的人较稳定,但有的人在不同时间内变化却很大 如新生儿较高,儿童WBC数稍高于成人一天之内,早总休息状态最低,下午最高,饭后较饭前 高,一年之内冬季较夏季高一些其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一天内上午10点至中午最低,午夜至 凌晨4点最高淋巴细胞计数与中性粒细胞计数Z间存在相反的关系,即淋巴计数增高则中性粒 细胞降低临床意义】1. 人一生中,有两次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