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数学-初三期中复习(海淀会).doc
15页教育是一项良心工程 网址:海淀区九年级上期中考试范围1. 考试范围是:九年级上的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二章、第二十三章以及第二十四章的第一节(24.1)考到圆周角2. 要求考生带尺规作图的工具,在考试中会有尺规作图题 九年级上期中复习建议一、对复习的认识 复习是针对过去发生过,或者说学习过的知识的一种再认识的过程, “再认识”需要解决再认识什么: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各局部对整体的所起的作用、局部中各知识之间的关系;初中整体需要培养的能力在各个局部中怎么体现,怎么支撑能力的培养、各个局部谁是终结性知识,谁是过程性知识、各个局部的要求是什么,怎么评价.二、用好教材中的习题 对于教材使用需要我们的思考.教材中的一些例题,习题,练习题如果具有一些特殊性时,例如,题目具有首次提出性;具有方法性;具有连接性;具有独特性等特征的,都是需要我们关注以及必须落实的问题.认真对待教材中的这些题目,把它们使用好,为提升学生对知识认识的水平以及应用的水平做一些必要的铺垫.如P6、7、8三、给复习定性 一般性与特殊性共在:是本届学生第一次参加全区性的期中考试,既是一次阶段性考试,又有别于一般的阶段性考试,需要我们处理好这种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同时复习还带有实验性和实践性.四、给复习定位 性质决定了定位问题,学生以什么心态对待这次考试,对我们而言具有实验性.本学期学习的知识中有终结性知识,也有过渡性知识,要解决好这个问题.终结性知识因受初始阶段的限制(例如旋转),又不能真正的考察到位,所以复习时要考虑题目难度的设计,要实验依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来解决考试中未见过的难度较高的问题,不应以量大和压题为复习策略.五、给复习定方向 我们提及的方向与我们的总目标相关.更与我们教师把握方向的能力有关,我们的教师在不知考题的情况下,靠的就是我们在把握方向的前提下,用智慧引领学生落实基础,提升能力.要通过几次考试考出学生的信心,更考出教师的信心,同时考出我们教学中的问题以及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六、给复习定内容第21章:二次根式(建议1-2课时)第22章:一元二次方程(建议3课时)第23章:旋转(建议3课时)第24章:圆(24.1)(建议0-1课时)二次根式的概念;二次根式的性质:(1) (2) (3)二次根式的运算;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配方法、因式分解法、公式法);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意义;一元二次方程与实际问题;旋转的概念及性质;会按要求作出旋转后的图形;了解中心对称及性质;能灵活运用轴对称、平移、旋转的组合进行图案设计;体会三种变换形成的新的图形关系;理解圆的概念;理解弧、弦、圆心角、的概念及关系掌握圆心角与圆周角的关系, 能力要求:基本要求,理解概念合理使用方法,略高要求是,能够迁移知识,解决相应问题;较高要求是能科学判断用什么知识,合理选择优化的方法。
七、具体建议1.立足基础, 准确理解并掌握基本概念、法则、公式、定理,并能运用其解决有关问题, 掌握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2.提高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像能力.3.提炼解题规律和方法,发展学生能力.要对考查的每章节中的知识全面复习,明确应知必会的知识、突出主干知识, 并把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梳理, 形成知识体系.形式和 字母参与的运算关系此图表也可以用来说明一元二次方程是数学知识结构内在的一个生长点. 学习目标(终身目标,经历过程)、现阶段目标(能深入就深入)、中考目标(明确尺度,有取舍)(一)关于二次根式二次根式是代数式这个整体的一个局部,二次根式同整式和分式一样,是数的一种表示形式,它与其他代数式的本质的区别在于字母参与的运算不同.二次根式与算术平方根的根本区别在于,算术平方根关注的是运算结果,二次根式重在表示数的形式,关注的是变形.在这部分将进一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代数式的变形能力,由于二次根式可以看作初中式的终结知识,所以在二次根式学习完之后,对于代数式的变形的要求将提到一个新的高度1. 二次根式的基本要求(1)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会确定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2)理解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2.二次根式的略高要求(1)会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进行化简;(2)能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对代数式作简单 变形;(3)在特定条件下,确定字母的值;(4)会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会进行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3. 立足基础,重在落实基本概念:二次根式 最简二次根式基本思想:类比(整式)的思想方法基本方法:利用三个基本性质化简求值,根据运算法则,进行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4. 典例推荐计算: (二)关于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是方程整体中的一个局部,一元二次方程是研究两个整式之间关系的一种结果,是数学知识结构内在的一个生长点,是方程研究中研究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现在对根的存在性和根的性质). 它作为方程的终结性知识,对学生的运算能力和变形能力都提出的最根本的要求,对学生的优化能力(适当方法),和转化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 一元二次方程---基本要求(1)会识别一元二次方程.(2)会将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并指出各项系数. (3)了解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意义,并会检验. (4)理解配方法,经历用直接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理解各种解法的依据.2. 一元二次方程---略高要求(1)能由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确定二次项系数中所含字母的取值范围.(2)会由已知方程的根求待定系数的值 .(3)会用直接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会选择适当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4)会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并求解,能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所得的结果是否合理.(重点掌握增长率、面积问题)(5)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有初步的认识.3. 一元二次方程---较高要求(1)能够利用判别式说明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2)能由方程根的情况确定方程中待定系数的取值范围.(3)会用配方法对代数式作简单的变形.(4)能求解有实际背景的方程问题.4. 立足基础,重在落实两个概念:一元二次方程及它的根;三种解法:指定解法与优化方法;一种方法:配方法及其应用;两类应用:根的判别式的应用;未知数运算生成二次的实际问题.会识别,会变形,会判断根,会解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应用的一个程序,其中,化一般式似乎可有可无,可是研究一元二次方程的所有基础恰恰是一般式.通过我们的复习使学生建立起知识体系,明确主干知识和手中的工具,更要明确研究问题的起点.5.例题推荐例1:一元二次方程 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分别是__________.例4: 若关于x的方程有实数根,求k的取值范围.6.关于整数根例1: 已知关于x的二次方程的根都是整数,求符合条件的整数a.例:m 为自然数,且,若方程两根均为整数,求m.例: 关于x方程有整数根,求整数m.7.配方法及其应用例:一张正方形的纸ABCD,它的边长为1,将纸折叠,使B点落在AD边上(不与A、D重合),若要使折起部分的面积最小,求折起的最小面积设BE=y,则有EB’=y,AE=1-y,过F点作FM⊥AB于M,连接BB’,易证BB’=FM,且BB’⊥EF,易证AB’=EM,所以AB’=EM=x,FC=y-x,在直角三角形AEB’ 中,有 8. 实际问题1.某工厂今年产值500万吨,两年前产值300万吨,求平均每年的增长率.2.某工厂两年前产值500万吨,今年产值300万吨,求平均每年的下降率.3.某超市一月份的营业额为200万元,一月、二月、三月的营业额共1000万元,求二、三月份平均每月增长率为多少? 4. 某电冰箱今年每个月的产量都比上个月增长同样的百分数.已知该厂今年4月份的电冰箱产量为5万台,6月比5月份多生产了12000台,求今年产量的月增长率. 5.某商厦今年一月份销售额为60万元,二月份由于经营不善,销售额下降了10% ,以后改善管理,大大激发了全体员工的积极性,月销售额大幅度上升,到四月份销售额猛增到96万元,求三、四月份平均每月增长的百分率是多少?(精确到1%)6、(实际问题中的配方法的应用)如图,1)小明家要建面积150m2为的养鸡场,鸡场的一边靠墙,另三边用竹篱笆围成,若竹篱笆总长为35m,墙的长度为18m,求鸡场的长、宽各是多少米?2)如果墙长15m,竹篱笆总长为45m,养鸡场的面积可达到250m2吗?3)若竹篱笆总长为45m,墙的长度为15m ,可围成的养鸡场的面积最大是多少平方米?7.小平要在一幅长90㎝、宽40㎝的风景画的四周外围,镶嵌上一条宽度相同的金色纸边,制成一幅挂画,使风景画的面积是整个挂画图面积的54%,求金色纸边的宽度.(保留到个位)8.如图,在宽为20m,长为32m的矩形地面上修筑同样宽的道路,余下的部分种上草坪,要使草坪的面积为540㎡,求道路的宽.9、(三)关于旋转旋转是几何变换这个整体的一个局部,旋转学习后,初中的几何变换就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它作为几何变换的终结性知识(对旋转本身的认识还没有终结),构造了新的图形关系,平移变换和轴对称变换,是以直线或者平行直线为参照物的变换。
而旋转变换与前两种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以不动点为参照物的变换旋转变换学习后对学生的解决图形运算的能力提高了要求,对学生几何直觉的培养可以全面的展开. 1. 旋转---基本要求(1) 通过具体实例认识旋转, 能依据旋转后的图形,指出旋转中心和旋转角及旋转前后的对应点;(2) 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利用旋转进行简单的图案设计;(3) 欣赏旋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4) 通过具体实例认识中心对称,掌握作与已知图形成中心对称的图形的方法,并能指出图形的对称中心;(5) 了解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了解平行四边形、圆是中心对称图形,了解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的区别6) 探索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并能够根据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确定待定字母;2. 旋转---略高要求(1) 探索它们的基本性质,理解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连线所成的角彼此相等的性质,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2) 能从旋转的角度认识图形;p68 6、7、8、9. p76 6.7. (3) 探索中心对称的基本性质,理解对应点所连线段被对称中心平分的性质;(4) 探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轴对称、平移、旋转及其组合)(5) 灵活运用轴对称、平移、旋转的组合进行图案设计。
3. 旋转---较高要求(1) 会根据条件利用旋转移动图形;与轴对称、平移共同解决实际问题4. 学生现状学生往往从图形特征(包括全等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