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高中历史教学的探究与分析.doc
6页对高中历史教学的探宄与分析本文就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提出笔者自己的看法 与教学方法,阐述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转变教学方式, 提升教学质量一、高中历史教学的现状及特点现阶段高中历史教学的特点相对于初中历史教学而言,高中历史教学有其独到的特点,其特点具有以 下几方面:首先,在教学目标方面初中历史教学与高中历 史教学是不相同的,初中历史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兴 趣,以及浅层次对历史的了解;而高中历史教学的目 标是为高校输送合格的和有潜力的人才,是为了能够 让学生在学好历史的同时,考入自己理想的学府,从 而做一个合格的高素质人才其次,在教育对象方面与初中生不同的是,高 中生通过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基础 知识,因此,高中生比初中生的思想更加活跃,更善 于思考,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和认识问题的能力再次,在教育层次方面高中历史教育是初中历 史教育与大学历史教学间的一个桥梁,肩负着普及与 提高学生历史知识的任务高中历史知识是初中历史 知识的扩展和加深,它运用初中所学的知识积累和高 中历史教材的知识结构扩展了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培 养了高中生较高层次的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二、教学策略在高中历史探宄性教学的实践中,历史教学的真 正意义在于使学生发现问题、探讨问题、研宄问题、 解决问题。
中学生的求知欲,常常表现为思想上的困 惑,在现有认知水平与将要达到的认知水平的距离使 他们产生疑问,问题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因此,教师 应以问题为契机,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设计出 难易适中、典型性强、具有探索性、开放性、启发性 和对学生具有挑战力和诱惑力的问题,使之贯穿于课 堂教学始终这一教学策略的程序可以为:提出问题-*自学教材〜讨论问题〜讲解问题〜归 纳总结->思维训练现以高中历史新教材中国近现代 史上册“洋务运动” 一节为例,来看问题探宄教学策 略的运作提出问题:创设一种适宜的问题情境,维持学生 学习的内在动机,也只有如此,才能产生正向的学习 迁移洋务运动一节课的教学可以设计以下问题让学 生思考探宄:(1)洋务派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出现的?(2)洋务派办洋务的目的是什么? (3)洋务运动取 得了哪些成就?(4)你对洋务运动怎样评价?(5) 洋务运动为什么会破产?(6)在引进西方生产技术方 面,你认为洋务运动有哪些经验教训值得我们今天借 鉴?自学教材:学生带着问题思考、自学教材,教师 可补充有关材料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引导学生分析问 题自学是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学生只有 通过自学才能培养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增强自主探 究的能力。
讨论问题:只有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相 讨论,才能有思维的碰撞和思维的火花,使学生学习 得更深刻这一节课的讨论题可以是:(1)关于洋务 运动的历史作用,有不同的看法,大致是:①主要是 积极的,但也有消极作用;②主要是消极的,也有积 极作用请按照你的理解,谈谈你同意哪种看法,并 说明理由2)你认为洋务运动为什么会破产? (3) 在引进西方生产技术方面,你认为洋务运动有哪些经 验教训值得我们今天借鉴?学生采用讨论的形式进行 探究,气氛热烈,思维活跃,教师要注意引导,适当 点拨,引发争论,使教学达到高潮,培养学生的创新 精神和创造性学习能力讲解问题:讲什么问题?教师应该讲学生难以理 解的问题从学生自学教材和讨论问题的过程中,教 师就可以了解哪些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问题讲学习历 史的方法,教师可以结合对洋务运动的评价,重点讲 评价历史事件的两个基本标准,一个是生产力标准, 一个是实践标准归纳总结:只有经过师生的共同探讨,促使学生 自己对本节内容进行概括整理,归纳总结,才能使学 生所学知识构成网络,使学生的能力和认识得到提高 和升华思维训练:思维是可以训练的历史学习中的核 心能力是历史思维能力人们对历史的正确认识,需 要发散的思维、复合式的思维,需要广阔、全面、客 观、辩证、变化、发展的视野。
问题探宄教学策略的 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练这节课的 思维训练,可以要求学生写一篇历史小论文,题目范 围可以是洋务运动的评价与启示问题探宄教学策略是按照提出问题_ _分析问 题__解决问题__再提出问题的思路设计的提出 问题是铺垫,自学讨论是重点,归纳总结是升华,整 个教学过程始终保持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 探宄与收获相结合的良好氛围我们认为,问题探宄教学策略是探究性教学的重要方法三、拓展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根据教材的某些史学界存在的不同观点,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讨论,各抒己见,发表 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例如,在教 《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时,结合教材的思考题设问: 中国资本主义是欧风美雨的产物吗?为什么?让学生 展开讨论,发表不同的看法通过这种想象性的设问, 不仅扩展了学生思维思路,也解决了教材的问题首先,教师给学生提出一些新鲜观点,让学生判 断并分析说明例如,有人认为“如果没有天京变乱, 太平天国一定可以成功”又如,“光绪皇帝是维新派 的皇帝”,等等其次,教师给学生提供同一历史事件、历史人物 的评价的不同观点,让学生判断选择并说明理由例 如,关于洋务运动,有人认为积极作用占主要,消极 作用是次要的;又有人认为消极作用占主要,积极作 用是次要的。
关于李鸿章,有人认为他是近代的功臣, 有人认为他是近代有名的卖国贼,等等总的来说,要想做好高中历史教学教师就必须结 合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断地改革与 创新的教学方法,从而为祖国培养更加有用的人才作者单位: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