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巧巧手.doc
3页第13课 巧巧手课型:造型,表现,设计,应用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观察,并在此基础上搜集各种可利用的材料 2.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将各种材料如石头,树叶等加工成各种画面 3. 通过制作,培养学生对身边事物的创新再造能力 教学重点:各种材料的适形选择与组合联想 教学难点: 根据现有的材料如何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准备: 教具:收集各种可利用的材料,如树叶、豆类、铅笔屑等;剪刀、胶水、8开白色衬纸、多媒体 学具:收集各种可利用的材料,如树叶、豆类、铅笔屑等;剪刀、胶水、16开白色衬纸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组织学生把课前收集到的材料摆在桌子上 带领学生观察这些材料,并能对各种材料的外形、颜色等特征进行简单的描述如豆子是圆形的,有大的小的,有红豆、绿豆、黑豆等并想象其能表现那些事物板书课题:巧巧手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A、多媒体出示各种材料粘贴画,如树叶粘贴画、布贴画、火柴棒粘贴画、豆子粘贴画、铅笔屑粘贴画等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发现身边的可利用材料我们可利用这些材料形状各异的外形和纹理组成粘贴画。
告诉学生这些粘贴画都是用一种材料制作出来的单项材料制作的粘贴画具有夸张美、概括美 B、欣赏书中的粘贴画让学生说出每幅作品中的粘贴画都用了哪些材料;是怎样把这些材料组合在一起的;主体物在画面中的位置小组讨论) C、让学生观察所收集的材料,根据其外形,颜色等,讨论用哪些材料可以表现出什么事物小组讨论) D、启发学生可以利用材料天然的颜色和造型进行创作,教师示范几种基本的制作方法,如剪,折,贴,卷,插等教师还可通过示范单项材料制作和多项材料组合的方法,鼓励学生求新求异步骤如下: 想:根据手头的材料思考拼贴什么 摆:按照想好的拼贴结构,先摆什么、后摆什么 贴:与摆好的顺序大致相同 2.发展阶段 启发学生学会基本制作方法的基础上,发挥想象能力,利用或打破材料的原有形态和色彩,充分发挥其作用,进行组合或创造,制作构思奇妙,造型美观的作品小组合作完成一幅作品) 让学生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利用身边的材料求异,才会设计出好的作品 3. 收拾与整理 作业完成后,应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先回收可再利用的材料,再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卫生和整洁 三、教学评价建议 1.是否在课前仔细观察了想表现的事物,并找到了相应的材料。
2. 能否发挥想象求新求异,合理运用各种材料进行组合和创作造 3. 能否在活动结束后进行合理的回收和整理 4. 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引导观察自然物的研究 5. 如何合理运用各种材料开发新的教学内容的研究 四、课后拓展 1. 通过交流,自查作品中的表现材料的方法,看看能找到更好的材料的方法吗? 2. 我们是否可以用更多的材料和方法表现各种画面 巧 巧 手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即课堂常规二、汇报上节课的进展情况:1、说一说本组进展的情况2、说一说你们在制作过程中还遇到了什么情况?需要老师帮忙解决的?3、说一说下一步将要进行的内容三、教师:1、在制作过程中,学生一定要认真的开动脑筋,仔细思考,尽力根据材料来加以制作、装饰2、在制作过程中一定要将材料粘贴结实、牢靠,以防开裂可以用胶棒、双面胶、胶带、或白乳胶3、强调三点:(1)安全:合理的运用手工工具(如简单、小刀)2)记律:保持教师的安静3)卫生:尽量保持教室、课桌卫生的干净、整洁四、学生继续作业练习:1、修改再加工2、继续加工装饰3、教师巡视指导、展示,随时指导五、学习小结,随时进行作业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