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北京何以成为“全国看病中心”.pdf

2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573102220
  • 上传时间:2024-08-14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77.53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北京何以成为“全国看病中心” 近日有媒体报道, “北京被戏称为‘全国看病中心' ” 从实际情形看,恐怕并不是“戏称” -------- 2013年,北京市外 来就医流动人口日均 70 万左右,这是国家卫生计生委研究 统计和抽样测算的数据 北京之所以成为看病中心,直观地看,主要因素有几方 面:一是资源过度集中北京除了多家卫生计生委所属医院 外,解放军所属顶级医院也差不多全部坐落于斯 作为首都, 还因为其他的资源优势吸引,导致了众多的顶级专家汇集一 地这无疑是招揽病患蜂拥而至的充分条件二是人们的就 医心态相信绝大多数人都希望得到最准确的诊疗,于是不 论罹患什么病,都想找个专家看看再者,专业人员的培养 滞后也是重要原因多年来,医学院校的数量以及医疗人才 的培养扩展迟缓而在职人员的系统培训也难尽如人意,不 仅众多的乡镇诊所医疗人员学习机会难得,甚至在不少中西 部的市县级医院,也面临同样窘相这也是导引人们趋向大 城市就医的一个直接原因 正因此,资源疏解以解决资源配置问题,科学引导、分 级诊疗以克服就医心理问题,扩张培训机构、完善培训机制 以突破人员瓶颈,这些都是当务之急 而抛开这些外在因素,还有一个问题应该引起注意,即 医生自身的医术问题。

      目前,绝大多数地级市都有设施完备 的医院,可是诊疗效果却不令人满意,为什么?一些医生可 能本来专业水平有限,到地方后又缺乏“实战”经验,难获 提升,进而也无法吸引病患登门,如此似乎成了恶性循环 窃以为, 调动起地方医院医生继续学习、 提高医术的积极性, 开拓更多的交流培训机会,不失为化解北京各大医院看病压 力的路径之一 当然,看病难不仅是患者和医院之间的事,还应该有政 府的责任在里面医院的建设、医生的培养、医疗设备的更 新换代,都需要地方政府的财政投入,单靠医生、医院是不 可能解决所有问题的在一个 13 亿人口的国家,不应该也 不可能只有一个医疗中心――这不是健康的状态 摘自《工人日报》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