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统编高中新教材诗歌教学拓展策略探究.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60430197
  • 上传时间:2022-02-2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74.31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统编高中新教材诗歌教学拓展策略探究                    摘要:本文是探究统编高中语文新教材诗歌阅读教学拓展策略主要是从诗歌的思想感情、诗歌的语言风格、诗歌的艺术手法等方面入手,对统编高中语文新教材中的诗歌作品与拓展的课外诗歌材料之间的联系进行探究找出两者之间的连接点,教会学生鉴赏方法,激发其阅读兴趣,让学生带着方法进行拓展阅读,增加诗词阅读量,以达到诗歌阅读教学“一篇带多篇”的教学任务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关键词:统编新教材;诗歌教学;连接点;拓展策略 2019年秋季统编高中语文新教材开始在普通高中学校试用,新教材改革幅度大,容量多,且提出了新的课程教学理念,要求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学生要扩展阅读面,扩大阅读量本着这次改革提出的新理念和新要求,本人做了新教材的诗歌阅读教学拓展策略的探究,经过了两年的课堂实践探索,在用活教材的同时,总结出了一些诗歌阅读教学方面的拓展策略一、以诗歌的思想感情作为连接点拓展诗歌阅读材料我们知道要真正领会一首诗歌,必须掌握诗歌的思想感情才能达到鉴赏目的在诗歌的阅读教学中,学生掌握了诗歌的思想感情后,为了能让学生阅读到更多的课外诗歌作品并能真正掌握它,以诗歌的思想感情作为连接点拓展诗歌阅读材料,是一个可行的办法。

      因为两首诗歌的思想感情有相同或有相似之处,容易让学生理解和领会例如在教统编高中新教材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沁园春•长沙》时,可以用这种方法去拓展阅读材料《沁园春•长沙》抒写的是毛泽东同志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在教学中可以把这一思想感情作为连接点,拓展相同或相似思想感情的诗歌作品来赏析下面拓展了毛泽东同志的早期作品《咏蛙》: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在《咏蛙》这首诗中,作者托物言志,以蛙自喻,反映了毛泽东同志少年时期担当天下的豪情壮志和舍我其谁的豪迈气概诗歌抒写了作者对权贵的嘲讽和蔑视,也表达了毛泽东同志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胆识《咏蛙》的思想感情跟《沁园春•长沙》的思想感情有相似点,都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的思想感情在诗歌的阅读教学活动中,为了让学生快速领会诗歌的主旨,可以本着相同的或相似的思想感情去拓展新的诗歌阅读材料二、以诗歌的语言风格作为连接点拓展诗歌阅读材料选入统编高中语文新教材的诗歌大多是诗人的代表作,这些诗都具有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学生掌握了这些诗歌的语言风格,就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把语言风格作为连接点去拓展诗歌的阅读材料,学生能学会课外更多的同类风格的诗词,从而达到“一篇带多篇”的阅读教学任务。

      下面以统编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下册古诗词诵读部分的杜甫诗歌《登岳阳楼》为例来进行分析《登岳阳楼》这首诗歌是作者漂泊在西南一带时写的著名诗作诗人那时正值晚年病重又寄身于一叶孤舟流浪他乡,处境艰难沉郁顿挫是这首诗歌最突出的语言风格,诗句“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融进了诗人丰富奇特的想象诗人描绘出了洞庭湖宏大的视野,雄浑的气象,壮阔的气势忧国忧民、感时伤世又是诗人的人生态度,伟大的胸怀,成就了雄伟的境界,这样的境界又造就了沉郁顿挫的语言风格本着这一"沉郁顿挫"的语言风格,在教学活动中以这作为连接点去拓展课外诗词,能让学生读懂更多的课外诗歌下面拓展的是杜甫的另一首诗歌《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登楼》这首诗表达了杜甫对祖国的忠心和热爱,作者学习诸葛亮忠君爱国精神,忠心辅佐风雨飘摇的唐王朝,向天下澄清其壮志豪情其语言风格跟《登岳阳楼》有相同点全诗寓情于景,诗人登楼远眺,祖国的山川、古迹尽收眼底诗人从空间着眼,把情思融于景物,其语壮阔,意境深远,寄慨遥深,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语言风格这首诗从“沉郁顿挫”的语言风格的角度去解析,学生容易掌握其主旨。

      三、以诗歌的艺术手法作为连接点拓展诗歌阅读材料在诗歌教学活动中,若能抓住诗歌的主要艺术手法,再以此为连接点去拓展诗歌阅读材料,让学生有兴趣的去阅读课外诗歌,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如统编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第八课的第三首诗歌《琵琶行》有多处侧面烘托的描写手法侧面烘托是间接描写,是诗文的一种写作技巧,用以烘托主要人物或所写景物,这种手法在古诗词中经常出现作者白居易在《琵琶行》这首诗中以景物烘托情感氛围,如秋江夜别的“枫叶荻花秋瑟瑟”,“别时茫茫江浸月”,写出了萧瑟衰败的秋景和别离的凄凉,是侧面烘托手法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四句描写湓江地方的恶劣环境,更加从侧面烘托了诗人的“天涯沦落”之情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两句以环境描写渲染了沉寂的气氛,让听众沉浸在美妙的音乐声之中,以无声衬有声,从侧面烘托出了琵琶女的技艺高超学生掌握了这种手法后,就可以用“侧面烘托”这种手法作为连接点拓展阅读材料下面拓展的是李白的《听蜀僧濬弹琴》:蜀僧抱绿绮,西下峨嵋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听蜀僧濬弹琴》和《琵琶行》都有侧面烘托的艺术手法。

      《听蜀僧濬弹琴》是李白表现音乐方面的诗作,诗中写了一位蜀僧高超的弹琴技艺作者描写蜀僧弹琴时的情景,既有正面描写,又有侧面描写三四句是正面描写,用一个比喻把琴声比作大自然宏亮的音响,令人感受到琴声的铿锵有力后四句重在侧面描写以“客心洗流水”等语句,通过作者的感受来表现琴声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侧重描写诗人沉醉于琴声之中,忘却时间流逝来表现琴声的巨大感染力,进而从侧面烘托出琴师技艺的高超和音乐的魅力又如统编高中语文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中册古诗词诵读部分的《锦瑟》是李商隐诗中最难理解的作品之一,隐晦又费解但若能从艺术手法这方面入手去解读,也容易把握诗歌的主旨在诗中作者运用庄生梦蝶、杜鹃啼血、沧海珠泪、良玉生烟等典故,让人产生丰富的想象,创造了迷惘的意境通过对诗中典故的分析和理解,知道诗人借用具体的形象来传达其热烈而又深幽难解的情思,在诗中追忆了自己的青春年华,对自己沉寂下僚的不幸身世寄托了悲怆、愤怒的心情在教学中让学生真正的理解了这些典故后,就可以本着用典的手法,拓展用典的诗歌给学生鉴赏,提高其鉴赏能力现以用典手法为连接点拓展了李商隐的另一首诗《安定城楼》: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安定城楼》这首诗借助了大量的典故来表达情感,这和《锦瑟》的手法有相同之处,都是用典在诗中,作者运用了贾谊怀才不遇和王粲壮志难酬而产生的苦闷之情的典故来表达了自己无可奈何的心情,用范蠡乘扁舟泛五湖之典故来表现自己归隐的决心作者又以《庄子》里的鸱鸟、鹓雏的典故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用自己高尚的情操和贪恋“腐鼠”的小人们作比,讽刺了打压自己的朋党势力,对权贵们的造谣中伤给予了有力的回击,表现出了极大的愤懑之情由此可见,学生掌握了诗歌的艺术手法后,就可以深刻理解诗歌,并掌握其主旨参考文献:[1] 徐四海毛泽东诗词全集[M] 北京:东方出版社2016.[2] 郑在瀛李商隐诗全集[M] 武汉:崇文书局2015.[3] 李平 唐诗三百首[M] 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职称 :一级教师 学历:本科 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学2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