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之《琵琶行(并序)》教案(1)语文版必修2-5页.pdf

5页
  • 卖家[上传人]:sq****j
  • 文档编号:209524790
  • 上传时间:2021-11-10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34.13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专心爱心用心1 琵琶行(并序)教案教学目的1指导学生顺畅地诵读全诗并背诵第二节;2感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悲剧美;3感知诗中音乐描写的美好意境,体会叙事诗的抒情艺术教学 设想1重点与难点:感受悲剧美,鉴赏音乐描写是重点;通过描写音乐艺术沟通人物情感、塑造人物形象是理解诗意的难点2学法指导:强化预习,正音顺句,对照注释,初解文本;诵读入境,感知诗意;潜心涵泳,体味情感3教具准备:投影片教学程序一、激趣导入谁能说出一些古代与音乐有关的故事?诗经:“琴瑟友之,钟鼓乐之高渐离易水送别荆轲俞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的故事司马相如向卓文君求爱弹奏凤求凰:“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皇,有一艳女在此堂,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由交接为鸳鸯稽康悲奏广陵散西厢记莺莺听张生弹琴:“其声壮,似铁骑刀枪冗冗;其声幽,似落花流水溶溶;其声高,似风清月朗鹤唳空;其声低,似听儿女语,小窗中,喁喁他那里思不穷,我这里意已通,娇鸾雏凤失雌雄他曲未终,我意转浓,争奈伯劳飞燕各西东,尽在不言红楼梦第八十六回“寄闲情淑女解琴书”黛玉论琴:“琴者,禁也古人制下,原以治身,涵养性情,抑其淫荡,去其奢侈若要抚琴,必择静室高斋,或在层楼的上头,在林石的里面,或是山巅上,或是水涯上。

      再遇着那天地清和的时候,风清月朗,焚香静坐,心不外想,气血和平,才能与神合灵,与道合妙所以古人说知音难遇若无知音,宁可独对着那清风明月,苍松怪石,野猿老鹤,抚弄一番,以寄兴趣,方为不负了这琴 ”三国演义诸葛亮演空城计时焚香弹琴以示其闲静而惑乱司马懿金庸武侠小说笑傲江湖 中也有刘正风与魔教长老琴箫合奏而为知己的故事马志远曾据 琵琶行作江州司马青衫泪杂居叙述白居易和裴兴奴恋爱故事二、诵读鉴赏:(一) 范读全诗,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二) 讨论精讲,点拨要点1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叙了什么事?诗人谪居江州,月夜送客江边,巧遇琵琶女之事2通过叙事塑造了哪几个人物形象?共同点?琵琶女和诗人自己同是天涯沦落人”3“沦落”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引导学生用原诗文回答,齐读相关诗句,感受“沦落”之情)1)读序与第三节相关部分,了解琵琶女的身世、遭遇与心境当年:艳盖群芳,艺压京城,人妒人捧,年年欢笑;而今:年老色衰,门前冷落,委身商人,独守空船京倡商妇怨2)读 P53注释、序、第一节与第四节相关部分,了解诗人的遭遇与心境当年:诗酒流连,丝竹不绝,高朋满座,其乐融融;专心爱心用心2 而今:谪居卧病,有酒无乐,送客惨别,其情凄凄。

      京官谪官恨4“相逢何必曾相识”,是什么使素不相识、萍水相逢的诗人和琵琶女联系在一起?音乐(琵琶声)一个独守空船,借乐诉怨;一个送客江头,有酒无乐一个善弹,一个善听,演绎出一出千古传诵的知音故事这正如浔阳楼楹联所言:浔阳千尺水,句(g u ,勾)留江上别离情5音乐是沟通诗人与琵琶女情感的桥梁,全诗写音乐写了几个回合?三个回合:一闻琵琶(第一节)邀相见,再闻琵琶(第二节)诉沦落,三闻琵琶(第五段)青衫湿 6 是什么样的琵琶声竟然有如此吸引力和感染力呢?1)一闻琵琶是什么样的声音,不知道,但可以从两人当前的心境中猜想到它的基调:悲凉哀怨理由有二:琵琶女在“绕船月明江水寒”之际,显然是借弹琵琶来排遣独守空船的寂寞感;“醉不成欢惨将别”的主、客的情绪受到触动,加重了离愁,以至“主人忘归客不发”2)一闻琵琶闻声不见人,二闻琵琶见人再闻声第二节是重点精彩诗节,浓墨重彩地描写了琵琶女的出场、弹奏情形和乐声变化分层导读,达到背诵) 找出描写琵琶女出场的名句,体会琵琶女的形象特征琵琶女出场,举止端庄,神态含羞,似有满腹辛酸心事 诵读描写弹奏情形的诗句,分析描写内容和表现力调弦定音,非同凡响,声中含情;信手续弹,声声含悲,心事无限;弹奏名曲,技艺高超。

      虽没有具体描写乐声,却为下面具体描写乐声做好了铺垫 鉴赏具体描写乐声的诗句:诗人是用什么手法来描写乐声的?借助语言的音韵摹声,兼用比喻、通感加强其形象性对照注释,结合作比事物特点,体会比喻所表现的乐声特点;依据乐声特点体会乐曲的发展变化和琵琶女的感情试画曲线图示乐曲发展变化)旋律变化,心潮起伏乐声造像:琵琶女身怀绝艺,心怀哀怨3)三闻琵琶,为何“凄凄不似向前声”,诗人“泪湿青衫”?琵琶女听到诗人倾诉后,既悲自己的漂流沦落,又悲诗人的被贬遭际,所以乐声更凄悲;诗人由琵琶女的倾诉,想到自己的被贬,既悲琵琶女的悲凉身世,又悲自己的谪居荒僻之地,所以泪湿青衫两人感情更加相通,达到了相三、整合小结,强化感受全篇写音乐三个回合:一闻乐,闻声不见人,情相触;再闻乐,见人再闻声,情相通;三闻乐,知人重闻声,情相融琵琶声中塑造出诗人自身横遭贬谪、抑郁寡欢的形象,琵琶女漂流沦落、 凄苦哀怨的形象; 青衫泪中表现出诗人与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平等心情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在天涯作者与琵琶演奏者有平等心情白诗高处在此,不在他处毛泽东读注释唐诗三百首批语)读琵琶行 有感: 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伯牙操琴遇子期,高山流水韵依依。

      乐天浔阳闻琵琶,相逢何必曾相识寄语天涯沦落人,莫愁前路无知己板书设计琵 琶 行 ( 并序 ) 专心爱心用心3 琵琶女白居易京倡京官商妇音乐谪官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并序)教案 目的意图 对本诗的教学, 一般是在学生朗读、背诵的基础上,先简要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再逐字逐句逐段详细分析,然后引导学生体会音乐描写的高妙,分析诗歌双线交织的结构特点,最后归纳诗歌的主旨这样的讲析内容基本照抄教学参考书,没有创意,比较平庸本设计拟突破此模式, 设置带有独特视点和角度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树立全新的诗歌鉴赏观,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总体思路 本设计是问题式,由三个问题组成即:1、谁解琵琶声;2、谁解青衫泪;3、谁解风物意 实施步骤 1、 谁解琵琶声 提问 读了本诗, 我们恐怕更多的是对琵琶女的命运掬一把同情泪确实, 琵琶女的命运令世人感叹 但是, 我们是否能够从琵琶曲调的起伏变化中,捕捉到琵琶女情感和生活变化的轨迹呢? 明确 整个曲调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前奏曲”:“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浔阳江边,风寒月冷,琵琶女独守空船,孤单凄凉所以其出场弹奏时旋律低沉抑郁。

      强烈的生活反差又自然勾起她对往昔生活的深情回忆,于是音乐进入第二部分“欢乐曲”:“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时欢快明朗、清脆悦耳的琵琶声,忽高忽低,交织起起伏生动的乐章,唱出了琵琶女火红的青年时代青年时代的她,可谓色艺超群,名噪京华,“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成功的荣誉与醉酒欢歌构成她生活的全部这一切怎不令她留念,故而旋律一转为清脆圆润、轻快舒徐而“大珠小珠落玉盘”更如往日盈盈笑语,让人过耳不忘然而,好景不长,时光不再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女“年长色衰”,生活变故,门庭冷落迫于生计,她“老大嫁作商人妇”回忆到这儿,琵琶女怎不肝肠寸断?所以旋律又进入第三部分“沉思曲”:“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生旋律变得“冷涩”“凝绝”,音乐之声“暂歇”,命运的变化使此时的琵琶女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最后一部分是“悲愤曲”:“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这段音乐情绪高涨起来,绝非柳暗花明,重见天日,而是以刚劲急促、震撼人心的节奏, 表达琵琶女对命运的不平之感与愤懑之情。

      琵琶女受伤的心灵本渴望爱情的抚慰,但薄情的丈夫“重利轻离别”,让她时常空船独守这现实更使她痛不欲生,悔恨交加,故而音乐之声如“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高亢激越的旋律正是她对世专心爱心用心4 人重色轻才和丈夫重利寡情的愤怒控诉收拨一划,“四弦一声如裂帛”,是愤激的哀号,更是对不公平社会现实和命运的抗争!总之, 诗人不但写出了琵琶女音乐技艺的高超,而且通过乐曲的变化,表达出演奏者内心情感的起伏变化,让人如闻其声,如感其情正如诗人所云:“我闻琵琶已叹息悲愤的曲调,令普天下伤心人闻声一哭! 板书 琵琶声尽诉心中悲悱情 说明 这一问使学生从全新的角度去体味音乐的艺术魅力音乐的描写已经超出了艺术欣 赏的范畴,蕴含着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人物命运的揭示让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能够大大调动学生的情趣,激发他们的兴趣2、谁解青衫泪 提问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时诗人白居易为何在一个素不相识的琵琶女面前泪洒青衫呢? 明确 诗人泪洒青衫,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伤琵琶女:正如诗中云:“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卿卿琵琶女愤激幽怨的曲调本引发诗人情感的共鸣,在听了琵琶女的苦楚身世的倾诉后,更是激起诗人深深的怜悯。

      伤己:诗人才华横溢,誉满天下,然而今朝沦落,幽愁悲愤;再加上朋友一别,更感孤寂难耐人悲,己怜,“同是天涯沦落人”伤人,伤己,两重感伤交融一体,积累沉淀,诗人怎不悲怆满怀,泪洒青衫?这“泪”,既是诗人对被压迫妇女的同情与尊重,又是对当时社会的控诉 板书 青衫泪同是天涯沦落人 说明 通过这样一个问题,能够使学生了解“泪”的深沉含义,从而进一步把握本诗思想感情的另一侧面3、谁解风物意 提问 诗歌往往少不了风物的描写,同样,本诗歌前后贯穿了几处风物描写的文字这些风物有什么作用呢? 明确 篇首的“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叙述了江东送客时的环境秋夜的江水、枫叶、荻花,构成清晰如画的意境,令人顿感秋凉袭身,曲曲传达出诗人凄凉愁惨的心情,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别时茫茫奖浸月”,叙述别时景象,景中含情茫茫江水,溶溶月色,无不弥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仿佛诗人的心情融化其中,与自然风物有了感应唯见江心秋月白”,写音乐结束时寂静的环境音乐结束,但其感情仍在扩散,一直渗入被秋月照亮的江心,又仿佛江心秋月也在为音乐中的感情所打动情景交融, 烘托了音乐效果,形成令人回味的意境另外如“绕船明月江水寒”,写琵琶女独守空船时的环境,渲染了琵琶女冷落凄凉的心情;“黄芦苦竹绕宅生”,写诗人的生活环境,渲染诗人被贬后的孤寂悲凉。

      总之,一枝一叶总关情诗歌中的风物成了溢满感情的意象,叠加在一起,使琵琶行整个诗境恍若沉浸在浔阳江头那一派忧郁的月光里,凄美哀人 板书 风物意一枝一叶总关情 说明 设计这样一问,能够使学生明确,鉴赏诗歌一定不能忽视诗中风物描写的文字,它们也是诗歌思想感情的载体专心爱心用心5 总体评说 白居易的 琵琶行是一首著名的诗歌,笔者在引导学生鉴赏时,没有常式的词句翻译、结构梳理等,有意识地从新的角度设置问题,激发兴趣,使学生读得深入,读得兴浓学生在获得情感愉悦的同时,鉴赏力也确有明显的提高附板书设计 :琵琶行(并序)白居易琵琶声尽诉心中悲悱情青衫泪同是天涯沦落人风物意一枝一叶总关情。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