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等高线地形图中交通线选址的技巧.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飞****9
  • 文档编号:137866414
  • 上传时间:2020-07-1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3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等高线地形图中交通线选址的技巧1 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地质条件稳定,是交通线建设的最理想环境因此交通线首选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布局2 在山区修建公路 铁路线时,要从以下几点考虑; 1一般要沿等高线修建,这样可以减少工程量,同时道路平坦,利于车辆安全行驶,而且不易造成水土流失 2鞍部相对较低,可修建铁路线;河谷地区海拔较低,修建铁路线工程量比较小适合修建铁路线 3如果交通线要穿越等高线,应选择比较稀疏的地方,这里坡度较缓,利于建设,且更加安全 4选线时要避开陡崖、地质不稳定的地段要尽可能少跨越河流,以减少工程投资和保证工程安全 5如果要修建隧道应选择背斜部位来进行背斜岩层向上拱起,抵抗垂直压力的能力较强,同时不易积水 交通运输线区位的分析方法 1宏观选线方面;交通线的建设一般投资大,主要考虑社会经济的需要(资源开发与调配、促进区域间的经济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和科技文化交流、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合理布局交通网、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巩固国防等);自然因素(地质 地貌 气候 水文)影响线路的选择(趋利避害 减少工程量,如尽量选择平原或河谷地形,避开陡坡、断层、沼泽等不利条件);科技是保障,可以克服不利的自然条件的制约。

      1微观选线方面;不同性质和等级的线路要求不同,要区别对待如铁路、高速公路一般要求线路平直,而一般性公路可选择沿等高线延伸或‘之’字形爬坡;国道以直达运输为主,而地方性公路则要尽量多地连接一些居民民点当然,方便快捷、少占耕地、减少对居民区的不必要干扰是共同原则影响 原则原因,运输方式山地、丘陵地区优先发展公路运输山地、丘陵地区修建交通干线的成本高、难度大,公路对自然条件要求低、成本低河网密集的平原地区重视发展水运河网密集的地区,天然河道较多、开挖运河方便;水运运量大、成本低线路走向山区的线路一般选择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经过山地时线路多呈‘之‘字形弯曲山间盆地河谷地带自然条件相对优越呈‘之‘字形弯曲可以减少单位距离内的坡度平原地区线路受限制较小,但一般避开沼泽、少占耕地、少过河,尽量经过居民点节约建设成本、保证运输安全、节约用地,方便沿线居民生产、生活避开断层、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的地区保证运输安全,减少受灾害的影响线网密度山区密度较小自然条件,且人口密度较小、经济相对落后,对运输的需求量不大;交通建设成本高平原地区密度较大自然条件优越,且人口稠密,经济发达需运输的客货量较大;发展交通的自然障碍少交通运输点的区位飞机场应建在地势较高、平坦开阔、地质条件好的地方利于飞机的升降且便于排水,地基较稳定港口宜建在地势平坦且近岸海水或河水较深的地方便于筑港、建仓库、连接交通线;便于船舶的进出、停靠把握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分析要点 1分析自然区为因素地形平原 — 地势平坦,对交通线的选择限制少山区 — 地形起伏大,工程难度大,线路最好沿等高线延伸,以降低坡度 地质喀斯特地貌区 — 防渗漏、塌陷地质不稳定区 — 加固地基,避开断层带等 气候暴雨洪涝、冻土、泥石流 — 不利公路、铁路建设 气象灾害(大风、雾等)— 不利于水运、航空运输土地 — 少占耕地是首选2评价社会经济区位因素 1合理布局交通网 — 分配交通线上的客货运量,获取最大经济效益 2经济发展 — 客货运量大增,资金充足。

      3资金 — 尽量减少桥梁、隧道,缩短里程,节省投资 4人口分布 — 尽量联系城镇、人口稠密区,最大限度受益 5污染 — 干线不要穿过城区,远离重要文物古迹等 6政治;京九线 — 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与繁荣;青藏铁路 ——加强援藏、巩固国防等3强调科学技术的保障作用港口选址要求 河港要求河宽水深,位于或靠近城市且陆路交通便利的地方;海港要求有背风、避浪、水深的海湾,且与其他交通干道系统联系方便的地方,要依托城市影响表现原因典例聚落的区位平原是城市等聚落发育的理想环境地势平坦、节省建设投资,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交通便利我国的城市多分布在地势较低的第三级阶梯上聚落 的区位影响表现原因典例山区和高原,一般气候寒冷,城市多分布在山间谷地中地势相对较低,温度条件相对优越;地形、水源等条件好拉萨位于雅鲁藏布谷地,西宁位于湟水谷地,兰州位于黄河谷地热带地区的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热带的平原地区气候过于湿热,高原上比较凉爽巴西利亚、墨西哥城位于热带地区的高原上聚落的形抬影响表现原因典例平原广阔的地区,聚落多呈团聚型自然条件对聚落形态的制约作用小,聚落往往以某功能区为中心向四周发展我国北方的村落;合肥、成都等城市地域形态呈团块状山区河谷地带和河网密度较大的平原地区,聚落多呈条带状山区河谷地带城镇发展受地形制约;水乡聚落往往沿河分布和延伸,一方面可获得较好的用水条件,另一方面水运交通便利我国方的村落;兰州、西宁等城市沿河谷分布呈条带状由于河流分割或地形崎岖,城市由几个片区组成地形破碎,城市在地域上失去了完整性重庆市区呈组团状分布1依据同一自然带在南北坡向分布的海拔高度判定南北半球:南坡同类自然带高于北坡,则该山地一般位于北半球。

      2依据山地基带类型判定热量带:山麓的自然带(基带)反映山地所处的热量带如上题该I山地北坡山地基带为暖温带荒漠带,说明位于暖温带,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3依据山地自然带谱的数量判读纬度高低:通常山地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纬度位置越低4依据雪线分布的坡向差异判读迎风坡:迎风坡降水较为丰富,自然带的数量较多.雪线的海拔较低如上题图中甲地出现冰雪带的最低海拔高度明显比乙、丙两地要低得多,说明甲地降水较多5关注山地垂直带谱判读中的特殊点 1一般而言,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布类似于从赤道到两极的自然带分布,但是由于降水量从山麓到山顶呈“少----多------少”的变化,有时基带为草原或荒漠的高山,随山地海拔升高,降水增多,可能会出现森林带,如图中甲地在海拔3000米左右出现了森林景观 2一般情况下,向阳坡的热量条件较好,同一植被的形成比同海拔高度的阴坡条件优越但是有两种情况可能会使阴坡的植被发育好一些:一是阴坡气温低蒸发弱、土壤条件好,自然植被可能会比阳坡发育好;二是如果阴坡是迎风坡,降水条件要比阳坡好,如天山北坡是迎风坡,降水多出现了森林带 3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可能会对原来有自然带造成破坏,出现次生林或农业带。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