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力建设消除施工质量通病守则砼结构表面篇(试行).doc
6页电力建设消除施工质量通病守则 砼结构表面篇(试行) (DJ-ZT-02) 编制说明1994 和 1995 年度,电力部召开的电力基本建设会议,提出“消除电力建设 工程中质量通病,是现阶段电力建设施工的一项主要任务”.为此,电力部建 设司于 1994 年 9 月,在哈尔滨第三电厂召开了“火电建设施工优化会议”,会 上由哈尔滨三电厂扩建处代部提出了“电力建设消除施工质量通病守则”草稿, 共计 13 篇.征求有关单位意见后,于 1995 年 2 月,又提出了修改稿,井再次 下发征求意见,到 1995 年 6 月为止共收到 18 个单位文字上修改意见 511 条, 起草单位于 1995 年 8 月又提出了第二修改稿(共 13 篇)、建设司于 1995 年 10 月组织了全国大区局 7 名专家进行终审定稿本守则是“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规范”“火电建设质量验收及评定标准”的 补充.本守则总结了近 40 年来电力建设治理质量通病的经验,特别是近年来治理 通病的有效措施.是指导目前电力建设治理质量通病的一本工具书.本守则贯彻了国标 GB/T 19000(ISO9000)系列标准,从完善的质量体系 人手治理质量通病,作到质量方针目标明确,质量组织职责落实,质量资源落 实,质量过程控制落实,质量审核落实,质量文件记录落实,在治理质量通病 上实现了和国际质量标准接轨。
本守则针对当前质量通病提出了土方回填、砼结构表面、二次灌浆、抹灰、 块料面层、屋面防水保温、油系统、炉顶密封、制粉系统防漏、保温护面、电 缆,支吊架、平台楼梯栏杆等 13 篇,共 13 万字.分精装长 32 开单行木和合订 木.利于携带和查阅,木守则编制发行中得到哈尔滨工电厂扩建处的大力支持,特表示谢意. 电力工业部建设协调司 1995 年 12 月二日 管理:电力部建设协调司 编制;哈尔滨第三发电厂扩建处 主编:黄斗才 提出审核意见单位:华中电管局、西北电管局、山西电建一公司、西北电建一公司、华北电管局、 黑龙江省电力局、山东电力基建总公司、宁夏电力基建局、浙江电力局、广东 电力局、甘肃电力局、上海电力建设局、江西电力局 终审人员; 电力部建设协调司 梁 兵 处长 东北电管局 常世平 高工 华中电管局 罗贵鹏 高工 西北电管局 王 历 高工 华东电管局 王龙发 教授级高工 华北电管局 张哲 工程师 山东省电力局 许希元 高工 统稿;黄斗才起草人:黄斗才 梁淑芹 赵 颖 陶友才 王鹏涛 佟于巨 张昭慧 李 明 田井全 蒋洪 伟 李河清目录 引言 范围和适用领域 引用标准 质量保证基本要求 质量监督与审核 质量验收0.引言0.1 本标准是电力建设中工程质量保证体系的组成部分,是质量体系程序中, “质量攻关”的支持性程序.0.2 本守则是“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火电建设质量验收及评定 标准”的补充,它是为了消除现阶段的质量通病,提高投产水平而编制的工程 建设应遵守的原则0.3 本守则是各单位在实施“质量攻关”程序中,结合电力建设实际,针对 工程中某些特定工序所编制的应遵守的基本原则,以利在工程建设中进行质量 过程控制。
0.4 本守则的原则和”施工验收规范”“施工质量验评标准”具有同等法律 效力,工程建设的各方应予以遵守0、5 本守则质量通病是现阶段通病,随着工程发展,通病内容也在变化,因 此本守则执行中有其时间性,为此发布单位将根据工程变化情况发布新的版本1、范围和适用领域1.l 本守则系针对我国现存施工质量的通病而提出的有关治理措施、它是我 国颁布的“施工验收规范”和“施工操作规程”的补充,它不能代替上述规 程,为了工程优化在要求标准上略高于上述标准,以确保工程项目质量水平的 提高1.2 本守则适用于合同环境下,供、需双方在特殊工序项目施工中应遵守的 原则1.3 本守则适用于电力建设中建筑工程的砼结构工程项目2、引用标准2.1GB/T—19000 系列标准2.2《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建筑工程篇).2.3《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土建篇)2.4 国标《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2.5 国标《建筑工程质量验收及评定标准)GBJ301—88.3、质量保证基本要求3.1 队伍选择:3.1.l 资格:3.1.1.1 要求施工队伍必须具备三级及以上建设施工企业3.1.1.2 要求施工队伍必须具备施工同类型工程的能力。
3.1.1.3 要求施工队伍必须具备砼施工所必需的施工机械和施工工具.3.2 技术能力考核3.1.2.l 要求质量管理人员占总人数的 3%3.1..2.2 要求中级技术人员占全部职工总数的 10%以上3.1.2.3 要求高级技术人员占全部职工总数的 l%以上.3.1.3 已施工完同类型工程调查;3.1.3.l 调查已施工完同类型工程,证明其质量已经达到优良等级3.1.3.2 听取用户反映,确认工程质量良好.3.2 人员组织3.2.l 人员;3.2.1.l 施工人员:技工应占全部施工人员的 50%以上3.2.1.2 本组织有培训什划,按计划定期进行专业技术培训.3.2.1.3 本组织能定期进行施工技术考核.3.2.2 组织;3.2.2.l 工长(班组长)必须 5 年以上工龄,同类工程施工 3 个以上3.2.2.2 砼工程必须按工序控制计划进行四级检查 3.2.2.3 有条件的班组(队)要建立 QC 质量活动小组,定期进行质量活动3.2.2.4 每个组织对砼施工质量,应按计划进行质量监督活动.3.2.3 施工队伍人员和组织质量,应由供方质监部门在单位工程开工之前 考核,需方质监部门应予参与,运行程序详见表 ZT—02—1 所示,合格后才能 开工.3.3 质量方针、目标3.3.l 质量方针;消除配合比不准、模板漏浆、捣固不实、砼表面不平整、露筋、埋件不平等 项影响检表面质量的通病.3.3.2 质量目标;砼工程作到内实外光,可以直接进行工程装饰。
3.4 为消除质量通病作业指导书实施的主要要求:3.4.l 工程量:3.4.1.1 砼工程量应按部位、标号、详细划分3.4.1.2 应按施工顺序细划工程项目,以利合理安排交接班时的接头位置.3.4.2 工程进度:3.4.2.1 制定每个项目的施工进度按排恰当的时间,作到既要保证消灭砼表 面缺陷,又要工期合理,井使施工接头处于受力许可的有利位置3.4.2.2 工程进度实施中,应安排足够平直模板的时间和机械维修的时间.3.4.2.3 应避免因抢工期而导致砼表面因捣固不买出现麻面.3.4.3 施工总平面布置;3.4.3.l 应有足够的平整和清理模板场地.3.4.3.2 应有足够的水电源,保证养护和施工机械所需要的力能3.4.3.3 工人应有足够工作面和脚手架,为砼工操作创造顺利条件.3.4.3.4 施工应有足够的运输工具和道路保证进运输中,不分层分离、 不漏浆3.4.4 机械:3.4.4.1 有足够搅拌、运输、提升、捣固机械.3.4.4.2 机械检修完好,并处于常备使用状态3.4.4.3 砼搅拌中应有科学的计量方法;一般应采用重量计量3.4.5 采购质量:3.4.5.l 定型钢模板平直度要求拼缝间隙小于 lmm,垂直度小于 2 度。
其质 量严格按 GB50204—92 规范验收3.4.5.2 砼的级配料应按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级配3.4.5.3 水泥除检验出厂证明外,入现场后应复检.3.4.5. 4 不装饰的砼结构,应使用同一厂家同品种水泥保持颜色一致.3.5 施工准备质量:3.5.l 在编写施工作业指导书时,对治理砼表面质量通病应有具体措施,以 利实施3.5.2 每个工程项目施工前,应对施工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其程序按 本单位“质保手册”进行3.5.3 砼试配中,应根据结构含筋量合理的选用骨料,以满足结构外表面捣 固后平整光滑.3.5.4 模板要求如下:3.5.4.1 模板使用前必须平整、补孔,并除去表面的水泥垢,然后刷隔离剂 其修理应在加工厂中进行3.5.4.2 平整后模板应达到拼缝小于 1mm,垂直度小于 2 度的要求,并要求无 孔眼3.5.4.3 模板应分类堆放,其侧面应无水泥灰.3.5.4.4 施工模板的支撑要经过强度和变形设计核算,其支点应牢固3.5.5 支撑在土地面上的模板,其地面应夯实垫砂 50mm,井有排水措施3.5.6 施工临建、力能要达到使用条件3.5.7 浇水和震捣的机具,要随浇灌地点而移动. 3.5.8 模板隔离剂,不得使用废机油和贴着砼表面的物质,以利结构表面装 饰。
3.5.9 支模中,不得垫塑料布、油毡,保持砼表面的质量3.5.10 砼施工中应有足够脚手架,照明灯,防雨蓬3.6 为消除砼质量通病在施工中应采取的主要措施:3.6.1 消除配合比不准的措施:3.6.1.1 砼的配合比,应根据气候、运输工具、施工方法、结构部位等项不 同情况,由试验室决定,不得全工地只用一个配合比3.6.1.2 新旧砼接头应用同配合比的砂浆(不掺石子)3.6.1.3 当砼装卸次数较多或运输分离以及砼长时间没入模,都将造成砼和 易性不良,此时砼应加适量水泥予以调整3.6.l.4 砼的配合比,应根据结构配筋量、浇注部位、气象条件运输方法、 施工方法予以选择,当施工中,条件不良时应和试验站商定予以调整3.6.1.5 砼级配必须以重量计量,计量器应定期校正,且每班尚须进行核准3.7 消除模板漏浆的措施:3.7.l 支模拼缝和垂直接、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要求 3.7.2 拐角垂直面模板,其接缝应加密封条,其材料应用不漏浆的制品3.7.3 在原结构面上支立模板,其接合面一律加密封条,严防漏浆.3.7. 4 在原结构面上支模时其接合面,应支撑牢固;防止变形导致接合面错 位.3.7.5 使用完后的模板,一定按本守则 3.5.4.1 条要求处理。
3.7.6 底模在滚砼时一定要挂线,防止支撑下沉后结构变形,导致漏浆.3.7,7 模板清理的要求见 3.5.4.1 条.3.8 消除砼捣固不实3.8.1 砼捣固工作,必须由有经验工作可靠的工人进行施工3.8.2 砼捣固电源及机械应有充分的备用量,作到中途不停止.3.8.3 砼浇灌顺序和捣固次序,以及灌浆高度在作业指导书中要明确,并进行 技术交底,使操作者充分理解.3.8.4 砼应有交接班记录,说明捣固情况及下班作业要求.3.8.5 入模砼必须达到应有坍落度标准,规程要求每班应检查二次3.8.6 常温下,搅拌后 2 小时后,已初凝未浇灌的砼,应掺水泥和水重新拌制 后才能入模 3.8.7 模板外部应有专人检查,发现漏点应堵严后才能再行施工3.8.8 砼捣固速度,应按合理工期来安排.严禁不保证质量的抢工作业3.8.9 砼下灰高度应在 2m 以内,超过 2m 时应使用串筒作业.3.9 消除砼结构表面不平的措施;3.9.l 支撑前,应校正每块模板平整度,达到每米长 0.5mm 公差的范围之 内,每块模板下部应支型牢固.3.9.2 支完模板,表面用 2m 靠尺检查,其平整度应在 2mm 之内.3.9.3 工地(队)应有专门人员平整模板,未平整模板不能使用。
3.9.4 双层模板的对拉螺栓,应固定牢固防止上模板变形3.9.5 大面积模板的后面支撑应牢固,防止局部变形.3.9.6 两块模板问的后部应垫平,防止灌完砼出台阶3.10 消除露筋,子埋件不平的措施;3 10.1 钢筋应按尺寸加工,留足够保护层.3.10.2 保护层应制作 C23 留绑线的垫块.3.10.3 大于 φ25 的立筋,宜制作铁架支垫3.10.4 砼板结构钢筋,当直径大于 φ14 时,宜焊支垫架.3.10.5 埋件的后锚筋,有条件的应支顶在对面模板上,或点焊在结构上.3.11 质量检验:3.11.1 制定消除砼表面质量通病检查验收计算按计划进行验收3. 11.2 四级质量检查中,应注意砼表面质量.3.11.3 砼表面巳产生质量缺陷时,应按质检程序进行处理,详见 ZT—02—2 所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