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蛙养殖项目可行性建议书.doc
18页一、 总论 3二、 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5三、 市场分析 7U!厂址选择五、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六、经济效益分析11七、附表第一章总 论1.1项目基本情况1.1.1项目名称:林蛙养殖项目1. 1.2建设性质:新建1. 1.3项目承办单位、法人代表、所有制形式:(1) 承办单位: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旭鑫林产品有限责任 公司(2) 法人代表:刘宪润(3) 所有制形式:私有1.1. 4项目建设地点、规模、期限及建设内容:(1) 建设地点:长口县十二道沟镇外南岔村(2) 建设规模:年可存栏小娃1600-2000万只,出栏100 万只3) 建设期限:2009年(4)建设内容:新建管护房、孵化池、越冬池等1.2研究范围(1) 建设必要性(2) 建设规模(3) 厂址选择(4) 市场前景(5) 投资估算(6) 经济效益分析(8)经济指标%1 投资回收期2. 4年%1 投资利润率110%%1 投资利税率146%%1 财政内部收益率12.8%%1 财务净现值1438. 8万元1.3投资估算:项口总投资187万元1.6经济效益分析年实现销售收入200万元,年实现利润104. 8万元1.7结论该项目充分依托区位优势,从“特色”出发,积极拓展高 效性特色养殖产业,项目通过产业化经营模式,将林蛙养殖、 开发达到产业化、规模化、产品化、使林蛙的品味、保健、营 养三大优势得到更充分的体现,该项目的实施不仅能促进长白 县及周边地区养殖业的发展,解决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而且 还将促进物资流通等方面的发展。
该项目产品符合市场发展趋势,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将会 对长白县的农业产业化结构的调整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 到积极地促进作用,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十分显著该项 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有利于 提高企业利益和社会综合效益,因此是十分必要的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2.1背景外南岔村位于十二道沟镇西北部,十二道沟河上游,全村总户数101户,总人口 325人,其中朝鲜族10户,人口 32人幅员面积16. 5平方公里,2006年农村经济总量355万元,人均收入3921元林地面积7800亩,耕地344亩(其中水出130亩),主要作物为玉米、水稻我村环境优美,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85%以上,主要产业有中药材种植、林下综合开发、畜牧养殖业近年来,中药材种植面积发展迅速,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700亩,成为我村的主导产业近几年,由于国家林业政策宏观调控,继续毁林栽培人参 已不可行,作为我镇及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面临困境在这种 情况下,镇党委、政府审时度势,在反复进行市场调研的基础 上,结合本镇实际,把人工林下圈养林蛙作为我镇发展农村经 济的主导项目之一基地的建立,从长远利益来看,既能有效 地保护森林资源,又能够辐射和带动周边群众,推广林下综合 开发,吸纳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增强我镇财力,利国 利民。
林蛙是水陆两栖动物,在自然条件下,大多数野生林蛙在林区积水或雨后水坑中配对产卵,因此,水源不足,水质浑浊, 饲料不足,天敌危害等,使蝌蚪成活率仅在10-20%左右,投 放幼蛙回捕率仅在5%左右根据林蛙的生物学特征和生活习 惯,人为地为林蛙栖息繁殖创造条件就能养殖成功林蛙是一种可再生,用途广,发展快,潜力大的自然资源, 林蛙人工饲养具有投资少,效益高,无污染,设施简单,疾病 少,省饲料,生产季节性强和区域要求广泛等特点,不仅可以 提高繁殖力,增加种群数量,并可获得很高的经济效益,生 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只有人工养殖才能创造天然条件下无法出 现的巨大产量该项目区内属寒温带大陆性气候,无霜期在125-130天左 右,植被保护较好,外南岔河从西岗贯穿至鸭绿江,有充足的 水源及越冬条件,土壤湿润,适合林下圈养林蛙的生长2. 2建设的必要性林蛙是食、药两用的珍贵蛙种,由于其营养价值高“俗称 大补品”;因其摄取昆虫类食物,又称“纯绿色食品”是延缓 衰老、滋补强壮、增强机体免疫力的最佳进补良药,从古到今 林蛙油出口世界各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目前捕捉野生林蛙的人越来越多,同时广泛用于医药和 保健品制造的林蛙油(出鸡油)越来越缺乏,价格也非常昂贵(俗有软黄金之称),但是中国林蛙对其栖息繁衍的生态环境 具有很强的选择性,而适宜其生长森林生态环境又逐渐减少, 加之人为滥捕滥杀,至使林蛙的资源日趋枯竭,一直呈供不应 求局面。
由于自然环境的限制,如水源不足,气候因素变化, 天敌危害等,人工繁殖投放蛙苗,冋捕率仅为5-10%,效益很 差而利用林下生态环境,人工圈养林蛙人工繁殖孵化成活率 达到93%,饲养成活率达80%以上,回捕率达到了 60%o解决 了林蛙栖息繁衍所需的环境条件和饲料不足等难题同吋在蛙 场发展立体生态经营,即在蛙场种牧草,牧草喂养禽畜,用禽 畜粪鱼虫,用虫喂林蛙,即提高了单位面积经济效益,又为发 展林蛙人工养殖和林下综合开发闯出了一条新路综上所述,大量人工饲养和繁殖林蛙,是制止目前大量捕杀野生林蛙,维持生态平衡的根本途径,即可满足市场的需求,发展商品经济,出口创汇,又能为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做贡献,利国利民,造福于子孙后代,因此,建设此项口是必要的第三章市场分析3.1市场前景预测林蛙的食、药用价值都非常高,林蛙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一 直呈供不应求的局面,目前市场需求成蛙和林蛙油量很大,在 国内市场食用的林蛙每只雌成蛙售价8元,林蛙油每市斤达到 2000-2300元,在国际市场近期林蛙油(干品)每公斤高达700 美元在香港、日本、韩国、东南亚及发达国家一直呈供不应 求的趋势林蛙的其他利用价值也很高,特别是对林蛙的副产 品开发潜在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如利用林蛙胆、卵、皮、头等 部位提取物制作黑色生命源,催眠素和高级功能性保健品在市 场上供不应求。
据市场调查,目前林蛙在国内外销售价格一直 呈上涨趋势,同时林蛙深加工能力得到全面提高,需求量很大, 所以销售根本没有忧虑第五章厂址选择5.1厂址:厂址选在十二道沟镇外南岔村5. 2气象资料项目区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极端最高温度—35. 8C,极 端最低温度一34. 8C,年平均降水量694.8 mm,最大降南量 939.4 mm,最大冻土深度1.6m,最大风速20m/s,无霜期115 无 年主要风向西风和西北风,地震裂度6度5. 3地质条件区域内地形为IV类,属鸭绿江水系,县城地势呈东北高, 西南低,海拔高度700—750m,区域地质为华北区,辽东分区, 白山小区的东南部,区内出露地层有11生界侏罗系的流纹岩、 凝灰融岩、安山质集块岩等;新生界为第三纪粘土、硅藻土、 玄武岩等;第四纪为冲积砂砾、卵石、粘性土等5. 4水文长白县位于鸭绿江上游,二十年一遇最高水位5. 63米, 最低水位1.33米,最大流速5m/s,最小流速0. 44m/s,最大 流量2, 491m3 /s,最小流量2. 2m3 /s,平均流量27. Im3 /s,最大结冻厚度0.8米第七章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7. 1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187万元。
7.2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187万元,其自筹60万元,申请上级机关扶持资金127万元第八章经济效益分析8. 1总成本预测年用黄粉虫8000公斤、麦就100吨等,总费用41万元8.2企业职工10人,人均年工资及福利1.2万元8.3折旧费按4%提取8.4年出栏100万只,每只销售价格按2元,年销售收入200万元8.5所得税按33%计算,年缴纳税金34. 6万元8.6年实现利润104.8万元戦成咎厲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单位单价(元)数量金额(元)总金额(万元)1蛙种对121400016800016.82蛙卵团1120000120000123黄粉虫种虫公斤208000160000164麦就吨1500100150000155其他饲料106工资及福利1200010120000127其他费用10合计91.8总成本费用估算表单位:万元序号X. 年份123456781黄粉虫种虫16161616161616161.1麦隸15151515151515151.2其他饲料10101010101010101.3蛙种16.816.816.816.816.816.816.816.82蛙卵12121212121212123工资及福利费12121212121212124折旧3.43.43.43.43.43.43.43.45总成本费用95.295.295.295.295.295.295.295.26经营成本91.891.891.891.891.891.891.891.8序号份项12345678生产负荷(%)01001001001001001001001销售收入02002002002002002002002总成本费用95.295.295.295.295.295.295.295.24利润总额0104.8104.8104.8104.8104.8104.8104.85税后利润070.270.270.270.270.270.270.2单位:万元现金流量表单位:万元序号年份项目12345678生产负荷(%)1001001001001001001001现金流入203.4203.4203.4203.4203.4203.4203.41.1销售收入2002002002002002002001.2固定资产余值3.43.43.43.43.43.43.43.42现金流出1871021021021021021021022.1固定资产投资95.22.2经营成本91.891.89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