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2024学年北京房山区高二(上)期中化学试题和答案.pdf
9页试题试题12023 北京房山高二(上)期中化 学本调研卷共本调研卷共 8 页,共页,共 100 分,时长分,时长 90 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调研卷上作答无效调研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调研卷自行保存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调研卷上作答无效调研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调研卷自行保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l 35.5 Fe 56第一部分(选择题共第一部分(选择题共 45 分)分)本部分共本部分共 15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分,共分,共 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下列过程能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A氢氧燃料电池 B电磁炉加热 C天然气燃烧 D太阳能发电2下列做法的目的与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无关的是()A烧锅炉时使用鼓风机鼓入空气 B在糖果制作过程中添加着色剂C高炉炼铁前先将铁矿石粉碎 D牛奶在冰箱里保存31L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23N(g)+3H(g)2NH(g),2min内2N的物质的量由2mol减小到0.8mol,则用2H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mol/(L min)为()A0.6 B1.2 C1.8 D2.44下列关于化学反应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反应 B凡是吸热反应都不是自发反应C凡是熵增大的反应都是自发反应 D反应是否自发,不只与反应热有关5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232SO(g)+O(g)2SO(g),下列情况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A2O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变化B3SO的质量不再变化C2SO、2O、3S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2D单位时间内生成32mol SO,的同时生成21mol O6一定条件下:2242NO(g)N O(g)H试题试题415某小组同学探究不同条件下氯气与二价锰化合物的反应,实验记录如下:实验方案序号实验装置试剂 a实验现象水产生黑色沉淀,放置后不发生变化5%NaOH溶液产生黑色沉淀,放置后溶液变为紫色,仍有沉淀40%NaOH溶液产生黑色沉淀,放置后溶液变为紫色,仍有沉淀取中放置后的悬浊液1mL,加入4mL 40%NaOH溶液溶液紫色迅速变为绿色,且绿色缓慢加深资料:水溶液中,2Mn(OH)为白色沉淀,2-4MnO呈绿色;浓碱性条件下,-4MnO可被-OH还原为2-4MnO;NaClO的氧化性随碱性增强而减弱。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对比实验和可知,碱性环境中,二价锰化合物可被氧化到更高价态B中溶液紫色迅速变为绿色的可能原因是-2-44224MnO+4OH=4MnO+O+2H OC中绿色缓慢加深的可能原因是2MnO被2Cl氧化为2-4MnOD中未得到绿色溶液,可能是因为2-4MnO被氧化为-4MnO的反应速率快于-4MnO被还原为2-4MnO的反应速率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55 分)分)16(5分)锌铜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该装置能够将化学能转化为_能2)装置中使用的电解质有_3)盐桥中的+K移向_溶液(填“4ZnSO”或“4CuSO”)4)写出正极的电极反应式_17(12分)氯碱工业中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原理示意图如下:(1)电极 A 是_(填“阴极”或“阳极”),判断依据为_试题试题5(2)写出电极 B的电极反应式_3)写出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_4)一段时间后,电极 B周围NaOH稀溶液转变为浓溶液,原因是_5)电解时,工业用盐酸调节 A 室的pH=23,请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原因_18(12分)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上的一项重大突破,氨有广泛的应用已知:223N(g)+3H(g)2NH(g)-11H=-a kJ mol222O(g)+2H(g)=2H O(I)-12H=-b kJ mol(1)由2N与2H O反应生成3NH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2322N(g)+6H O(l)4NH(g)+3O(g)H=_kJ/mol(2)工业上主要以2N(g)、2H(g)为原料气合成3NH。
将物质的量之比为1:3的2N和2H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测得平衡时数据如下:物质2N2H3NH平衡时物质的量/mol0.20.60.2该条件下2H的转化率为_,平衡常数K=_(本题均可用分数表示):若按以下浓度投料,其它反应条件与相同,起始时反应进行的方向为_(填“正向”、“逆向”或“无法判断”)物质2N2H3NH起始浓度(mol/L)0.51.50.512L LL、X可分别代表压强或温度图 1表示 L一定时,合成氨反应中2H(g)的平衡转化率随 X的变化关系iX代表的物理量是_判断12LL、的大小关系,并简述理由_图 1 图 2(3)电化学气敏传感器可用于检测环境中3NH的含量,其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则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19(12分)氮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一种元素,其单质及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试题试题6(1)如图是21mol NO(g)和1mol CO(g)反应生成21mol CO(g)和1mol NO(g)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该反应是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请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若在该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对反应热_(填“有”或“没有”)影响。
原因是_2)已知,可逆反应2242NO(g)N O(g)H=-56.9kJ/mol在乙烧杯中投入一定量的CaO固体,此烧杯中2NO球的红棕色变深根据现象,补全CaO与2H O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3)肼(24N H)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化工原料,可作为火箭发动机的燃料已知断裂1mol化学键所需的能量:NN为42kJ、O=O为500kJ、N-N为154kJ,则断裂1mol N-H键所需的能量是_20(14 分)谋研究小组探究不同条件对电解2FeCl溶液微粒放电能力的影响配制0.1mol/L2FeCl溶液,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电解,实验记录如下:试题试题7序号电压pH阴极现象阳极现象I1.5V5.52无气泡产生;电极表面有银灰色金属析出无气泡产生,湿润淀粉碘化钾不变蓝;电极表面逐渐析出红褐色沉淀II1.5V0.5有气泡产生;电极表面有极少量银灰色金属析出无气泡产生,湿润淀粉碘化钾不变蓝;取阳极附近溶液,滴加KSCN溶液变红(1)KSCN溶液遇_离子(填化学式)显红色2)预测电解2FeCl溶液时、阳极放电的微粒可能是_3)分析阴极实验现象实验中,阴极的电极反应是_对比实验 I、阴极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
4)分析阳极实验现象甲同学得出结论:实验 I、条件下,2+Fe放电而-Cl没有放电2+Fe放电”的实验证据是_乙同学认为仅由实验 I、不能得出此结论,并提出-Cl可能放电,3+Fe的产生可能有两种途径途径 1:2+Fe在阳极放电产生3+Fe途径 2:_产生3+Fe5)I中虽未检测出2Cl,但-Cl在实验 1条件下是否放电仍需进一步证明小组设计实验的对照实验完成验证,该实验方案是_试题试题8参考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 3分,共 45 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12345678910ABCDCCBDCD1112131415ABDAC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 55 分)16.(5 分)(1)1电能(2)1ZnSO4、CuSO4、KCl(填写其一即得分)(3)1CuSO4(4)2Cu2+2e-=Cu17.(12 分)(1)2阳极,2 Cl放电产生 Cl2(2)22H2O+2e=H2+2OH-或 2H+2e=H2(3)22NaCl 2H2O=2NaOHCl2 H2(4)2H+放电(2H+2e=H2),OH浓度增大,为了保持溶液为电中性,Na+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右室,因此,NaOH 溶液浓度增加(5)2产生的Cl2溶于水发生反应:Cl2+H2OHCl+HClO,增大盐酸浓度,平衡逆向移动,减少氯气在水中的溶解,有利于氯气逸出18.(12 分)(1)23b2a kJ/mol(2)20.15/0.45 或 1/3 ,20.12/0.1x0.33或 100/27 2正向 1温度2L2L1,其他条件(温度)相同时,增大压强有利于平衡向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从而提高 H2(g)的平衡转化率(3)12NH3 6e+6OH=N2+6H2O19.(12分)(1)2放热电解试题试题9 2NO2(g)+CO(g)=NO(g)+CO2(g)H=-234kJ/mol 2没有 2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途径,不能改变化学反应始态和终态的能量,因此对反应热没有影响 (2)2 (3)2 391 kJ20.(14分)(1)2Fe3+(2)2Fe2+、Cl、H2O(或 OH)(3)2 Fe2+2e-=Fe2 pH5.52 变为 pH0.5,c(H+)增大,H+得电子(或放电)能力增强,H+、Fe2+竞争放电(4)2阳极附近溶液滴加 KSCN 溶液变红 2Cl在阳极放电产生的 Cl2将 Fe2+氧化(5)21.5V电压下,电解0.2 mol/L NaCl溶液(调pH5.52),取少量阳极附近的溶液,滴在淀粉碘化钾试纸上,试纸变蓝色则说明 Cl在阳极放电,若淀粉碘化钾试纸不变蓝,则 Cl在阳极不放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