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 (2).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新**
  • 文档编号:552642486
  • 上传时间:2023-02-0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5.01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 学 设 计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声物体和不发声物体的状态,并对这一现象进行积极思考,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创设情景质疑-—猜想假设-—观察实验-—合作交流等方式,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之中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掌握观察现象-—提出问题-—推测结果-—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等思维方法     2、在动手实验过程中,通过用看、模、说等方法进行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会与他人交流与倾听,体会探究声音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实验、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三、教学准备     队鼓、黄豆、橡皮筋、纸盒、尺子、音叉、橡胶小槌、铜锣、水槽、实验记录表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自然界中有许多美妙的声音,你听:     (播放多媒体课件)小鸟欢快鸣叫、闹钟振铃、浪涛拍岸、心跳声……    像这样的声音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那么,你知道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学生同时思考,猜猜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猜测声音产生的原因,做出假想     (1)提问:谁来大胆的猜一猜究竟声音是怎么产生的,你为什么会这么认为?     (2)谈话:以上都是同学们的看法,是一种猜测要知道,世界上许多伟大的发现都原于猜测要想知道声音究竟是不是因为摩擦、撞击、弹拨、敲打等原因产生的,就要通过我们今天的观察与实验才能知道   (二)探究活动     1、介绍实验材料     (1)谈话:请同学们看看你的实验桌,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实验物品仔细看看都有些什么?你能想办法让它们发出声音吗?     (2)由学生介绍实验材料:队鼓、尺子、橡皮筋等,并演示让它们发出声音 教师随机指导     (3)重点介绍并演示实验仪器:音叉——这是一种用钢制成的U形的实验仪器,用橡胶小槌轻轻敲击它就会发出声音注意:在使用音叉的时候,手要握住音叉柄,用小槌敲击音叉的上端     2、讲解研究方法并出示实验记录表     (1)谈话并提问:要想知道这些物品为什么都可以发出声音,我们就要观察研究这些物品发出声音时的共同特点那么,你知道哪些研究的方法呢?     (学生回答:闻、看、摸、听、说、尝、画……)  同学们很爱动脑筋,提出了这么多好的研究方法,那么请大家看看屏幕,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用到哪些研究方法。

           (2)(课件打出)实验记录表     (3)介绍演示音叉的使用方法     按看、摸、说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①下面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做关于音叉的实验,首先进入第一个环节:“看” 我们用橡胶小槌敲击音叉,让音叉发出声音,然后将音叉迅速轻轻靠近水面,仔细看看有什么现象发生?(学生回答,教师同时书写实验记录表:水花四溅、有波纹、有水泡、……)     ②第二种研究方法是“摸”我们让音叉发出声音后,用手摸摸或将音叉轻轻贴到脸上,有什么感觉?(学生回答)     ③、最后是“说”,说说音叉在不发出声音时的状态和发出声音时的状态学生回答,教师同时书写实验记录表:音叉在不发出声音时是平静的、静止的、不动的……音叉发出声音时的状态是颤动的、动态、振动……)    (4)小结:刚才我们用哪些研究方法一起做了关于音叉的实验?(学生回答:看、摸、说)下面我们就要用这些研究方法去研究队鼓、尺子、橡皮筋不发出声音时的状态和发出声音时的状态     3、学生分组实验     (1)提出实验要求     (2)学生操作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汇报实验发现     ①用实物投影仪向全班展示实验记录表     ②重点说说实验物品在发出声音时和不发出声音时的状态     (4)得出结论,总结方法     ①学生得出结论:所有的物体在不发出声音时处于静止的状态,在发出声音时处于振动(或颤动、摆动、晃动、摇动……)的状态。

      所以,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或颤动、摆动、晃动、摇动……)产生的课件打出)     教师适时引导:通过实验研究,同学们发现物体发出声音时的状态有的颤动、有的摆动、有的晃动……你们观察得很仔细,说得也很正确,那么我们能不能用一个更加科学、更加准确的词语来代替这些词语呢?那就是——振动     ②总结方法:刚才同学们通过实验发现了物体在不发出声音时处于静止的状态,在发出声音时处于振动的状态,大家之所以有这样的发现,可以找到声音产生的原因,是因为我们运用了看、摸、说的科学的研究方法     (三)巩固提高,拓展延伸,     1、怎样让正在发出声音的锣立刻停止发声,学生演示并说明理由     2、找寻人体发声部位     (1)集体说话:我爱科学边说边用手摸一摸自己身体哪个部位在振动     (2)谈话:对,在我们的喉咙处有个发声器官叫声带,当声带振动时,我们就可以发出声音了所以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不能大喊大叫,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声带     (四)总结评价     1、师生小结     在刚刚上课时,同学们猜测声音产生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摩擦、撞击、乐器、说话等现象,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声音原来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